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环保特性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1.1定义产品环保管制作业流程及权责,使在对供货商评鉴、样品评估、采购进行检验,制程设计与管制及产品出货等
过程得到有效管控,使出货产品危害物质含量符合客户要求。
1.2本公司执行有毒物质含量标准:如客户有特别要求者依客户要求执行,无特别要求者依BS—01(上达公司标准)标准
执行(附件一)。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材料及直接用于产品加工用之生产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环境物质的供货商评鉴、样品评估、采购、进料检验、制程设计与管制及产品出货等环节的环保管制过程。
三、定义
WEEE: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
ROHS:欧盟关于有害物质使用禁令,有害物质含量限制分别为:镉(Cd)为100ppm,铅(Pb)/汞(Hg)/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多溴联苯醚(PBDE)五项均为1000ppm.
PFOS:关于限制销售和使用全氟辛烷磺酸2006/122/EC指令。
不得销售以PFOS为构成物质要素的浓度或质量等于或超过
0.005%(50ppm)的物质;限制在成品或半成品中使用PFOS;不得销售含有PFOS浓度或质量等于或超过0.1%
(1000ppm)成品,半成品及零件;
卤素:卤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元素,阻燃剂是添加到材料中抑制燃烧的化学品,卤素阻燃剂是含有溴或氯用来降低元器件(如环氧树脂和热塑性塑料元器件)燃烧性的物质,卤素阻燃剂包括但不限于氯化石蜡(CP)、三溴苯酚(TBP)、四溴双酚A(TBBA)、溴化环氧树脂、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多溴联苯醚(PBDE)。
PAHs:PAHs的中文名字为多环芳香烃,是一类含有多个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是环境中重要致癌物质之一。
REACH: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第1907/2006/EC号法规,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的法规.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对需注册物质进行评估,授权和限制使用。
注册条件:
1、单体物质或其它物质总量大于或等于1t/a/人.1。
CMR致癌、致基因突变、生殖毒素物质(1、2类)
2、正常使用和可遇见的使用条件下释放的物质. 2. PBTs持久性、生物积累性物质。
需注册的高关度物质(SVHC),包含以下三类: 3。
VPVB高持久性、高生物积累性物质。
本公司依此及客户要求建立公司内部标准即BS—01标准(附件一)以要求所有配合供货商遵守之。
四、权责
4.1 总经理:负责环境相关物质的管理领导工作,过程重大事项的裁决。
4.2 环境管理代表:环境相关物质的管理相关文件的拟定,环境相关物质的法令法规了解及纳入,环境相关物质异常处理
及回馈,负责主导公司环境相关物质管理系统之规划、推行、监督、信息沟通及环境相关物质会议的召开,并负责产品环保教育训练的推动,管理者代表为产品环保管理特性管理办法体系之责任人。
4.3业务部:接获客户的环保要求及相关规格,并将其传递给技术部(新机种/新产品)或品保部(旧机种已交货之产品新要求).
