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幽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幽默
幽默是一种艺可以术。
在特定的场合,幽默可以调节气氛,调整人际关系,愉悦身心。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若能巧妙的运用幽默,可以有效的促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怎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幽默呢?本文将从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幽默在语文课堂中的优化运用以及运用课堂幽默应把握的度和量等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标签:幽默;语文教学;探讨
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不理解的高墙。
”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适当改变自己的角色,以幽默的出场、风趣的启发提问、有意而为的超级鼓励甚至机智的表演贯穿整个课堂。
会给教学带来丰厚的回报。
所以在课堂中幽默的运用非常重要。
一、幽默技能及其功能
幽默源出于拉丁文Humor(原意是动植物里起润滑作用的液汁),今引申为语言交谈的润滑剂。
幽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
”《辞海》解释为:”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
”我们认为,教学幽默是指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教育,培养幽默感和乐观主义人生观的教学艺术形式。
幽默技能有以下主要功能:
诱导功能。
由于文学形象的间接性特点,阅读文学作品不像观赏一副画、聆听一首歌,可以立即被感官所接受,必须经过对文字的理解,消化,再通过想象和联想,方能对形象有所领悟。
幽默性的语言能给学生指名清晰的思路,并诱导学生按照这一思路深入到课文中去,产生顿悟,从而形成教师循循善诱于前,学生孜孜以求于后的局面。
激励功能。
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的按教材内容讲解,容易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幽默性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深刻,既使人发笑,又促人深思。
可以起到保持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倦,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陶冶功能。
幽默性语言含蓄委婉,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是一种艺术。
它是高雅的,不是嬉皮笑脸,轻薄送乐,也不是哗众取宠,低级趣味;它是一个人
深刻本质的反映,幽默是智慧的结晶,是深厚修养的产物。
教师恰当的运用幽默艺术,持之以恒,对学生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质,养成健全的人格。
二、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
1、语言幽默。
培根说:”善言者必善幽默。
”可见幽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言语风格。
语言幽默又包括口头语言幽默和书面语言幽默两种,我们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则主要是指口头语言幽默。
即教师在授课时有意采用妙语警句、双关语等修辞手段来制造幽默,从而收到愉悦谐趣的艺术效果。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有一次到安徽上示范课,由于听课的老师特别多,学生们显得比较紧张,很不利于把课上活。
为了活跃气氛,钱老师一上课便先拿自己的名字开了个玩笑,说:”有个姓钱的做梦都想乘龙,你们说他是谁呀?”学生们会心地笑了,马上解除了紧张的心情。
师生的心灵得到了初步的沟通,课堂教学随即在宽松欢悦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2、体语幽默。
体语幽默指教师在教学中对眼神、表情、体态、手势等动作形象的幽默化,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或沉思。
如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一次教学中,发现一位同学想回答问题,胆子又不大,手想举又不想举。
魏书生便学他的样子,把手举了两举,缩了两缩。
同学们见老师滑稽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那位同学也笑了,并且果断地举起手来回答了问题。
又如,有一次百余位老师在魏书生教室里听课,一位发言的女同学声音太小,魏书生便向她做了一个手势,她的音量一下子加大了许多。
老师们感到奇怪,课后特意问他:”怎么你一比划,她的声音就大了那么多呢?你也没说什么呀?”魏书生笑了,”不用说什么,我刚才做的是扭动电视机开关那样的手势,而这是我们班规定的提高音量的暗号”。
说起来,这个手势并没有什么特别,可让魏书生拿到课堂上一用,就平添了不少的趣味。
3、辅助幽默。
指教学辅助手段中的幽默因素。
如教具幽默,即指辅助教师教学的直观教具如模型、标本、挂图、表格等”幽之默之”出一种视觉形态,而具有引人发笑的特点。
再如电教幽默,像用漫画、幽默画制成的幻灯片,用相声灌制的录音带,带有喜剧色彩的录像等,都可成为”既幽且默”的好材料。
三、幽默技能的运用原则
讲究幽默表达的自然流露。
因为笑是不能强迫的,教师的幽默不应矫饰、矜持、做作、卖弄,而应蕴藉、深沉。
正如清代戏曲家李渔所说:”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
”这种机智表现为,好像一切都漫不经心,不假思考,脱口而出的,但又借题发挥,句句在理。
把握幽默内容的明快高雅。
幽默艺术的特点,既有幽默的一半特点,即机智性和愉悦性,使人轻松、愉快、爽心、抒情,又有其特定的规定性,即教育性。
幽默的材料和语言的教育性取决于它的思想性,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
幽默是”庄”与”谐”的统一。
其外部表现是”谐”,给人以愉悦,而里面的内核是”庄”,给人以教益。
只有”庄”与”谐”的统一,才能造成引人发笑而又
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离开了”庄”、”谐”,就失去了健康、优美的品质,流于滑稽取闹或低级趣味。
所以,要把握幽默内容的明快高雅,不落俗套。
幽默要以规范性、科学性为前提,准确传达教学信息。
做到理解与接受的相互统一。
幽默是严肃的,具有深刻的哲理。
幽默只有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才能获得幽默的审美价值,不然就只有幽默者的”自得其乐”,幽默的审美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因此,幽默的内容与水平应与学生理解力和接受力一致,使师生共同享受幽默带来的快乐和蕴含其中的美妙意味。
实现师生情感的相互交融,形成愉悦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学艺术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余诗明.语文课堂幽默浅论[J].学语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