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下“学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训
生本课堂下“学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思考
“生本”就是要以尊重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我们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等最终的归属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更好地发展学生。
所以,如果我们体育教师在备课时仅仅考虑教师本身能否完成教学内容、能否按时下课、能否把课堂组织得更丰富多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本进行备课和上课。
一、从学生学习技能的角度设计课堂
体育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传承下来的符合科学的规范动作。
每个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体育运动技术并会在实际活动中运用它才能被称之为掌握了体育技能。
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思考和设计课堂教学时就应紧紧围绕“作为学生我能从这堂课学到什么知识技能?”“什么样的技术技能才是最好的?”进行构思。
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这就取决于教师对体育课标、教材的钻研程度,对主教材的把握程度,包括重点内容的确
定、主教材在整堂体育课中所占
的比重、重点内容在主教材中所
占的比重等等进行思考并进行
设计。
以40分钟课为例,假如主
教材是“蹲踞式跳远”教学单元
的第二课时,如果该主教材内容
的教学时间不足10分钟,其他
的时间都被准备活动、组织调动
队伍、游戏、整理活动等占用,那
么学生要想在课堂内较好地掌
握该项主教材的动作技术是比
较困难的。
还有一种情况,在学
习主教材时,有的教师教主教材
的时间也有20来分钟,但学生
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如
“篮球的行进间运球”的练习时间
不足3分钟,其他时间被讲解示
范、原地运球、组织调动等所占
用。
甚至有的体育教师的课堂教
学设计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不科
学的地方。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
们一定要用较多的时间去研究技
术项目的特点,研究哪些是技术
的重点环节,需要重点教学;对一
些运动技术的过渡环节,即学生
一看或一听就明白的环节则不需
要花太多的时间来教学。
二、从学生心理感受的角度
设计课堂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真正的快
乐应该是一种对生命绽放的喜悦
感、对超越自我的成就感和与同
伴愉悦相处的满足感的体现。
快
乐绝不是仅看体育课堂表面上有
多热闹,是要看学生是否发自内
心地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体
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因此,教师在
思考和设计课堂教学时应紧紧围
绕“作为学生我是否快乐?”展开
构思。
要想学生真正在体育活动
中快乐起来,教师的语言魅力、课
堂中对学生的关注度、为学生营
造和设计的教学氛围和环节等都
很重要。
我有时在观摩一些年轻
教师的随堂课时,发现有的教师
在课堂上不但让学生长时间练同
一个很枯燥的动作,而且还不断
地训斥学生,我能明显地感受到
学生在练习中的被动与茫然。
因
为被动、茫然、无趣,学生就想办
法讲话、捣乱,另找乐趣;因为学
生捣乱不主动参与锻炼,教师就
不断训斥。
循环往复,这类体育课
师生关系、课堂情境可想而知会
到何种境地。
还有,我发现在观摩
一些教师的研讨课和示范课时,
也包括现在我回想以前上过的研
讨课和示范课,往往都会出现不
自觉地就把注意力放在教师自己
078
研训
能否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上,于是每个教学内容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向前赶,浅尝辄止,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们能不能接受、学习快不快乐等学生的心理感受常常疏于考虑。
你们说这种课的设计合理吗?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了吗?学生会真正喜欢上这样的体育课吗?
三、从学生生理发展的角度设计课堂
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
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思考和设计课堂教学时就应紧紧围绕“作为学生我在这堂课中比如我的心肺功能、关节韧带、肌肉等是否得到了刺激、得到了发展?”来展开设计。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取决于我们设计的一堂体育课是否有运动负荷。
一般我们体育课上学生的运动负荷都是用练习密度和强度来表示,这也是体育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性特征。
根据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原理,人体从对某一运动负荷不适应,到逐步适应,乃至完全适应,并继续向更高的适应水平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体各项素质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每
一堂体育课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
量,且不管是什么教材,也不管是
什么课型,学生的练习密度绝不
能低于30%,理想的课能达到
50%以上。
不仅如此,根据适应性
原理,有些教学内容还得强调递
增的方式,就是某个运动项目学
生在练习一阶段后,若想学生身
体的某些部位继续得到刺激、得
到发展,还需要在组数或个数上
有所增加才行。
如:进行收腹跳训
练,如规定本阶段是每组做7个,
做2组,那么下阶段要么组数不
变增加每组的个数,要么个数不
变增加组数,这样才能有效地提
高学生的收腹跳力量。
类似这样
的道理我们体育教师都懂,但要
落到实处且让学生明白还是需要
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
计时都去做有心人才行。
四、从学生安全的角度设计
课堂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增进学生
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器械、动
作、身体状况、教学组织、场地、天
气等各种因素,往往容易导致伤
害事故的发生。
这不仅给学生身
体带来损伤,严重的还会影响到
学生的正常学习,给学生造成不
良的心理影响。
如何减少学生在
体育课堂中伤害事故的发生?这
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对学
生进行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把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技
能列入教师备课的必备内容。
平
常在体育课中应随时融入安全意
识、安全技能的训练。
如,在学生
进行投掷练习、滚动练习或器械
上的体操动作练习时,要强化学
生的安全意识、教会学生正确的
保护与帮助方法、传授正确的保
护动作。
不然一旦某位学生在课
堂上出现伤害事故,以后很多学
生在体育课上再学习较难动作的
技术技能时就会有顾虑。
再讨喜
的运动项目,学生的学习兴致也
会大打折扣。
如果我们体育教师在备课和
教学设计时都考虑到了以上几
点,就说明我们体育教师心中装
有学生,教学上体现了体育课标
中强调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
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文/罗红霞重庆市长寿区
教师进修学校)
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