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大鼠肝脏止血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大鼠肝脏止血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在生物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壳聚糖的分子量增加,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大鼠肝脏
止血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一、壳聚糖制备
在实验中制备了三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包括低聚糖(Mw=10 kDa)、中聚糖(Mw=50 kDa)和高聚糖(Mw=100 kDa)。
这些壳聚糖样品均为无色的粉末,并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纯度在90%以上。
二、大鼠肝脏止血实验
使用50只健康的大鼠进行实验。
它们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壳
聚糖溶液。
实验前,大鼠均进行禁食24小时,并在手术前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准备。
手术过程中,从大鼠的肝脏切除一块被动脉和门静脉同时经过的区域,待出血后将该区域分为4
个区域。
分别在四个区域中注射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并记录注射后的出血时间。
结果
表明,注射高聚糖后所需时间明显长于中聚糖和低聚糖,并且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升高,出
血时间也相应增长,表明高分子量壳聚糖对大鼠肝脏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三、生物相容性评估
评估壳聚糖不同分子量对大鼠生物相容性的影响主要通过测定大鼠注射壳聚糖后的生
物组织学病理学变化来实现。
实验前,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注射低聚糖、中聚糖和高
聚糖(10mg/kg)溶液。
实验时间为7天,期间对注射部位组织进行采集和病理学分析。
结果显示,注射低聚糖和中聚糖后,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无病理学损害;而注
射高聚糖后,有小量的炎症反应,但并无任何明显的组织损伤和坏死现象,说明高分子量
壳聚糖对大鼠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总结: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具有不同的生物效应。
本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量的壳聚
糖对大鼠的止血效果更好,低或中分子量的壳聚糖在大鼠体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即
使注射在动脉和门静脉同时经过的大鼠肝脏区域也不会引起严重的病理学损伤。
这说明壳
聚糖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