4。
4开发部/工程部:设计开发之前需向客户获取相关HSF标准,并评审满足这些要求所需资源及具体运作方式.在产品打样或量产之前需评审是否有能力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在外购/外发加工物料承认阶段,评估物料/零件各项物质成份含量是否符合客户环保规格要求,要求供货商提供相关产品环保证明数据,并对承认之物料/零件建立环保料号。
依客户环保要求在蓝图中规定上达公司产品环保管制标准等进行管制,并建立成品之环保料号。
4。
5 品保部:产品环保工程师:依客户管制标准和相关检验标准制订本公司产品环保管理特性办法。
稽核及评估供货商的危害物质管制系统,并对供货商进行产品环保要求等相关知识培训,督导供货商进行产品环保管制,并与供货商签定环保协议及提供相关环保数据。
确保其管制标准及措施合乎环保要求;对各单位送检之样品进行内部(XRF)及委外测试(第三方)。
(跟据各客户的拆分标准和检测标准进行)每月需凳录客户对外公告的法律法规平台,了解客户最新的环保要求和动态,以便必要的文件修改. 4。
6 压铸事业部:依SOP作业,使用贴有“环保”标识的物料和辅料,在周转过程中需填写《制程产品状态标识单》以便追朔》。
4.7装配事业部:以品管盖“PASS”章之产品进行组装,OK后,对环保产品贴环保“PASS”标签。
4。
8管理部:资材课
采购:需向供应商进行环保系统稽核OK后,方可采购,并向供应商传递我司的环保要求。
仓库:按环保和非环保区域存放物料,并以先进先出原则发放物料。
五、内容:
5.1一般要求:
a。
为了预防不符合产品环保要求事项发生,各级人员必须接受相关产品环保要求知识培训,明确产品环保问题的危害性及预防要求,确保各级人员充分对产品环保要求的了解;
b.产品环保管制相关数据记录至少需保存十年以上;
c。
管理者代表依客户要求及欧盟等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公司内部标准并每季度update一次;
d。
所有供货商提交的测试报告及环保协议与我司提供于客户的测试报告及环保协议需加盖公司印章,方可生效;e。
测试报告之内容需显示为何机种所用之物料之证明并加盖印章,测试报告与材质名称要一致测试报告有效期为一年;
f.所有供货厂商需提供相关产品的物质安全成份表(MSDS)。
5.2供货商产品环保管理特性的管理
5。
2。
1供货商送样与评估
a。
选择与评估供货商时,采购应将本文件要求及有害物质管理系统查检表提供给供货商(限于已通过现场评鉴之供货商),要求供货商对其制程及产品先进行自我评估,如果为新供货商则应通过QSA及产品环保管理特性管理合格。
对于评鉴合格的供货商应将其纳入环保合格供货商名册;
b.供货商将评估结果证明提供给采购传至SQM组,在供货商评鉴时进行确认,采购将评估结果附在供货商评估报告中,如不符合要求,则不应将其纳入环保合格供货商名册;
c。
客户指定的供货商亦应同步管理.
5.2.2供货商送样承认流程(限于本公司所用之原材料、制程添加溶剂及包装材料)
5。
2。
2.1外购件由采购索取样品及承认书交项目工程师核对后交SQM组确认并对样品进行检验后提交承认;
5.2。
2。
2委外加工件因工厂设备限制需委外加工产品,产销人员索取样品及承认书数据后交项目工程师核对后交SQM 组对样品进行检验后提交承认;
5。
2。
2.3委外加工件因工厂产能所限产品需委外,产销人员索取样品及数据后交SQM组确认并对样品进行检验并签回承认书;
5。
2.2.4在批量量产前双方必须签定环保质量协议及样品承认合格后方可交货;
5.2.2。
5所有产品若会有信赖性质量问题及有争议之产品质量权责界定、需于在质量/环保协议中加以备注说明(如产品强度、漏气、外观件刮伤等)作业方式,以避免交货过程中双方质量责任不清;
5。
2。
2。
6在正式下订购单量产前样品制作承认阶段(如客户没有具体要求时)采购及产销需向供货商索取3份承认书内容明细如下:
a、样品承认书封面b、样品图面c、样品检验报告(100%检验) d、材料成份表e、有害物质不使用宣告
f、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报告g、控制计划h、检验规范i、包装规范j、样品(色板、光泽限度板/要求时提供)
5。
2.2.7如客户有具体要求按客户要求送样承认;
5.2.2。
8供货商之承认书由品保部及技术部共同确认承认后,供货商签回一份,品保/技术部各存一份.
