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长征》节选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5课《长征》节选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猝.然()愕.然()道qiàn()冤wang()
2.下面的句子: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在表中:然后改正。
(1)夕阳西下:如血的晚霞冉红了无边无际的草地。
(2)篝火渐渐化作一轮火红的朝阳:夜幕中的草地又赢来了彩霞玄丽的一天。
3.“特写”是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目的是为了突出某个人物、某个细节。
请你分析下面两句“特写”的作用。
(1)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
(2)刘少奇怀中的战士拿着那袋所剩不多炒面的手渐渐松开:啪的一声: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掉在了草地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警卫员以身护马:伸出双手大声喊:“不!不!……”之后:电视镜头上是“长时间的静寂”。
请你思考:此时:刘少奇同志、彭德怀同志、警卫员同志各在想什么?注意应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也应符合剧情的发展。
刘少奇同志:
彭德怀同志:
警卫员同志:
二.阅读理解、分析。
夜幕笼罩着无边无际的草地:簇簇篝火映着一群又一群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
万籁俱寂的草地夜空:突然飞来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的歌声。
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围坐在篝火旁边的:有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成仿吾、冯雪峰、邓颖超、贺子珍、李伯钊等数十名男女红军。
徐特立、成仿吾等受到《马赛曲》的感染:情不由己地站起:用法语放声歌唱:渐渐地草地上回荡着混声合唱《马赛曲》。
董必武、邓颖超、贺子珍等不会用法语演唱:但都深深地被这歌声所激励:一扫满面的疲惫之色。
毛泽东循着歌声走到近前:他驻步静静地倾听。
《马赛曲》的歌声终止了:但草地的夜空依然余音不绝。
毛泽东边说:“好!唱得好!”边带头鼓掌。
“主席!”众人异口同声地喊。
毛泽东激动地:“同志们!我从你们的歌声中不仅感到了力量:忘记了饥饿:而且还看到了中国革命最美好的希望!我想:董老是会同意我的话的。
”
董必武:“主席说得对啊!我是前清的秀才:民国初期的同盟会员:也是与主席一道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做梦也不曾想到会在千里草地上听《马赛曲》:而且是由蔡畅同志用法语领唱的。
这不禁令我想起了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驱秋瑾!”
毛泽东:“和你们坐在一起的还有大文学家成仿吾、冯雪峰、李一氓等同志。
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创举:而且也是中国文人的骄傲!”
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
毛泽东:“我哪里有哇!不过:我从《马赛曲》中感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草地上响起了赞同的掌声。
……
5.《长征》节选中“草地之夜”这个场景与前三个场景所渲染的气氛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红军过草地饥饿难耐:可大家为什么高唱《马赛曲》:还翩翩起舞:这其中包含了他们
怎么精神品质?请结合《七律长征》和《过雪山草地》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听了《马赛曲》后:毛泽东赞许说:“好!唱得好!”请问好在哪里呢?(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有类似的体验吗?举例说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创举:而且也是中国文人的骄傲!”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与写作
10.请你结合相关事例谈谈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5课《长征》节选答案
1.cùè歉枉
2.冉-染际―迹赢-迎玄-绚
3. (1)这儿的特写句主要表现红军战士崇高的革命信仰、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向着北”表现红军战士北上的坚定决心:“拼命挣扎”表现了他们的英勇精神。
(2) 刘少奇怀中的战士已经因饥饿昏倒过:他手拿着的那袋炒面一直保存着:舍不得自己吃一口。
从这些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红军战士关心他人、关心革命的共产主义精神。
这位战士牺牲了:但是他的这种伟大精神却极大地感染了读者。
4.略
5.前三个场景着重反映红军过草的艰难:渲染了一种沉郁、悲壮的气氛:“草地之夜”这个场景:突出红军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洋溢着乐观、喜悦的气氛。
6.围绕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谈。
7.我从你们的歌声中不仅感到了力量:忘记了饥饿:而且还看到了中国革命最美好的希望!
8.道出了革命理想、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红军长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财富:红军指战员“不仅感到可力量:忘记了饥饿:而且还看到了中国革命最美好的希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事实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体验略
9.文人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进行革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这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光荣和自豪。
1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