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时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必修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盐城市时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试卷高二必修五
盐城市时杨中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栖息qī龟裂guī污渍zhì博闻强识zhì
B.险衅xìng铁砧zhān铁屑xiè玉骢cōng
C.谂知shěn顷刻qǐng修葺qì余勇可贾gǔ
D.墙垣huán桎梏gù晦朔sù前倨后恭jū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中国海监船在中国钓鱼岛领海进行例行巡航执法,这是中方行使管辖权的正常公务活动,______。
”洪磊说。
(2)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
(3)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4)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______,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______,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A.无可厚非应接不暇遏制下劣凶残
B.无可非议目不暇接遏制凶残下劣
C.无可厚非目不暇接遏止凶残下劣
D.无可非议应接不暇遏止下劣凶残
3.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
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D.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5.下列下列是一段散文,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是(3分)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风声,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A.④②①⑤③
B.④⑤①③②
C.⑤②①③④
D.⑤④②③①
6.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
B.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菲酌敬请各位光临……
C.情景对话:“令郎贵庚?”“犬子今年14岁。
”
D.回函用语:谢谢您的盛情邀请,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出席这次盛会。
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夫人情莫不贪生怕死,念父母,顾妻子。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18分)
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
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
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
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
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
”久之,竟不第。
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
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
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
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
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
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
”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
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
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
所交皆知名士。
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
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
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
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
居士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
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
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
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
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
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
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
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
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状:情状
B.丁内艰,服阙阙:终了
C.扶沟人赖其利赖:取得
D.收恤姻党,字孤寡字:抚养
10.下列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置杯焉则胶
B、尤长于诗/窜梁鸿于海曲
C、因采孟诗语/或因寄所托
D、而户部乃次居四/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B.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的孙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C.洧南居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很敬重信服他,即使受责罚也很少有人怨恨。
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是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堂兄孟诗的有关叙述,为洧南居士作家传。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
(3分)
(2)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
(3分)
(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8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
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
③筠:竹。
13.“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14.“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4分)
四、古诗文默写(8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
(2)四围山色中,。
(《长亭送别》)
(3)?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
(4),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
(5),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逍遥游》)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7),而能与世推移。
(《渔父》)
(8)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报任安书》)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麻三爷和他的鹰
仲维柯
山连着山,岭靠着岭,山岭之上满眼里苍松翠柏,直指天际。
这是鲁西南最大的一片天然林,管理它的则是双城岭林场。
麻三爷就是林场的护林员。
他在这深山老林里一待就是40年,由原本肌肤圆浑的后生,变成了尖嘴利眼瘦削的老人,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交给了这片山林,而今仍孤身一人。
三爷就要离开这片山林,到市“老年公寓”安享晚年了。
可三爷还有件最放不下的事情,那就是不知如何安置那只跟了他三十多年的老山鹰。
那是一只本地的老山鹰,黑底白眉斑的头,下体白色,杂有数目不多的灰黑色小横斑,体长半米有余。
说起三爷与这老山鹰,那还真
有不少故事呢。
那还是三爷来林场的第二年。
当年轻的三爷巡林到老虎崖时,捡到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雏鹰,心慈的三爷就把它抱回林场养了起来。
用药水擦拭伤口,喂水喂肉,清洗羽毛……三爷慈母般呵护着雏鹰;用棍棒敲羽翅、脚爪、钩喙来锻炼筋骨,一次次从高处抛下来练习飞翔……三爷严父般训练着雏鹰。
终于,雏鹰成了能翱翔于蓝天的老山鹰,可它总不肯离开三爷。
三爷巡山,山鹰便在三爷上空盘旋;三爷休息,山鹰便落在三爷脚边嬉戏:三爷走到哪儿,山鹰便飞到哪儿。
那天,当三爷巡视到跑马岭时,只见五六个光头后生正挥动着刀斧肆无忌惮砍伐着林木。
三爷大声制止,他们非但不听,还挥动着工具缓缓靠过来。
“喔欧”一声尖利长鸣,几个后生的头皮被重重挠了一把,随即血流满面,惨不忍睹。
后生们捂着伤口,惊恐地望着空中乌云般的山鹰,撒开两腿朝岭下逃去。
还有个冬天,雪下得很大,三爷巡山不慎跌落老龙峡。
山鹰便盘旋在老龙峡上空,凄厉的叫声就是在十多里外都能听到。
听到老鹰鸣叫的人都说,那叫声揪心,瘆人!救三爷回来,人们发现山鹰的嗉子里全是血!
