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
略研究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种方式
可以改革历史教学,促进其转型升级。
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应该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初中历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
突出,这是因为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有着知识教学的作用,同时也兼顾着文化传承
的人文教育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与外国的历史
了解人类发展的过程,还能够促使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具有传承千
年的历史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初中历
史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立符合教材内容的课程目标,提升学
生对中外发展历史的掌握能力,充分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整个人类发展过
程中的作用。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懵懂的阶段,也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培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于国家教育而言,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当前教育体系的要求,它的开展与落实
有利于融入中国文化史,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更让学生树立起爱国意识。
于教师而言,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自己的教学能力,让教师提
高业务能力,拥有更多的教学经验,也增加了自身的认同感与奉献感。
于学生而言,核心价值的培育更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相比于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
现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更系统且多样,从而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多层次发展。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2.1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占用大量时间进行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分组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学习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两汉科技与文化”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给学生布置历史探究内容:在两汉时期有哪些科技和文化给当时人们带来巨大的改变?学生通过对课文分析以及前几节课的内容掌握,展开小组讨论,对两汉时期的文化和科技进行总结,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总结历史知识。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两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让更多普通人能够读得起书;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为我国古代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现代中医的始祖,很多医学理论在现代医学界仍然适用。
小组讨论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核心素养。
2.2开展历史实践活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想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历史核心素养,可以开展丰富的历史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具体分析历史资料。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社区或者是博物馆参观学习,调查并收集身边的历史资料,并通过图书馆或者是网络查询历史资料,以便对当地历史文化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如此,不仅提高了学生整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自己家乡历史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3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升,这是促进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个良好方式。
学生对于学习的历史知识熟练应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讲述《文景之治》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和分析,对比文景之治的成功以及秦王朝的灭亡。
询问学生通过
两者对此得到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根据秦王朝灭亡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
顾“焚书坑儒”事件,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
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指引学
生自我反思,从而建立对历史学科的全面性认识,在把握本质的前提下超越自我,加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为了让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内容深刻理解,
可以分析一下当时不同国家的工业污染情况,并上网查找工业污染治理的有效方式。
学生集中探讨后,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的历史观,建立历史观念的深刻认识。
2.4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现在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而多媒体技术也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
多媒体技
术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
这种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调动视觉、听觉感受教学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
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视频、音频、历史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
受到历史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在教学前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
媒体课件,在其中灵活穿插辅助性教学资料,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提高教
学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侧重于对历史教材的教学,
从而忽视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历史
核心素养无法达到课程教学的要求。
基于此背景,本文认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当
积极进行历史课堂改革,从培养学生多元化认识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事件
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加大传统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渗透等,
从多个角度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对于历史学习的热
情以及积极性,进而加深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潇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02):143-144.
[2]赵岩.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研究[J].新课程,2020(52):47.
[3]王宝良.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20(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