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广西宾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 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 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 孔子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
2.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的关系。
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3. 宋代《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开始更多地被关注,这反映出宋明理学
A.具有信仰色彩
B. 回归儒学本原思想
C. 强调生活实践
D. 重视内在道德修养
4. 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由此可见他
A. 强调实地调查
B. 反对君主专制
C. 维护儒家正统
D. 主张经世致用
5. 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
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生而平等”
6. “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
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该观点最早源自A.启蒙思想家 B.宗教改革者 C.人文主义者 D.古代儒学大师
7.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A. 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 与上帝直接对话
C. 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 批判神权统治
8. 14~18世纪,欧洲社会的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深刻影响是
A. 挑战了上帝造人学说的权威性
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欧洲胜利
C.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D.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9. 造纸技术的改革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进行的,其成果经皇帝下令推广……司天监(古代观测、研究天文等方面的机构)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D.科学家的积极探索
10.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宗教化 B.贵族化 C.神秘化 D.平民化
11. 唐朝画家阎立本画的《秦府十八学士图》、《永徽朝臣图》都是描绘当时文臣谋士的大型作品。
贞观十七年(643年)画的《凌烟阁功臣图》,更是继汉代麒麟阁及南宫云台画功臣像后为表彰功臣勋将而进行的重要创作。
这些作品的主要功能是
A. 歌颂王朝的威德
B. 描绘重大事件
C. 为巩固政权服务
D. 表彰功臣勋将
12. 文化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下列时代风貌与文化艺术特色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B.隋唐时期盛世气象——杜甫诗歌体现忧国思家情
C.宋代社会生活丰富——反映市民生活的话本流行
D.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小说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
13. 之所以说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因为
A.把变量引进了数学,成为数学中的转折点
B.使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
C.是在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D.是近代物理学思想的一场大革命
14.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
下面的哪一句话可以最恰当地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
A. 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体系
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出去,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C. 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
D. 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15. 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主要的依据是
A.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蒸汽机的使用使工业集中生产成为可能
C.蒸汽机的使用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 D.蒸汽机的使用使人口向城市集中
16.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 铁路运输
B. 航运
C. 航空
D. 电报通讯
17. 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指的是
A. 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 西方的思想文化
D. 外国历史地理知识
18.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产生这一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严格教育
B. 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C. 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9.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
”材料试图说明
A. 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D.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20.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2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中,最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主张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2.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的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
B. 复古主义思潮盛行
C. 人民群众尚未觉醒
D.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3.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因为它
A. 在俄国取得巨大成功
B. 符合中国国情
C. 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
D. 内容丰富全面
24. 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
”邓小平的这段话
A. 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 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 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5题1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共52分。
)
25. (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
……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理性,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思想核心,并分析其主要历史作用。
(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
(6分)
26.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二:“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应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通过自己的立法机关来行使立法权。
立法机关定期开会,除此之外还有权监督法律的执行。
”“行政权是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权力,它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由国王掌握。
”“司法权是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的权力,具有独立性,应由法院和陪审官会使。
”
——孟德斯鸠
材料三:人们在建立国家时,每个人通过契约把所有的权力都转交给了集体,在由这样的契约所建立的国家里,所有的人在政治权利方面都是平等的,人民集体经常表达出来的意志成为“公意”,它构成主权,主权即公意的运用。
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
它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它是统一的,也不能被分割。
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应该执行人民的意志,受人民监督。
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任用和罢免他们。
——卢梭
(1)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并从理论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
(6分)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的相同点。
(2分)
27. (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康有为)说:“天道,后起者胜于先起也;人道,后人逸于前人也。
”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发展的,由君主专制的“据乱世”进化到君主立宪的“升平世”,而后再进化发展到民主的“太平世”是历史的必然。
根据这种进化历史观,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不合时宜,应当被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所代替。
“世运既变,治道斯矣。
”
材料二:梁启超指出,所谓立宪政体,就是“有限权之政体”。
在这样的政体中,君有君之权,同时,
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官有官之权,权力也是有限的;民权也不例外。
那么,谁来“限权”呢?在宪政国家中,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
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而不是君主。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核心。
(4分)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认为实行宪政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4分)
(3)材料三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民主思想? 上述材料能够反映中国近代社会什么趋势或特点? (6分)
28.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
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
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第二次结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各是什么?文中的“第二次飞跃”的实质是什么?(6分)
宾阳中学2018年秋学期段考高二历史(理)参考答案
1~5 D B D D A
6~10 C C C A D
11~15 C B C B B
16~20 D A D D D
21~24 C D C D
25.
(1)意义: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众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
(4分)
(2)思想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史作用: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4分)
(3)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理性,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批判旧儒学。
(6分)
26.
(1)主张:提倡三权分立。
影响: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4分)
(2)共同之处: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捍卫人权。
(6分)
(3)实质:都是资产阶级发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分)
27.
(1)核心:提出“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主张以君主立宪制代替君主专制制度。
(4分)
(2)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条件:制定宪法和培养合格国民,“广开民智”。
(4分)
(3)思想: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趋势特点:政治民主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仁人志士的思想探索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6分)
28.
(1)发展阶段:学术——政治——伦理(器物——制度——思想)(2分,答全才给分)。
原因: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尊孔复古逆流兴起;袁世凯复辟帝制;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
(答出两点即可)(4分)
(2)实践: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理论成果:形成毛泽东思想。
实质:探索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