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零利率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零利率的分析
杨旸
【摘要】美联储2008年12月16日再出惊人之举,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从1%降至历史最低点——零至0.25%.美联储表示,将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来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文章分析了美联储实行“零利率”的原因、可行性及效果,并研究其对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影响.文章最后,鼓励中国政府化被动为主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名称】《市场论坛》
【年(卷),期】2013(000)001
【总页数】3页(P71-73)
【关键词】零利率;全球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杨旸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
引言
美联储2008年12月16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历史最低点——零至0.25%。

美国降息完全在市场的预料中,但是,一下子采取“零利率”的降息方式却令人意外。

零利率政策在二次大战之后的美国经济史上还是首次采用。

这一突然的举措原
因何在?为什么能得以实行?对美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又给中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市场
带来了什么?中国政府是否只能被动接受、坐以待毙?
一、美联储为什么这样做
随着金融危机持续恶化并不断向实体经济扩散,美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已成必然:
就业形势恶化,消费开支、企业投资和工业生产都在下降,金融市场形势依然严峻,信贷条件仍在收紧。

“零利率”似乎是美联储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不得已的举措,其实质犹未可知。

1.降息有助拉动内需
从经济意义上讲,降息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借贷成本,刺激企业投资。

另一方面,美国具有泡沫消费的传统,其家庭负债比率占GDP的比率达到95%,因而低利率将减少负债利息,促进消费。

2.向市场传递信息并形成预期,实现最佳货币政策效果
大幅度降息以至于采取零利率政策,是伯南克货币政策理念的完美体现——那就
是只要经济指标不如意,美联储能做的事就应该是市场能想到的事,因为美联储要做的事就是披露信息,让大家都能够理解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从而实现最佳的货币政策效果。

3.振奋市场信心
在日益蔓延的金融危机下,在债务货币之下,美国将永远无法偿还国债、公司和私人债务,因为还清债务之日,也正是美元即将消失之时。

美国的总债务非但不会减少,随着债务利息利滚利的雪球效应和经济自然增长的货币需求,美国的债务总量将会持续上升,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这就是凯恩斯理论中的“流动性陷阱”。

美国经济学家肯·梅兰认为,美国利率已非常低,降至“零利率”心理作用更大于
经济效用,将会有助于振奋市场信心。

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的骗局的暴露,更加坚定了美联储的这一大胆决定。

金融市场“贪婪者”的不断曝光,一定会对市场造
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这种情绪化的东西也会左右现在疲软和脆弱的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惊喜来压倒愤怒是美国政府所能回应的最好方法。

4.鼓励企业和投资机构到境外“套息交易”
“零利率”将鼓励投资机构借低成本的美元转变成境外高收益的国家的货币进行“套息交易”。

美国政府今后会配合自己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战略,不断要求自己的经济伙伴国家开放它们具有投资魅力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美国的企业会通过国际市场大量换汇所带来美元贬值的效果去加强自己产品的出口。

5.巩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美国人深谙货币的境外流通量与国际影响力密切相关。

“零利率”及随后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大量流入世界各国。

世界主要贸易盈余国家美元储备继续增加,对美元的依赖性增强,不得不继续认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6.让国债认购国为其经济复苏买单
“零利率”之举通过降低美国国债收益率从而降低发债成本,这让以中国为首的美国国债认购国为其经济复苏买单。

尽管举债注资救市,美国经济不但毫无起色,巨额财政赤字下,还要持续加大投入,钱从哪里来?只能是发国债,零利率可降低发债成本并转嫁风险。

美国通过“零利率”市场运作来转嫁金融风险,让全世界人民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

表1 美国2011年5月国债分布统计中国大陆 25.69% 韩国0.72%日本 20.21% 比利时0.70%英国 7.68% 墨西哥0.62%石油输出组织 5.09% 波兰0.61%巴西4.68% 意大利0.56%台湾 3.40% 荷兰0.53%加勒比银行中心 3.29% 法国0.52%香港 2.70% 菲律宾0.52%俄罗斯 2.55% 挪威0.47%瑞士 2.04% 瑞典0.46%加拿大 2.01% 哥伦比亚0.44%卢森堡 1.51% 以色列0.42%德国 1.36% 埃及0.42%泰国 1.32% 智利0.29%新加坡 1.27% 马来西亚0.28%印度 0.91% 澳大利亚0.27%土耳其 0.87% 所有其它4.49%爱尔兰0.74%
二、“零利率”为何可以实行
首先,亚洲实体经济国家,中国和日本,以及能源出口地区中东,拥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及购买了大量的美国政府债券,这些实体经济国家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支付货币的稳定和安全提供了物质保障。

