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路堤墙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设计题目:重力式路堤墙
专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编写日期:2012.05.16
目录
重力式路堤墙设计 (3)
设计任务书 (3)
一、设计资料 (3)
二、确定设计参数 (3)
设计计算书 (3)
一、主动土压力计算 (3)
二、设计挡土墙截面 (5)
设计图纸 (6)
附录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重力式路堤墙设计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 地层:地基埋置深度不小于1.0m ,持力层为②号土层含砂粉质黏性土层,地基容许承载力R=250kPa 。
2. 载荷资料:车辆荷载换算等代土层厚度为0.84m ,布置在7.5m 全宽路基上。
3. 其他设计参数:填料容重γ=18kN/m 3,035=ϕ。
基底摩擦系数ƒ=0.4,墙身容重γk =22kN/m 3,截面容许应力[σa ]=600kPa ,kPa 50i =τ,2/ϕδ=。
填土边坡1:1.5。
二、确定设计参数
根据给定设计资料,初步确定墙身尺寸如下:挡土墙高H=5m ,墙上填土高度a=2m ,墙背仰斜1:0.25(α=-14°02′),墙面为平行于墙背的直线,墙顶宽1.54m ,墙身分段长10m 。
为增大墙身抗滑稳定性,设置基底按坡度0.2:1内倾。
设计计算书
一、主动土压力计算
1. 破裂角θ
假设破裂面交于载荷内,根据公式计算则有
︒≤︒='︒='︒+'︒-︒=++=9047.3828383017021435δαϕψ
401
.0)
84.0225()25(25
.0)84.02225(5384.0232)2)((tan )22()(2000=⨯++⨯+⨯⨯+⨯+⨯+⨯⨯+⨯=
+++++-++=
h a H a H h a H H d b h ab A α
836
.0)401.047.38(tan )47.38tan 35(cot 47.38tan )
)(tan tan (cot tan tan =+︒⨯︒+︒+︒-=++±-=A ψψϕψθ
则
θ=39.90°
验核破裂面位置如下: 提顶破裂面距墙踵距离为
()()m a H 852.5836.025tan =⨯+=+θ
荷载内边缘距墙踵距离为
m H b 25.425.053tan =⨯+=-α 荷载外缘距墙踵距离为
m b H b 75.115.725.053tan 0=+⨯+=+-α
4.25<
5.852<11.75,故破裂面交于荷载内,与设计相符,可采用所选计算公式。
2. 求主动土压力系数K 和K 1计算如下:
1559.0)25.0836.0()
47.3890.39sin()
3590.39cos()tan (tan )sin()cos(=-︒+︒︒+︒=+++=
αθψθφθK
由于
m a b h 266.225
.0836.0836
.023tan tan tan 3=-⨯-=+-=
αθθ
m h H h 734.234=-=
则
8024.15
734.284.02)52266.21(52212)21(21224031=⨯⨯+⨯-⨯⨯+=+-+
=H h h H h H a K 3. 求主动土压力E 及其作用点位置Z y 主动土压力E 为
kN KK H E 224.638024.11559.05182
1
21212=⨯⨯⨯⨯==
γ 主动土压力的作用点位置Z y 为
m K H H h h h h H a H Z y 747.18024
.153)52734.23(734.284.0)266.25(2353)23()(322
1244023=⨯⨯⨯-⨯⨯⨯+-⨯+=
-+-+
=
二、设计挡土墙截面
由于墙面平行墙背,基底倾斜0.2:1(α0=11°19′).通过试算,选墙顶墙宽1.54m 。
1. 计算墙身重G 及其力臂Z G
墙身重G 及其力臂Z G 计算结果,列于表1。
表1墙身重G 及其力臂Z G 计算结果
体积V(m)
自身重G (kN )
力臂Z G (m )
25.754.1191.0554.1191.02
2
111=⨯-⨯=-=b H b V
57
.1591=G
36.154
.1476.05125.0476.0125.011=⨯+⨯=+=b H Z G
23
.054.1095.0095.02212=⨯==b V 1.52=G
00
.154.1651.0651.012=⨯==b Z G 48.721=+=V V V
67
.16421=+=G G G
2. 滑动稳定性验算 抗滑稳定系数为
()[]()()[]()30.147.232.11sin 67.16432.115.1703.14cos 224.634.032.115.1703.14sin 224.6332.11cos 67.164sin cos sin cos 0
000>=︒
-︒+︒+︒-⨯⨯︒+︒+︒-+︒⨯=
-+++++=ααδααδααG E f E G K e 3. 倾覆稳定验算
()()N E E x k 11.635.1703.14cos 224.63cos =︒+︒-⨯=+=δα ()()N E E y k 83.35.1703.14sin 224.63sin =︒+︒-⨯=+=δα
因基底倾斜,土压力对墙址O 的力臂改为
