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开发汇报材料(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课程开发汇报材料(2)
2017学校课程开发汇报材料
规范校园制度文化。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把学生兴趣培养纳入到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之中,对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激励。
(2)举办学校艺术月活动。
每年的五月份是我校的艺术月,在艺术月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展示个人的才华、特长,琵琶、二胡、绘画、书法、电子琴等各班学生轮番展示,丰富了学校艺术节的内涵,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地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赢得了家长的支持和信任。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通过比赛锻炼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教育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原则,突出过程评价、学生自主评价为主,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多元评价。
(1)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性评价。
(2)评价方法采用观察、作业、活动情况记录的方式做出单项或综合评价。
(3)密切关注社会反响,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努力得到社会的反馈意见。
(4)学期期末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及所取得的成果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分别为:优、良、中、一般。
(三)、课程实施的收效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校本课程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校本课的实施充分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校本课的实施提高了教师素质,现在我校教师不仅会讲课,而且还要会自编教材,通晓了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3、改变了课程单一的现状,丰富了课程内容和形式
校本课的实施丰富了学校课程内容。
校本课函盖的知识面广,适合学生的各种口味。
丰富了教材的形式,使新的课程理念贯彻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校本课程的实施得到了社会与家长的大力支持。
家长在课程选题、资料收集、学生作品完成等方面都积极参与。
特别是在家长开放日及校园艺术节上,广大家长对我校腰鼓队、太极拳、鼓乐队的表演,对学生的剪纸作品等赞不绝口。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省市县各级领导检查了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情况,对我校的校本课程成果均给予肯定。
我县电视台也对我校的校本课进行了采访,录制的专题片在“稷山新闻”和“枣乡纵横”栏目播出。
二、存在问题: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我校选修的校本课程已经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培养,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的特点得以展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办学特色正在逐渐的形成。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问题和不足。
1.师资水平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了较大阻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宽广的舞台,由于学校教师多方面知识,特别是艺术才能非常欠缺,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正规的艺术指导。
以书法,秦腔,葫芦丝为例,有的教师现学现卖,有的只能是借助网络进行指导。
2.专业知识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动力,但知识的欠缺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进程缓慢而滞后,甚至失去信心,校本课程实施的水平不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就我校目前的师资水平而言,并不是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水平都能达到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需要,老教师勤恳热心有余,但能力和体力跟不上要求,新分配的教师学历高但缺乏艺术素养,有
信心但跟不上课程开发的需求。
因此想给学生一桶水,而教师却没有半桶水。
3.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的特色形成始终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我们没有摸索出它们三者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
如何纵深切入,系统广泛的进行,这是我们的困惑。
4.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程,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大、任务重。
知识欠缺,精力透支,激情和付出是有限的。
教师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发自内心的体现。
三、对策建议
1、组织参加校本培训,培养学校及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经验。
教师的角色是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连同学生,成为构建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校本课程的创生过程应该是师生持续生长的过程。
可以聘请有关教育专家做有关校本课程改革、开发方面的讲座;可以向教师推荐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类书籍,供教师阅读,并鼓励其写读后感……通过多种培训形式,不断培养和提高学校及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2、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
定期组织教研组或课题组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积极广泛地开展研究活动,并鼓励教师将研究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逐步转变为课程的研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让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在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积极配合学校研究校本课程的评价管理
目前,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忽视了对课程开发的评价。
因为没有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管理制度,没有对整个实施进行全程监督,没有对细节作认真反思和客观评价,就不可能发现课程本身隐藏的缺陷,也就谈不上课程的发展和完善。
4、继续挖掘有潜力的课程资源,丰富课程的种类。
5、认识校本课程性质,做好校本课程的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更不可能很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关键是行动,知识只有在亲身经历中才能获得。
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习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贯彻课改精神、激发和培养师生自主开发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等课程的作用,全面落实课改精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校本课程是课程学习中的崭新领域。
我们会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创建我校的办学特色。
使校本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汇报2017-03-24 18:01 | #2楼
一、指导思想: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理念和主体办学指导思想,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
我校于2017年开始,在教研室的指导下,组织教师收集资料,编写校本教材,开发设置“校本课程”。
到目前已开发了五科校本教材,并均已装订成册。
具体内容如下:
(1)手工制作技巧。
(2)诗文诵读。
(3)滕州乡情教育。
(4)刻纸艺术。
(5)环境保护知识。
本学期,我们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校本课程的学习。
三、保障措施:
1.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性。
为避免盲目性,与其他学科一样,开
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
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充分发挥校本课程
的育人功能。
2.重视教师配备。
一、二年级我们选择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三、四年级让学校中层班干部来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3.重视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将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
校本课程是近几年新提出的一门学校课程,我们每个人、每个学校的理解肯定不一样,那么我们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也一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以上只是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几点做法,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在座各位同行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