商议老山鹰归宿的问题,两个月前就开始了:跟三爷回城里“老年公寓”,恐怕人家不接受;留在林场,除了三爷,它不跟任何人接近;送给爱心人士饲养,这一天三顿肉,谁喂得起?……老山鹰可顾不了这些,只管“嘭嘭嘭”地敲击着它那粗大的钩喙和爪子。
这已不是二十年前的钩喙和爪子了。
一厚层灰白色硬如石头的物质像枷锁一样,套在山鹰的钩喙和爪子外面,使之不再尖利,不再灵活。
那次三爷让山鹰追前面不远处一只半大野兔,几番搏斗后,野兔竟从老鹰爪下逃脱了……
几番周折,市动物园总算答应收留这只年过古稀的老山鹰了,离开的时间与三爷离开林场同日。
明天就要离开了,林场特地给三爷摆了欢送宴。
喝酒、吃肉、唱山调子,三爷没有半点情致,整个心像被掏空了似的。
耳膜里挥之不去的是老山鹰“嘭嘭嘭”的撞击声。
三爷提了些水
拿了些肉打开了山鹰住的小棚。
甩动粗壮的脖子,重重击打钩喙;抬起硕大的脚趾,狠命地摔打鹰爪。
三爷蹲下身,紧紧抱住山鹰脖子,悲戚戚流了好一阵子泪。
嘭嘭——嘭嘭——三爷数着山鹰的“嘭嘭”声直到天明。
太阳刚刚露出整个圆脸,市老年公寓、动物园的车也就到了林场。
当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打开山鹰住的棚子时,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场所有人:山鹰的爪子、钩喙全都白森森的,微微滴着血,那层厚厚的灰白色的硬东西,像一套精致的模具静静地摆在人们面前。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老鹰复生的传说还真有。
”动物园来的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嗫嚅道。
“当一只鹰活到40岁时,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不能一击而制服猎物;它的爪子会因为常年捕食而变钝,不能抓起奔跑的兔子。
传说真正的雄鹰,会忍着饥饿和疼痛日复一日敲打喙,直到脱落;同时,会将磨钝的爪子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爪子。
当这痛苦的历程过去,老鹰可以重获30年的新生,再次翱翔于天空。
”
三爷呆呆地听着,眼都不眨一下。
催三爷上路的喇叭声再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竟变卦了——
“我的山鹰有勇气重获新生,它理当属于山林;我虽然年老了,但还比得上一只山鹰。
不走了,都不走了!
——在这林子里,让这鹰再陪我30年!呵呵……”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8期)
16.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
(4分)
17.本文用不少笔墨写鹰,对人物刻画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4分)
18.结合全文,分析麻三爷的形象。
(6分)
19.文章叙写了麻三爷和他的鹰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情感取向。
(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做人和做事
周国平
①做人最重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在自己良心的法庭上公正地审视自己,既不护己之短,也不疑己之长,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足以使
他哪怕在全世界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淡然面对哪怕来自全世界的误解和不实的责骂。
②做事即做人。
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都注重做事的精神意义,通过做事来提升
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走在自己的精神旅程上,只要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意义的,而所做之事的成败则变得不很重要了。
③做事有两种境界。
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关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于是做事时必定会充满焦虑和算计。
二是道德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都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重要,
做事只是灵魂修炼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
因此,做事时反而有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
④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
如果说站得正是做人的道德,那么,跳得出就是人生的智慧。
人为什么会堕落?往往是因为陷在尘世一个狭窄的角落里,心不明,眼不亮,不能抵挡眼前的诱惑。
佛教说“无明”是罪恶的根源,基督教说堕落的人生活在黑暗中,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相反,一个人倘若经常跳出来看一看人生的全景,
就不太会被那些渺小的事物和次要的价值绊倒了。
⑤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
恶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折磨和伤害弱者。
比如一个办事员,手里有了一点小小的权力,即使办一个正常的手续,他也会百般刁难,以显示他的重要。
而善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造福和帮助弱者。
他们都从中获得了快乐,但这不同的快乐,体现了多么不同的人品啊。
一切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富、名声等,都具有这样的效应,能彰显其拥有者的善和恶。
⑥天赋,才能,眼光,魄力,这一切都还不是伟大,必须加上真实,才成其伟大。
