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全年体育与健康教案合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高二班级:第2周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1、柔韧性
1、协调性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统一听指挥练
习。
3、提出要求。
4、检查、纠正。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体会动作。
一、练习方法:
1、正踢腿。
30×2
要求:二步一踢,脚过头。
2、侧踢腿。
30×2
要求:二步一踢,
2、髋。
30×2
要求:交叉转髋。
3、单脚跳。
30×2
要求:一脚二次换。
二、评价:自觉练习。
认真练习
体会动作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无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提高了
运用队
列技术
动作的
能力。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
极、主动
练习,培
养动作
一致,集
体主义。
最
高
心
律
13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1、协调性
2、俯卧撑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统一听指挥练
习。
3、提出要求。
4、检查、纠正。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体会动作。
一、练习方法:
1、侧身跑。
30×2
要求:侧身对前的滑步。
2、倒着跑。
30×2
要求:重心前倾。
3、转髋。
30×2
要求:交叉转髋。
4、俯卧撑。
要求:20×2
二、评价:自觉练习。
认真练习
体会动作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提高动
作质量。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精神饱
满,排面
整齐。
最
高
心
律
13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1、速度性练习
2、跳跃性练习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统一听指挥练
习。
3、提出要求。
4、检查、纠正。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体会动作。
一、练习方法:
1、30米跑×3
要求:全速跑。
2、20米跑×2
要求:全速跑。
3、单腿跳30米×2
要求:中途不能缓腿。
二、评价:自觉练习。
认真练习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提高动
作质量。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精神饱
满,排面
整齐。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跳绳:
集体10——12人跳
绳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演示
动作。
2、提出练习要求。
3、各小组练习。
4、计时比赛。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团结协作。
一、练习方法:
1、分成小组练习2—3分
钟。
2、分组练习1—2分钟,
明确练习人数和比赛
内容。
3、计时比赛,2分钟。
二、评价:
1、积极练习。
2、协调配合。
协调配合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实心球24个、跳绳5根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发展上下
肢力量,
会协调用
力。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
极、主动
练习,并
注意安
全。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1、速度性练习
2、力量性练习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统一听指挥练
习。
3、提出要求。
4、检查、纠正。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体会动作。
一、练习方法:
1、30米跑练习。
要求:全速跑。
2组
2、25米单腿跳。
要求:中途不能换腿。
3组
二、评价:自觉练习。
认真练习
体会动作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排球25个、口哨1个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进一步改
进、提高
正面双手
垫球的技
术动作。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
极、主动
练习并注
意安全。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1、速度性练习
2、腿部力量性练习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统一听指挥练
习。
3、提出要求。
4、检查、纠正。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体会动作。
一、练习方法:
1、30米跑练习。
要求:全速跑。
2组
3、25米单腿跳。
要求:中途不能换腿。
3组
二、评价:自觉练习。
认真练习
体会动作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4、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排球25个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心率曲线图学
生
体
育
能
力
巩固、提
高基本垫
球技术动
作,发展
下肢力
量。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
极、主动
练习、并
注意安
全。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跳绳:
集体10——12人跳
绳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演示
动作。
2、提出练习要求。
3、各小组练习。
4、计时比赛。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团结协作。
一、练习方法:
1、分成小组练习2—3分
钟。
2、分组练习1—2分钟,
明确练习人数和比赛内
容。
3、比赛,2分钟。
二、评价:
1、积极练习。
2、协调配合。
协调配合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实心球24个、跳绳5根、双杠3副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发展上下
肢力量,
会协调用
力。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
极、主动
练习并注
意安全。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1、速度性练习
2、力量性练习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统一听指挥练
习。
3、提出要求。
4、检查、纠正。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体会动作。
一、练习方法:
1、30米跑练习。
要求:全速跑。
2组
2、25米单蛙跳。
要求:2组
二、评价:自觉练习。
认真练习
体会动作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排球25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心率曲线图学
生
体
育
能
力
巩固、提
高基本传
球技术动
作。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
极、主动
练习、并
注意安
全。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接力跑:
改进传、接棒技术
要点:
传、接棒配合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演示
动作。
2、组织学生分组练
习。
3、巡回指导,纠正
错误。
4、总结,评价。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团结协作。
一、练习方法:
1、看示范、听讲解。
2、做原地传接棒练习。
(2组)
3、进行60米接力跑练习。
(2组)
二、评价:
1、积极练习。
2、配合默契。
传、接棒配
