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新课标)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十 哲学基本观点与辩证唯物论名师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关闭
作答该题时要注意题中要求是运用辩证唯物论道理,由此直接排除A、C两项,因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 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美日韩在经济不景气时文化产业得到发展的例子说明了该推断 有一定的合理性。 规律是事物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 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的规律,是不严谨的
(2)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自身,但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造自然不应以牺牲自然为
代价。
(3)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及意识的本质共同证明了世界的真正
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7-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论”。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开展一次
革命性的颠覆,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这是生态的规律……新经济模式已经有点
狮子的味道。下列诗句与“狮羊论”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冬霜茅枯无情去,春风草青百花开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2011课标全国卷)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 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 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10-
设问 获取 信息 和解 读信 材料 息 信息
调动和运 用知识
描述和阐 释事物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 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 年 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 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 展是一条规律
规律的含义、规律的普遍性
通过美日韩发展文化产业的事例说明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 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 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11-
论证和探 究问题
答案整理
评析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并注意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 美日韩在经济不景气时文化产业得到发展的例子说明了该推断 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验不同于规律,不能把有限的经验当成 普遍规律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15-
考题优训练56(2013北京卷)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
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
题上,这些家长( )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专题十 哲学基本观点与辩证唯物论
-2-
考点 考点 55 自然 界的物质性 考点 56 规律 考点 57 意识 的生理基础 考点 58 意识 的内容与形式
考点 59 意识 能动性的表现
考点 60 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2014Ⅱ卷,21 题
1.从近五年考情可以看出,自 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等知识点
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形式是主观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 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 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 运
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 用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 识
物质的基础
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 生理基础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 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 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观点进行分析和理解。
-3-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自然界的物质性
典题精研析
(2014课标全国Ⅱ卷)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 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 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 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 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 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有的规律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 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 够被认识的
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是可以被 认识的
得出结论 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选 B 项
调动和 运用知 识
-6-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重难深探究
-18-
考点55
考点56
设问信息
材料 信息
获 取 和 解 读 信 选项 息 信息
得出结论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这进一步佐证了
(忽略)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
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区域相关联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 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 动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14-
3.归纳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方法论
反对的错误观点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 把发挥主观能动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
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 性和尊重客观规 观能动性、否认规律
造,也不能被消灭。②人在规律 律结合起来,把高 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关闭
研究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并用以研发药物用于治疗说明人可以认识和 关闭 利A 用规律,A项正确。规律是客观的,B项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
解析 答案
-8-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一年试预测55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
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对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理解
(1)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发展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但人类不论是在改
造自然还是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都是以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固有属性为前提的,自
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依然是客观的。
为A项属于唯物辩证法,C项属于认识论;材料没有体现物质的内涵,B项不符合题 关闭 意D ;依据材料信息,D项符合题意。
解析 答案
-9-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规律
典题精研析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 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 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 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 这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 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 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关闭
本题考查规律的相关知识。“狮羊论”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道理,①②体
现这一道理。③体现的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体现的是联系 关闭 的A 观点。答案选A项。
解析 答案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17-
意识的生理基础
典题精研析
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 度的革命热情同 错误;反对片面夸大规
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 严谨踏实的科学 律的客观性,片面强调
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 态度结合起来,坚 客观条件,安于现状、
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持实事求是和解 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放思想的统一
的思想
2014Ⅱ卷,21 题
2011 卷,22 题
2014Ⅱ卷,20 题;2013Ⅱ 卷,23 题 2015Ⅰ卷,21 题;2015Ⅱ 卷,39 题;2014Ⅰ卷,39 题;2013Ⅰ卷,21 题;2012 卷,19 题
2012 卷,39 题
均有考查,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是常考点。 2.高考题多以科技、社会等方 面的素材为背景,以选择题和 非选择题两种形式进行考查。 3.在备考复习中,特别要关注 一些有关科技成果的最新材 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以 及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加 以分析和理解;结合我国改革 开放及社会建设的成就,运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关闭
规律是客观的、不可违背的。材料中有些家长在孩子培养方面出现的“事与愿违”
的现象,是家长违背客观规律导致的必然结果,故B项应选。A、C、D三项观点均 关闭 不B 符合题意,排除。
解析 答案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16-
一年试预测56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双11”促销抛出了“狮羊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13-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要求 (1)规律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消灭,不可被违抗。 (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可以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 世界,造福人类。
考题优训练55(2014江苏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
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
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
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识的
-5-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 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 和本质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 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
获取和 解读信 息
选 项 信 息
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 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 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4-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设问 获取 信息 和解 读信 材料 息 信息
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忽略)
调动
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 世界的本质是 和运
腺苷,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 物质的,规律是 用知
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 可以被人们认 识
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①②观点错误,③④观点正确,故选 D 项
考点55
-12-
考点55
考点56
考点57
考点58
考点59
考点60
重难深探究
1.规律的概念及其理解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是一种联系,也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但并不是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 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 (3)规律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不是浮于外表的现象的联系。规律无 法被人们直观感知,需要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把握。 (4)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是稳定的联系,而不 是多变易失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