真实是一切伟人的共同特征,它源自对人性的真切
了解,并由此产生一种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诚实和坦然。
精神上的伟人必定是坦诚的,他们足够富有,无须隐瞒自己的欠缺,也足够自尊,不屑于用做秀、演戏、不懂装懂来贬低自己。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20.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做人与做事”的关系。
(6分) 21.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6分)
七、写作(7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枭(猫头鹰)遇到了鸠,鸠说:“您将到哪里去?”枭说:“我将向东迁徙。
”鸠说:“为什么呢?”枭说:“乡里人都厌恶我的叫声,所以我将向东迁徙。
”鸠说:“您能够改变叫声,就可以了。
如果您不能够改变叫声,即使向东迁徙,那里的人们还是会厌恶您的。
”
你同意鸠的意见吗?人是应该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还是应该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呢?请以“适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或套作。
2016高二语文期中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24分)
1、C
2、B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3、A
4、DA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汽车本身的状况”有好与坏,应把“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中的“保证”改为“影响”,或将“汽车本身的状况”改为“汽车本身良好的状况”B“(人们)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忽视”和“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首次”应放在“针对”前。
5、B
6、D“拨冗”客套话请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
用于对方不用于“本人”误用对象。
7、A
8、D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18分)
9、A陈述、描绘
10、D均表转折。
A、他兼词,于之B、在到C、于是借着。
11、B到巩昌任职的是洧南居士而不是他的孙子。
12、(1)他谋划的诸多事宜都与时事相吻合,太守对他赞叹称奇。
(切,嗟异,句意各1分)
(2)居士到任就陈述茶马方面的利弊,太守重用他的才能,郡里事务大多咨询他。
(陈,器,焉,句意各1分)
(3)用来纵目浏览,驰骋胸怀,抒发胸臆,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所以,极信,句意各1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8分)
13、“淡月微云”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的凄清幽冷的氛围,(2分)烘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伤感的心情。
(2分)
14、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友人已修炼到心如枯井、不起波澜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样有气节有节操。
(2分)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1分)
四、古诗文默写(8分)
略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6、运用排比、对比和夸张的手法(2分,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形象地写出了麻三爷离开林场前内心的复杂感受:舍不得与自己形影不离的山鹰(1分);舍不得自己生活和工作了四十年的林场(1分)。
17、写鹰是从侧面刻画麻三爷的形象。
如:①鹰与麻三爷形影不离,折射出麻三爷对鹰的慈爱呵护;②鹰攻击坏人、为麻三爷呼救,反映出麻三爷工作环境的艰险;③鹰年过古稀拍抓野兔不成功,暗示了麻三爷的衰老;④鹰敲喙拔爪重获新生,激发了麻三爷坚守山林的斗志。
(一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
18、①在深山老林一待四十年,至今仍孤身一人,体现了他公而
忘私的可贵品质;②捡回折翅的雏鹰并精心治伤、喂养,表明了他慈爱的性格;③为保护林木,与坏人作斗争,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精神;
④本该到老年公寓养老而最后变卦,表现了他不服老的精神。
(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言之有理即可)
19、①肯定无私奉献的品质;②赞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③推崇追求不息的精神;④唾弃破坏环境的行为;⑤肯定感恩回报的行为。
(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20.①做事真正的意义是做人;②做人的境界决定了做事的心态;
③做事的方式体现了做人的品性。
(每点2分)
21.(6分)首先提出“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的观点;接着对比论证,阐述恶人和善人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不同人品;最后总结拓展,一切世俗的价值都能彰显其拥有者的善和恶。
(每点2分)(60.180.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