其次,在第一点的作用下,美元再次成为最稳定、最安全的储存货币和支付货币,这为让国债认购国为其经济复苏买单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中国和日本在美元资产贬值趋势无疑的情况下不赶紧逃离美元、抛售美国债券呢?因为不仅中国、日本,而且全球美元储备很多的国家已经与美元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实际上,只要各国还接受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美国就不愁各国不增加美元资产,因为在美联储加快开动印钞机的条件下,持有美元现汇或者现钞绝对是很大的损失,所以各国对于手中增加的美元的最好使用办法似乎就是购买美国的债券。

次级债券风暴已经让各国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美国的国债反而成了投资者的避风港。

因此,各国美元资产增加实际上就一定是持有美国国债增加。

各国可以不增加美元储备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在美联储的零利率和量化货币政策的驱使下,美元大量流出美国,美元贬值,各国为了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必须抛出本币,收购美元,则各国的美元外汇储备只有增加。

美国越是滥发美元,各国就会被迫持有越多的美元资产,各国的利益与美元也就绑得越紧。

三、“零利率”带来的困扰
“零利率”时代标志着美国经济正处于关键节点。

如果举措得当,美国经济可望由此逐步走出困境,或者避免陷入更长时间的萧条;如果举措失当,则不仅不能挽救美国经济,反而会拖累其他经济体的发展。

1.美国有陷入“流行性陷阱”的忧患
美国很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降息不能刺激消费和信贷。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曾经也实施过零利率政策,可是日本经济非但没有走出萧条,而是开
始了漫长的衰退。

但这次美国的情况较为乐观,因为美国实施极端的货币政策,较当年的日本更及时和具有规模。

不过,这一次美国银行要面对面的日本所没有的衍生产品的巨额亏损问题。

在企业对金融体系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降息无济于事。

2.美国国内银行贷款缩减
美国金融中介体系已经被破坏。

美国央行不得不出手救助一些大的银行,但是小的银行没有交易。

在零利率的基础上,很多大银行不愿意承担风险,小银行都面临困境。

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不断地在减少,所以美国的这种零利率政策是双输的,不仅造成全球通货膨胀,而且在美国国内也造成银行的贷款缩减。

3.全球性的超低利率
受美国波及,全球各经济体纷纷跟进,利率水平连连下降,虽然未必会跌至零,但也创下了历史最低记录。

例如英国央行,至今维持0.50%的低利率不变,欧元区
在今年11月3号下调利率0.25个百分点,从原来的1.5%降为1.25%。

“零利率”及近乎“零利率”主要发生在全球发达经济体。

新兴市场,如金砖五国预期将不会走到“零利率”这么极端的一步,一来是因为它们本身的利率水平本来就偏高;二
来是因为受金融海啸的波及,新兴市场有债务及货币危机的隐患,需要以相对较高的利率才能防止资金大规模流走酿成危机。

全球性的超低利率隐患重重。

美联储政策研究专家霍斯金斯认为,美联储曾经把利率保持在1%的低水准长达一年多,引起了一些意外的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泡沫和金融杠杆的极度膨胀。

日本央行实行的零利率政策引起套利交易和货币投机活动泛滥成灾等等。

在全球经济回暖后,各国是否大胆和及时地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也是世界经济潜在的隐患。

