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通用3篇)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通用3篇)八班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篇1-新人教版八班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精华版)学校:班级:姓名: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 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洁,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p5图 2、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辐射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该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四周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备。
3、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他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备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积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供应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二、扁形动物(代表:涡虫) 1、蜗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外形像柳叶。
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p6图 2、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精确、快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备。
3、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如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洁,没有特地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殊发达 4.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精选9篇)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精选9篇)生物初二阶段学习的生物都是较基础的,只要我们上课认真听,平时多看书,考试成绩就会好。
下面是细心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精选9篇)。
苏教版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篇一苏教版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2)高温灭菌;(3)冷却;(4)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5)培养,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或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
3、观察菌落:细菌菌落比较小,多数光滑粘稠或干燥粗糙,白或黄色;真菌菌落比细菌大几倍或几十倍,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色。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4、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土壤中、水里、空气中及至人体及动物和某些极端环境,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或有的要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如泡菜制作)。
第二节细菌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
虎克制作了显微镜,观察发现了细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2、细菌的大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3、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单细胞,独立生活。
4、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的外面还有鞭毛和荚膜。
与植物不同之处: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像细菌这样的生物被称为原核生物);虽有细胞壁,却没有叶绿体(异养)。
5、细菌的营养方式:多数细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6、细菌的生殖:靠分裂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分裂一次。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7篇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7篇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知识。
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5、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
6、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
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集锦4篇)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集锦4篇)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1)该背就要背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少不了要背诵的内容。
数学、物理、化学有相应的公式,地理有地图,而生物需要背诵的内容就相对冗杂。
其实只要上课听讲足够仔细,概念理解较为透彻,背诵不会太难,只需要多多重复。
设立目标初中生物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也不要指望谁都能学好。
在学习的时候,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的成绩达到什么档次就可以了?虽然我们都想追求卓越,但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2)想要学好初中生物,首先要保证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
预习是为了让同学们可以提前了解知识点,而上课专心听讲则是学生学好生物知识的关键。
听讲也是有技巧的,学生们每天上课的时间是一样的,但学习成绩就不一样,这就证明大家的听课效率不同。
初中生在上生物课的时候,要全神贯注,并且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做笔记则是为了简化生物重要的知识点,听课的时候,记下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以加深印象,减轻考试复习的负担。
另外,学习生物切记死记硬背,想要取得好成绩,就要活学活用。
生物是一门生活科学,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
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知识就会为你所用。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3)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
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突破难点有些初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复杂问题简单化。
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
归纳总结在初中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八年级上生物总复习提纲

• e.体温恒定
• (1)原因: ①全身被绒毛
•
②有发达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能为
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
③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体温。
• (2)恒温动物: 鸟类和哺乳类
• f.牙齿分为门齿(切断食物)和臼齿(磨碎 食物),狼等食肉动物还有犬齿(撕裂食物)。
• g.盲肠发达,可以消化植物纤维。
• h.神经系统和四肢发达。
• 第二节 从种到界
• 1、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
• 使用防腐剂,如用二氧化硫等杀灭细菌;
• 使用射线,如用紫外线、X、γ射线等杀灭细菌 等。
• 4.细菌、真菌在疾病防治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应 用:
• 提取抗生素(可抑制或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 质,比如青霉素,发现者:弗莱明)
• 用转基因技术使细菌能够生产药物。 • 甲烷菌能分解有机酸产生可以燃烧的甲烷气体。 • 可分解污水中有机物,净化污水。
些方法都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 原理。
•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肉肠──巴斯德消毒法, 依据高温灭菌的原理。
• ③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 生存环境的原理。
• ④肉类罐头──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 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 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 冷藏法、冷冻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贝、鱿鱼、河蚌)