5。
2。
3 环保材料标示:供货商导入环境相关物质管理后, 锌/铝锭贴于每外包装最下层,本公司环保标签见(附件四),其余贴于外包装标签之右侧,若有分包装,需于最小包装单位上贴示。
5.2。
3.1标签填写方式,依照本公司ERP系统中之供货商代码填写,由采购人员提供给供货商。
例如:新格的代码为DY0003。
5.2.3。
2炉号编写方式:依供货商材质成份表及物料识别标签上之炉号对应于每一扎材料上之标签并将之填写于每一张物料标示卡及环保标签上。
5.2。
4供货商产品环保管理系统稽核(限原材料及委外加工):为持续监控供货商产品环保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且有效实施产品环保管理系统,SQM组需对已纳入之合格供货商排订稽核计划,每年不定期进行稽核一次,对于不能实地稽核的特殊供货商,采取提供《有害物质管理系统查检表》于供货商处进行自我评估,供货商对自评内容提供相关左证数据加以证明方可生效,由SQE确认后保存。
具体稽核内容参照<有害物质系统查检表〉,经稽核合格(85分为合格)之供货商方可列入采购对象,对于稽核未合格之供货商,限于30天内完全改善,若限期内未改善合格者,取消其该机种供货商资格。
5.2。
5质量及环保协议签定:
样品评估OK后,SQM组依其交货材料别将其列为环保合格供货商名册,并将承认书于IQC处归档,并于进料检验规范上注明其环保类别。
后待供货商交货时,需于外箱明显处贴示本公司规定“环保标签(附件四)“标签,正式量产前SQM 组需与供货商鉴定环保协议及测试报告等相关证明,从而确保其责任与义务能够有效被执行。
SQM组收到环保协议后依供货商类别建立有害物质管理专卷,内附环保协议、承认书、测试报告、材料成份表、不使用宣告等交IQC管理.
5。
2。
6环保物料采购:
环保物料采购作业按《供货商管理流程》作业,并应在相应单据上注明此单采购物料的环保类别。
5。
2.7 进料检验流程:
a、IQC收到进货单后,应依〈<进料检验规范〉>及<〈制程生产辅料一览表>>确认材料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若是,则检查材料有无承认,及有无环保协议及第三方测试报告(有效期为一年),报告需符合BS-01标准,若无依进料异常处理。
b、针对已承认及已签约、已提供环保数据之零件,IQC先检验其包装,出货检验报告,环保资料;检验OK后,按<<环保物料风险评价及检测方法-附件三>>及<〈环保物料送测拆分及取样原则-附件二>〉进行取样、拆解后送环保项目工程师测试对每批测试品将结果用电子文件保存3年以上;原材料样品需保存至此批料用完为止;对每月测试品须将结果登录于<〈有害物质符合性月度测试登记表〉>中;对送第三方测试品须按期测试并将结果保存(本公司认可之第三方权威测试机构为SGS、CTI、ITS、CCIC四家);如无要求,则检验来料有无贴示环保标签及其符合性即可。
5.3制程管制
5.3.1 环保制程规划
5.3。
1.1技术课/生技人员在设计制造流程工艺时,应防止危害物质混入产品及制程,在SOP中明确规定其环保要求,并教导作业者;
5.3.1.2在制程中添加之生产辅料(含生产过程中辅助溶剂、润滑剂)及包材等必须经过验证后方可使用,生技需在SOP
里注明该工站所用材料是否为环保材料及其环保要求,为确保制程中添加之生产辅料(直接作用于产品表面,有残留者)及包装材料(直接接触产品表面)是符合环保要求的,技术课需列出清单交采购人员依供货商产品环保管理进行列管。
如压铸工序所用之“辅料为脱模剂(环保)”字样。
5.3。
2作业管制
5.3.2.1生产单位应严格依SOP作业,不允许添加未经验证及使用未标识“环保"标签之材料和辅助材料;
5。
3.2。
2现场使用的物料,品管需确认是否经过检验合格,物料摆放及标示是否依据《产品标示与追溯管理流程》进行管制,便于物料识别及追溯。
文件名称产品环保特性管理办法文件编号EO-Q—10 版本/次3。
2
5。
3。
