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的演说》课时教案.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的演说》课时教
案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时教案zzggccl97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敬之情。
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 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营造朗读教学的气氛,抓住“赞美”这一全文的感情基调,在反复地朗读中体验演讲的风格、语言的风采和澎湃的激情。
接受自由、平等、和谐、和平、正义等思想的熏陶。
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重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体现互动的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接受“自由、平等、和谐、和平、正义”等思想的熏陶,把人类先贤为正义呐喊和对良知呼唤的精神根植在自己的生命中。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
2.通过朗读和品味,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感到陌生,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因而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很难激起感情共鸣。
(方法突破:作为一篇演讲,本
文诗化的语言风格,澎湃的激情浪潮和闪耀的思想光辉,使它成为朗读教学的难得材料,要把朗读的教学贯穿始终,带领学生沉潜于字里行间,了解演讲词的独特风格,领略雨果浪漫主义大师的风釆,体会雨果激情澎湃、恣意汪洋的语言魅力,真切走进雨果高尚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还原到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体会两位先贤所拥有的使命感。
借助课堂对话,强化学生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意识,认识对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追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导读法、点拨法等。
学习方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的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伏尔泰的故事,聚焦于伏尔泰为弱势人群呐喊、奋争的正义行动,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含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 找雨果、伏尔泰的相关资料。
2.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媒体岀示罗丹的雕塑《思想者》,谁知道关于这座雕塑的相关信息?(学生思考并欣赏雕像,在感受艺术张力的同时,对思想者产生敬意。
)2.这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迪#8226;罗丹创作于1880-19 00年的作品,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雕塑中的人物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
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
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
后的判决,他苦闷矛盾的复杂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