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学段考试(期中)试题(含解析)(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
D。 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答案】A
【解析】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分泌蛋白,其运输和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A正确;细胞突变为癌细胞,其分裂周期变短,AFP合成会增加,B错误;指导合成AFP的基因是人体正常基因,没有发生癌变的肝细胞中也能表达,只是发生癌变后表达增强,C错误;肝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D错误。
A. CD段含有DNA分子12个
B. 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
故选:C.
5。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包括:( )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点:(1)生成场所不同:前者在睾丸,后者在卵巢;(2)细胞质的分配:前者细胞质均等分裂,后者不均的分裂;(3)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前者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后者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4)是否变形:前者需要变形,后者不需要变形.
故选D.
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B. 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最后会导致白化病的发生
C. 细胞凋亡是特定基因表达出相关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 细胞发生癌变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详解】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A正确;在衰老过程中由于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导致酪氨酸向黑色素转化速率降低,出现白发的出现,不会导致白化病的出现,B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特定基因表达出相关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正确;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癌变过程中可能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D正确。故选B。
11。公牛的下列细胞中,肯定具有Y染色体的一组是( )
A。 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B. 受精卵和红细胞
C. 初级精母细胞和心肌细胞D。 精子和神经元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明确次级精母细胞、精子和受精卵都只有一半的概率含有Y染色体,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D。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染色体不加倍,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离染色体加倍,DNA不加倍;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染色体不加倍,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基因型为XbXbYY, 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基因型为XbXb或XBXB,所以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或2:0,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无染色单体,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数为0, 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核DNA数目为92,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核DNA数目为46,所以核DNA数目比值为2∶1,C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常染色体数为88,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常染色体数为44,所以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D正确.
7. 若某动物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a和B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经由某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是:
A。 AB,Ab,aB,abB. AB,ab,ab,AB
C. AB,aB,aB,ABD. aB,aB,ab,ab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
A. 11条B。 11对22条C. 不成对的22条D。 44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的细胞中,据此可推知,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不成对的22条, 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学段考试(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 适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是( )
A.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C。 蛙的红细胞D。 马蛔虫的受精卵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真核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只有真核生物才能进行有丝分裂。
4。 某植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 )
A. 4 4 4 8B. 4 4 8 6C。 4 8 8 16D. 4 8 16 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某植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经过间期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加倍(每个DNA分子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且出现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4、8、8、16.
【详解】精原细胞肯定含有Y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X和Y分别进入不同次级精母细胞种,每个次级精母细胞有1/2可能性含有Y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受精卵由精子(含X或Y)和卵细胞(X)结合而成,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有一半的可能性含有Y染色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染色体,B不符合题意;初级精母细胞和心肌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XY,因此两者一定含有Y染色体,C符合题意;神经元(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精子含有X和Y染色体的概率都是1/2,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解: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若某动物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的基因型为AB、AB、ab、ab或Ab、Ab、aB、aB.
故选:B.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8。 在减数分裂中,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则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 )
12.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B. 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4∶1
C. 核DNA数目比值为4∶1D。 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答案】D
【解析】
【详解】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染色体不加倍,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DNA不加倍,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C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丝分裂间期,后期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与DNA的数目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数目变化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行为、数目变化与DNA数目变化,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数目变化与DNA数目变化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次级卵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都不能再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①错误; 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最终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②正确; 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精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也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③错误; 精子的形成需要经过变形过程,而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④正确。 故选B。
【详解】牛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间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由纺锤丝牵引着向细胞两极移动,该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不分裂,综上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行为特点,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只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具有有丝分裂过程,成熟的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在分裂。
【详解】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丧失了分裂能力,A不符合题意;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丧失了分裂能力,B不符合题意;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C不符合题意;马蛔虫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其可以进行有丝分裂,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B.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点睛】理解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异同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髙。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
B。 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
10。正常体细胞中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某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核中DNA分子有10个,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
A。 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0条
【答案】C
【解析】
细胞核中DNA分子有10个,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体细胞的DNA为5个,染色体数目有5条为奇数,不可能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已完成DNA的复制,则体细胞的DNA为5个,染色体数目有5条为奇数,不可能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体细胞的DNA为10个,染色体数目有10条为偶数,可能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此时N为5,满足条件,C正确.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0条,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分裂
【名师点睛】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平均分向细胞两极;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而且染色体数目减半.