2.3技术课人员为验证生产辅具及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对环保产品之符合性是否产生影响及验证环保材料之含量,在制造及回收提炼使用时其环保物质含量是否发生变化,技术课人员依每半年品保部送检之炉号别材料成品之第三方测试报告比较验证辅具及生产设备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例如材料符合,成品不符合,表明制程设备有污染,对验证OK 之生产辅具及生产设备贴示“环保”标签,技术课人员应配合环保项目工程师取样,取样测试时涵盖整个加工过程.经验证合格之生产设备及区域应规划成环保生产区域。
5.3.2。
4制造过程中之环保材料不可与非环保材料混淆,材料加工至成品整个过程皆用环保之生产设备、环保之包材,确保出货至客户之产品是环保产品;产品加工整个过程中,材料及成品应防止掉落地面及被油污染,避免其它材料混入环保材料中。
5。
3。
2.5生产作业人员依全检包装作业指导书要求,对于环保产品贴示客户规定之环保符合性标签于包装容器右上角;品管检验时依客户别包装方式管制一览表确认无误后予以加盖“PASS 印章”出货,若客户无明确规定又符合环保规格之产品,则依本公司通用标签贴示符合性证明(通用标签详见附件四) ;若不符合则依本公司通用不合格标签贴示(通用标签详见附件四),并区分隔离。
5.4环保产品出货作业程序
5.4。
1FQC 在出货检验时,外包装上须按各客户特殊要求一览表对有环保要求的客户帖上相对应的环保标签;成品标签须注明清楚产品追溯方式(原材料供货商代码及炉号,表面处理供应商代码及批号);第三方测试报告须在有效期内。
各项要求均符合方可出货,否则不予出货。
5.5产品环保管理特性管理系统产品之标示与追溯 在任何阶段发现问题时,均能追溯到源头,特规定如下:
5.5.1供货商交货时必须于物料标示卡及进货单上注明供货商代码及炉号,IQC 核对无误后贴示“环保”标签,并填写供货商代码及材料炉号。
5.5.2仓库人员发料时需遵守先进先出原则,一个炉号发完后才可发放下一个炉号。
5。
5。
3仓库人员发料时需将材料炉号,生产机种登录于环保材料发放记录表上。
5。
5。
4生产单位领料时需完整保留发料单及物料标示卡,并据此将供货商代码,材料炉号填写首件检验报告,产品流程卡,生产日报表等数据.
5.5。
5各流程转移时均应保留供货商代码及材料炉号,不可断掉追溯线索.
5.5。
6成品出货检验报告,入库单,交货标签,生产日报表上填写供货商代码及材料。
5.5。
7交付客户时有问题可依上返推。
附流程:
文件名称 产品环保特性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EO —Q —04 版本/次 3.2
各供应商代码建立 (资材课生管)
制造过程中巡检报告&生产 日报供应商代码及炉号填写
(生产单位及品管)
供应商交货标签上填 写供应商代码及炉号 (仓库及IQC )
材料发放使用时登录与标识 (仓库)
OK NG
出货时出货检验报告上供应商及炉号填写 (生产单位及品管)
交付时交货标 签填写与标识 (生产单位及品管)
客 户
OK
OK
OK OK
OK
NG
NG NG NG
NG
5.6环保产品送客户承认流程
5.6.1产品首次送样时(如客户没有具体要求)技术部产品工程师需提供3份承认书交客户,承认书内容明细如下:
A、样品承认书封面
B、承认书样品图面
C、FAI/外观性能检验报告
D、关键特性能力指数
E、材料成份表
F、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报告 J、检验规范H、产品制造流程图 I、控制计划
G、有害物质不使用宣告 K、包装规范
L、标准样品(如有限度要求的产品须将样品贴在承认书外观限度样板上承认)
5.6。
2如客户有具体要求时按客户要求送样,以确保客户之要求能准确传递相关单位,客户签回承认书由品保部/技术部各保存一份。
5.6.3 客户首次样品承认书送出后,产品工程师追踪承认书签回并将承认样品分发给相关的单位并作产前规划及教育训练。
5。
7不合格处理
5.7.1若进料阶段检测出环境相关物质含量超出环保要求或客户要求之标准时,由发现人员开立质量改善处理报告经环保责任人审核后由环保项目工程师通知供货商改善,并对来料隔离贴不合格品标签处理.并由业务于12小时内通知客户,24小时内提交出我司处理异常的书面报告.
