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化学元素综论》

合集下载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南京理工教授制出了一种新的全氮阴离子盐—AgN5,目前已经合成出钠、锰、铁、钴、镍、镁等几种金属的全氮阴离子盐。

(1)基态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银与铜位于同一族,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区。

(2)[Mg(H2O)6]2+[(N5)2(H2O)4]2-的晶体的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N、O、Mg元素的前3级电离能如下表所示:元素I1/kJ∙mol-1I2/kJ∙mol-1I3/kJ∙mol-1X737.71450.77732.7Y1313.93388.35300.5Z1402.32856.04578.1①X、Y、Z中为N元素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②从作用力类型看,Mg2+与H2O之间是________、N5与H2O之间是________。

③N5-为平面正五边形,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

科学家预测将来还会制出含N4-、N6-表示,其中m代表等平面环状结构离子的盐,这一类离子中都存在大π键,可用符号πnm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则N4-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

(3)AgN5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Ag+周围距离最近的Ag+有_______个。

若晶体中紧邻的N5-与Ag+的平均距离为a nm,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AgN5的密度可表示为_____g∙cm-3(用含a、N 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3d5 ds Z X最外层为2个电子,X为镁;N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其失去第一个电子较难,I1较大,则Z为氮元素配位键氢键 sp254π 12223A8.910 N a⨯⨯【解析】【分析】(1)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出25号Mn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Mn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得到Mn2+;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确定Ag在周期表所属区域;(2)①根据元素的电离能大小结合原子结构确定X、Y、Z三种元素,然后判断哪种元素是N 元素;②根据图示,判断晶体中阳离子、阴离子中含有的作用力类型;③结合N5-为平面正五边形结构,结合原子杂化类型与微粒构型关系分析判断,结合微粒的原子结构分析大π键的形成;(3)根据晶胞中离子的相对位置判断Ag+的配位数,利用均摊方法计算1个晶胞中含有的AgN5的个数,结合ρ=mV计算密度大小。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通用11篇)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通用11篇)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1**年荆州中考化学试题根据20**年《考试大纲》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命题的,试题以测试能力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中学化学教学和提高复习效率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结构试卷全卷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

第Ⅱ卷的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全卷共17小题,其中选择题为10小题,非选择题为7小题,题量适中,考生答题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从试题难度分布来看,客观题难度不大,且试题编排由易到难,有利于稳定考生心理,发挥正常水平。

二、试题的特点1、注重“双基”,强调理解和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也是中考命题比较关注的部分。

中考试题中“双基”考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组成构成的叙述、元素周期表的特点与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营养素、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等。

2、联系实际,体现生活处处有化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就是要让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认识自然与环境的联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禽流感、镉中毒、天然气、熟石灰、xxx打、芦山地震后饮用水的净化均为身边的化学,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深切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3、稳中求新,知识与能力的平衡试卷处处体现稳中求新的思想,并充分考虑了分值分布在考察知识点上的有效性,本试卷很好地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平衡。

其中第1、2、3、5、6、7、8题都是传统题型,表述很直白,而且是必考题,学生可得到基础分值。

第4、9题则有一些新颖,考点不易明显被学生发现,考点挖掘出来这就体现了一种能力。

这也是在新趋势下学生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

5、科学探究,突出了学科的应用性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元素》的教学反思范文(5篇)

《元素》的教学反思范文(5篇)

《元素》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元素》的教学反思1本节课引入了“元素”的概念,虽然前面第一章第一节学生已有了“元素”概念的模糊学问,但要全面把握本节的元素的涵义、表示方法、分类及书写等学问对他们来说还有肯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一开头就直接让学生说出已经学问的元素名称,开门见山,直切主题,使学生的思维快速集中起来,再由学生熟知的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学生便建立起物质由元素组成的理论观念,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根底。

化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感同身受,所以本节中由生活中学生耳熟能详的“广告”入手,又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熟悉生活中的元素之后,更进一步熟悉元素的存在,使学生对元素的熟悉更加深刻、清楚,同时也贯穿了“分类讨论”的科学方法。

