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为平教授谈足三里之穴性及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0
中医中药
171
程为平教授谈足三里之穴性及经验
程为平 赵婉晴 孟繁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 要】足三里穴为足阳明经之合穴、下合穴,能补能泻,善治失眠、汗证、二便障碍、心律失常、高血压等自主神经机能失调性疾病,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历代医家对该穴有不同的临床应用经验,本文对历代医家和导师程为平教授对该穴的临床应用心得进行初步总结与探讨,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关键词】足三里穴;穴性;临床应用
足三里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1],在《圣济总录》[2]中始名足三里。
程为平教授在临床施治过程中善于运用足三里穴治疗失眠、汗证、二便障碍、心律失常、高血压等自主神经机能失调性疾病,现整理如下:
1 健脾胃,宁神意,善治失眠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黄帝内经》[3]称其为“不得卧”、“目不瞑”、“夜不瞑”。
足太阴经属脾络胃,足阳明经属胃络脾,脾胃同居中焦。
《素问•
宣明五气篇》[4]
载:“脾胃共同主脾之神为意”,脾胃化生气血,脾虚致气血虚,气血虚则意无所居、脑神无所养而失眠。
《素
问•逆调论》[5]
:“胃不和则卧不安”,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下合穴,“合治内腑”,用补法取足三里刺之,调和脾胃,以助后天之本化生气血。
《素问•八正神明论》[6]:“血气者,人之神,不可谨养”,《灵枢•平人绝谷》[7]:“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气血化生之源充足则气血旺盛,气血旺盛可养意,意足可养神,脑神得养则睡眠佳。
临床中程师善用以足三里为主穴,心肾不交者加神门、内关、太溪;肝火扰心者加外关、太冲、行间;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
2 调营卫、生津液、善治汗证
汗证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8]:“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
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之命”。
《灵枢•营卫生会》[9]:“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受以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营气行于脉内,卫气行于脉外,营气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防卫、温养、调控腠理。
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生化之源,脾胃失和,卫气不足,营卫失调,腠理疏松,卫外不固则汗出。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健脾和胃,通经和络,扶正
培元,升降气机之功效。
取足三里补后天之本、调畅气机、生气血津液,可治疗汗出过多的津亏液少,调理卫气,控制腠理开阖。
程师善用以足三里为主穴治疗汗证,脾胃失和者配伍三阴交、脾俞;痰热扰心者加丰隆、间使、灵道;肺卫不固者加尺泽、合谷;脾肾两虚者加复溜、阴陵泉。
3 运中焦,理下焦,善治二便障碍
《甲乙经》卷七:“消肿,小便不利,......三里主之”。
脾胃位于中焦,肾、膀胱、大肠、小肠位于下焦,脾胃居中,为脏腑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脾气升则肾气升,膀胱的气化有赖于肾气固摄,脾气及脾阳的运化有助于肾脏水液输布代谢。
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使膀胱气化得利,有助于尿液有度的排泄。
《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素问•玉机真藏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故脾胃运化功能减退,脾失健运,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水与糟粕俱下,出现泄泻。
《甲乙经》卷九:“胃气不足,肠鸣腹痛泄,食不化,心下胀,三里主之”。
程师善取足三里穴健脾和胃,调理大肠、小肠、膀胱之气机,畅运三焦之水道。
小便不利而湿热内蕴者加曲池、委阳;肝郁气滞加肝俞、太冲;无尿意或无力排尿加气海、关元、曲骨。
泄泻者肝气郁结加太冲、肝俞;寒湿者加灸神阙、阴陵泉;湿热者加内庭、冲阳;食滞者加中脘、内庭;肾虚者加肾俞、太溪。
4 化痰浊,养心血,善治心律失常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着,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若脾虚失于健运,化源不足,痰湿内生,阻滞心脉,或统血无权慢性失血,致血虚而心失所养,均可导致心律失常。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配合内关治疗心律失常效果甚佳。
临床上程师善用足三里补脾气,调心气,养心血,安心神,宁心悸。
心肾不交者加太溪、肾俞、神门、通里;心脾
两虚者加神门、心俞、脾俞;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
5 调气机,和阴阳,善治高血压
《会元针灸学》“补三里而能健脾,泻三里而能平肝,降逆通畅”。
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若肝气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使血压平稳。
而足三里又为扶正之要穴,补则健脾生血,泻则平肝潜阳,故善治疗由于脾虚不运导致气虚、血虚、气血两虚之虚性血压升高,及阴虚阳亢、本虚标实的血压偏高者。
临床中程师运用足三里穴降血压时,以补为主以泻为辅,先补后泻,滋阴疏肝健脾,调控血压。
气血两虚者配脾俞、气海、血海;虚实夹杂者配伍曲池、外关、合谷、太冲;痰热者配丰隆、阴陵泉。
6 小结
足三里穴能补能泄,补则健脾胃、调营卫、畅三焦、生津液、益气血,泻则化痰浊、调气机、清胃热、平肝阳。
临证时,应遵循徐疾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的原则,发挥足三里穴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辉.灵枢•本输篇[M].北京:学苑
出版社,2008(01):31.
[2]圣济总录/(宋)赵佶编撰[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03).
[3]黄帝内经(影印本)[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82.
[4]姚春鹏译.素问•宣明五气篇.北京:
中华书局,2012(01):252.
[5]姚春鹏译.素问•逆调论[M].北京:
中华书局,2012(01):252.
[6]姚春鹏译.素问•八正神明论[M].北
京:中华书局,2012(01):252.
[7]陈辉.灵枢•平人绝谷[M].北京:学
苑出版社,2008(01):31.
[8]明•皇甫中,原著,明•王肯堂,订补,
邵达,参补,明医指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2):229.
[9]陈辉.灵枢•营卫生会[M].北京:学
苑出版社,2008(01):3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