《光合作用》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掌握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和影响因素。

3、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回顾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叶绿体的结构。

2、酶的作用和特性。

三、学习重点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四、学习难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2、光合作用中碳的固定和还原过程。

五、学习过程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由外膜、内膜、基粒和基质组成。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光反应
条件:光、色素、酶。

场所:类囊体薄膜。

物质变化: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H;ATP 的合成。

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 和H中。

2、暗反应
条件:多种酶。

场所:叶绿体基质。

物质变化: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在H和 ATP 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糖类)和五碳化合物。

能量变化: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四)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总反应式:6CO₂+ 6H₂O → C₆H₁₂O₆+ 6O₂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加快;超过一定范围,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2、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光合作用速率加快。

3、温度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
速率最快。

4、水分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代谢的介质,水分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

5、矿质元素
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乏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
合作用。

(六)光合作用的意义
1、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2、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对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六、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B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C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 ATP
D 暗反应不需要光,所以在黑暗中也能进行
2、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A 光能→稳定的化学能
B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C 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D 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七、课后作业
1、绘制光合作用的过程图,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2、分析在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调节环境因素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八、拓展阅读
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以及最新的关于光合作用的科学研究成果。

通过以上导学案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