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主要医技用房暖通空调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主要医技用房暖通空调设计
李林; 张宁
【期刊名称】《《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年(卷),期】2016(035)010
【总页数】4页(P47-50)
【关键词】放射科; 暖通空调; 设计参数; 系统类型
【作者】李林; 张宁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综合医院项目正在建设中,综合医院分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各种科室及药剂、检验、放射等医技部门[1]。

全国范围内大于800床规模的各类医院数量在急剧上升中,而且有不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计划的规模定位也在800床以上,因此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第十七条规定[2]:医技科室在综合医院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宜低于27%。

随着医院成立时间和医龄的增长,医院放射设备也将随时更新与增添,因此放射科的快速发展为医疗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放射科[3]包括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放射诊断主要包括X光透视、CT等;放射治疗则包括X光深浅部治疗以及直线加速器治疗等,一般来说,放射治疗产生的辐射比诊断产生的辐射要强很多。

放射科主要医技用房在各大医院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主要包括以X射线
为代表的一系列成像设备(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和一系列集核医学影像、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设备等。

由于该类型科室具有独立性、放射性,房间内安置了各种类型的高端医疗设备,放射科设备对室内温湿度有特殊的要求、散热量较大、价格昂贵、存在射线辐射等原因,暖通空调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针对其机房和配套设施的暖通空调设计与其他科室房间的设计存在较大差别,其暖通设计亦带给了设计人员一定的挑战,本文针对几种主要的放射科医技用房的暖通设计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各房间的室内环境及其工艺要求,提供暖通空调设计的思路及原则,便于设计人员参考应用。

2.1 室内设计参数
由于放射科设备本身对室内温湿度有特殊的要求,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设备要求来给定室内的温湿度参数。

根据GB501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1]和房间本身的特性,同时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技楼工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一期工程等多项项目的经验,推荐采用以下室内设计参数,详见表1。

2.2 室内空调负荷计算
在综合医院建筑平面布置中,诊断及办公区多布置在建筑靠外墙的区域,而放射科各科室多布置在建筑内区,围护结构所引起的室内负荷小。

部分医技用房采用比较厚重的围护结构防止辐射,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技楼工程直线加速器室采用1400 mm的混凝土墙。

同时,放射科内的设备散热量较大,对空调负荷的影响特别大,设备的具体散热量应该以实际的设备样本上的参数为准,当无具体样本参考资料时,根据文献[4]以及实际项目经验可以参考表2。

3.1 放射科空调系统特殊要求
不同于舒适性空调,放射科医技用房的空调以工艺性空调为主,放射科的设备不仅对温湿度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还要求空调系统需具有独立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重要设备间应杜绝空调水的跑冒滴漏,严禁风机盘管设置于此类房间。

综合以上特殊要求,根据投资及医院规模等因素,多联机空调系统、直接膨胀式空调系统以及精密空调常用于放射科的空调系统设计。

根据数据调研和资料收集,放射科空调系统要求总结如表3。

3.2 放射科空调系统设计
在实际项目设计中,放射科空调系统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不与医院空调大系统合用,以便灵活控制和使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多联机由于采用氟系统制冷,在放射科医技用房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X射线机、CT、DR、DSA检查室、控制室。

MRI及直线加速器室多采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根据不同的房间室内设计参数要
求采用不同的空调形式,根据调研结果推荐采用下列形式,如表4。

3.2.1 MRI:(核)磁共振空调设计
空调设计为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采用全空气系统,GB50139-2014《综合医院
建筑设计规范》也对空调系统形式作出了明确要求。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技楼工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一期工程以及山西人民医院核磁共振机房设计[5]
房采用了恒温恒湿空调。

放置空调室内机处需设置给水管和地漏,用于加湿和排除冷凝水,或将室内机放置于室外机房内。

3.2.2 直线加速器空调设计
空调机组可采用恒温恒湿机房精密空调,冬季加热方式为电加热,新风量:按4
次/h。

适宜的机房温度及通风换气对直线加速器的稳定运行及排除空气电离产生
的有害物质(高浓度臭氧、氮氧化物等)提供了环境保障。

空调机组可采用恒温恒湿机房精密空调,冬季加热方式为电加热,新风量:按4次/h。

3.2.3 回旋加速器空调设计
由于常年发热量比较大,可采用独立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设计时应注意采用压缩机供冷水,独立于整个建筑的集中空调系统。

在系统设置时注意将发热量大且全年发
热的房间,如机房、设备间等单独设计一套系统,室外机采用低温制冷性能比较好的产品,可全年供冷,而控制室、候诊区等室内发热量不大的辅助房间单独设计一套系统,夏季可制冷、冬季可制热。

回旋加速器自带一个换热柜,用于为加速器和辅助设备提供降温的闭式水循环系统以及脱离子水系统,需要设置一套冷却水系统。

3.2.4 DSA、DR、CT空调设计
机房的控制室、检查室、设备室内存在较大设备散热,其余各项内容均和常规负荷计算相同(影像科机房一般为无外墙和外窗的内房间,无外围护结构负荷),多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集中空调系统。

