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基本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4.能制定合理的课时分配计划。
专题1 基因工程 课时安排 (共7课时)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命题蓝图
题型 预计区分度 预计难度 认知层次
题号 客观 主观
考查 内容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识记 理解 掌握
分值
预得分
二.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
从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说课三个方面,明确了对高中生物学科
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具体要求。
(一)模块或单元的教学设计(把握课标)
1.能说明整体性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意图。 2.能确定模块或单元的教学目标。(根据课标 要求分析) 3.能梳理模块或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和原 理。(“核心概念的梳理”参考荆老师文件 包) 4.能制定合理的课时分配计划。 5.能根据教学计划,在恰当的时间准备和收集 教学资源。 6.实验教学 7.阶段性测试与评价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人教教材安排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 展和应用的资料。
资料搜集和分析:干细胞研究 与人类健康
资料搜集和分析:社会老龄化 的相关问题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 的资料。
(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能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具体理论为依据,以《课程标准》的具体理 念、目标要求为指导思想,进行课时的教学设计。 2.教学背景分析 能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析生源情况 及其学习状况、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的硬件环境等 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3.教学目标设计 能确定恰当、可行的三维教学目标,分析如何达成这些教学目标, 关注目标的可检测性。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能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并绘制教学流程图;按照教学的先后顺序设 计每个教学环节,重点设计主要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情况,要求重点 突出、难点突破,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能以课堂检测、学生行为改变、课堂诊断等多种可行的操作形式分析学 生的学习效果。 6.教学设计特点分析 能以教学反思的形式自评教学设计的得与失、教学特色等。
生物学科教学基本功
一.高中生物学科的专业知识
从学科、课标、教材、评价四个方面,
明确了对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具体 要求。
(一)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知识 1.熟悉细胞与生物大分子、动物的形态与功 能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变异与进化、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知识,掌握上述内容 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原理、生物学基本研 究方法和思想方法,达到大学本科水平。 2.熟悉生物学科中主要理论的发展简史,关 注生物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动态和前沿。
5.能根据教学计划,在恰当的时间准备和 收集教学资源。
专题一:基因工程 教学用PPT 视频资料 教具(帮助学生理解限制性内切酶) 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等
6.实验教学
(1)能列出必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目 录。 (2)能制定教师进行实验准备的时间表。 (3)能根据计划,购买和准备实验材料和用 具。 (4)能根据课程要求,对实验室建设提出合 理、可行的建议。
11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 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
知识目标
基因工程的工具 简述基因工程的 基因工程的概念 诞生 基因工程发展的过程 简述基因工程的 基因工程的原理 原理及技术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转基因生物的概念 举例说出基因工 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与医学、 程的应用 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简述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蛋白质工程的前景 12
(三)说课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能说明课时设计所依据的具体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课程标准》中具体的教学理念和目标要求;说明确定这 些理论依据、指导思想的理由。 2.教学背景说明 能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说明教学资源的准备,生源情况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 方式、手段的选择,教学硬件环境的利用,并说明可能出 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教学目标说明 能说明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重点阐明确定教学目标 的理由,及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 4.教学过程说明 按照教学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个教学环节,重点说明主 要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情况,要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5.其他方面 说明教学效果及教学评价。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 糖、脂肪和蛋白质。
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参观 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 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观察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 绿体和线粒体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人教教材安排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 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透性。 课外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 生物膜模型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离和复原。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 件下的分解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 离。 离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 度的影响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 体积的关系。 关系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 裂并概述其过程。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 的有丝分裂
情感目标
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关注基因工程的应用 能力目标 能提取生物材料中的DNA; 能对提取的DNA进行鉴定; 能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 并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13
3.能梳理模块或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 和原理。(“核心概念的梳理”参考荆老 师文件包)
如:选修三教材中一些重要的基本原理: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胚胎工程的基本原理 单克隆抗体生产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如:模块一教材实验安排(9个实验、4个探究)
内容标准 使用显微镜观 察多种多样的 细胞。 活动建议 人教教材安排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多种多样的细胞
尝试建立真核 细胞的模型。
观察DNA、RNA在细胞 中的分布。
模型建构:尝试制作真核细 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实验:观察DNA 、RNA在细 胞中的分布
1.能说明整体性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意 图。
如:选修三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 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
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 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
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
本模块知识内容的构建顺序:
基因工程
分子水平
细胞工程
细胞水平
胚胎工程
个体水平
生态工程
群体水平
微观
中观
宏观
专题的安排是微观→中观→宏观。
10
2.能确定模块或单元的教学目标。
如:6.1 基因工程
具体内容标准 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 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 技术。 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 用。 简述蛋白质工程。 活动建议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观看基因工程的影像资 料。 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社 会中的应用情况,讨论 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1.能正确理解并表述生物学科的课程设计思路、课 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 建议等内容。 2.关注RLS(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参考荆老师文 件包)与STS(科学、技术、社会)。 (三)教师应熟悉并掌握的生物学科课程内容 《必修1 分子与细胞》、《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选修1 生物技术与实 践》、《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四)试题命制与分析 1.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如教学评 价的目的、种类等;能正确表述试卷(试题)的 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相关参数指标。 (参考荆老师文件包) 2.在了解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能合理编制命题 蓝图(双向细目表),合理筛选、组织和改编素 材,独立命制阶段性和终结性生物学测验试题。 3.能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教学分析。