对于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元素,按谐音的“一只羊,二只龟,三头驴,用铁锅煮”的顺口溜记,虽然不非常科学,但信任学生对于氧硅铝铁的排名应当是终生牢记了。

本节课始终不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实行学生分组争论、沟通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元素符号的记忆采纳竞赛的方法,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赐予准时鼓舞,这一切都表达了学生为主,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对于水、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空气、氧气等物质的分类又是在学生发散思维的根底上加以点评,既照看到了学生的独到见解,又使要学的内容精彩登场,很好的完成了物质分类学问的教学。

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将本节内容全面概括,使学生又将本节课所学用一线相连,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忙。

固然,本节课由于内容较多,局部学生对所学还不够精,还需要在后面的习题中加以稳固,对于元素符号的全面记忆也还需进一部稳固。

《元素》的教学反思2学生在学到分子、原子、元素这局部内容时都普遍感到难学,其缘由是这局部内容比拟抽象,难以理解,识记的内容又较多,故学起来均感到枯燥无味。

然而这次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小组竞争学习机制,采纳组内竞赛、组间竞赛,男女生竞赛的形式记诵元素符号和元素符号的意义,做有关元素符号意义的口头练习,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的热忱快速高涨,连平常班中一些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也纷纷举手争着抢答。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以《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为标题,本文将对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进行综述性总结。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现代化学中重要的基本工具,也是学习和发现元素性质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序数对元素进行编排的一种构造,分为六排,每排又分为七组,是一个三维的结构。

每排的元素性质,有规则的变化。

每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数相等,前五组为s、p、d、f、g,以此类推,形成“8-8-8”的结构。

二、元素周期表的规律1、周期定律:通过对比组内元素的某些性质,发现循环周期增加,这些性质变化的规律也随之而变化,形成“连续交替”现象。

2、元素排列规律: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相邻元素之间性质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同一个周期内电荷极性升高,从而可以以此确定元素的原子序数。

3、元素相似性质规律: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在原子序数相同的情况下,性质也会大致相同,两两交替的元素的性质有如下的关系:电荷会比上一个元素的电荷增加1,原子体积比上一个元素减少,沸点会比上一个元素增加,熔点沿着周期横轴发生波动。

三、元素周期表的作用1、元素周期表可以对原子核结构、原子半径、离子解和化合价等元素性质直接起到概括汇总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化学研究的效率,使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化学元素的结构及性质,从而更好的研究化学反应。

2、化学元素周期表可以把元素根据某种规律排列,同一行元素相互比较,更为方便地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确定元素的原子序数、确定多原子分子的分子结构。

四、结论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我们进行化学研究实验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把元素根据某种规律排列,研究元素的性质及结构,用于记忆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熔点、沸点等信息,从而使我们更加系统的理解元素的性质和结构。

通过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还能更好的研究化学反应,更加清晰的认识原子结构,进而为我们未来的化学应用奠定基础。

《化学课程思政元素》

《化学课程思政元素》

《化学课程思政元素》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尽管主要关注于化学原理和实验技能的培养,但也应当注入一定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下是关于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传递科学精神化学课程可以通过介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精神,传递思想,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新、遵循科学方法的精神。

二、强调观察和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严谨、细致、有条理,并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这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培养严密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的实践能力。

三、关注科学伦理化学课程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背后的伦理问题,如生物伦理、环境伦理等等。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科学发展和权衡科技利弊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科技发展有科学合理的判断和态度。

四、强调实际应用与社会责任化学的应用广泛,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也应当了解化学的实际应用,如环境保护、药物研制、食品安全等。

通过介绍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精神。

五、关注化学的安全问题化学实验过程中,安全问题必须重视。

学校应当注重教育学生关于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避免事故发生。

同时,化学课程也应当教育学生防止化学污染和健康安全问题,培养学生对环境和健康的责任心。

六、创设互动平台化学课程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培养科学素养化学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具备科技时代必备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发展。

