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绿地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与绿地规划的关系及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城市规划概念
城市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各类设施:包括经济设施(下业、仓库、农田水利、商业、旅游等设施),社会设施(住宅,办公楼、教育、科研、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设施),以及基础设施(道路、公交、供水、排水、煤气,热力、园林绿化等设施)所做的发展计划和综合部署,使其有机联系,各得其所。

因此,城市规划实际上就是社会经济发展在城市空间上的"物化"规划,其任务是解决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空间上的协调发展问题。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龙头"作用,这是由城市规划的特性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决定的。

首先,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它不仅要解决单项工程建设的合理性问题,而且又要解决各个单项工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合理性问题。

要运用综合的、全局的观点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平时与战时、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关系。

由此可见,城市规划代表的是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自然成为城市建设的"龙头"。

其次,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它表明政府对特定地区建设和发展所要采取的行动,也是国家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它一方面提供城市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以政府干预的方式克服市场的消极因素,保证土地分配符合城市总体利益:并将规划政策告知公众,实现全社会对国家政策和规划策略的认同。

第三,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先期性。

它既要解决城市当前建设中的问题'做好各项基本建设的前期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又要高瞻远瞩,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需要,超前研究建设中即将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并对城市建设加以引导和控制,实现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保持城市发展的整体性。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查明城市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地理条件、城市建设条件、现有经济基础和历史发展的特点,确定本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及长远发展方向,拟定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其三,选择城市各项功能组成部分的建设用地,并进行合理组织和布局,确定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其四,拟定旧城改建的原则、方式、步骤及有关政策:其五,为保持城市特色拟定城市布局和城市设计方案,其六:确定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和工程规划方案;其七,与城市国民经济计划部门相结合,安排近期城市的各项建设项目。

乌鲁木齐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及其研究
目前国内提出了三种生态城市模式:①“森林城市”:森林包围城市,将森林引入城市,城市在森林内,森林在城市中;②“山水城市”:将中国山水园林艺术与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山水分割城市体系,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相结合;③“园林城市”:城市建设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互依托,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完整,分布合理城市景观、城市环境优美宜人。

可见绿化与生态城市建设关系密切,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生态调节器。

欲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必须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恢复生态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化系统的建设。

1.城市绿化的地理背景特征
1)有利条件三面环山,地势起伏明显,丰富了绿化置境的空间环境,以及作为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首府城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创建“园林城市”的
绿化规划思想。

加之,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绿化对生活环境的改善作用,而且新疆拥有一批专业从事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专业人员,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技术保障。

2)限制因素天气的影响:乌鲁木齐特有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其春季多大风,夏秋季多降雨,冬季多降雪的天气状况,这对绿化树种的选择影响极大。

气候的影响:地处内地,远离海洋,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干湿分明,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秋季节,湿度不大,加之较长的日照和多风天气造成了乌鲁木齐偏干的气候,不利于喜湿植物的生长,尤其冬春季节非常干燥,裸露的地表容易起灰扬尘,污染空气。

城市规划的影响:乌鲁木齐市是在建设中发展起来的城市,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从而导致了乌鲁木齐市目前的城市布局零乱,城市绿地分布及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
1)绿化现状总体水平低:国家建设部1995年的国家级园林城市绿化指标中绿化覆盖率为35%,人均公共绿地6平方米,而乌鲁木齐截止1998年绿化覆盖率为27.43%,而人均公共绿地也只有4.21平方米。

2)绿地分布不合理:乌鲁木齐绿地还存在着布局严重不足的问题。

作为完整绿地系统构成的点(公园、广场)、线(道路)、面(专用绿地等)各因子的发展不平衡。

乌鲁木齐的公园个数由1990年的4个增至1998年的18个,而且呈块状绿地均匀分布,这样便于居民使用,但对构成城市整体艺术风貌及改善城市小气候作用不明显。

3)绿地结构不合理:乌鲁木齐市地区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照时数长,春季干燥,多大风,欲增加绿化遮荫面积,并提高其减风、降尘功能,需要大比重的乔灌绿化,而乌鲁木齐灌丛绿化严重不足。

