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5月思想汇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5月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青年担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更应心忧天下,看到两会上代表们热烈讨论,进言献策,我禁不住热血沸腾。

在此,我就教育这一问题阐述一己之见。

教育是兴国之器,安邦之本,是培养早就人才的重要手
段。

教育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

只有教育水
平提升了,国家才有向上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好自己使命。

尤其是在中国这一个人口大国,教育总体水平较其他发达国家还略低,想要提升教育总体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

一、加大财政投入,降低教育“门槛”
两会上北大校长周其凤提出,由于中央政府允许高等学校贷款扩招,现在全国的高等教育大概有二、三个亿的银行贷款,因此应加大国家投入。

虽然他的意见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仍然还比较低,对比中国与日本、美国等特别注重人才培养的发达国家的重视教育
发展的程度,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且地方政府对财政拨款的落实程度,我们也不得而知,令人好奇的是,去年5?12大地震中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校舍一并倒塌?没有这些基本设施的保障,教育从何而兴?
备受人们关注的“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学杂费减免”
的政策近年来逐步落到实处,老百姓也确实从中受益,但教育
收费就好像一根气球棒,中间捏紧了,两端却膨胀了。

说白了,就是一个收费的“转移”——学前班,幼儿园与普通高中的学费、学杂费正以直线上升。

如今学前班的平均收费相当于义
务教育一年,安化县一群众反映,小孩的学前班费用为
1400+150(牛奶费),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前班的费用仅为8元,再来看看普通高中的情况:如今高中的普遍收费不低于1500元,特别是有些民办高中高三年级的收费竟高达2200多
元,还不包括补课费,试卷费之类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费用仅为300元,不知道这些学费、学杂费上升的幅度是否与人均收入的上升幅度相当,亦不知道这是否就是近年来高呼的“减负”“减免学杂费”的预期效果。

如此昂贵的费用不知道是否起到了“降低门槛”的作用,在我看来“门槛”这个东西本身就不应该存在,几千年前,私塾、疏远乃至老师弟子的直接传授形式是儒者实行教育的主要手段。

在孔子起,教育就不再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经过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教育在束缚中生存,经过解放再到只是高度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更应提倡全民教育,我认为全民应无条件地接受义务教育,至于义务教育的具体年限,这里不作探讨。

“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及其普及,依我来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自有它的道理”——兴国安邦治天下,必先善其教育。

二、教学应注重创新性,成效性
且不论教学环境,教学条件需要如何保证,教师——这一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群体,其素质与教学质量都亟待提高。

中国教师队伍庞大,在应试教育主导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教师们面临着薪酬、职称、职务、升学率、考核等多重压力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走入填鸭式教育的死胡同,大思想家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同样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不是如今站在中、小学甚至大学讲堂上的那些照本宣科的“师”者。

当然,在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教师们不免叫苦不迭。

大学里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职称就有十三级。

教师是全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本应崇尚学术自由,追求学术平等,至于其贡献大小,应另有其嘉奖鼓励的办法,职称的评定应是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

因什么样的材施什么样的教。

而不是作为衡量其贡献大小、工资高低、地位上下的标准。

两会上有代表提出,要实现教育公平,就要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

为例鼓励优秀教师服务农村贫困地区,必须把教师逐步变成公务员。

但我认为此举无疑加重了公务员,教师队伍以及全社会人才管理的负担,教师是教师,公务员是公务员,虽说同为人民服务,但不可“官师勾结”,不然,社会上业已存在的官家子弟进入重点学校的现象势必继续“蔓延”,虽然我在此并无刻意批判官场黑暗的意图。

在此,我还想说,如果为了鼓励教师服务基层,那么,医生是不是也可以一并扩充进公务员队伍呢?
当谈,教学质量的好坏,全社会的巨大压力给教师及其教学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但是,教师本身的素质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教师就是要教书、育人,课堂上应注意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的激情与乐趣,让学生学会学习。

这样,才达到了教书、育人;教真、育爱的真正目的,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所说——“教会学生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信息”。

三、改革完善教育机制
升学,特别是高考、成绩考核、重点班级、重点院校、重视外语、重理轻文……当前社会存在如此多的教育体制的弊端,这些都是造成学生们普遍素质单一与应试教育得以“肆虐”的“肥沃土壤”,或者说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滋长出来的“瘤子”,良性抑或恶性暂且不论。

毋庸置疑的是它的确是造成学生们缺乏自主性,教师缺乏创新性,学校缺乏良性竞争,学术界缺乏生命与活力的重要原因。

两会中又代表建议,增加高考次数至一年三次,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我认为,一年三次的高考不可取,此举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据我所知,每年高考的管理、戒严,无论是从交通还是政府管制都给社会及各行业带来了压力,也给考生带来的压力,虽说是增加了考生被录取的几率,但无疑给考生心理,生理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担,再次是加大了招
生的负担,引发不公平危机与秩序混乱。

如果说一次考不好就有第二次、第三次,那么所有的考生是不是都能如愿以偿地进入理想中的大学?那么相应的每个大学是不是因此就都能招收到最符合条件的学生?如果是,人人得而上大学,那么竞争又何在?如果不是,那么此举是否与大力兴办高等院校殊途同归?那么又为何不把大笔的心思与精力放在高等院校的建设上面呢?毕竟高考失误的学生终究是少数。

因此,综上所述,我认为当前中国教育弊端重重,还有许多不足与值得探讨完善的地方,要想实现由应试教育这个“大头”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不仅需要“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积极参与。

我期待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一派生机!
以上就是这个月以来我对两会对教育一点浅薄的看法,望党组织予以指正。

此致
敬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