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熨.帖(yù)愕.然(è)坍圮.(qǐ)窸窸窣窣.(sū)
B.倔.强(jué)田凫.(fú)慰藉.(jí)不屈不挠.(náo)
C.惬.意(qiè)湔.雪(jiān)跌宕.(dàng)纨绔.子弟(kù)
D.粗犷.(guǎng)呆滞.(zhì)狙.击(zū)弃掷逦迤.(y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现今世界的许多地方,战争仍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导致田园荒芜,人民生灵涂炭
....,道德败坏,人性扭曲。

B.五分钟以后,仍没有人发言。

主持人说:“今天请大家来,随便谈谈,各抒己见,不必正襟危坐
....,有所顾虑。

”会场气氛才活跃起来。

C.我们的教室临近街道,但同学们自制力很好,无论外面怎样噪杂,大家仍不动声色
....地看书。

D.虽然他现在的住处闹中取静,舒适方便,但安土重迁
....的他还是在太湖边另买了一幢别墅,最近举家搬迁。

3.仿照例句“加入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两个句子,每句不超过30字。

(4分)假如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4.在邢夫人处。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这番话说得十分得体,请你分析这句话得体在何处。

(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5-8题
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

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

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

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

愿以右丞相让勃。

”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

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

”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

”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

平曰:“有主者。

”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
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孝文帝乃称善。

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子共侯买代侯。

二年卒,子简侯恢代侯。

二十三年卒,子何代侯。

二十三年,何坐略人妻,弃市,国除。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而问右丞相勃发曰朝:早晨 B.天下一岁决狱.几何?狱:案件
C.问钱谷,责.治粟内史责:询问 D.何坐.略人妻坐:获罪
6.下面句子能表现陈平能持大体的一组是
①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②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③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④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⑤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⑥陈平专为一丞相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帝即位后,陈平因病之故,就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孝文帝终于满足了陈平的愿望。

B.汉文帝问周勃“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周勃都答不上来,弄得汗流浃背,惭愧不已。

C.汉文帝以同样的问题问陈平,陈平却说这样的问题,应该去问具体主管的人员,不是我宰相应该管的。

D.文帝问陈平,既然各有所司,那么你宰相管什么呢?陈平说出一番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的话来,文帝称赞他说得好。

后来,周勃辞职,让陈平专任宰相。

8.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

(3分)
②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4分)
③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3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别徐州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注】此词作于公元1079年暮春(史料记载为元丰二年三月),苏轼由徐州调知湖州途中。

(1)“背归鸿,去吴中”一句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4分)
(2)作者在词作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0.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2)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蓬生麻中,;白沙在涅,。

(荀子《劝学》)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红楼梦》选段,完成题目。

(一)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

黛玉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便问何出。

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

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11.简要说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几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5分)
12.宝玉问“可曾读书”,黛玉的回答与前面回答贾母的不同(她回答贾母的话是“只刚念了《四书》”),试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4分)
13.在描写宝黛初见,为什么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样写有何意义?(4分)
(二)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

我且抓得一个。

”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

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

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抓得一个, 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
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

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

”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

14.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4分)
15.“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是对哪一个人物的评价?请结合原著举两例说明这个人的“太聪明”之处。

(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
亲人或永远消逝,或还在医院里呻吟。

无证电焊工违规施工,引发了上海胶州路728号不该发生的大火,让人扼腕不已。

虽然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就在10月份,河南省中平能化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2190采煤工作面发生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7名矿工遇难。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大坡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2人死亡……
发生事故,对生产者而言,麻痹大意,侥幸心理,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加上不熟悉专门技术工种对安全生产流程的要求,是原因。

对生产组织者来说,安全生产管理不规范,安全生产规程不落实,安全生产设施跟不上,超能力生产,安全培训和教育组织不够,是原因。

无论是对什么样的生产主体来说,发生事故,就是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看上去平平坦坦,蹲下去坑坑洼洼。

”多年前,长期抓安全生产的一位老专家的话至今仍在耳边回响。

比方,去检查我们的大楼安全设施,消防栓,消防通道,钉是钉,铆是铆,消防看似固若金汤。

但一旦出事了,云梯不够,或是上不去,问题就出来了。

甚至在某些旅游场所,远看一派风光,近处一细瞧,垃圾桶里飘着丝丝缕缕的香烟,也可能会酿成火灾;台阶凹凸不平,对老人来说很可能摔跤。

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重视不重视的问题,是一个制度上有没有保障的问题,是一个科学认识安全与生产关系的问题,是一个要不要科学发展的问题。

发展为了什么?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发生事故了,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
安全发展是可以做到的。

