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活动安全童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活动安全童谣
课间玩,要记牢,活动安全不可少。
下课后,碰碰车,相互谦让最重要。
跑得快,撞得烈,伤了身体误学习。
上楼梯,走阶道,一步一步不可跑。
课间活动多,安全要牢记。
个个讲文明,人人守秩序。
你不追,我不赶,
健康加快乐,平平才安安。
适应时间:刚开学的2周
学情分析:
课间活动的安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之一。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老师们更是手把手地指导,可谓细致。
实地讲解、看图、儿歌等费尽心思,教学内容如下:
以上内容整合于晨间活动、品德与生活、人与自然等课中。
经过近三个星期明理和训练,孩子们基本懂得了这些道理,谈起来也头头是道。
但令人不得其解的是,还是频繁地出现一些碰撞的事件,以至一有孩子来办公室“报告”,就想是不是又撞了。
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入思考。
于是每节课后对孩子们的课间活动更为细致地进行了观察,发现课后极少有孩子真正在玩游戏,而且玩的游戏也很有限,更多的孩子则不知道该玩什么,有的孩子灌了水后,拿了瓶子东游西荡可以喝上七八分钟,有的孩子在草地上捡到根树枝就当起了“马鞭”疯闹,有的去上厕所就一路“参观”,被别班的孩子“哄”出教室,还有的这边提醒别的孩子不要乱跑,那边就追着拿了自己物品的同学大喊大叫。
仔细想来,这也不能怪孩子们,我们老师在“堵”的同时也得注意“疏”啊!在幼儿园时游戏都有老师领着,而且集体游戏居多,角色也作了分配,如今上了小学,课间各玩各的,尽管已经知道要安全游戏,可又该玩些什么,孩子们哪懂得如何支配这十分钟的时间呢?背着老师疯闹追跑,碰撞就难以避免,所以要解决这问题关键还是如何“疏”。
设计意图:
从典型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知道后果,进一步懂得要安全游戏的道理。
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的活动,推荐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从榜样出发引导学生守秩序、讲文明。
活动目标:
初步懂得课间怎样做到守秩序、讲文明,知道课间可以玩哪些有趣又安全的游戏。
活动准备:照片若干、儿歌、评价表等。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有这么多客人来我们班参观,让我们一起介绍一下我们班吧!(一起向客人介绍班名、口号等,配动作。
)
2、有客人来,我们小朋友都很开心,是吗?可是学校里有几位主人却开心不起来,还很担心呢!是谁呢?(出示照片:教室前的几棵树)
3、是呀,就是我们教室前面的大树伯伯们。
原来大树伯伯们天天下课看着小朋友玩,看到了小朋友在玩危险的游戏,担心小朋友的安全呢!
把老师、家长担心的问题转移给教室前面的“大树伯伯”,从地理位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合情合理,同时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分析明理
1、引导了解大树看到了什么。
(有人爬树、甩“马鞭”、追跑等)
2、追问:追跑会有什么危险呢?
(随机出示拐角、台阶、橱窗等危险地段照)
3、大树伯伯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朝我们小朋友大声地喊:“小心啊!小心啊!”哎!可小朋友只顾跑闹,听不到。
所以为了我们的安全,下课我们得学会守秩序,再也不要让大树伯伯们担心了!
(板书:守秩序)
引导学生回顾课间的一些危险行为和实例,并出示危险地段的照片,强调后果,进一步懂得课间要守秩序的道理。
三、适时点拨
1、那么我们下课可以玩些什么呢?(出示高年级学生活动照。
)
①“跳牛皮筋”:他们在干什么?如果你也喜欢玩,可以向大姐姐或会跳的同学请教,以后也带皮筋来玩。
②“观察植物”:猜猜他们又在干什么呢?原来呀他们是在用亮眼睛观察植物呢,如果我们小朋友学会了观察植物、动物、大自然,就会发现大自然的很多奥秘,懂得很多知识。
③“丢手绢”:“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师生一起唱。
你瞧,大哥大姐们个个笑容满面,玩得多开心呀!
2、想想为什么他们会玩的那么开心?(板书:讲文明)
3、我们小朋友也看过玩过好玩的游戏,最喜欢玩什么呀?
追问:你这游戏如果小朋友想学,你会教他吗?如果你在玩,别的小朋友也想参加,你会说不吗?
(适当评价)
4、请几个学生上台玩一个他们喜欢玩的游戏(游戏待定)
结束后问:如果你也想玩,该和他们怎么说?(“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可以吗?”评: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以高年级学生较典型的活动来抛砖引玉,引导孩子回顾曾玩过或见过的有趣的游戏,教师及时对这些游戏进行评价,对于有危险趋向的游戏提出注意之处等。
另外,游戏中还包含着很多,比如说谦让呀,想着别人呀,不光是教给学生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要求很重要,在这里也适当渗透。
四、小结
1、总结板书:课间不追跑打闹,守秩序、讲文明、一起玩,一定会玩得开开心心,大树伯伯见了也会笑的。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儿歌记住这些道理:
出示儿歌:
课间活动多,
有趣又快活。
人人守秩序,
个个讲文明。
心中有他人,
安全记心上。
2、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那么多活动,看了小朋友玩的游戏,想不想也出去玩玩?
3、起立,学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参加活动,教师观察指导。
儿歌是低年级孩子比较喜欢的体裁,把道理编于其中便以记忆和以后的评价。
后续活动:
1、回教室后教师反馈评议。
2、平时课间教师注意观察,适时表扬,及时指出不足。
3、进行一周课间活动互评活动,方法:能做到的打☆,并做好一周评价指导和反馈。
4、举行民间游戏征集活动(主要放在课间进行)。
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长期的工作,所以一周的强化训练非常必要。
游戏征集活动旨在丰富学生课外游戏的内容,并激发学生收集游戏和
自创游戏的兴趣,以利于更好地参与游戏活动。
附:
一周课间活动互评表
姓名
要求:文明活动,不吵闹、不追跑、心中有他人。
我的感想:
对于学校来说,建设和形成愉快、祥和的课间十分钟,是校园文化动态的体现,也是学校课间安全的保证。
对学生来说课间玩得开心,休息好,才能以饱满的激情走进下一节课的课堂,精神集中,精力充沛。
对初入学的孩子来说,课间十分钟的意义也是他们适应小学生活的一粒小水晶,相对枯燥的学习生活,有了它的精彩点缀才会更晶莹透亮。
对于孩子来说,太多的不许,会使他们充沛的精力无处发泄而变得烦躁,或许他们幼小的心灵会因此而变得压抑、变得叛逆,所以“堵”不如“疏”。
为了使课间十分钟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教师不妨做
个有心人,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参与学生的玩耍或者关注学生的游戏,许多优秀的教师往往善于通过课前游戏、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其积极性得以充分的调动。
课间十分钟,是属于孩子们的天地,是初入学的孩子感受愉快的校园生活的起点,征集和创编游戏活动也许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圆圈舞”、“风车舞”、“网小鱼”、“踩地雷”……让孩子们快乐、安全地度过每个“十分钟”是我们每位教师所希望的。
当然课间十分钟的行为也是教育的资源,里边充满着许多学问,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挖掘。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