4.能制定合理的课时分配计划。
专题1 基因工程 课时安排 (共7课时)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命题蓝图
题型 预计区分度 预计难度 认知层次
题号 客观 主观
考查 内容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识记 理解 掌握
分值
预得分
二.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
从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说课三个方面,明确了对高中生物学科
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具体要求。
(一)模块或单元的教学设计(把握课标)
1.能说明整体性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意图。 2.能确定模块或单元的教学目标。(根据课标 要求分析) 3.能梳理模块或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和原 理。(“核心概念的梳理”参考荆老师文件 包) 4.能制定合理的课时分配计划。 5.能根据教学计划,在恰当的时间准备和收集 教学资源。 6.实验教学 7.阶段性测试与评价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人教教材安排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 展和应用的资料。
资料搜集和分析:干细胞研究 与人类健康
资料搜集和分析:社会老龄化 的相关问题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 的资料。
(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能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具体理论为依据,以《课程标准》的具体理 念、目标要求为指导思想,进行课时的教学设计。 2.教学背景分析 能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析生源情况 及其学习状况、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的硬件环境等 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3.教学目标设计 能确定恰当、可行的三维教学目标,分析如何达成这些教学目标, 关注目标的可检测性。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能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并绘制教学流程图;按照教学的先后顺序设 计每个教学环节,重点设计主要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情况,要求重点 突出、难点突破,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能以课堂检测、学生行为改变、课堂诊断等多种可行的操作形式分析学 生的学习效果。 6.教学设计特点分析 能以教学反思的形式自评教学设计的得与失、教学特色等。
生物学科教学基本功
一.高中生物学科的专业知识
从学科、课标、教材、评价四个方面,
明确了对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具体 要求。
(一)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知识 1.熟悉细胞与生物大分子、动物的形态与功 能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变异与进化、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知识,掌握上述内容 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原理、生物学基本研 究方法和思想方法,达到大学本科水平。 2.熟悉生物学科中主要理论的发展简史,关 注生物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动态和前沿。
5.能根据教学计划,在恰当的时间准备和 收集教学资源。
专题一:基因工程 教学用PPT 视频资料 教具(帮助学生理解限制性内切酶) 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等
6.实验教学
(1)能列出必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目 录。 (2)能制定教师进行实验准备的时间表。 (3)能根据计划,购买和准备实验材料和用 具。 (4)能根据课程要求,对实验室建设提出合 理、可行的建议。
11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 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
知识目标
基因工程的工具 简述基因工程的 基因工程的概念 诞生 基因工程发展的过程 简述基因工程的 基因工程的原理 原理及技术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转基因生物的概念 举例说出基因工 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与医学、 程的应用 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简述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蛋白质工程的前景 12
(三)说课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能说明课时设计所依据的具体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课程标准》中具体的教学理念和目标要求;说明确定这 些理论依据、指导思想的理由。 2.教学背景说明 能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说明教学资源的准备,生源情况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 方式、手段的选择,教学硬件环境的利用,并说明可能出 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教学目标说明 能说明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重点阐明确定教学目标 的理由,及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 4.教学过程说明 按照教学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个教学环节,重点说明主 要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情况,要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5.其他方面 说明教学效果及教学评价。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 糖、脂肪和蛋白质。
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参观 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 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观察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 绿体和线粒体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人教教材安排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 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透性。 课外制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 生物膜模型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离和复原。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 件下的分解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 离。 离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 度的影响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 体积的关系。 关系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 裂并概述其过程。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 的有丝分裂
情感目标
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关注基因工程的应用 能力目标 能提取生物材料中的DNA; 能对提取的DNA进行鉴定; 能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 并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13
3.能梳理模块或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 和原理。(“核心概念的梳理”参考荆老 师文件包)
如:选修三教材中一些重要的基本原理: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胚胎工程的基本原理 单克隆抗体生产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如:模块一教材实验安排(9个实验、4个探究)
内容标准 使用显微镜观 察多种多样的 细胞。 活动建议 人教教材安排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多种多样的细胞
尝试建立真核 细胞的模型。
观察DNA、RNA在细胞 中的分布。
模型建构:尝试制作真核细 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实验:观察DNA 、RNA在细 胞中的分布
1.能说明整体性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意 图。
如:选修三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 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
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 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
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
本模块知识内容的构建顺序:
基因工程
分子水平
细胞工程
细胞水平
胚胎工程
个体水平
生态工程
群体水平
微观
中观
宏观
专题的安排是微观→中观→宏观。
10
2.能确定模块或单元的教学目标。
如:6.1 基因工程
具体内容标准 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 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 技术。 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 用。 简述蛋白质工程。 活动建议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观看基因工程的影像资 料。 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社 会中的应用情况,讨论 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1.能正确理解并表述生物学科的课程设计思路、课 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 建议等内容。 2.关注RLS(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参考荆老师文 件包)与STS(科学、技术、社会)。 (三)教师应熟悉并掌握的生物学科课程内容 《必修1 分子与细胞》、《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选修1 生物技术与实 践》、《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四)试题命制与分析 1.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如教学评 价的目的、种类等;能正确表述试卷(试题)的 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相关参数指标。 (参考荆老师文件包) 2.在了解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能合理编制命题 蓝图(双向细目表),合理筛选、组织和改编素 材,独立命制阶段性和终结性生物学测验试题。 3.能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