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程是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学内容。
在这一课程中,主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背景、回归过程以及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回归后两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难点: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和影响,理解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3. 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通过引入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教师讲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六、课堂作业1. 小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研究报告。
2. 个人思考:要求学生思考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部编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八下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主要讲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事件。
本课内容涉及香港、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我国政府对港、澳的政策。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香港、澳门的基本情况,对我国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香港、澳门回归的详细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我国政府对港、澳的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我国政府对港、澳的政策。
2.教学难点:香港、澳门回归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学生对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性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时刻。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香港、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我国政府对港、澳的政策。
4.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香港、澳门回归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香港、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如新闻报道、历史图片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生动展示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时刻。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统一大业。
2.呈现(10分钟)展示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回归的历史时刻。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优秀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导入新课
港澳问题 香港和澳门是如何离开祖国怀抱的? 由来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及提出原因 ? “ 一 国 两 2.“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和意义? 制”构想
3.“一国两制”在什么地方成功运用?
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围绕一条主线:港澳离开----港澳回归----归后繁荣展开教学活动,线 索清晰,学生理解透彻,预设教学目标达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历史, 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能根据学科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 教育。但是,整堂课下来在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方面还不够充分, 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提高。
2
2.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
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员的领导下,中
国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中国才能真正的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
教学重点
湾的回归。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交流探讨
提升认识
回归后的 图片展示(多媒体播放) 香港澳门
观看感悟 启发情感
知识梳理 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 (多媒体播放)
归纳总结 巩固记忆
当堂检测 多媒体课件显示
观察回答 尝试检测
板书设计
邓小平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
1997.7.1
澳门回归 1999.12.20
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 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 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 的一步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本课主要研究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包括“一国两制”的构想、回归的经过以及历史意义等问题。
这段历史发生在学生出生之前,因此学生对其历史根源不是很清楚,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也比较陌生。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课采用自主研究、阅读史料、课堂探究讨论等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加深学生对“一国两制”的认识,并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播放歌曲《七子之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然后介绍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曾经遭受的屈辱历史以及面对列强严酷的殖民统治,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接下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一国两制”构想的相关问题,如提出者、含义、实施前提和目的等。
通过多种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最后,介绍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回归是如何顺利实现的。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掌握“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等基础知识,增强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一:香港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讨论二: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讨论三:从香港和澳门被割占到顺利回归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教师归纳总结:在本课中,学生通过材料总结归纳,积极思考并提高了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有效信息,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并意识到史料实证的重要性。
本课的总结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升华,巩固了新知识。
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交流讨论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板书的规范和清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公开课教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实验中学石国红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知道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和意义;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
2、过程与方法搜集香港、澳门的历史、地理、回归历程、回归后的繁荣发展等资料,学会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通过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编演历史剧、观看香港、澳门回归录像等资料,感受香港、澳门艰难的回归历程,加深对港、澳回归意义的理解以及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通过研究小组的多项活动展示,加深对港、澳回归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抒发港澳被侵占和回归的不同感受,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含义及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东方之珠》歌曲,香港、澳门是祖国两颗璀璨的明珠。
但百年前的中国,由于落后,不断遭到外国侵略者的欺凌,使得香港、澳门这两颗璀璨的明珠就这样被列强从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夺走了。
而今这两颗明珠历经艰辛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下面,就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共同回顾一下香港、澳门是如何回归到祖国母亲怀抱的。
【新课探究】一、屈辱的过往过渡:有过失去才会叫回归,那历史上港澳问题是怎样由来的呢?(展示《沧桑回顾》课件,介绍港澳被侵占历程)过渡:每一个中国人,都忘不了这个耻辱,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香港、澳门早日回归。
闻一多先生所作的《七子之歌》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现在我们来看其中的两首。
课件显示《七子之歌.香港》(请一学生带领朗读)课件显示《七子之歌.澳门》(学生聆听歌曲)过渡:闻一多先生所作的《七子之歌》,他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受尽侵凌,渴望重归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word版教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概况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师: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歌词作者是谁?生:《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师:“七子”指的是哪些地区?它们现在情况如何?教师总结:“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到目前为止,除了台湾外,都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香港和澳门是如何回归祖国的。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史料展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
非和平的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