4)城市管理工作尚待加强:从城市规划综合协调的角度看,乌鲁木齐市绿化与基础设施建设间存在着多种矛盾。

城市绿化和管理虽有法可依,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市民绿地生态景观的意识不强,相关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不够,长期累进增长的人口通过人均绿化指标抵消了绿化建设成绩等,这些都增加了绿地系统建设、保育及管理的压力和难度。

3.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对策与措施
1)大幅度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绿地的空间分布
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外部动力发展城市绿化:应把绿化规划作为系统工程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利用生态学与系统原理进行统筹安排。

另外,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数量、质量最佳、经济效益最好的布置,并协调与其它工程设施的相互关系。

进一步完善绿地的空间布局结构:道路是城区绿化的骨干,是联系“点”和“面”的纽带,应加强城区道路的绿化建设,科学布置立交桥、交通岛和分车道绿化;并接好林荫道和环市绿带的规划设计。

此外,垂直绿化和层顶绿化(可形成空中花园,突出城市特色)是建筑密度较大的旧城市提高绿化覆盖绿的有效途径之一。

2)有效发掘绿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
继续增加乔、灌木绿地,调节城市小气候:根据乌市紫外辐射强、气候干燥、多大风、地下水资源缺乏的特点,应选择冠幅大、枝叶密,且有深根性的绿化树种,继续加大乔、灌木绿化力度,提高绿化率和绿化质量。

合理配置绿地的类型结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状况:乌鲁木齐市区主要的环境污染指标是浮尘和交通噪声。

事实证明,乔、灌、地被组合配置的结构越复杂,其生态效益如减风、降噪、防尘等效果越明显。

因此,应逐步使乔、灌、花、草的结构比例更趋均衡,从总体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并形成优美的产生景观。

3)依法治绿,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4.城市绿色空间系统
1)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概念的建立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

2)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方法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保环卫规划、风貌特色规划、城市设计构成互补关系。

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序列规划和环境设计三个层次。

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保环卫、人群行为、艺术特色、景观风貌等研究。

5.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绿化一方面应与各种建筑物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应与大片公园、林带,并结合地形、地貌把绿地联成系统,美化城市。

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不仅美化市容,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观。

与此同时,由于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既能弱化沙尘暴的影响,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又能产生负氧离子,有益于身心健康。

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地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化规划,在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均衡布局绿地的同时,应注重其体现城市风貌的艺术性和对城市小气候的调节作用,还应重视其抗风增湿、降噪防尘和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

此外,还须逐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依法治绿,做好绿地的保育工作。

而且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增加城市对外地人、财、物的吸引,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以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可见,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城市绿地的减灾作用
自然灾害和城市公害是由加害的潜在因素和可能被害的对象相结合而发生的。

环境条件与受灾程度有很大关系。

城市环境条件的要素很多,包括城市的规划、结构,城市设施(建筑)的材料、数量、高度,开敞空间的多少与形态等等。

其中,有些因素可减少受害部分,而有些因素则能够增加实际的受害。

城市减灾规划就是到灾害降低到最小限度.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城市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绿地的作用将是不容忽视的。

这在国内外的几次大灾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1.1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
据日本关东地震后的调查,63%的火灾是由于城市绿地等开敞空间的存在而熄灭的,其余37%的火灾才是通过人工熄灭的旧。

1995年初的日本阪神地震后对城市公园绿地的调查也再次证实了城市绿地的企功能。

1.2作为避灾场所的作用
日本阪神地震后,避难人数达30万之多,其中大部分人都在城市公园绿地或中、小学里避难。

据阪神大地震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所调查的752个公园中,受灾严重的只有6个(大多位于填海地带),占调查公园总数的0.8%,而70%的公园未受灾,可以作为紧急避难场所使用,其中规模较大的公园则成为救援制和恢复建设的基地。

公园绿地中的游想设施、造景设施、广场、水体、树木等均在灾民的避难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3作为避灾救灾通道的作用
阪神地震后的调查表明,震灾火灾发生后,绿化带成为道路畅通的有力保证。

主要实例有:由于树木含有的树液和水分,能发挥控制火势、切断火路的作用,以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一定树龄的行道树由于扎根于大地,能够支撑住倒塌的房屋;因为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带的存在,即使沿街建筑物倒塌,也不会直接威胁到册上的行人和车辆,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保护城市环境
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1、吸收CO2放出O2
*大气中CO2含量为0.03%,O221%,N278%;当CO2的含量为0.05%时,人的呼吸感到不适;到0.2%头昏耳鸣,心悸、血压升高;达到10%,丧失意识停止呼吸。