学生需要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培养科学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八、关注跨学科融合化学课程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例如与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综合运用化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元素》说课稿一等奖3篇

《元素》说课稿一等奖3篇

《元素》说课稿7一、说教材本节内容属于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较详细地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还叙述了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等有关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从学科素养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物质组成的元素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自然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人体也不例外。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衰老都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人体通过这种变化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人体内常见的营养物质。

九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乐于探究感兴趣的问题。

就能力水平来看,学生初步具备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人是如何摄入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

2、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从众多知识中提取有效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人体的主要元素组成、分类及作用,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难点】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五、说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过渡: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泸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综合素质评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1—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碳酸B.乙醇C.乙酸D.蔗糖2.小明为病愈康复期的奶奶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A.凉拌西红柿B.清蒸鱼C.紫菜汤D.米饭3.小明午餐吃了米饭、红烧鱼,从营养均衡角度考虑,还应补充下列食物中的()A.炒芹菜B.牛肉干C.麻婆豆腐D.荞面饼4.某品牌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B.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C.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5.饮食健康是人民群众普遍的生活需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B.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C.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D.奶茶中添加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加香醇6.2022年5月15日至21日是我国第八届“全民营养周”。

本届活动的主题是“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B.学生营养餐提供牛奶、馒头、蔬菜和水果等C.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作调味品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苹果汁的pH约为2.9~3.3)7.下列不会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生理功能的是()A.甲醛B.硫酸铵C.乙酸铅D.浓硝酸8.2022年4月26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下列行为符合平衡膳食要求的是()A.食物多样,合理搭配B.只喝饮料,不吃水果C.多吃少动,不控体重D.只吃鱼肉,多盐多油9.下列关于某些营养物质的化学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淀粉遇碘水会变蓝B.人体所需的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C.油脂能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D.葡萄糖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蔗糖、淀粉和纤维素10.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

高中化学_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通过对比学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元素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知道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会从理论上推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使学生能够会运用化学实验来证明其推测的正确性。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三、教学重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推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运用化学实验来证明其推测的正确性,进而知道碱金属和卤素元素强弱的判断依据四、教学方法讨论、讲解、练习相结合五、教学过程〔提问〕1、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2、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有哪些?3、表格是按什么原则编排的?注:编排三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成纵行。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大家看本节的目标、重点、难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吧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每个横行、纵行分别是指什么?1、画出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理解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3、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4、在每一个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5、第Ⅷ族有几个纵行?6、主族序数与什么有关?教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16个族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

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1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结合前面水、溶液以及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认识更趋完整和深入。

首先课本中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钙、钠、钾、铁、硒、碘、氟等元素的生理功能。

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不经医生诊断,盲目食用某些营养补剂是有害的。

这一课题的重点是介绍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地关系。

教学中我注意强调必需元素的最佳摄入量,并引导学生讨论本课题的讨论题。

由于学生对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不十分关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

我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入到学习中来。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2通过对《元素》的课堂教学,为了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思路,现对这一节课进行一下反思:成功之处: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使课堂初知识性外,多了些趣味性。

在备课过程中,从上一节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自然而然的引出元素的概念,使得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较为浅显易懂。

课堂的逻辑性教好,重点突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知识接受情况较好,完成了本节课的既定任务。

不足之处:1、在这节课中,内容比较多,各个环节时间比较紧张。

2、需控制好语速,留给学生更多些时间思考。

3、少讲多练,多精选习题,充分巩固。

4、多储备些知识,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多研究教材。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在各个方面还有不足,也会加倍努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勤学多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

元素的化学教学反思3本课例是典型的与实际联系的课程,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素质综合评价测评卷一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素质综合评价测评卷一

九年级化学上册素质综合评价测评卷一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2.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

