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限时练习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限时练习一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选择题。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
萧纲
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
两杜昔夹河,二龙今出守。
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注:两杜:西汉杜延寿、杜延考两兄弟,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碣石临东海”与曹操《观沧海》中的“碣石”均为实指,是诗人到达并赋诗之地。
B.“两杜”运用典故,“二龙”运用比喻,言简意丰,表达了对二刘的赞美、期许之情。
C.“夜犬”不惊,“神牛”息斗,一切喧嚣嘈杂都已消失,表现出饯别之夜的平和静谧。
D.本诗记事,写景,抒怀,层层推进,脉络清晰,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惜别之情。
【答案】A
【解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
多个层面。
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
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A项,“均为实指”赏析有误。
曹操《观沧海》中的“碣石”是实指,本诗中的“碣石临东海”并不是实指,是用它来指孝仪的管辖地,因为濒临东海的碣石在临海境内,诗中借辖地名来点题。
故选A项。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试题。
水龙吟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
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
苍鬓羁孤,粗营鸡黍,
浊醪催贳。
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
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
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
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贳:读shì,赊欠。
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
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
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
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
D.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
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答案:C
解析:
从诗中的“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并不是“遥
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
2.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
悲叹。
下面诗句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诗经·卫风·氓》)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E.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答案:C、D
解析:
从题干中可以得出,“牛山底事,强成沾洒”是借用典故表达时光易逝。
选项中应该也包含典故
和时光易逝的含义。
A选项是年华老去,但是没有典故。
B选项是将愁比作春水,没有典故也
没有时光易逝的意思。
C 选项是运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两个大家族王谢的典故,表达物
是人非,时光易逝,符合题意。
D选项运用了廉颇的典故。
齐国的国君听信谗言,中了秦国的计,打了败仗,又派使者去请廉颇,可是使者已经被秦国收买了,廉颇为了证明自己还可以打仗,拉开了一把大弓,吃了几桶饭,可是使者却虚报廉颇已经不能再打仗了,最后齐国被秦国
所灭。
这个典故也是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意思,符合题意。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哭李远
卢尚书
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
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棋。
洛下已传平子赋,临川争写谢公诗。
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
注湄:岸边。
丹旐(zhào):旧时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的旗子,俗称招魂幡。
平子赋:张衡的《西
京赋》。
邻笛悲:魏晋时,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嵇、吕后被司马昭杀害,向秀过嵇旧居山阳,听邻人笛声,怀亡友感旧音而叹,作《思旧赋》。
问题:这首诗的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
【答案】尾联曲婉深挚地表达了诗人路经友人李远故居时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悲伤情怀。
用典。
诗人用向秀路经其友人山阳故居,闻邻人笛声,感怀故人,作《思旧赋》的典故表达感伤哀悼
之情。
反衬手法。
以有声衬无声,用风吹落木的萧萧之声和悲凉的笛声反衬友人逝去后故居的
冷落凄凉,表现诗人内心的沉痛悲伤。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考查范围是尾联,减少了难度,答题时要
注意全面解答,以防遗漏。
特别是用典,需要调动我们以往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