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实施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实施策略
作者:支敏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42期
课堂作业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作业。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高效率的课堂作业,可以帮助小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对学生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一、课堂作业要根据差异,分清层次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

因此,课堂作业要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布置,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满足,从而加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1)课堂作业数量的分层。

为了让学优生有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其他的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尝试实施弹性作业。

例如,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可以不要求每个学生完成相同数量的习题,而采用:“做得快的同学尝试一下其他的方法”或者看“谁做得又多又快又准确”,这样不仅照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更保证了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

(2)课堂作业难度的分层。

不仅作业量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还要考虑作业的难度。

对于学生智力、能力上的差别,教师应该了解每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进位加法”时,教师可以布置口头的课堂作业:你是怎样算的?先让个别学生拿着计数器到前面演示,边拨边说是怎样计算的,然后请几个学生模仿着说,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

通过个别引导,以点带面的形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帮助。

(3)课堂作业内容的分层。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的作业,形成作业自选商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或者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作业来完成。

这样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还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二、课堂作业设计应多元化
(1)课内外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

因此,课内知识必须与课外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作业让学生理解、应用、吸收所学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终形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例如,在“小数的认识”一课中,书上给出了一些实例,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小数?课堂上学生纷纷述说自己见过的小数,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2)学科间相互促进。

把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间融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运用知识。

例如,在教學“时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可以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多种事情,可以口算多少道题,可以数一数拍几下皮球,可以读多少个字等等,学生在实践、交流、讨论中体会到尽管一分钟不长,但是我们仍然能做很多事情,从而对学生珍惜时间进行了教育。

(3)校内外架桥。

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任务,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渠道。

三、课堂作业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富有趣味性
(1)课内转为课外。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但经常会因为实际情况有所变化,预设作业没有全部完成,此时,教师可以将部分作业由课内完成变课后拓展。

这样既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也能让学生带着思考离开课堂。

(2)开放作业,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他们的思维就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时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退位减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汇报时发现,有的学生用的是口算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的是摆竖式的方法,还有的学生采用的是拨计数器的方法等,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通过多种方法的交流、讨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使他们体会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总之,在课堂作业的实施过程中,使用恰当的实施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可以提高课堂作业的效率。

课堂作业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消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技巧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要避免机械地抄记,重复地套用,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作业的方式与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消化、吸收并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