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B.保持社交距离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D.出门配戴口罩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入固体B.滴加溶液C.读取体积D.加热溶液4.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5.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人们使用的一种免洗洗手消毒液里含有三氯羟基二苯醚(简称三氯生,化学式为C12H7O2Cl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三氯生由碳、氢、氧、氯元素组成B.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C.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g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7:2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7.以科学武装头脑,用知识打造生活。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B.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D.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炭火盆边放一盆水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的体积D.取用固体9.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2NH3;③SO2;④;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10.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C.由电解水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11.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评课稿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评课稿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评课稿一、引言《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一篇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元素的组成。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能够了解到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各种常见元素的性质,并了解元素的组成方式和化合反应。

本评课稿旨在对该章节的教学进行评估和反思,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性质;3.理解元素的组成方式和化合反应;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化学元素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化学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具有一定性质的物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元素的基本性质进行介绍,如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天然存在形式等,让学生对元素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

2.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性质本节重点介绍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性质。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并结合实验和现象进行探究,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性质。

同时,可以进行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性总结,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3. 元素的组成方式和化合反应学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够了解到元素的组成方式和化合反应的过程。

可以通过实例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元素的不同组成方式,如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等。

同时,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化合反应的发生,加深对元素组成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建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化学元素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通过真实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亲自参与元素性质和化合反应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探究性学习法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元素的性质时,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答,并帮助学生总结性质的规律。

《元素》说课稿

《元素》说课稿

《元素》说课稿《元素》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

所以,本节教材对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不可少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⑵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⑶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对生活中一些物质元素含量的确定,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时:2课时二、学况分析1.知识基础: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教学要求,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理清他们的区别就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元素周期律》评课

《元素周期律》评课

讨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的递变,讨论碱 金属元素、卤族元素性质 的递变,借助元素周期律 (表)预测硅、硒、锗、 镓等元素的性质;查阅元 素周期律(表)对发现新 元素、制造新物质、开发 新材料的指导作用,
【学业要求】
1. 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并能结合实验及事实进行说明。 2. 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 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 物的性质。 6. 能结合有关资料说明元素周期律(表) 对合成新物质、制造新材料的指导作用。
20
谢谢您的聆听
《元素周期律》赏析
2021年5月
21
“素养为本”的教与学
《元素周期律》赏析
课程理念—共5条
➢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 素养为主旨
➢4.重视开展“素养为本” 的教学
➢5.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 心素养的评价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 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 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 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 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 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 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
思维导图评价
归纳、总结、高 度概括
实验过程评价
理论探究、结构 探究、实验探究、 科学事实分析
项目评价
领会、应用
17
收获知识 发展能力 形成素养
元素观 分类观 微粒观 变化观 实验观 科学价值观
学以致用 解
化 学
建构建模
决 问
的 视
科学探究
习目标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

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

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篇一一、试卷的整体分析试卷基本体现了高考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准。

试题试卷的设置,其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能达到考查学、识、才三者统一的目的。

试题导向基本准确,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能注重基础和水平,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

二、试卷特点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1)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它包括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氧化与还原、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设计与评价等。

(2)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2.强化了对化学学科水平的考查复习建议:对题干信息的综合处理水平需在今后的训练中强化,对物质的特殊性质,物质的特殊颜色,重要的工业生产,实验室制备等,要多归纳多总结。

21、考查要点:(1)阿伏加德罗常数,(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3)电解质溶液(4)离子方程式,(5)元素周期表(6)电化学知识,(7)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8)化学实验三、复习建议1、研读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研读考试说明,注重考试说明的内容变化、重点、难点,要强化什么?淡化什么?回避什么?如我们要狠抓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常见物质的基本结构与性质,在前期弱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必须在复习阶段务必补牢、夯实化学学科大厦赖以生存的根基;再如《考试说明》中明确限制的内容要果断删去,不做无用功。

研究高考试题,明晰高考试题中对各知识块的考查特点和出题形式,以及各知识块在高考理综试题中的题型特点,并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更新教学观点,改进复习方法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教学时间内产生的复习效果,既要更新教学观点,也要改进复习方法。

非金属元素同素异形体综论-解释说明

非金属元素同素异形体综论-解释说明

非金属元素同素异形体综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非金属元素同素异形体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原子核的同一种化学元素的不同形态。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在化学领域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对于我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自然界中,非金属元素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