X射线机房、多功能机房、控制室采用直接蒸发式独立的空调系统。

房间较多的医技区域宜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系统,原因是医技区有许多房间需要有压力控制。

空调系统也可根据项目造价及医技用房的规模等条件选用独立的分体风冷机,要求常年供冷。

4.1 放射科通风系统特殊要求
综合考虑放射科机房存在的辐射隐患和空调系统的节能需要,结合前期调研工作,MRI、DR、CT、回旋加速器室等通常采用气体灭火,需要设置灭火后的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不应小于5次/h。

排风口宜设置在防护区下部,并远离门口。

有辐射隐患的机房房间所在区域的送、排风管道需要在管道外敷设铅皮,穿屏蔽墙的送、排风管道应做“S”形处理,是辐射自然衰减,减少辐射隐患,文献[6]提出穿越X线、DR及CT的风管采用3~4 mm厚的铅板作包裹处理,穿越MRI室所用的通风管道及其他配管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如玻璃钢、聚乙烯等。

4.2 放射科通风系统设计
4.2.1 MRI:(核)磁共振通风设计
高场MR机,病人被罩在很小的设备空间内,容易导致缺氧,故需设置氧气端口。

超导性MR机防护罩顶部有氦气排出,应设置管道与机身自带排气管(失超管)
连接,管材可采用无磁不锈钢,管径约φ200。

MR检查室送风口应避开磁体,检查室应设置事故排风系统,防止液氮、氦泄漏造成室内人员缺氧窒息。

MR检查室新、排风换气次数一般要求大于5次/h或者新、排风量至少500 m3/h;控制室、设备室新、排风换气次数一般要求大于3次/h;MRI检查区的通风和空调管道才
需铜皮包扎处理,其他放射区不需要。

4.2.2 直线加速器通风设计
直线加速器在运转时,特殊情况下会有少量带有微量放射性物质的气体排放,需要单独设置废气排风系统,此系统也需要过滤和吸附后高空排放,同时排风系统与空调联动,并设置高气密性的电动关断阀。

风管采取“S”弯穿过,并在防护削弱处衬以铅板。

直线加速器工作时,会产生难闻气体,设计通过风机进行排风,同时补以新鲜空气,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4.2.3 回旋加速器通风设计
加速器室产生放射性气体,设置排风系统,排风经中效、亚高效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后高空排放,排风管道处于负压,排风换气次数5~6次/小时。

该房间属于气
体灭火房间,排风系统同时排除火灾后的有毒气体。

排气风管的材料宜采用氯乙烯衬里风管。

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远离门口。

排风量应使防护区每小时换气4次以上。

4.2.4 DSA、DR、CT通风设计
DSA检查室新、排风换气次数一般要求大于6次/h;控制室和设备室的新、排风
换气次数一般要求大于2次/h。

CT检查室新、排风换气次数一般要求大于4次/h;控制室新、排风换气次数一般要求大于3次/h。

CT检查室一般设置氧气和吸引气体端口。

X射线机(X线机、CR、DR、乳腺机、数字胃肠机等)检查室、控制室新、排风换气次数一般要求大于3次/h。

1)直线加速器室及控制室、MRI检查区设备机房及控制室空调设计:机房的控制室、检查室、设备室内存在较大的设备散热,采用恒温恒湿机房精密空调消除热量,空调系统采用可靠的风冷冷媒系统以及独立的新风系统,该机组设置粗、中效两级过滤。

推荐直线加速器室及MRI采用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室内温度宜取
22±2℃,相对湿度60%±10%。

扫描间内必须采用非磁性、屏蔽电磁波的风口,不允许任何建筑设施管道穿越。

MRI及直线加速器治疗区设置排风,排风换气次
数不小于4次/h,排风口设于房间下部。

MRI检查区、直线加速器治疗区等区域
的排风系统在排气侧设置活性炭过滤器,对排风处理之后再高空排放;同时排风系统与空调系统联动,并设置高气密性的电动关断阀。

2)CT检查区、X射线检查区、DSA检查区及控制室机房的控制室、检查室、设
备室内存在一定的设备散热,可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消除热量。

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和装修的要求,空调室内机可选用暗藏风管式,室内机承担室内空调负荷。

设置多联机新风处理机,新风机组自带粗效过滤器,并在管道上设置中效过滤器。

新风处理机承担新风负荷。

CT、DR、DSA等房间设置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一般为3~6次/h。

3)MRI的液氦冷却系统的排风系统,排风管道必须采用非磁性材料。

有辐射隐患的机房房间所在区域的送、排风管道需要在管道外敷设铅皮,排气风管的材料宜采用氯乙烯衬里风管。

穿屏蔽墙的送、排风管道应做“Z”或“S”形处理。

【相关文献】
[1]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2]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
[3]陈文.综合医院建筑防辐射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2
[4]赵建博.医院影像科机房及其暖通空调设计要点[J].暖通空调, 2013,43(增刊1):137-139
[5]张亚萍.谈核磁共振MR机房的设计[J].山西建筑,2013,39(7): 31-32
[6]王松涛,李欣,赵艳波.医院放射科空调系统及防辐射设计[J].暖通空调,2014,45(9):3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