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习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基础知识巩固.
1.照相术最早诞生于 ( )
A.19世纪30年代末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2.照相术传人中国的时间是 ( )
A.19世纪40年代后 B.19世纪70年代后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3.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和地点是( )
A.1896年、北京 B.1896年、上海
C.1905年、北京 D.1905年、上海
4.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英雄儿女》 D.《火烧圆明园》
5.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的题材是( )
A.战争 B.市民生活C.戏剧 D.科普
6.揭开中国电影事业序幕的史实是 ( )
A.慈禧太后倡导并主持拍摄“西洋影戏”
B.拍摄《定军山》
C.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D.法国人在上海拍摄关于中山装的电影
7.电影从无声默片发展成为有声电影的时间是( )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
8.1912年3月,颁布剪辫令的是 ( )
A.康有为B.光绪帝 C.袁世凯D.孙中山
9.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鞍黼的称呼是( ) A.先生 B.同志 C.老爷 D.师傅
10.“中山装”的服饰名称来源于 ( )
A.中山服装厂出品
B.孙中山创制的服装
C.生产于广东中山的服装
D.注册商标为“中山”的服装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清朝“老爷”“大人”之类的官场称呼,主要是因为它( )
A.不符合民主共和制度下人人平等的要求
B.不能真实地反映官员的职务
C.不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D.“先生”“君”是我国固有的称呼
12.你认为剪辫的原因有 ( )
①外国人讥笑中国人的辫子是“猪尾巴”
②长长的辫子如清洗不及时,会成为繁殖细菌、传播疾病的温床
③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④排满运动、反清革命的兴起,剪辫子成为向清王朝和封建主义传统的挑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清末民初,人们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西服的引进
B.中山装的出现
C.女士高领服装的盛行
D.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14.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代表的合影
15.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要想丰富生活,你可以 ( )
A.看有声电影 B.看电视
C.听MP3 D.上网
16.辫子也能反映出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来。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剪掉辫子的( )
A.清朝末年 B.辛亥革命后
C.五四运动后 D.新中国成立后
17.今天,“先生”是一个极其常用的称呼,那么,这种称呼广泛使用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辛亥革命以后 D.抗日战争期间
探究题
18.收集资料,归纳民国建立后,人们服饰不断变化的原因。

19.谈一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称呼为什么要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综合应用拔高
20.下列关于照相术传人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照相术在鸦片战争后传人中国
B.慈禧太后对照相情有独钟
C.它保留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
D.将生活情景和故事生动地展现在银幕上
21.下列哪种情况在民国建立后不会发生 (
A.人们已经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
B.一些妇女开始穿高领服装
C.青年们在照相馆拍照留念
D.社会抵制政府的剪辫令,男子依然普遍保留长辫
22.为了除旧布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这些法令不包括( )
A.颁布剪辫令,要求留发辫者限期剪去辫子
B.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政府职员间互称职务
C.规定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或“君”
D.下令民间男子改穿中山装
23.中国近代文化生活的变化表现在 ( )
①开通有线电报②照相术的传人③电影的传入④电脑的使用
中考同步挑战
24.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称呼“先生”或“君”开始于(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25.(现代中式旗袍的渊源是( )
A.古代裙子 B.女式高领服装
C.满族旗袍 D.中山装
26.中山装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的是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27.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记者用有线电报向北京发回最新战况
B.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技术传人中国
C.1894年11月20日的傍晚,上海的王先生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大事
D.在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普遍的,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受到很大影响
答案:
2020-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