现代安全生产理论认为,安全生产就是人和物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安全状态。

因此,本质的安全生产是绝对可以实现。

山西长治市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指导下,正在推动建设本质安全型城市试点。

这需要以人为本的科学态度,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勇气。

对长治来说,这是巨大的挑战。

因为,以煤炭工业为支柱的长治,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坐在火药桶上的城市,但连续7年,长治所有煤矿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安全发展才是科学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1月至10月,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18%和9.4%,多数地区安全生产状况比较稳定。

这正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

发展为了人,安全第一位。

我们要安全发展,不要血淋淋的发展。

胶州路728号大火再次警醒人们,着力建设好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和谐美好的民生祈福。

(2010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虽然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B.2010年1月至10月,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多数地区安全生产状况比较稳定。

C.以煤炭工业为支柱的长治,是一个坐在火药桶上的城市,但所有煤矿从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D.无论是对什么样的生产主体来说,只要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就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17.结合全文分析近几年为何安全事故时有发生?(6分)
18.“安全发展是可以做到的”,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安全生产”?(6分)
七、作文(7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所谓“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从小至今,你肯定经历过许多美好的事物,是否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呢?
请你以“我学会了欣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3分)C(A.坍圮.pǐ B.慰藉.jiè D.狙.击jū)
2.(3分)B(A.“生灵”与“人民”重复;C.指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然跟平时一样,没有变
化,形容非常镇静。

在此不合语境;D.前后矛盾)
3.(4分)参考例句: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一往无前地去摧山坼地投奔江海。

假如生命是
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慷慨大度在大千世界中奉献付出。

(每句2分)
4.(5分)(回答一点得3分,回答两点得5分)
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现了自己懂礼节、识大体,可以看出林黛玉做事处处留心在意。

5.(3分)A(上朝)
6.(3分)A(①⑤⑥两句不能表现他“持大体”)
7.(3分)A(不是因病,而是因为文帝认为周勃功多,陈平看到了这一点,便假托有病让他)
8.(10分)
(1)(3分)孝文帝对国家政事已经日益明了熟悉(“既”“益”、句意通顺各1分)
(2)(4分)(下朝)出来责备陈平说:“你怎么平时不教我对答这些话?”(“让”“独”“素”“对”各1分)
(3)(3分)况且陛下假若问起长安中盗贼的数目,你也要勉强回答吗?(“且”“即”“强”各1分)9.(10分)
(1)(4分)
对比(2分)。

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

(2分)
(2)(6分)
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1分)“既相逢,却匆匆”两句,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1分)“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辗转不忍离去。

(1分)
“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

(1分)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他从徐州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

(2分)(答出大意即可给分)
10.(8分)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不扶而直;与之俱黑。

(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11.(5分)
对偶,比喻,对比,写出了林黛玉的美貌和病态以及聪敏柔弱的性格特征。

(修辞手法3分,性格特征2分)
12.(4分)
黛玉从刚才与贾母的对话中,得知贾母并不主张女孩子读书,所以她此时改了口,(2分)说明她处事的机敏和细心。

(2分)
13.(4分)
小说这样写一是照应前文的“木石前盟”,黛玉和宝玉第一次相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这当然有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的因由;(2分)二是为以后的爱情作铺垫。

黛玉言行谨慎,只在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便直言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与其说是一见钟情,不如说是精神相应,趣味相投。

(2分)
14.(4分)
一方面表明了刘姥姥的贫穷和少见多怪和对浪费的心疼;(2分)更是借刘姥姥之口道出了贾府的奢侈生活。

(2分)
15.(6分)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这是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人品和性格的高度概括。

(2分)例如:王熙凤克扣员工工资获或是迟发员工们的工资放高利贷,通过这种方式牟取重利;又如在“弄权铁槛寺”一回里,她对老尼静虚说:“你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

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为了三千银子,她略施一点小手段,就害死了张金哥和长安守备的儿子;又如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制造了许多罪恶,直接死在她手里的就有好几条人命,比如“毒设相思局”害贾瑞性命、借刀杀人害死尤二姐……(举两例即可,每例2分)
16.(3分)C (“但从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错误,原文说的是“连续7年”。


17.(6分)
1)生产者麻痹大意,存有侥幸心理,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
2)生产者不熟悉专门技术工种对安全生产流程的要求;
3)生产组织者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不规范;
4)制度上有没有保障,安全生产规程不落实;
5)对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缺少科学认识;
6)忽视科学发展,缺乏以人为本的科学态度。

(每条1分)
18.(6分)
1)需要以人为本的科学态度,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发展,不要血淋淋的发展;
2)制度上要有保障,着力建设好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安全生产管理要规范,安全生产规程要落实,安全生产设施要跟上,超能力生产,安全培训和教育组
织要足够。

(要从理念上、制度上、操作上三方面回答,每条2分)
19.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