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易混淆的元代夏永的两幅《岳阳楼图》(高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易混淆的元代夏永的两幅《岳阳楼图》(⾼清)
元代夏永的两幅《岳阳楼图》,北京和台北各藏⼀幅,⼀⽅⼀圆
【阴⼭⼯作室按】
这⼜是⼀件把⽹友搞晕的古画。
⼀搜索就出来两个,模样、构图都差不多,画的都是岳阳楼,都是
元代画家夏永的作品,还都是真迹。
只不过⼀⽅⼀圆,⼀个在北京,⼀个在台北。
事实上我发现已
经有不少⽹站和博客把它们混为⼀谈了,对两件作品张冠李戴者⽐⽐皆是。
下⾯我们来看看它们俩
究竟谁是谁。
元夏永岳阳楼图纨扇绢本墨笔 25.2x2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夏永《岳阳楼图》纨扇
在⼀些论坛聊古画的时候,有的⽹友经常会说“真迹都在台北”。
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道理。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夏永《岳阳楼图》纨扇绝对是夏永的正宗经典,不仅著录于《⽯渠宝笈·续编·养⼼殿》,⽽且夏永还在这幅画题款“⾄正七年四⽉⼆⼗⼆⽇钱唐夏明远画并书。
”画上有鉴藏
印“仪周珍藏”、“秘奇阁图书”。
裱边钤“⼋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
夏永蝇头⼩楷题写《岳阳楼记》全⽂及题款
鉴藏印“仪周珍藏”、“秘奇阁图书”
画家采⽤虚实相对的对⾓线构图,⾼三层的岳阳楼被安排在画幅的左侧,⽽于右侧留下⼀⽚空⽩,巨壑空茫,远⼭⼀带,取孟浩然“⽓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意,整幅笔法秀劲细密,巧妙地把直线、横线、斜线、弧线等各种线条有机地结合,通过轮廓的轻重,线条的疏密,清楚地交代出楼阁远近纵深的层次感和“向背分明”的体积感,⽐例构造准确合度,飞檐、梁柱、⽃拱、围栏等细节描写具体⽽精致,让观者有⼏可⾛进画中之感。
舍弃设⾊⽽纯⽤⽩描的表现⼿法,使得画⾯虽千繁万复却不显阻滞拥塞,盈尺之间,明洁素雅,美轮美奂。
其精整⼯细的线描,正可谓“细若蚊睫,侔于⿁⼯”,这种纯以墨笔⽩描界画建筑的⼿法到元代以后已成为绝响,以⾄于清⼈李佐贤误以为此图是宋⼈所为:“《岳阳楼图》,界画精巧,飞阁层檐,⼀丝不乱,楼中⼈物,纤悉具备,殆类⿁⼯……此等书画,乃宋⼈绝技,元明以后,已成《⼴陵散》矣。
” 此幅右上以蝇头⼩楷题写《岳阳楼记》全⽂,这些题字同样“⼩如蚁⽬”、“细若标针”,与其细密的画风相和谐,同时补充了画意,增强了作品的⽂学性和抒情效果,这也是夏永对中国古代界画发展的⼀⼤贡献。
夏永《岳阳楼图》图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夏永《岳阳楼图》图页
相⽐之下,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夏永《岳阳楼图》就要差⼀些了。
说差并不仅仅是说画的外观品相(尽管品相确实存在差距),⽽且画上只有蝇头⼩楷《岳阳楼记》但没有夏永的题款。
下⾯是故宫
博物院关于此画的介绍。
蝇头⼩楷题写《岳阳楼记》但⽆题款鉴藏印“廷相家藏图籍”
有鉴藏印“廷相家藏图籍”⼀⽅。
对幅钤“⽆棣李佐贤⽣平真赏”印。
对开清代李佐贤题跋:“岳阳楼图,界画精巧,飞阁层檐,⼀丝不乱,楼中⼈物,纤悉具备,殆类⿁⼯。
上题岳阳楼记,楷书如蝇头蚊脚,⾜使离娄失明,不知作者如何著笔。
此等书画,乃宋⼈绝技,元明以后,已成《⼴陵散》矣。
古今⼈不相及,即艺事可见。
李佐贤识。
”钤:“⽵朋”印。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省境内,相传最早为三国时东吴名将鲁肃训练⽔师的阅兵台,更因北宋著名⽂学家范仲淹脍炙⼈⼝的《岳阳楼记》⽽著称于世,其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名楼”。
此幅与故宫藏另⼀件《岳阳楼图》之构图、技法如出⼀辙,只是⼀为纨扇,⼀为册页。
其精整⼯细的线描正可谓“细若蚊睫,侔于⿁⼯”。
这种纯以墨笔⽩描界画建筑的⼿法到元代以后已成绝响,以⾄于清⼈李佐贤误以为此图是宋⼈所为。
【后记】
该说的说完了,两件作品孰是孰⾮、孰真孰假不是我们能够考虑的问题。
既然都是两个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我们就都认为它们是真的吧。
这⾥说⼀个不把他们混淆的简单的技巧:圆的在台北,⽅的在北京。
记住这句话就不会再张冠李戴了。
⾄于学习和鉴赏就不⽤我说了,哪个看着漂亮顺眼就选
哪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