• 甲壳动物(全身覆盖硬甲: 虾、蟹、水蚤) • 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 • 爬行动物——龟、鳖(甲鱼)、鳄鱼 • 哺乳动物——海豚、鲸、海豹 • 11 .模拟实验: 制作模型或模仿某些实验条件,
不能代替真实实验。
•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 1.陆地生活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 (1)适应干燥气候: 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新陈代谢、细胞分裂
2. 细胞的生长与繁殖
•细胞生长的过程:细胞分裂、细胞增大
•细胞的繁殖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3.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生物的分类:物种、属、科、纲、目等分类单位
•生物的进化:进化理论、自然选择
4.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
•植物的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营养吸收
5.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列、个体
•常见动物的结构与功能:鸟类、哺乳类、爬行类、鱼类
6. 生物的相互关系与调节
•生物的相互关系: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
•生物的调节: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
7. 人体健康与卫生
•人体健康: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个人卫生:洗手、定期洗澡、保持环境整洁
8. 常见疾病与预防
•常见疾病:感冒、流感、痢疾、疟疾等
•疾病的预防: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不洁食物9. 科学技术与生物
•科学技术的应用:测试医学、基因工程、人工授精等
•科学技术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基因突变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生物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习和总结。
Happy learni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一、知识结构12 病毒3、微生物 细菌真菌二、各种生物类群常见代表生物藻类 如水绵 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 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 有种子种子植物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 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腔肠动物:珊瑚 软体动物: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蜘蛛 鱼类 两栖类:大鲵 有脊柱 爬行类:龟 鸟类 哺乳类 无脊柱 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苔藓植物:葫芦藓 蕨类植物:肾蕨裸子植物:油松、侧柏、水杉 单子叶植物:玉米双子叶植物:向日葵、花生、大豆 原生动物:草履虫腔肠动物:海蜇、水螅、珊瑚虫、水母软体动物:河蚌、蜗牛、乌贼、田螺、鲍鱼、贝类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节肢动物:蝗虫、蜜蜂、虾、蟹、蜘蛛、蝎、蜈蚣、蚰蜒甲壳动物:虾类、蟹类鱼类:鲫鱼、带鱼、鳙鱼、海马两栖类:青蛙、蟾蜍、娃娃鱼、蝾螈爬行类:蜥蜴、壁虎、龟、蛇、扬子鳄鸟类:鸽子、猫头鹰、鸵鸟、野鸡哺乳类:猫、狗、蝙蝠、鲸鱼、鸭嘴兽、海豚三、各种动物的特征:(1)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3)甲壳动物: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4)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5)昆虫:身体可分为头(触角),胸(足3对,翅2对),腹(气管)(6)节肢动物门: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7)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皮肤呼吸。
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8)鸟纲: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心脏4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9)哺乳动物门: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初二上生物复习提纲

初二上生物复习提纲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A. 细胞的种类和特点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 动植物细胞的共同和特殊结构B. 细胞的功能1. 营养摄取和消化2. 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3. 细胞代谢和能量转化二、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殖方式A. 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2. 表型和基因的关系B. 生殖方式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2. 多样的有性生殖方式3. 繁殖方式对遗传的影响三、生物多样性与进化A.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1. 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多样性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B.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1. 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和生物化石2. 进化的驱动力: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四、生态系统与物质循环A.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 生态位和食物链、食物网的关系2. 光合作用和有机物分解的角色B. 物质循环1. 氮循环、碳循环和水循环的流程2. 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五、人类生殖与发育A. 人类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特点2.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过程B. 胚胎的发育和生殖技术1. 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特点2. 生殖技术的应用和伦理问题六、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A. 健康的概念和维护1. 营养均衡和合理运动的重要性2.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B. 环境保护1.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破坏因素2. 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七、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A. 遗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1. 基因重组和转基因技术的基本过程2. 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B.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 DNA技术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2. 生物技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八、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A.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 生物科学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改善生活的作用2. 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B. 生物科学伦理和安全问题1. 生物科学实验伦理的重要性和概念2. 生物实验安全的措施和风险评估九、生物实验与观察方法A. 常用的生物实验方法1. 显微镜观察和刻画技巧2. 培养和观察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B. 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1.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本原则2. 实验安全和道德问题的考虑以上提纲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生物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按照这个提纲来梳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1. 细胞与细胞组成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细胞膜与细胞壁
•细胞质的组成
•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种群与生态系统的层次关系
2. 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新陈代谢
•细胞的生长与繁殖
•细胞的分化与分裂
3. 遗传与变异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变异的原因与类型
•变异对物种进化的作用
4. 物质在生命中的转化
•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5. 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动物界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脊椎动物的形态特征与分类
6. 昆虫的生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昆虫的生活习性