怎样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的对话2.教师提问:邓小平所说的和平方式是什么?提示:“一国两制”。
3.教师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什么是“一国两制”?提示:“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教师过渡:“一国两制”是一种非凡的构想。
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统一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提示: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5.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一国两制”构想的益处。
提示:第一,“一国两制”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
第三,在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既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导地位,又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讲述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事件。
本课内容包括:香港和澳门的殖民化历程,我国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历程,以及回归后香港和澳门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增强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和意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以及回归后香港和澳门的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教学法:以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图片、视频资料,相关历史文献。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简要介绍香港和澳门的殖民化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例:播放香港和澳门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和澳门的美丽风景和独特文化。
2.呈现(10分钟)讲述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呈现我国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历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内容标准: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认识到“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展示香港回归的盛况,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通过文字材料的分析加深对“一国两制”的认识;通过材料研读提高分析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洗雪了百年耻辱,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难点:一国两制
三教学设计
四、板书设计
问题的由来:《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含义)
回归后的发展:持续发展、稳定繁荣回归后的问题: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3课,主要讲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我国现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意义以及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在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以及我国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的热切期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现代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我国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详细过程和意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和图片,深入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和意义,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认识我国政府在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统一的热爱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意义以及影响。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我国政府在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史料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和意义。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国家统一的热爱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13课。
2.史料和图片: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史料和图片。
3.投影仪和白板:用于展示史料和图片,方便学生观看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香港和澳门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美丽的城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主要讲述了我国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的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香港、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以及回归后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决心和智慧,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成功实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香港、澳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香港、澳门回归的详细过程和“一国两制”政策的具体内容还需进一步深入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和拓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以及回归后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掌握“一国两制”政策的内涵和实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感;认识“一国两制”政策的重要性和成功实践,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回归后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一国两制”政策的内涵和实践。
2.教学难点:香港、澳门回归的外交谈判过程;“一国两制”政策在实践中的创新和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时刻。
2.案例分析法:以香港、澳门回归为例,深入剖析“一国两制”政策的成功实践。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以及回归后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4.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教案、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事件。
内容涉及到香港和澳门的租借背景、回归的谈判过程、回归后的政治制度以及回归对我国的意义等。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谈判过程以及回归后的政治制度,掌握相关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谈判过程、回归后的政治制度以及回归对我国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知。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香港和澳门回归为例,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基本情况。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租借和回归的历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谈判过程,总结回归后的政治制度。
2024年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手写教案
2024年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手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详细内容包括: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掌握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过程。
2. 使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认识到“一国两制”对于保持国家主权和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
重点: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及其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利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讲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
3. 分析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介绍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繁荣稳定所付出的努力。
4. 解析“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详细讲解“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让学生理解“一国两制”对于保持国家主权和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意义。
5.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及意义利用PPT展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及意义,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梳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2. 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3. “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4.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及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1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一国两制”构思的基本含义以及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史实
2、难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了解香港澳门的历史,并回顾港澳的分离
1、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差异,面对港澳回归的热切期盼,我们该何去何从?
2、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3.、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出发点是
“一国两制”的含义及作用
“一国两制”最先在什么地方成功运用
4、香港和澳门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回归祖国的,回归后过程和故事?
5、香港、澳门能够实现回归的原因有哪些?
