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1课时 锋面系统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锋面系统
1.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2.图L231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
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海陆因素及地形因素)( )
图L23 1
下表为我国东部某地4月18日—22日天气状况统计表。
读表,完成3~4题。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力天气状况4月18日9 2 微风晴朗
4月20日11 4 南风3级小到中雨
4月22日16 6 微风晴朗
图L23 2
A.② B.③ C.④ D.⑤
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8日—22日气温变化状况的是( )
A B
C D
图L23 3
5.下列我国天气的形成原因与下图组合正确的是( )
图L23 4
A.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雨”天气——①
B.冬半年的寒潮、沙尘暴——①
C.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③
D.一场春雨一场暖——②
图L235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读图回答6~7题。
图L23 5
6.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7.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 B.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
C.④⑤两地气压最高 D.③地风力小于⑥地风力
8.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
A.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D.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L236是2月10日—12日某地区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回答9~10题。
图L23 6
9.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10.12日没有形成云雨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锋面移动速度减慢 B.锋面性质发生变化
C.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 D.冷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
图L237示意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情况。
读图回答 11~13题。
图L237
11.该锋面为( )
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
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12.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3.短时间内气温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据南通某年5月5日前后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图L238),回答14~15题。
图L238
14.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的 B.气旋造成的
C.冷锋造成的 D.暖锋造成的
15.这次降水的形成是( )
A.气流下沉造成的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的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的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的
昆明准静止锋出现于冬半年,锋区位置多在昆明与贵阳之间。
图甲示意该锋剖面,图乙示意昆明(102.7°E,25°N)、贵阳(106.7°E,26.3°N)和会泽(103.3°E,26.4°N)三地某年1月10日—2月2日受该锋影响时日最高气温的变化。
读图回答16~17题。
图L239
16.关于该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气团来自低纬,密度小
B.②气团湿度大,密度小
C.该锋过境时出现狂风暴雨
D.受该锋影响气温变化不大
17.昆明、贵阳和会泽三地与图中a、b、c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贵阳——a B.会泽——b
C.昆明——c D.以上都错
18.读锋面示意图(图L2310),回答下列问题。
图L2310
(1)乙地上空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此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地比较,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地,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地,天气变化较剧烈的是________地。
(3)若甲、丙两地相距100千米,此时,该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是3千米/时,48小时之内,丙地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图L2311为一般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图L2312为某年8月3日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示意图。
阅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L2311
图L2312
(1)根据图L2311,说明一般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的影响。
(2)读图L2312,与常年相比,图示年份8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有何不同?
第1课时锋面系统
1.C [解析] 暖锋过境期间一般出现连续性降水,降水位置在锋前。
2.A [解析] 气温低、气压高的地点一般位于冷气团控制下。
冷气团控制的地方通常位于冷锋锋后、暖锋锋前。
3.D [解析] 据表中信息可知,从18日—22日这段时间,该地经历了升温、阴天下雨和刮风等天气现象,说明为暖锋过境。
在20日,出现了刮风、降水等现象,因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因此该地应位于⑤处。
4.A [解析] 据前题分析可知,暖锋过境,气温应升高。
5.B [解析] 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由准静止锋形成,冬季的寒潮由冷锋造成,北方夏季暴雨由冷锋形成,“一场春雨一场暖”指的是暖锋带来的天气现象。
6.C [解析] ③附近气温变化大。
7.B [解析] 锋面在冷暖空气的交界处,①②③处易出现降水,①②两地盛行偏北风,③地风力大于⑥地风力。
8.A [解析] 冷、暖锋过境时,锋面附近都伴有空气上升运动,易形成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9.A [解析] 结合指向标,该锋面向东南方向移动,雨区在锋后且在北部,因此为北半球冷锋,A项正确。
10.C [解析] 锋面是否产生降水,主要取决于上升暖气团的水汽含量。
12日没有形成云雨现象,其原因可能是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C项正确。
11.A [解析] 锋面附近的气温垂直变化与其上下的暖气团和冷气团的气温垂直变化不同,图中等温面发生弯曲的地方即锋面的位置,乙在锋面上的暖气团中,甲在锋面下的冷气团中,丙、丁在暖气团中。
根据图中的锋面移动方向,可知该锋面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为冷锋。
由冷锋向南运动可判断该锋面位于北半球。
12.D [解析] 丁处在暖气团一侧,且位置偏南,气温最高。
13.B [解析] 锋面附近冷暖气团的过渡地带气温变化大,而乙距锋面最近,短时间内气温变化最明显。
14.C [解析] 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情况,可知该次天气变化过程是由冷锋造成的。
15.D [解析]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水。
16.A [解析] 根据题干和图甲分析,①气团位于锋面之上,为暖气团,来自低纬、密度小,A项正确;②气团位于锋面之下,为冷气团,来自高纬,湿度小,密度大,B项错误;根据题意知,该锋为准静止锋,会带来持续性降水,而狂风暴雨主要是冷锋影响形成,C项错误;锋面附近两侧气温变化大,D项错误。
17.B [解析] 昆明、贵阳、会泽位于我国西南,冬半年来自东北方向的冷气团与来自西南方向的暖气团在三地附近交汇,根据经纬度分析,昆明在西南,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变化小,应为a,贵阳位于东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应为c,会泽为b, B项正确。
18.(1)暖锋自南向北(S―→N)
(2)甲丙乙
(3)云层变厚,形成降水,之后天气逐渐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解析] 本题要求判断锋面的类型,进而判断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等。
19.(1)一般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自5月份在我国华南登陆,8月份到达长江以北,9月份南撤,10月份基本退出我国大陆。
(答出3点即可)
在其影响下,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进,我国自南向北依次进入雨季,南方雨季开始得早,结束得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得晚,结束得早,雨季短。
(2)大幅度向西偏移,同时也在南北方向有所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