5.7。
2若制程阶段检测出环境相关物质含量超出环保要求或客户要求之标准时,由发现人员开立质量改善报告经环保责任人审核后通知生产各阶使用同一炉号材料之半成品/成品,标示不合格品标签并隔离,且停止生产。
若己出货至客户,由业务于12小时内书面通知客户,同时将样品重新送交测试。
5.7。
3 若出货至客户检测出环境相关物质含量超出环保要求或客户要求之标准时,由发现人员开立质量改善报告。
在接获客户退货品时,QA须对其进行标识、仓库人员应隔离放置于指定区域。
5。
7。
4 对于任何阶段检验出(含进料、制程、出货、客诉)环保超标均须依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办法处理,由环保项目工程师对相同材料作成不同产品展开纵向分析,对未发生问题之机种采横向分析。
5。
7。
5不合格品的处理时效依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5.7。
6 按照以上不合格品处理流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异常处理模拟演习,以确保异常处理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并留下相关记录。
5。
8 环境相关物质变更管理
5。
8.1若有客户要求或本公司及供货商认为有必要进行环保材料变更时, 需提前10天用〈环保材料变更申请表〉提出申请,经客户批准后,重新提交材料成份表及第三方测试报告等资料,并送交客户承认。
5。
8.2若供货商及本公司在环境相关物质批量生产时有关生产内容之变化(如负责人变化、生产埸所变化及材料构成零件变化时,需以<管理变更确认书〉提前10天提出申请到本公司或客户批准.
5.8.3非经客户核准,不可私自变更,否则将遭至客户巨额罚款。
5。
9环保物质符合性证明专卷管制
5。
9.1本公司品保部品保组为客户环保产品符合性证明专卷保管之窗口单位,是持续管制其有效性单位,SQM组为供货商环保产品符合性证明专卷保管之窗口单位及持续管制其有效性单位。
5.9。
2 QA人员依技术部之蓝图要求若是环保产品,需建立环保产品专卷,内存客户特殊要求、承认书、提供给客户之相应承诺或证明(需求输入文件)及本公司所交客户之每一机种之材料成份表第三方测试报告,为有效管制提供给客户之测试报告在有效期内,严防不符合环保要求产品流出工厂。
QA人员需建立《有害物质第三方测试报告有效期管控表》,以利识别,并提前2周发出有效期预警。
5.9.3 SQM组环保项目工程师依供货商环保产品建立供货商别环保产品专卷,内附客户特殊要求、承认书、材料成份表、第三方测试报告、质量及环保协议书等,为有效管制供货商提供给邦达之测试报告在效期内及防止不符合环保要求产品流入工厂,环保项目工程师需建立《有害物质第三方测试报告有效期管控表》管制有效期一年
文件名称产品环保特性管理办法文件编号EO-Q—04 版本/次3。
2
制订部门品保部制订日期2006—06-0
1
修订日期2010—5-16 页码6/6
及一览表,以利识别,并提前2周发出有效期预警.
5.10产品环保特性削减计划
环保专案管理工程师必须制定环保特性的削减计划并监督实施,每月通报计划达成状况,每年汇总计划达成状况并检讨、重新分析原计划之可实施性
5.11教育训练
为普及全员环保相关知识,全体人员须接受环保相关知识培训,能知悉产品环保管理内容及标准以及其危害性。
5。
12记录管制
5。
12。
1本文件所涉及之记录,均须保留至少十年以上。
5。
12。
2本文件所涉及之记录均须依客户别、供货商别建立专卷,索引表,以有效管制内容及提交日期。
六.相关文件:
6。
1 供货商管理流程 6.4 产品标识舆追溯管理流程
6.2 检验与测试管理流程 6。
5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流程
6.3 委外加工作业规范
七.使用表单:
7.1<零件承认测试报告>
7.2〈承认仕样书〉
7.3〈控制计划〉
7。
4〈环保合格供货商名册〉
7.5〈产品制造流程〉
7.6<质量改善处理报告>
7。
7<成品检验规范〉
7。
8〈有害物质管理变更确认书>
7。
9<有害物质不使用宣告(承认)〉
7。
10〈限用材料变更申请单〉
7。
11<供货商产品环保及质量协议>
7.12<有害物质第三方测试报告有效期管控表>
7。
13〈FAI REPORT〉
7.14<有害物质管理系统查检表〉
7.15〈有害物质符合性月度测试登记表〉
7。
16<产品相关物质材料成份表>
7.17<关键制程能力指数统计>
7.18〈制程生产辅料一览表>
7。
19〈各客户环保特性要求一览表〉
八、附件:(一、二、三、四、五、六)与(产品环保特性管理小组组织架构图)
制定审核核准
文件管制履历表
注:文件分发对象及份数须经管理代表填写后执行。
QR-H-06D
保存期限:至文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