6、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从香港、澳门的被侵占,到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四.课后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史实;认识“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2、通过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通过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和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地图展示香港、澳门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让学生形成形象直观的印象,利于识记历史基础知识。
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养成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史实和历史意义。
难点:对“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含义理解。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香港、澳门的图片教师:最近纪录片的形式很流行,今天我们也筹备一个香港澳门回归的纪录片,纪录片有四集:大体掌握纪录片的筹备指南:一、悲别离二、声声盼三、喜回归四、畅明天(二)教学过程:展示:一悲别离历史回顾:有过离开,再次回来,才可称之为回归,香港、澳门都曾与祖国有过长期的分离,那是怎样一段悲惨的历史呢?学生:结合地图讨论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学生回答。
二、声声盼问题:1、在外国长期的殖民统治之下,香港、澳门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大陆有什么不同?2、我们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既能照顾香港澳门的实际情况又能实现顺利回归?3、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了解决办法?材料: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1982年2月22日)结合材料回答:(1)我国政府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构想是什么?(2)材料中为什么强调“是一个统一的中国”?(3)这一构想对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学生:思考问题突破难点教师点拨:“一国两制”的含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十三课,主要内容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材通过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背景、过程以及回归后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教材还包括了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香港和澳门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
但学生可能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等方面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并通过深入分析,使学生理解回归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
3.史料实证:利用相关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进行解释和分析。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历史资料:与香港和澳门回归相关的资料,如新闻报道、政府文件等。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历史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基本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20世纪末期成功完成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事件。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下,学生可能对相关历史事件和国际形势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掌握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立场和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过程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立场和政策。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和过程,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和国际形势的关联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和图片,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立场和政策。
4.案例分析法:选取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两地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查阅相关资料,熟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及两地的发展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基本情况。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历史事件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加深对港、澳回归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抒发港澳被侵占和回归的不同感受,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含义及影响。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出示问题: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词作者是谁?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有指什么?听歌感受?。
设计意图:设计思路:用歌曲导入,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香港和澳门是如何回归的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展示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的话。
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
非和平的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
怎样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2.教师提问:邓小平所说的和平方式是什么?提示:“一国两制”。
3.教师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什么是“一国两制”?提示:“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教师过渡:“一国两制”是一种非凡的构想。
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统一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提示: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
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手写教案
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手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中国历史》第8册,具体内容为第三章“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详细内容包括香港、澳门被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和中国政府采取的“一国两制”政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被殖民统治的历程,认识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经过,理解“一国两制”政策的内涵。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的经过及“一国两制”政策。
难点: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地图、板书材料。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香港、澳门的美丽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地方,并提出问题:“香港、澳门为何能回到祖国的怀抱?”2. 讲解:详细讲解香港、澳门被殖民统治的历程,以及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过程。
3. 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一国两制”政策的内涵和实施情况。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维护祖国统一。
5. 例题讲解:讲解与香港、澳门回归相关的典型例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2. 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3. “一国两制”政策4. 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及“一国两制”政策。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及“一国两制”政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关注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设计,特别是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指导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回归过程、一国两制政策三大核心内容展开。
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教学设计
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13课,讲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认识“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视频、文字材料、图片学习运动多种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加深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三、重点难点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历史意义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影响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七子之歌——澳门》提问:歌词中的“MACAU”指的是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MACAU”什么时候回到“母亲”的怀抱,它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政策?(二)讲授新课1、香港的由来:播放香港问题由来的视频这节课学习的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那么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回归,之前是怎么丢失的呢?我们来观看香港问题由来的视频回答这些问题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一区;1898年租借新界99年,至1997年6月30日。
2、澳门问题的由来:显示澳门地图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澳门定居权,后面先后占领氹仔岛和路环岛。
3、提问:假如你是港澳居民,在经历了多年的殖民统治后,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4、讨论:要回到祖国的怀抱,那么解决港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影响?武力解决、和平解决5、和平解决符合祖国大陆和香港的发展,邓小平找到了一种和平解决的创新方法,提出了一个什么政策?一国两制6、请学生找出“一国两制”的提出者、出发点、基本含义、意义和前提7、讲述“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变”与“不变”8、香港回归:播放中英谈判的视频。
提问邓小平谈判为什么会有这个底气?1978年,中国在邓小平的带领下进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1、2班历史教案
史料2澳门问题的由来。
2.“一国两制”的构想
史料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
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
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
问题1.: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两种?各有何影响?
问题2: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
问题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基本方针,其含义是什么呢?其中“两制”指的是两种什么制度?
“两制”指的是两种社会制度。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史料1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
会谈过程中,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现在收回香港的时机已经成熟。
应明确指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还包括香港岛、九龙。
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即1997年,中国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经过3年、22轮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史料2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史料3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2.澳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