这些异形体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同位素和同核异构体两种。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具有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而同核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相同中子数,但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不同的同一种元素。

非金属元素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开始对同位素进行了研究。

通过利用质谱仪等仪器设备,科学家们成功地发现了同素异形体的存在,并且深入研究了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非金属元素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差异。

物理性质包括同素异形体的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特征,而化学性质则包括同素异形体的化学反应活性、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等方面。

这些性质的差异使得同素异形体在许多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非金属元素同素异形体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通过对同素异形体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本质和性质,进而推动化学理论的发展。

其次,同素异形体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同位素医学、同位素示踪等。

此外,对同素异形体的研究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中元素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非金属元素同素异形体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同素异形体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反应特点,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

同时,同素异形体在医学、田间作物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是值得期待的。

因此,对于非金属元素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它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了不起的化学元素读后感

了不起的化学元素读后感

了不起的化学元素读后感了不起的化学元素——我与原子世界的奇妙碰撞“哇塞!这真是一个奇妙无穷、五彩斑斓的微观世界!”这是我捧读《了不起的化学元素》一书时,内心涌动的真实感慨。

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将那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化学元素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场视觉与知识交织的盛宴之中。

初次翻开这本书,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每一个化学元素都化身为鲜活的生命体,它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

氢的轻盈、氦的静谧、氧的热情,还有铁的坚韧、金的华丽……这些平日里被公式和符号冷冰冰地定义的元素们,在这里都被赋予了个性与情感,让我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叹:原来化学,也可以如此有温度!书中对于化学元素的描绘,既有深入浅出的专业解读,又有引人入胜的科普故事。

例如,当我读到碳元素那一章时,“生命之源”的美誉让我瞬间对这个小家伙刮目相看。

从钻石的璀璨坚硬到石墨的柔软润滑,再到生物体内不可或缺的有机分子,碳元素展现出了其惊人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它像是一位万能的魔术师,演绎着生命的奇迹。

这一刹那,我对碳元素充满了敬意与好奇,这种感觉就如同我在探索宇宙奥秘时突然发现了一颗璀璨的星辰。

而在讲述放射性元素的那一部分,我更是被其神秘莫测的魅力深深吸引。

镭的光辉背后是居里夫人的执着追求,钋的发现则见证了科学探索中的偶然与必然。

这些元素虽然危险,却也昭示着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勇敢挑战,激发了我对于科学真理的热烈向往。

读完《了不起的化学元素》,我如同完成了一场化学元素的奇幻之旅,感受到了科学的浪漫与激情,也领悟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秩序。

每一粒原子,每一种元素,都在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生命的密码和宇宙的法则。

我想说:“嘿,这些化学元素,你们真了不起!”总的来说,《了不起的化学元素》不仅刷新了我对化学的认知,更点燃了我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这本书以其生动有趣的内容,让我体验了一次化学元素世界的美妙旅程,而这场旅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角度,以及对科学无尽的敬畏与热爱。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正确认识与探索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正确认识与探索

探索篇•课改论坛一、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标识及内涵在《元素周期表》中,横行,称为周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1周期只有2种元素,第2、3周期各有8种元素,称为短周期。

其他周期则称为长周期。

纵列,称为族。

共有18列,分为主族、副族和0族(第18列),共16个族。

除0族外,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为主族(用A表示),只有长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为副族(用B表示)。

族序数用罗马数字表示。

这样,第1、2、13、14、15、16、17可分别用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表示。

第3、4、5、6、7列分别用ⅢB、ⅣB、ⅤB、ⅥB、ⅦBA表示;第8、9、10列用ⅧB表示;第11、12列,用ⅠB、ⅡB表示。

其中,第IA族元素(除氢以外),通常又称为碱金属元素;第IIA族元素,称为碱土金属元素;第ⅦA族元素,称为卤族元素。

第18列的0族元素,又称为稀有气体元素,或惰性元素,或饱和元素。

在表的每一方格中,都有4行标识。

第1行有两项内容:一项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另一项是该元素的英文字母标识。

用红色时是指放射性元素。

第2行是该元素的文中名称;第3行是该元素的外围电子层排布,括号指可能的电子层排布。

第4行的数值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加了括号的数据,则表示该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最长同位素的质量。