13。图1所示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是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3、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4、癌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6。牛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 )
A. 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B。 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C. 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D. 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牛的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D。 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答案】A
【解析】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分泌蛋白,其运输和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A正确;细胞突变为癌细胞,其分裂周期变短,AFP合成会增加,B错误;指导合成AFP的基因是人体正常基因,没有发生癌变的肝细胞中也能表达,只是发生癌变后表达增强,C错误;肝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D错误。
A. CD段含有DNA分子12个
B. 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
故选:C.
5。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包括:( )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点:(1)生成场所不同:前者在睾丸,后者在卵巢;(2)细胞质的分配:前者细胞质均等分裂,后者不均的分裂;(3)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前者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后者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4)是否变形:前者需要变形,后者不需要变形.
故选D.
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B. 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最后会导致白化病的发生
C. 细胞凋亡是特定基因表达出相关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 细胞发生癌变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详解】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A正确;在衰老过程中由于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导致酪氨酸向黑色素转化速率降低,出现白发的出现,不会导致白化病的出现,B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特定基因表达出相关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正确;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癌变过程中可能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D正确。故选B。
11。公牛的下列细胞中,肯定具有Y染色体的一组是( )
A。 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B. 受精卵和红细胞
C. 初级精母细胞和心肌细胞D。 精子和神经元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明确次级精母细胞、精子和受精卵都只有一半的概率含有Y染色体,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D。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染色体不加倍,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离染色体加倍,DNA不加倍;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染色体不加倍,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基因型为XbXbYY, 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基因型为XbXb或XBXB,所以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或2:0,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无染色单体,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数为0, 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核DNA数目为92,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核DNA数目为46,所以核DNA数目比值为2∶1,C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常染色体数为88,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常染色体数为44,所以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D正确.
7. 若某动物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a和B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经由某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是:
A。 AB,Ab,aB,abB. AB,ab,ab,AB
C. AB,aB,aB,ABD. aB,aB,ab,ab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
A. 11条B。 11对22条C. 不成对的22条D。 44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的细胞中,据此可推知,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不成对的22条, 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学段考试(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 适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是( )
A.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C。 蛙的红细胞D。 马蛔虫的受精卵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真核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只有真核生物才能进行有丝分裂。
4。 某植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 )
A. 4 4 4 8B. 4 4 8 6C。 4 8 8 16D. 4 8 16 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某植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经过间期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加倍(每个DNA分子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且出现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4、8、8、16.
【详解】精原细胞肯定含有Y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X和Y分别进入不同次级精母细胞种,每个次级精母细胞有1/2可能性含有Y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受精卵由精子(含X或Y)和卵细胞(X)结合而成,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有一半的可能性含有Y染色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染色体,B不符合题意;初级精母细胞和心肌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XY,因此两者一定含有Y染色体,C符合题意;神经元(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精子含有X和Y染色体的概率都是1/2,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解: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若某动物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的基因型为AB、AB、ab、ab或Ab、Ab、aB、aB.
故选:B.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8。 在减数分裂中,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则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 )
12.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B. 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4∶1
C. 核DNA数目比值为4∶1D。 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答案】D
【解析】
【详解】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染色体不加倍,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DNA不加倍,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C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丝分裂间期,后期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与DNA的数目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数目变化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行为、数目变化与DNA数目变化,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数目变化与DNA数目变化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次级卵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都不能再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①错误; 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最终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②正确; 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精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也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③错误; 精子的形成需要经过变形过程,而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④正确。 故选B。
【详解】牛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间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由纺锤丝牵引着向细胞两极移动,该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不分裂,综上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行为特点,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只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具有有丝分裂过程,成熟的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在分裂。
【详解】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丧失了分裂能力,A不符合题意;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丧失了分裂能力,B不符合题意;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C不符合题意;马蛔虫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其可以进行有丝分裂,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B.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点睛】理解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异同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髙。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
B。 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
10。正常体细胞中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某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核中DNA分子有10个,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
A。 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0条
【答案】C
【解析】
细胞核中DNA分子有10个,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体细胞的DNA为5个,染色体数目有5条为奇数,不可能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已完成DNA的复制,则体细胞的DNA为5个,染色体数目有5条为奇数,不可能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体细胞的DNA为10个,染色体数目有10条为偶数,可能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此时N为5,满足条件,C正确.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0条,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分裂
【名师点睛】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平均分向细胞两极;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而且染色体数目减半.
13。图1所示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是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3、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4、癌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6。牛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 )
A. 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B。 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C. 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D. 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牛的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