•昆虫的分类
•昆虫对人类的影响
7. 植物的生活与适应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分类
•植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特点
8. 生物的组成与分类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生物的分类方法与标志
•原核生物的分类
•真核生物的分类
9. 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生物保护的重要性与措施
10. 微生物与人类
•微生物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微生物的生活方式与作用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11. 疾病与免疫
•疾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免疫的基本原理与类型
•免疫系统与健康
这个提纲涵盖了八年级上册生物的各个知识点,适合作为复习的参考。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优秀5篇生物初二阶段学习的生物都是较基础的,只要我们上课认真听,平时多看书,考试成绩就会好。
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5篇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篇一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观察染色体组型较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的类型:(1)X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_)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与X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
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
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
):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正常男性(XB)。
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篇二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代表动物:蛔虫,还有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生物的基本特征:组成结构、营养需求、代谢功能、生物繁殖-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系统分类法、生物命名规则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产物的合成与排泄、细胞分裂- 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3. 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基因型与表型-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定律、遗传交叉、基因突变-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选择性适应、变异遗传、种群遗传漂变、物种分化4. 生物的调节与协调- 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传导、反射机制- 内分泌系统:激素的合成与作用、负反馈调节-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结构、免疫反应的发生与调节5.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物群落、生态位、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种的适应性特征: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 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重建6. 细菌和病毒- 细菌的特征和分类:结构特征、生存方式、有益和致病性- 病毒的结构和感染机制:病毒的组成、寄生方式、传播途径- 防治和预防:消毒杀菌、疫苗接种、个人卫生惯7. 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 重组DNA技术: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风险-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基本概念、应用和伦理问题- 克隆技术和胚胎干细胞研究:科学原理、伦理考量8. 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 生物科学的应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生物科学的社会问题:生物安全、生物伦理、基因测序等争议- 发展生物科学的前景和挑战:可持续发展、公共安全、伦理规范以上为八年级上生物复提纲,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字数:229)。
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复习提纲:
1. 细胞生物学
a.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物质合成、代谢调节、生殖等
c.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d.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区别
2. 生物的组成与分类
a. 生物的组成: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点及区别
b. 生物的分类:物种、属、科、纲、目、门、界的概念与关系
c. 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特点和举例
3. 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
a. 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生态地理分布等
b. 自然选择的原理和例子: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种群演化
c. 人类的进化:人类起源、古人类的进化历程、智人的演化特点
4.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a.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b. 植物的组织:维管束组织、细胞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c. 植物的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过程和特点
5. 生物的调节与保护
a. 生物的调节功能:神经调节、荷尔蒙调节和环境调节的特点和机制
b. 人体的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器官和功能
c.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6. 生物的资源与利用
a. 生物资源的分类:食物资源、药物资源、能源资源和材料资源
b. 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生态农业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c. 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应用:对农作物、畜牧业、医药等领域的影响和前景。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优秀10篇】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优秀10篇】像生物这样简单的学科应该打好基础,打好基础离不开做好复习提纲,那么你知道八年级生物知识提纲怎么写吗?小编为朋友们整理了10篇《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的归纳篇一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一、细胞与组织1.细胞的基本结构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b.液泡、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的生物学特性a.分化和分裂b.运动和感受刺激c.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3.细胞的分类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b.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4.组织的结构与功能a.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功能b.植物的维管组织、根和茎的结构和功能二、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分类a.动物和植物的分类特征b.原生生物、真菌和细菌的分类特征2.动物的分类a.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的特征和例子b.脊椎动物的分类3.植物的分类a.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和例子b.被子植物的分类和特征三、生物的生命周期1.生物的繁殖方式a.真菌的无性和有性繁殖b.植物的无性和有性繁殖c.动物的无性和有性繁殖2.有性繁殖过程a.授精和受精b.胚胎发育和胚胎膜的形成c.出生和发育3.生物的生命周期a.昆虫的变态和完全变态b.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命周期c.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四、生物的营养与代谢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b.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2.呼吸作用a.有机物的分解过程b.呼吸过程和能量释放3.氮循环和氮的利用a.植物的氮吸收和利用b.动物的氮代谢和氨基酸合成五、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a.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b.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连锁定律2.