在表中,相同颜色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属性(金属性或非金属性),而对于过渡元素,特别加了红框。

即通过颜色,即可确定某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抑或是过渡性元素。

从列中可见,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最外层电子在逐渐增多;其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负性逐渐增大;获得电子的能力在增强;其金属性在减弱,非金属性随之在增强。

其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在逐渐增大,电负性逐渐减小;失去电子的能力在增加,金属性在增强,非金属性在减弱。

不难看出,在表中,每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并且,其周期数等于其核外电子层数。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答辩题目与解析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答辩题目与解析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答辩题目与解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答辩题目与解析第一题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看 出作 者编写 本 书的思路 是结 构与性 质并 重 。
其次 , 第 1 部 分 内容 中设 置 “ 生物学 作用 ” 及“ 特 性和 应用 ” 两个 栏 目也 是 本 书 的亮 点 。 这 两 个栏 目 阐述 的 内容 实属 化学元 素 的应用 。如 果说 前 5个 栏 目介 绍 的是化 学元 素 的“ 死” 知识 , 那 么后 两 个栏 目 介绍 的则 是不 断发展 的 “ 活 ”知 识 . 用 作者 的话 说就是 “ 后 两 方 面为 探讨 元 素 的 内涵 和 相关 知识 提 供 了 广 阔的空 间 ” 。作 者 在化学 元素 应用 方 面用 了较 多 的篇 幅 , 并强 调 应 用 是根 据 化 学 元 素 的特 性 来 开发 的 。通观 全书 , “ 结构 与性 质并重 ” 、 “ 结 构决 定性 质 , 性质 反 映结 构 ” 、 “ 结 构一 性 质一 应用 ” 构 成 了作者
了A 1 8型 , 增加了 A 3 型( 双六方 密堆 积 ) 、 A 3 ” 型( . S m 型最密 堆积 ) 、 A 4 型( 六方 金 刚 石 ) 和A 9 型( 三 方石 墨 ) , 因此 书中 的表 Ⅱ. 1 3共 列 出了 2 3种 结 构型式 , 并都 配有 结构 图 。这 样 就 比较完 整 地列 出元素
第 4期
施开
写本 书 的思路 , 这 样 的编 写思路 应 该说 是有 新 意 、 有 特色 的 。
( 2 )揭示 了化学元 素 知识 在 自然科 学 中 的地位 和作 用 。
上世纪 5 0年代 , 中学生信奉“ 学好数理化 , 走遍天下也不怕” , 报考化学专业 的中学生大有人 在。
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 了由北京大学周公度 、 叶宪 曾和吴念祖 3位教授编著的《 化学元素综论》 一
书, 该 书定 位为 手册 型化学 元素 知识参 考 书 , 可供 高校 化 学类 专业 师 生 、 中学 化 学 教师 以及 有 关 科技 工 作者 参考 使用 。 全 书分为 3个部 分 。第 1 部分 : 化 学元 素 分论 。这是 本 书 的 主要 内容 。作 者 对 元 素周 期 表 中 1 1 8 个化 学元 素逐 个从历 史 、 存 在情 况及 制备 、 化学性 质 和结 构 、 物理 性质 、 主要 同位 素 及 核性 质 、 生 物学 作 用、 特性 和应用 等 7个 栏 目进行 介绍 。第 2部分 : 化学元 素综 合数 据表 。作者 从近期 出版 的手 册和 文献 中, 收集 了大量 “ 准确、 可靠 、 新 颖 的数 据 ” , 设计 了 1 8个 与化 学 元 素 存 在情 况 、 性质 、 结 构 有 关 的数 据 表, 显示 了手册 型参 考书 的特点 。第 3部 分 : 化 学元 素周期 表 。作 者 系统地介 绍 了元素 周期 表发 展 的历