合默契。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排球25个、接力棒4根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心率曲线图学
生
体
育
能
力
熟练掌握排球传、垫
球技术动作的,发展
综合运用能力;
发展集体配合跑的
能力。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极、主动练
习、并注意安全。
最
高
心
律
16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力量性练习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统一听指挥练
习。
3、提出要求。
4、检查、纠正。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体会动作。
一、练习方法:
男:俯卧撑3组X12
女:俯卧撑3组X7
要求:女学生有帮助性的
练习。
(降低难度)
二、评价:自觉练习。
认真练习
体会动作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排球25个、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心率曲线图学
生
体
育
能
力
熟练掌握排球传、垫
球技术动作的,发展
综合运用能力;发展
下肢力量。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极、主动练
习、并注意安全。
最
高
心
律
140
课后反思
分间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基
本
部分32
二、跳绳:
集体10——12人跳
绳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演示
动作。
2、提出练习要求。
3、各小组练习。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团结协作。
一、练习方法:
1、分成小组练习2—3分
钟。
二、评价:
1、积极练习。
2、协调配合。
协调配合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实心球24个、跳绳5根、双杠2副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发展上下
肢力量,
改进投掷
中,上下
肢协调用
力技术。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
极、主动
练习并注
意安全。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分间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基
本
部分32
二、跳绳:
集体10——12人跳
绳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演示
动作。
2、提出练习要求。
3、各小组练习。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团结协作。
一、练习方法:
1、分成小组练习。
二、评价:
1、积极练习。
2、协调配合。
协调配合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实心球24个、跳绳5根、双杠3副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熟练掌握
双手正面
投掷实心
球技术动
作,发展
上、下肢
力量。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
极、主动
考试并注
意安全。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分间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基
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1、跨步跳跃
2、单腿跳
3、蛙跳
(25米各2组)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演示
动作。
2、提出练习要求。
3、分小组练习。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注意安全。
一、练习方法:
1、听口令指挥练习。
2、分成小组练习。
(组长负责)
二、评价:
1、积极练习。
2、协调配合。
发展身体
基本的跳
跃能力。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跳箱2副、跳板2副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复习分腿
跳越调相
的技术动
作,并发
展身体素
质练习。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学生顽强
拼搏的精
神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分间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基
本
部分32
二、跳绳:
集体10——12人跳
绳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演示
动作。
2、提出练习要求。
3、组织练习。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团结协作。
一、练习方法:
1、分成小组练习2—3分
钟。
2、分组练习1—2分钟,
明确练习人数和比赛内
容。
二、评价:
1、积极练习。
2、协调配合。
协调配合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跳箱2副、跳板2副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改进分腿
跳越跳箱
的技术动
作,并发
展身体素
质练习。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学生顽强
拼搏的精
神。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分间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基
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1、跨步跳跃
2、单腿跳
3、蛙跳
(25米各2组)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演示
动作。
2、提出练习要求。
3、分小组练习。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注意安全。
一、练习方法:
1、听口令指挥练习。
2、分成小组练习。
(组长负责)
二、评价:
1、积极练习。
2、协调配合。
发展身体
基本的跳
跃能力。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跳绳:4根、跳箱2副、跳板2副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提高分腿
跳越跳箱
的技术动
作,女生
初步体会
侧腾跃越
技术动
作。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学生顽强
拼搏的精
神。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教材:怎样组织小型比赛(理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学校小型比赛的特点。
2、让学生懂得组织小型体育比赛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激发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积极性。
教材内容:
1、比赛项目少
2、群众性强
小型比赛的特点3、活动分布广
4、比赛名目多
5、实际效果好
1、争取支持配合、做好组织工作宣传、培训裁判员
赛前工作2、制定竞赛工作
3、编排秩序册
组织比赛的方法
1、准备场地器材
赛中工作2、组织观众、现场宣传
3、医务防御措施
4、积分、累积成绩
1、公布比赛结果
赛后工作2、奖励优胜
3、总结汇报
介绍4种球类比赛的安排:
1、附加赛
2、双淘汰赛
3、双循环赛
4、混合赛
举例对4种赛事的相关情况进行讲解、说明。
作业:布置每位同学进行一个固定比赛编排。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一、投掷(实心球)
1、正面双手投掷
2、背抛练习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口令指挥,统一
练习。
3、统一练习,检查
动作。
4、分小组统一练
习。
二、教学要求:
1、认真练习。
2、注意安全。
一、练习方法:
1、正面双手投掷练习。
2、背抛练习投掷练习。
一、练习方法:
1、听讲解、看示范。
2、分组进行支撑练习。
二、教学评价:
1、提高动作质量。
2、发展上、下肢力量,会
协调用力。
发展上下