基因的组合和突变a.基因的排列和分离b.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类型3.进化论a.种群的变异和适应b.自然选择和进化的证据c.进化的模式和速率以上是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顺利!。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细胞与细胞器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新陈代谢–细胞分裂3.细胞器的功能与结构:–基质–质体–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二、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基因突变2.人类的性别遗传:–性别决定因子–阴性遗传–阳性遗传3.进化的基本概念:–生物进化的证据–适者生存–物种形成与灭绝4.进化的途径:–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流动三、生物多样性1.物种与分类:–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分类的层级–常见生物分类的例子2.动植物的分类:–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分类3.生物圈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濒危物种的保护–生物圈保护的措施四、生命的伦理问题1.生物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2.生物科技的伦理问题:–生物伦理与人类尊严–生物伦理的原则与道德约束–生物科技伦理的热点问题3.遗传病与婚配:–遗传病的基本概念–遗传病的传播途径–遗传病婚配的伦理问题五、健康与预防1.营养与健康:–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作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取–饮食习惯的影响2.疾病与预防:–常见传染病的预防–预防措施的方式–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以上为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包括细胞与细胞器、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生命的伦理问题以及健康与预防等内容。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结合教材内容,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1. 细胞的基本单位
a. 细胞的基本特征
b. 各种细胞的分类与特点
c.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a.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b.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c.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3. 细胞代谢
a. 细胞的呼吸作用
b. 细胞的光合作用
c. 细胞的物质运输
d.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4. 细菌和病毒
a. 细菌的形态和分类
b. 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c. 细菌和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5. 遗传与进化
a. DNA的结构和功能
b. 突变和基因的变异
c. 基因的遗传规律
d. 进化的机制和证据
6. 植物的营养
a. 植物的组织结构
b. 植物的根和吸收养分
c.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植物的传送和储存物质
7. 动物的营养
a. 动物的消化系统
b. 动物的呼吸系统
c. 动物的循环系统
d. 动物的排泄系统
8. 生物的分类
a. 生物的分类层次和分类原则
b.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c. 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特征
9. 植物的繁殖
a.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b. 花的结构和授粉传粉
c. 种子的结构和传播方式
10. 生态系统
a. 生物的生活环境
b. 生态因子和生态位
c.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d. 生物的种群和群落
以上提纲仅供参考,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以便更全面地复习生物知识。
初二上册 生物 复习提纲(全册)

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起源1.进化论创立者是达尔文(课本P2正文第一句)。
赫胥黎首次提出“人猿同组”的理论。
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2. 人与类人猿的根本区别1 运动方式2 制造工具的能力3 脑的发育程度4 语言能力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课本p3黑体字)树栖生活转变到地面生活环境变化人类森林古猿留在森林,树栖生活气候变化类人猿4.进化原因:外因:环境气候变化导致树林大片消失。
内因:下地生活导致自身结构改变。
二、进化1.露西人:(只能)直立行走2.东非人: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3.进化过程:1 直立行走—2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3 完全形成中的人—4 火的使用—5 产生语言(课本p5黑体字)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不会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学会用火智人)4.直立行走: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思考:1.工具的使用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2.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依据是( )A 骨骼与现代人相似B 能够两足直立行走C 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大D 能够使用工具第二节人的生殖知识整理画下来课本P8 第一段第二行“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再由母体产出的过程。
”一、生殖系统(课本P9)1. 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产生生殖细胞来繁殖后代。
所以男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 膀胱、肛门、女性的尿道不属于生殖系统。
3.生殖细胞:精子:蝌蚪形,能游动。
成年男性每天产生数百万个,且终生具有产生精子的能力。
卵细胞:球形,含卵黄,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成年健康女性只在生育期内具有产生成熟卵细胞的能力。
二、生殖过程(课本P10)1 受精 2 着床(怀孕) 3 胚胎发育1.受精(课本P10第一段)(1)受精概念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的起源和演化1.天地之间的变化: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大气的形成和演化-水的起源和演变2.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命起源的理论-生命起源的证据-生命的演化与分类-进化论的发展3.古生物的研究-古生物学的方法和研究对象-重要古生物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古生物的意义和作用第二单元: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概念-物质基础:DNA和染色体-遗传因子和遗传信息-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性2.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显现-变异和突变-基因的互作效应3.进化与遗传-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进化的驱动因素:基因变异和基因流-进化的证据:化石、生化和遗传第三单元: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换-细胞的分裂和增殖2.组织与器官-动植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构成-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动植物的生殖与发育-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动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方式-个体的生长和发育第四单元: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方程式-光合作用的控制因素-光合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方程式-呼吸作用的控制和调节-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3.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物质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第五单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分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生态位和群落的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生态文明的实践以上为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主要涵盖了生物的起源和演化、遗传与进化、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腔肠动物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3、线性动物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蛔虫、钩虫、丝虫、线虫)4、环节动物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
蚯蚓是靠体壁进行呼吸。