可到 了 9 0年代 , 北 京有 中学 生 问诺 贝尔化 学 奖获得 者 英 国化 学 家 克罗 托教 授 : “ 人们都说 2 1世 纪 是 生 命 科 学和 信息 科学 世纪 , 您 能否 告诉 我化 学有 什 么用 。 我们 为什 么 要学 习 化学 呢? ” 克 罗 托 回答 说 “ 正 是 因为 2 1 世 纪是 生命 科学 和信 息科 学世 纪 , 所 以化学 才更 为重 要 。 ” 化学 为什 么更 重要 呢 ? 因为世 界是 物质 的 , 物质 是 由化 学元 素原 子 之 间通 过 化学键 结合 形成 的 , 化 学 元 素是组 成 物质 世界 的基 本要 素 。作 者在 本 书 中设 计 了“ 生物 学作 用 ” 和“ 特 性 和应 用 ” 两个 栏 目, 前 者 反 映化 学元 素在 生物 体 中的作 用 , 如人 体 中至少 含 有 3 7种 化 学 元 素 , 其中2 5种 是生 命 必 需 的元 素 。 科 学 家们对 人 体 中 3 0多 种化 学元 素开 展 的大 量 研 究 , 促 进 了 生命 科 学 的发 展 , 迎 来 了生命 科 学 世 纪 。
单质 在不 同条件 下 的各种 同素异 构体 的 晶体 结构 , 也 隐示 了结 构 与性 质 有 关 。第 3部 分介 绍 化 学元 素 周期 表 , 作 者仍 旧强调 了结 构 。用 原 子结 构 理 论 来讨 论 元 素 周期 表 , 让读 者 认识 元 素周 期 律 的 理论 基 础, 了解化 学元 素性质 随质 子数增 加呈 周期 性变化 源 自元素 的原 子 电子 层结构 。从 上面 的分 析 , 初 步可
史, 展示 了多种不同形式 的元素周期表 , 并讨论 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 使读者 了解化学元素
之 间 的联系 , 全 面地 了解 和预 见元 素 的各 种性 质 。作 者经 过深 思熟虑 , 向读 者推 荐 了一 种符 合 国情且较
为实用 的竖式 化学 元素 周期表 。
读 完本 书 , 深 思 良久 , 对该 书提 出下 面 3点 看法 。
第2 8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大 学 化 学
UN I VE RS I T Y CHE MI S T RY
V o 1 . 2 8 No . 4 A u g . 2 0 1 3
试评《 化 学 元 素 综 论》
施 开良
( 中山大学化 学与化工学 院 广东广州 5 1 0 2 7 5 )
( 1 )编 写思路 清 晰 、 有新 意 、 有 特色 。 包含 1 1 8个化学 元素 的手册 型参 考书 不好写 , 容 易写成 流水 帐式 的数据 资料堆 积 , 这样 的书读 起来
枯燥无 味 , 但 在需 要 时查 查数 据还 是 有用 的。然 而 本 书作 者 的编 写 思路 是 怎样 的 呢?我 们 可从 书 中 3 部分 内容来 具体 分析 。 首先 , 在第 1部分 中介绍 每个 化 学元 素 时都 有 “ 化 学 性质 和 结构 ” 一栏 , 结 构 包含 原 子结 构 和单 质 晶体结 构 。 指 出了该化 学元 素原子 的基 态 电子组态 以及在 不 同条 件下 各 种 同素 异构 体 的晶体 结 构 。众 所周 知 , 元 素 的性 质 ( 化 学性 质和物 理性 质 ) 与其结 构 ( 原 子 结构 和 单 质 晶体结 构 ) 有关 , 即结 构决 定 性 质, 性 质反 映结构 。第 2部分 , 作 者设计 了 1 8个 化学 元素 数据 表 , 数 据反 映化学 元素 的性质 。这 部分 的 亮点是 第 1 3 个表 : 单质 的 晶体 结构 。作者 根据 实 际情况 , 从 原来 A 1型至 A 2 0型 2 0种结 构 型式 中删 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