肢力量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跳箱2副、跳板2副、实心球13个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提高分腿
跳越跳箱
的技术动
作,女生
学习侧腾
跃越技术
动作。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学生顽强
拼搏的精
神。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跳绳:
集体10——12人跳
绳
一、教学方法:
1、提出练习要求。
2、组织练习。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团结协作。
一、练习方法:
1、分成小组练习。
二、评价:
1、积极练习。
2、协调配合。
协调配合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跳箱2副、跳板2副、跳绳4根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巩固分腿
跳越跳箱
的技术动
作,女生
学习侧腾
跃越技术
动作。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学生顽强
拼搏的精
神。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一、教学方法:
1、提出练习要求。
2、讲解练习内容。
3、各小组练习。
4、计时比赛。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组长负责。
一、练习方法:
1、分组练习。
2、练习上、下肢力量各三
组。
二、评价:
会使用健身器材。
合作学习,
会使用健
身器材。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跳箱1副、跳板1副、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独立完成
技术动
作,会使
用健身器
材。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学生顽强
拼搏的精
神。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1、俯卧撑
2、原地纵跳
一、教学方法:
1、提出要求。
2、演示动作。
二、教学要求:
1、练习认真。
2、体会动作。
一、练习方法:
1、俯卧撑20—30×2
2、原地纵跳30×2
二、评价:
1、自觉练习。
2、努力练习。
认真练习
体会动作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跳箱1副、跳板1副、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学
生
体
育
能
力
独立完成
技术动
作,发展
身体素
质。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学生顽强
拼搏的精
神。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0
二、接力跑:
教学重、难点:
加强配合熟练程度。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统一听指挥练
习。
3、提出要求。
4、检查、纠正。
二、教学要求:
1、传棒稳、接棒牢。
2、配合默契。
一、练习方法:
1、原地分组练习交接棒。
(2—3次)
2、分组进行练习。
(50米)
3、分组进行比赛。
二、评价:自觉练习。
传棒稳、接
棒牢,配合
默契。
结束
部分5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排球25个、接力棒:2根、哨子:1个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心率曲线图学
生
体
育
能
力
熟练掌握排球传、垫
球技术动作的,发展
下肢力量。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极、主动练
习、并注意安全。
最
高
心
律
14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0
2、简易场地排球比
赛: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提出相关问题。
二、教学要求:
1、相互配合理,使
用合、正确的技术
动作。
2、遵守规则。
一、学练法与步骤:
分组进行比赛。
二、要求:
1、相互配合。
2、自觉执行规则。
相互配合
理,使用
合、正确的
技术动作。
遵守规则。
结束
部分5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排球:25个、哨子:1个、小垫子:14个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心率曲线图学
生
体
育
能
力
使用合理、正确的技
术动作,并在比赛中
合理的利用规则。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极参与比
赛,遵守规则,正确
处理场上的不同关
系。
最
高
心
律
14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分
钟
二、健身练习:
50米迎面接力跑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演示
动作。
2、组织学生练习。
3、组织比赛。
二、教学要求:
1、注意安全。
2、认真练习,积极
参与。
一、练习方法:
1、仔细听讲解,看示范。
2、四路纵队进行练习。
3、参加比赛。
二、教学评价:
1、团结协作。
2、共同参与、想出本组的
最佳方案。
3、遵守规则。
发展下肢
力量,及协
调能力。
结
束部分3
分
钟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消除疲劳
器材排球:25个、接力棒:3根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8%
心率曲线图学
生
体
育
能
力
复习正面
垫球的技
术动作,
提高连续
垫球能
力,发展
奔跑能
力。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培养学生
观察,模
仿,积极
向上的团
队精神。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0
二、耐久跑:
要点:
跑步姿势正确。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提出要求。
3、组织学生分组练
习。
二、教学要求:
练习认真,动作到
位。
一、学练法与步骤:
1、分组进行练习。
中等速度100米跑的练习。
(3—4次)
中等速度200米跑的练习。
(3次)
二、要求:
体会动作要点。
建立较正
确的全程
跑的概念,
体会动作
要点。
结束
部分5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排球:25个、哨子:1个、小垫子:14个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5%
心率曲线图学
生
体
育
能
力
使用合理、正确的技
术动作,并在比赛中
合理的利用规则;建
立较正确的全程跑
的概念体会动作要
点。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认真、积极参与比
赛,遵守规则,正确
处理场上的不同关
系。
最
高
心
律
140
课后反思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
课的组织与实施
实施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的活动
基本
部分32
二、健身练习:
上、下肢力量
1、俯卧撑:
2、15米高抬腿跑: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组织练习。
二、教学要求:
练习认真,动作到
位。
一、学练法与步骤:
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
动作。
2、分组进行练习。
二、要求:
积极主动练习,主动进行
练习。
积极主动
参加练习,
发展上、下
肢力量。
结束
部分3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上课情况。
四、布置作业。
五、下课。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学生做放松
练习。
3、教师讲评。
体操队形。
要求:
1、集体模仿练习。
2、动作放松。
3、收器材。
要求:1、集体模仿练习。
2、强调动作放松。
消除疲劳
器材排球13个、哨子:1个、小垫子:14个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生理负荷练
习
密
度
30%
—
38%
心率曲线图学
生
体
育
能
力
熟悉排球比赛、场地
相关规则知识,初步
形成简单战术意识。
通过教学比赛,强化
学生连续运用技术
能力,初步学习简单
的战术配合
平
均
心
律
110
学
生
行
为
表
现
团结协作,主动进行
配合协作。
最
高
心
律
150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