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探究
摘要:初中开设思想品德科目相当于是给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学生开的一副“镇静剂”,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因年幼心理和思维不成熟而做出的非理性不当行为
的发生。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是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还未成熟的心灵增加一层防护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由此观之该课
程实际意义重大,为了发挥思想品德教育更大的作用,本文将从增加教学实效性
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思想品德实效性教学目标教师导向课堂效率学生反馈
所谓实效性就是实际有效。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具有实效性”这一论题是依照
以往应试教育的研究经验得出,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摆错了方向,大多中学
教师和学校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成绩,而非在此课程中学生从中是否真
正受教,是否真正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
随着新课程新课改的深入,实效性也
应紧跟潮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得到真正体现。
因此,本人将在教师的导向、课
堂效率、学生应用反馈三方面入手进行探究。
一、教师的导向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此言明确地指出教师对学生的巨大影响。
我认为,初中所有课程中思想品德科目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深远持久的。
思想品德侧重于
学生道德修养、情商的培养;而语文、数学、英语等侧重于学生的硬性知识即智
商的培养,对学生在生活中以及以后工作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明显。
那么身挑重担
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影响学生,增加教学实效性呢?
1.放下架子,与学生做朋友。
教师往往为了让学生信服听话,常以高高在上
的姿态面对学生,在此环境中学生会对老师产生排斥感、疏远感,这对学生上思
想品德教育课非常不利,且教学实效性会大为下降。
所以,思想品德教师需要放
下架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主动接近老师,热爱思想品
德这科目,在思想品德课中享受春风化雨般的教育。
老师上课上得畅快,学生听
课听得也愉快。
例如,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异于其他科目教师的第六感仔
细观察抑郁的学生,给学生适当的问候、关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
问题等等。
2.树立正确三观,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
教师给学生传递思想品德知识
的时候也需要加强自身思想建设,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树人树己,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实效性,老师除了需要精心备课之外,还需要认真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
此外,还需将课本上的知识道
理演绎到日常生活之中,将它形成习惯。
学生也会受老师的感染,慢慢地也学以
致用了。
二、教师需采用多样教学法,提高课堂利用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是增加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因此,思品教师需要
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提高课堂效率。
1.快乐教学法。
12-15岁的孩子叛逆好玩,灵活聪巧,若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此阶段的学生性格并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活跃课堂氛围,在
快乐中学习。
可以预想,课堂效率大为提高。
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
教师预先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并结合本课主题。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诚信
与善行》时引入生活有趣例子,比如小品《碰瓷与反碰瓷》,先安排学生自主排演,经他们生动表演后,要求学生讲出实际感受,最后结合本课题,指出人与人
之间需要坦诚相待,相信善心,践行善行,不因恶人而放弃内心的美好与坚持。
2.多媒体教学法。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发挥课堂的最
大效能,就需要利用多媒体了。
多媒体凭借它的智能、便捷,在教育中发挥着它
独特的作用。
巧妙、灵活地将多媒体运用于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能够缩短板书所耗
费的不必要时间,还能扩大教学内容、空间,增加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吸
引学生听课兴趣。
比如老师备课制作课件时,可以增加有趣的图片、感人的视频、动感的流行音乐。
三、学生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灵活运用书本知识
学生除了听教师所讲的思想道德知识以外,为了避免教师自身观点偏激或者
不当的影响,学生还需要提高自身辨别是非能力,不能说风就是雨。
因此,学生
可以在课间或者闲暇时间,广泛阅读。
阅读能够增加阅历,浏览书中的四季冷暖,会明白善恶是非,增加见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主见。
另外,学生在生活中根据知识和自己的见解可以做一些实践,在实践中检测知识,获得
感想,并将自己的看法反馈给老师。
老师获得学生的反馈就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真正实现实效性。
在21世纪这样一个快节奏大数据时代,人才虽多,但仍是急缺。
何为?自
是在这时代培养人才的时候忽略了道德素养的培养,对分数趋之若鹜。
分数不能
代表一切,真正的人才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因此,加强初中学生思想
品德教育可谓当务之急,增加教学中实效性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它可以有效检
验教学的可行性,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我们需要为之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妹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当代教研论丛,14,4。
[2]张振文初中思想品德课驾驭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
论坛27期,14,7。
[3]王小刚关于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几点看法.延安教工之家,1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