全球利率停留在低位太长时间,势必造成市场流动性泛滥,以美国为例,从历史经验看,在经历严重衰退后,美联储不会轻易恢复加息,除非看到明确的经济复兴新号。

在全球化的时代,其他国家经济大幅下滑,美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表2 主要发达国家当前利率及央行行动前瞻国家关键利率类名称关键利率值短
期政策展望英国基准利率 0.50%利率维持不变欧元区再融资 1.25% 可能进一步
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丹麦 2周商业存单 1.20% 欧洲央行将可能进行调整瑞典回购利率 2.00%利率维持不变瑞士 3个月LIBOR 0.00% 今年可能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挪威存款利率 2.25%利率维持不变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0-0.25%利率维持不变加拿
大隔夜拆借利率1.00% 去年9月8日升息后仍观望日本隔夜拆借利率0-0.10% 可能进壹步采取“定量宽松”新西兰官方现金利率 2.50%利率维持不变
4.后续的量化宽松政策
在“零利率”下,美国接着推出第三、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以
美元计价)不断攀升,全球正在承受输入性通胀之苦。

长此以往,会使其他国家失
去投资美国的信心。

四、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的“零利率”政策阻碍正在经历体制改革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且隐患重重,成为众多诱发中国金融危机的潜在危险之一。

1.中国被动调整利率
自2007年9月18号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后,与美国持续降息直至为零同
步的是,中国也连续五次降息。

由于人民币盯住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长期以来,人民币的基准利率调整都受到美元影响。

2.大量热钱涌入中国,阻止中国经济成长
“零利率”鼓励投资机构到境外“套息交易”,大量热钱涌入中国,我们可能由于外汇占款的原因,将最先和最大限度地承受由这次全球救市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的代价。

可能会通胀高企,也可能会形成资产泡沫。

热钱流入中国的长期结果是诱发中国的金融危机,阻止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延迟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步伐。

3.造成中国输入性通胀,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
“零利率”鼓励美国投资企业到境外套息,加剧了大量热钱涌入中国。

同时,“零利率”的后续篇章——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水涨船高,为中国注入通胀,这些都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给中国经济体带来了诸多风险与忧患。

4.国债缩水,中国买单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认购国,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国债占美国总国债1/4还多。

“零利率”之举通过降低美国国债收益率从而降低发债成本,这让以中国为首的美国国债认购国为其经济复苏买单。

同时美元作为中国的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贬值,让中国人民的钱包瞬间缩水,让中国人民的血汗付之一炬。

五、小结
美国的“零利率”政策看似是不得已之举,实则“金蝉脱壳”之法,以全球经济负担加重为代价来为美国经济复苏买单,各国承受通胀之苦不得不面对其缩水的美元外汇和美国国债。

作为最大的美国国债认购国,中国在这场风波中所受损失最大。

“零利率”及后续的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造成了中国政府在货币政策上的两难处境,既希望加息缓解通胀,又担心热钱大量涌入。

中国政府不想做温顺的羔羊,不再为他人做嫁衣裳,就必须尽快脱离美元的束缚,寻求人民币国际化,掌握在国际上更大的话语权,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在全世界都在为“流动性匮乏”而烦忧的时候,中国却为“流动性过剩”犯愁。

中国货币利率与美元、欧元、日元等在国际市场永远是“橘子与苹果”那样不可比的话,那么中国可能是60年甚至100年也无法与美元、欧元、日元进行融通。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要与世界各国融合、共享“和平崛起”的国家,其赖以发展、崛起的国家货币策略却与其他主要国冲突,这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孙立坚.美国零利率“施压”中国[N].东方早报,2008-12-19.
[2]周平.美国的零利率政策[J].网络财富,2009.
[3]戴道华.零利率政策的目标与风险[N].经济导报,2009:3104.
[4]佟侍傲.全球“零利率”时代正反看[N].经济导报,2009:3101.
[5]佚名.麦金农:美国零利率造成全球通货膨胀[N].网易财经,2011-05-19. [6]宋丞策.美国“零利率”背后在上演“金蝉脱壳”的阴谋诡计[N].价值中国网,2011-08-11.
[7]胡芳.经济观察:美国进入“零利率”时代[N].新华网,2008-1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