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初中学段第一学期初一期末考试初中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初中学段第一学期
初一期末考试初中语文
语文试卷
本卷须知:
1.本试题分积存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考试时刻9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以上的项目填写清晰。

3.用蓝色或黑色笔答卷。

第一部分积存与运用
一、完成1-7题。

〔21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依照注音写汉字。

〔3分〕
骸._________骨宁静_________ 憔._________悴
luán_________生滑jī_________ 连gèn_______
2.以下书写无错不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随声附合一刹那间紧急煞车神通宽敞
B.荒凉孤寂豁然爽朗学习戒鉴莽莽榛榛
C.不知所措诲人不倦无可挽回骇人听闻
D.踉踉跄跄塞翁失马喜爱虑荣更胜一畴
3.找出以下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A.关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伙儿都随声附和
....。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管得专门周到,真是爱护备至
....。

D.他平常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
...的事。

4.以下对课本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风筝»一文是鲁迅先生回忆兄弟之间的一段往事,反映出〝我〞的宽容;弟弟能自我反省,知错能改,从而表达了同胞之间的手足之情。

B.«塞翁失马»一文告诉我们任何情况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可能变成好事,因此不能将事物看死,而应辩证地看待事物。

C.«春»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一共向我们展现了六幅图,按顺序是:
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D.«皇帝的新装»是丹麦闻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它犀利地讽刺了皇帝的自欺欺人以及大臣们的虚伪,还告诉我们应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

5.依照提示默写句子。

〔5分〕
①余忆稚嫩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沈复«童趣»〕
②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③«次北固山下»写时序更替,包蕴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告我们学习与摸索要紧密结合。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友爱的同学,我们立即迎来一个寒假,这是课外读书的好时机。

下面是一张好书举荐卡,请你从下面的篇目中向大伙儿举荐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3分〕
书目:«繁星·春水»«西游记»«伊索寓言»
7.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出你的感受。

〔4分〕
某杂志调查讲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

这三句话完全能够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内容。

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不断重复达到的教育成效却是极其片面的,是停留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上的。

〔1〕读完以上材料,相信你深有感触。

请你就三句话中的某一句话在教育中的负面阻碍谈谈认识。

〔2〕你的家庭教育内容或许与以上材料所述类似,或许不同。

能简单介绍你们家庭的教育特点吗?请用〝……既……又……而且……〞的句式表达。

第二部分阅读〔39分〕
二、阅读,完成8-9题。

〔4分〕
渡汉江
宋之咨询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咨询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8.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成效?〔2分〕
9.〝近乡情更怯,不敢咨询来人〞表达了诗人如何样的心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

〔12分〕
一个漂亮的错误
上一个论坛,读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

那帖子的大致内容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1分。

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竖列的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竖列的是〝1吨〞〝2公斤〞〝3克〞。

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连了道线。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这段话是不计分的。

毛毛的那段话里有如此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

我期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每块砖只有3克就好了。

我爸爸太累了。

我爸爸太辛劳了。

我爱我的爸爸!〞老师用红笔在旁边加了1分,还写了一段话:〝爱心加1分。

你得了总分值——爱心总分值。

祝贺你!〞
爱心总分值!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

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个毛毛呢?天真,孝顺,联想丰富……一个多么可爱的小孩啊!他用一种专门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惜与挚爱。

那么,又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位老师呢?耐心,聪慧,善解人意……一个多么可敬的老师,是她从小孩的眼睛里看到了天堂,是她为小孩的爱心增加了光明的亮度。

学生有意犯了一个漂亮的错误,老师也跟着存心〝错误〞了下去,一道连线对接起来的,也许是两颗同样纤细纯朴的善良的心……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让我鼻子发酸的故事:一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有一个学生是如此写的:〝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讲如此啥都不怕。

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

我的理想是当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

因为阿妈胆小,怕鬼。

我也怕。

听阿妈讲,狗不怕鬼,因此我要做一只狗,如此阿妈和我就
都不怕了……〞作文刚好一页,字歪歪斜斜的。

那一页,老师没有给分,只是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接着,我将自己想成了那个〝怪〞小孩的老师。

当我看到这篇作文,会可不能感动呢?讲实在的,现在此刻,我确实也想像毛毛的老师那样犯一个漂亮的错误,在这篇作文上画一个红红的勾,倾心倾听一次孤儿寡母的爱与哀愁,轻轻地触摸一下失去父亲的小孩的创痕,拓宽一个孤寂孩童爱的出口。

«圣经»里讲:〝你们假如不回转,变成小小孩的模样,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帕斯卡尔讲:〝聪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孟子讲:〝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而我想讲的是,我爱那个在艰巨的生活夹缝中仍明白得感恩的小孩,我爱那个在无邪的心灵前深深凝视的老师,我喜爱那个漂亮的错误……
〔选自«小品·美文»〕10.第3自然段画横线句〝学生有意犯了一个漂亮错误〞,那个〝错误〞怎么讲〝美〞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1.一个漂亮的〝错误〞在文中第一个故事中已交代清晰,阐释全面,可作者又引入了第二个有关作文的故事,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
12.联系全文看,本文标题〝一个漂亮的错误〞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13.本文故事中两个学生的方法、做法引人深思。

假如你是这两个学生的同学,而对这种情形,将会作出如何样的评判?请任选其一,写一段能表达自己独到摸索和见解的点评性文字。

〔3分〕
四、阅读,完成14-17题。

〔11分〕
鹦鹉鱼的睡衣
沈岳明
①在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鲜艳,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因此人们叫它鹦鹉鱼。

②罗马和古希腊人专门重视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觉,假如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钧,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专门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伴。

假如有的被鱼筐围住了,不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舍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

因此,一样的
渔民专门难捕捉到这种鱼。

③尽管鹦鹉鱼能够互相关心,一样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但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久没有危险。

因为鹦鹉鱼专门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担忧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假如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因此,鹦鹉鱼们想出了一个方法。

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如此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④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
关心,通过一两个小时就能
..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确实是它们的睡衣。

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备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

但是它们
的睡衣织得太牢固了,翌日早晨要费专门大力气才能
..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

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⑤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苦恼了,时刻一长它必死无疑。

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搅。

⑥因此,关于鹦鹉鱼来讲,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损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

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关心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选自«意林»2007年第5期〕14.从全文看,鹦鹉鱼有哪些特点?〔4分〕
15.第④段中加点的〝就能〞和〝才能〞各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6.什么缘故讲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损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2分〕
17.文章末尾讲〝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关心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请结合生活实际,讲讲我们〝作茧自缚〞的某些行为。

〔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

〔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咨询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①。

袁公咨询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⑤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袁公,拜望、咨询候袁绍。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法,效法。

18.讲明以下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与友期.行〔〕②相委而去.〔〕
③弱者抚之以.仁〔〕④孤往者尝.为邺令〔〕
19.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②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20.【乙】文中,袁公两次咨询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咨询话的要紧意思讲出来。

〔2分〕
21.结合【甲】【乙】两文,请你谈谈陈元方是一个如何样的小孩?〔2分〕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六、作文。

〔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提示和要求作文。

我们的生活是由一个又一个生活组成的,平常的生活看起来安静无波,单调无奇,但生活中总有一些生活注定会因为一些不平常的事、不平常的人,牵动我们的情感,撞击我们的心灵,深深地镌入我们生命的年轮。

请以〝一个让我___________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依照自己的感受,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表示情感的词语,如〝自豪〞、〝悲伤〞、〝感动〞、〝振奋〞、〝后悔〞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书写工整、规范,许多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显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