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阅读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阅读及赏析
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阅读及赏析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注释】
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
南宋灭亡后被俘,与文天祥一起被押赴北上,因病重被留在金陵就医,此词当作此时。
②铜雀,指铜雀台,杜牧诗有“铜雀春深锁二乔”句,这里指南宋灭亡后,皇后嫔妃都被元兵掳往北方。
③金人,铜人,传说东汉亡后,魏明帝把长安建章宫前的铜人运往洛阳,在迁运时,铜人眼里流出泪水。
1. “酹江月”是,它的另一名称是。
答案:词牌名念奴娇
2.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借用了火烧赤壁的典故,鲜明表达出抗元失败、功业未就的遗憾之情。
B.“忍见”实为“不忍见”,写出金陵城中残垣断壁的凄惨景象所带来的复杂心情。
C.上阕最后两句用“空”字突出悲壮苍凉,与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内涵相同。
D.下阕末尾扣住题目中的一个“别”字,写自己在孤月之下陪伴着不眠的文天祥。
答案:D
3. 邓剡作此词后,文天祥也有和词《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
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其内容与邓词有诸多相和应答之处,请从两词中举出一例加以分析。
答案示例:如邓诗中的“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和文诗中的“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共同写出了英雄空有才华志向,因不幸被捕而无法完成复国大业的遗憾、愤懑之情。
4. 请简要分析“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三句,运用了哪两种手法刻画出文天祥怎样的形象。
答案要点:典故和细节描写;形象写出文天祥面对敌人正气凛然、威武不屈,以及战场之上以赫赫威名让敌军闻风丧胆的英雄形象。
赏析
亡国之痛是此词上片的主旋律,“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感叹金陵的水阔天空。
“世间英物”,指的是文天祥。
面对长江,不禁令人心思神往:长江险阻,能拒曹兵,为何不能拒元兵。
英雄没有天的帮助,只能遭人怜惜。
“东风”如此不公平,可恨之极。
这两句,凌空而来,磅礴的.气势之中,蕴含着无限悲痛。
随即引出许多感叹。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写金陵城中残垣断壁的惨象。
“蜀鸟”,指产于四川的杜鹃鸟,相传为蜀亡国之君杜宇的灵魂托身。
在残阳夕照中听到这种鸟的叫声,令人顿觉特别感到凄切。
“吴花”,即曾生长在吴国宫中的花,现在在残阳中开放,有过亡国之苦,好像也蒙上了一层惨淡的色彩。
凄惨的景象,使人不忍目睹;蜀鸟的叫声,更叫人耳不忍闻。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杜牧曾写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这本是一个大胆的历史的假设,现在居然成了现实。
借历史故事,描写江山易主的悲哀。
三年前元军已把谢、全二太后掳去。
“金人秋泪”典出自魏明帝时,曾派人到长安把汉朝建章宫前的铜人搬至洛阳,传说铜人在被拆卸时流下了眼泪。
但宋朝亡国,国亡数被迁移,此恨难消。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宝剑是力量的象征,奇杰是胆略的化身,所向披靡。
可如今,
却空有精气上冲斗牛的宝剑和文天祥这样的人物。
对文天祥的失败,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
金陵风物是历代词人咏叹颇多的。
但此词把其作为感情的附着物融入感情之中,别有一番风韵。
蜀鸟、吴花、残垣断壁,是一种惨象,但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下片主要写情,表达对文天祥的倾慕、期望和惜别之情。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颂扬文天祥与元人作斗争的胆略与勇气。
几年前文天祥被元军扣留,乘机逃脱,绕道海上,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南方。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邓剡前面跳海未死,这次又病而求医,为的是“留醉眼”,等文天祥东山再起,再起复宋大业。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睨柱吞嬴”,赵国丞相蔺相如身立秦庭,持璧睨柱,气吞秦王的那种气魄:“回旗走懿”指的是蜀国丞相诸葛亮死了以后还能把司马懿吓退的那种威严。
用典故写出对文天祥的期望之情。
这自然是赞许,也是期望。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最后再转到惜别上来,孤月意喻好友的分离、各人将形单影只了。
作者虽然因病不能随之北上,但将在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中为友人祈盼。
这句话虽然普遍,但朋友之情,家国之悲深蕴其中。
这词在艺术上的特色除了写情写景较为融洽之外,还用典颇多。
借历史人物,抒发自己胸臆。
各种历史人物都已出现,较好地完成了形象塑造。
这阕词用东坡居士词原韵,难度极大,但仍写得气冲斗牛,感人肺腑,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着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