5、软体动物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为足。
(河蚌、乌贼、蜗牛)。
6、节肢动物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所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
7、昆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外骨骼起到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蝗虫是靠气管进行呼吸。
8、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9、鱼主要特征:生活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鱼身体呈流线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身体表面分泌黏液,起保护作用。
11、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
12、我国的四大家鱼:青鱼、鲢鱼、草鱼、鳙鱼。
13、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
14两栖动物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蝾螈、大鲵、蟾蜍等。
15、爬行动物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卵壳。
(蛇、鳄鱼、龟、鳖)16、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17、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18、鸟类的骨骼适于飞行的特点是: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少体重。
胸骨上有突出的龙骨突,发达的胸肌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19、鸟类排便频繁,其原因是直肠短,粪便随时排出,有利于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20、鸟类、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
21、哺乳动物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和哺乳。
22、门齿的作用是切断食物;犬齿的作用是撕咬或撕裂食物;臼齿的作用是磨碎食物。
23、动物的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杂食性(如人)。
24、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犬齿。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25、动物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26、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其中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
27、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一组肌肉总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28、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人体内骨骼肌有600多块。
29、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30、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1、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内滑脱出来的现象,就叫做脱臼。
32、使关节牢固的结构:关节囊,及关节内的韧带。
使关节灵活的结构:关节软骨、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3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34、按照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①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鸟类的育雏行为、蜜蜂采蜜、老鼠打洞等。
②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如:鹦鹉学舌、小狗做算术、海豚表演、猴做花样表演等。
35、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
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36、社会行为特征:①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群体中形成等级。
37、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蝶娥类昆虫可用性外激素通讯。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8、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9、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仿生:薄壳技术—乌龟的背甲、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荧光灯—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宇航服—长颈鹿的脖子第四章细菌和真菌40、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41、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多呈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还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42、细菌和真菌的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43、细菌发现者是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有鞭毛和荚膜。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和寄生)。
44、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落在适当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45、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
霉菌(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大型真菌有香菇、银耳、木耳、牛肝菌等。
霉菌包括青霉(发霉的橘子)和曲霉(面包发霉)。
枯叶杆菌(发霉的梨和香蕉)。
46、真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
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
真菌的繁殖方式:孢子生殖。
47、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营寄生生活);(3)与动植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能固氮)。
48、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酵母菌——无氧时,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如酿酒。
有氧时,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如制馒头、包子、面包等。
乳酸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
制酸奶、泡菜等。
49、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
乳酸菌——制泡菜;青霉菌——产生青霉素;苏云金杆菌——细菌杀虫剂;甲烷菌——净化污水;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枯草杆菌——引起水果腐烂;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根瘤菌——固氮作用。
50、保存食品的几种方法:脱水法—干蘑菇;腌制法—咸肉;烟熏法—腊肉;真空包装法—袋装肉肠;巴斯消毒法—盒装牛奶;渗透保存法—果脯;罐藏法—罐头;冷藏和冷冻—肉类,鱼类。
51、净化环境:厌氧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
好氧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第五章病毒52、病毒的发现是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
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53、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成:(1)动物病毒;(2)植物病毒;(3)细菌病毒。
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的繁殖: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54、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抗生素。
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55、植物的分类比较形态结构,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动物的分类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56、每个界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57、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8、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59、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60、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乱砍滥伐;(2)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6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62、.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