m b Z Z y y 453.154.1191.0747.1191.011=⨯-=-=
m Z B Z Y x 903.125.0747.154.1952.0tan 11=⨯+⨯=-=α
则
30
.150.2453
.111.63903
.183.300.11.536.157.1591
1
22110>=⨯⨯+⨯+⨯=
++=y x x y G G Z E Z E Z G Z G K
稳定性验算的结果表明,断面尺寸由滑动控制,上述估计符合实际。
4. 基底应力验算
()
m B
m E G G Z E Z E Z G Z G b Z B
e y
y x x y G G N 245.06100.083
.31.557.159453
.111.63903.183.300.11.536.157.159254.1952.02952.02
1211122111=<=++⨯-⨯+⨯+⨯-⨯=
++-++-
=-=
()Pa R kPa B e B E G y k 25061
.6759
.16147.16147.183.367.16461min max =≤⎩⎨⎧=⎪⎪⎭⎫ ⎝⎛±⨯+=⎪⎪⎭⎫ ⎝⎛±+=σσ 5. 截面应力验算
墙面与墙背为平行的直线,截面的最大应力出现于接近基底处。
由基底应力验算可知,偏心距及基底应力均满足地基的要求,则截面应力肯定也满足墙身材料的要求,故可不作验算。
通过上述验算,所拟截面符合各项要求,决定采用此截面,顶宽为1.54m 。
设计图纸
根据上述计算,绘制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立面图,断面图做法示意图及大
样图如图1所示。
具体图纸见附录。
设计说明:
1. 墙身为片石砌注,片石厚度不小于0.15m,体积不小于0.01m3。
石料应采用无风化石才,面石要平整,挡土墙外露面采用1:3水泥砂浆勾凸缝。
2. 挡土墙采用M10水泥浆砌筑,施工前作好配比试验,强度要求达到设计等级,砌筑时砂浆要密实,饱满,不得有空洞。
3. 挡土墙分段:每10m设置一条沉降缝,缝宽2cm,外露面1cm,缝线竖直美观,可用C15混凝土角石砌筑,沉降缝内用1.5cm浸沥青软木板分隔。
4. 应先把挡土墙后原土坡放成45°坡,然后施工挡土墙。
基坑开挖应搞好地面排水,保持基坑干燥,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回填,夯实。
墙后回填料的干密度大于或等于1.65t/m3。
回填料应分层夯实。
5. 挡土墙开挖至持力层下300mm,而后做C10混凝土垫层100mm,密度每边基础底边放大50mm。
6. 混凝土强度大于80%设计强度时,才能回填墙后回填上。
图1 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立面图、断面做法示意图及大样图
附录
立面图
断面图
大样图
参考文献
[1]姚仰平.土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7.153.
[2]梁钟琪.土力学及路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249-263.
[3]郝瀛.路堤墙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179.192.
[4] 赵勇.高速铁路刚性挡土墙土压力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3.
[5] 罗一农,刘会娟.路堤墙课程设计[J].科学技术通讯,2005(4):48-51.
[6] 袁聚云,徐超,赵春风,等.土工试验与原位测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5-55.
致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在江苏交通技师学院求学的三年就要过去了,必会给我今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此感谢我的老师陈美云,感谢你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的指点和帮助。
陈老师平易近人,治学严谨,在各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关心,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撰写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老师的关怀和指导。
在遇到问题时,陈老师都能帮助我指正方向,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论文的各项工作。
最重要的是我从他那里学到许多科学研究和考虑问题的方法。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陈美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感谢您们这些年来对我的默默支持,我会继续努力,永不言弃,您们将是我一直前进下去的动力。
最后,衷心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