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技术中土质堤防渗漏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_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技术中土质堤防渗漏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发布时间:2021-09-03T08:14:58.52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6月第11期作者:高亮
[导读] 近些年,我国的建行业的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应关注重点施工环节,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高亮
37072519830501****昌乐县荆山水库运营维护中心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建行业的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应关注重点施工环节,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避免洪涝灾害等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理论对比法,对水利工程堤防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提出了相关防渗施工技术,如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帷幕灌浆防渗技术、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技术等,旨在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优化施工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土质堤防;渗漏病害;成因;措施
引言
防洪堤是水利工程中抵御洪水的主要屏障,在保障水利工程运行质量,农作物灌溉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水利工程防洪堤结构比较复杂,在施工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当,都会影响防洪效果,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1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的目的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民生工程,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堤防在水利工程中有重要价值,防渗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早期由于我国技术水平不高,早期水利工程的规模较小,对于防渗技术的要求低。
如今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更加重视防渗施工。
尤其是堤防防渗施工,一旦堤防发生渗漏,会给水利工程及附近居民造成严重损失,危及居民生命安全。
随着我国防渗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技术逐渐成熟,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会影响到防渗施工的效果。
首先水利工程使用的防渗技术手段单一,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经验,防渗技术和工程实际特点存在一定出入,不相适应,造成防渗效果不好,甚至影响国民安全。
其次由于对防渗施工经验的缺乏,在工程设计上未考虑到长远发展的防渗效果,造成工程运行多年后发生渗漏。
也可能由于材料质量问题,使用原材料质量不佳,埋下了安全隐患。
最后水利工程经过多年使用后,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长期受到水力冲击,造成其耐久性降低,防渗能力显著降低。
因此我国需要加大防渗施工的力度,在技术层面上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杜绝技术上不达标引发的质量问题,从而延长水利工程寿命。
2水利工程堤防渗漏的主要原因
2.1水利工程使用周期过长,提防结构施工材料老化
现象严重。
作为民生工程之一,水利工程的使用也是有寿命的,如果使用的时间过长,各个结构体系功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是抗渗漏性、耐久性能的下降,提防渗漏问题也会越发严重。
为了避免水利工程提防渗漏现象的发生,应在既定施工周期内完工,确保提防各个结构施工材料的抗渗漏功能达标,避免因为较长的施工周期导致提防渗漏现象发生。
2.2材料原因
在水利工程中,材料也是影响工程抗渗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若施工材料性能质量不稳定,强度、硬度、纯度等不高,那么堤坝工程的防渗性也就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堤坝在使用期间出现渗漏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调查发现,一些水库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相对匮乏、优质材料也较少,因此,采用一些性能质量不稳定的材料进行堤坝施工,使堤坝存在质量隐患。
如某些工程用当地采的土、陶、素混凝土来制作涵管,某些工程使用石灰、土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抗腐蚀性差、强度低,易引起堤坝剥蚀、漏水等问题。
除此之外,一些水利工程使用淤泥质黏土、水稻土或腐殖土作为填充材料,使堤坝的稳定性与强度大大下降,堤坝在使用期间极容易出现漏水、沉降等问题。
2.3自然因素
从目前来看,在堤防护岸长时间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土壤降水,风力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河道边坡失稳,由于土体内部的剪切力和抗剪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会导致土体产生大面积滑落,如果坡面陡峭,雨水径流速度飞快,这也会导致人为土壤侵蚀土壤,大部分都以沙质土壤为主,其凝聚效果非常弱,这是植被生长困难,很容易产生大面积的泥土裸露的情况,而且山区降水多发雨量大与水急,会造成地表土层植被受到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河道堤防护岸要比周围的地面更高,受到风力作用的影响会导致堤防护岸受到风蚀,增加堤防护岸损坏情况。
3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措施
3.1抛石护岸施工
抛石护岸施工是水利工程防洪堤施工的核心工序,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从脚到坡开展抛石操作,边抛石边测量,超过设计允许规定的标准及时修正。
在整个抛石护岸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在抛石护岸施工之前,要进行整体测量,以便形成相对完整的施工网络。
抛石过程中,需要按照石头、河流、水位3个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抛石位置。
在抛石之前需要做好试验检测工作,为抛石护岸施工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升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先进行远处抛石护岸施工,再进行近处施工,先进行水下护岸施工,再进行水上护岸施工。
为降低水流对抛石护岸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水深、流速等进行详细测量,以确定抛石的具体位置和抛石量,提升抛石护岸施工质量。
如果在枯水季节施工,需要适当加强水上护岸施工,抛石船靠岸之后,进行人工抛石操作,按照设计图纸中的要求和规定,合理改变抛石重量情况,保证施工质量。
3.2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在水利工程土质堤防施工中,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许多水利堤防渗漏问题都是由材料不过关引起。
为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土地堤防施工时一定要按照国家与行业有关要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材料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材料管理实施细则,明确材料质量管理目标与要求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手段切实加强对材料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要按照招投标文件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并且严格落实材料质量控制制度,对所有材料都进行三检,严禁将劣质材料、问题材料应用于工程。
施工材料进入
施工场地后要根据材料的成分、性质、用途等分类存放并做好相应防护措施,防止材料受潮或变质,要确保各材料的性能质量符合工程使用要求。
3.3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混凝土具有防渗特性,利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对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实现水利工程防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防渗墙厚度的控制,优化施工流程,科学合理地控制施工参数,如防渗墙的厚度、结构密实度等,以使混凝土防渗墙能够达到既定的防渗效果。
不同厚度防渗墙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效果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考虑到防渗墙的重力作用,应选取深厚型或者浅薄型结构,同时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施工防渗墙类型的选取。
浅薄型防渗墙结构的厚度控制在10~20m,特殊情况下将厚度增加到30m;深厚型防渗墙结构的设计厚度可达到60~80m,特殊情况下可将厚度增加到130m。
在江河湖堤工程施工中,一般使用浅薄型防渗墙;在水势凶猛的区域,一般使用深厚型防渗墙结构。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对水利工程渗漏施工技术的分析,提出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技术。
通过对渗漏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防渗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防渗施工效果,提高工程质量。
未来还需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提高施工技术标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管理,从而保证水利工程防渗性能,延长其寿命。
参考文献
[1]王闯.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5):138-139.
[2]李晓军.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