以至死亡
*生长良好的草坪,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每公顷每小时可吸收CO215kg,而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为38g,所以在白天如有25m2的草坪可把一个人呼出的CO2吸收
*树木吸收CO2的能力更强,1hm2阔叶林1天可消耗1吨CO2放出0.73吨O2,一个成年人每日呼吸耗氧0.75kg,因此hm2森林制造的O2可供1000人呼吸,1个城市居民只要10 m2森林绿地面积就可全部吸收其呼出的CO2。

如加上城市燃料所产生的CO2,城市每人必须有30—40 m2绿地面积。

*世界环保局:每人就应有50 m2城市绿地,300 m2郊区绿地。

2、吸收有害气体
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主要有SO2 、Cl2、HF NH3、NOX、O3及铅汞的气体等
城市园林绿地可吸收有害气体。

3、吸收放射性物质
4、吸滞烟尘和粉尘
5、净化水体——如芦苇
6、净化土壤
7、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如柠檬桉、悬铃木、紫薇、雪松
二、改善城市小气候(气温是影响城市小气候的最主要因素)
*小气候主要指地层表面属性的差异所成的局部地区气候。

其影响除太阳辐射和气温外,直接随作用层的狭隘属性而转移、如小地形、植被、水面等。

特别是植被对地表温度和小区气候的温度影响尤大。

1、调节气温
研究表明:最感舒适气温在18-20OC,夏季城市气温为27.5oC,草坪表面温度22-24.5oC,比祼露地面低6-7oC,比柏油路路表面温度低8-20.5oC;
有垂直绿化的墙面表面,温度为18-27 oC,比清水砖墙的温度低5.5-14oC;
冬季草坪球场比裸露球场温度提高4oC。

2调节湿度
空气湿度过高易使人厌倦疲乏,过低则感干燥,最适的相对湿度为30-60%;夏季森林空气湿度比城市高38%,公园中空气湿度比城市高27%。

3、通风防风(对气流的影响)
绿化植物对减低风速作用明显;城市中带状绿地可成为绿色通风渠道
三、降低城市噪声(噪声卫生标准是30-40db)
城市噪声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2、工业噪声(工程机械、工厂生产)
3、市政建设噪声
4、其它噪声
四、安全防护
1、防震防火
2、防御放射性污染,有利备战防空
五、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自然降雨时有15-40%水量被树冠截流蒸发,有5-10%的水量被地表蒸发,地表径流仅占0-1%,大多数水量(50-80%)被林地吸收逐步,渗入土壤变成地下径流。

六、监测环境污染
第二节美化城市(城市绿化的景观功能)
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
∙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
∙衬托建筑增加艺术效果
* 毛主席纪念堂用大片油松来烘托“永垂不朽气氛”;苏州古典园林粉墙花影、芭蕉、翠竹表现其幽雅清静
∙可遮挡有碍观瞻的景象,使城市面貌简洁、生动、活泼
* 改善城市景观效果
1、道路:道路绿化及路旁建筑风格的和谐、对比,可增强城市美感;
2、边界:指城市外围和各区间外围的景观效果
3、中心点:城市景观视线的焦点
4、区域特征
5、标志物
第三节城市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文化和游憩功能)
一、满足日常休息和浏览活动
*日常游憩活动可分为动、静两类,活动内容包括:
文娱活动: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绘画
体育活动:田径,游泳、滑雪
儿童活动:滑(滑梯)、转(电动转椅)、摇(摇船)、荡(荡秋千)、钻(钻山洞)、爬(爬梯)、乘(乘小火车)
安静休息:散步、钓鱼、赏景、品茗
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
如设置展览馆、陈列室、纪念馆、宣传栏
三、为旅游服务
如自然风景区、名胜古迹区、
∙休疗养的基地
1、休疗养院
2、在风景优美的绿化地段野外露宿
如北戴河、庐山、河南鸡公山、青岛崂山等
*著名的奥地利维也纳森林(市郊休假区)邻接城市,它被划分为:
近郊散步区(离市中心约10km)近郊远足区(离市中心约15km)近郊旅游区(离中心约20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