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性检测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2021届高三调研性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48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1)(10分)
背景:内忧外患;西方兵役制度的传入;清末“新政”,改革军事制度。
问题:无法提供退伍军人再就业岗位;退伍政策难以落实。
(2)(15分)
原因: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拥军爱国意识的提高。
特点:精神慰问与物质优待相结合;社会负担与国家负担相结合;制度化、法制化;因时因地调整完善。
26.(12分)【示例】论题:东亚现代化模式由特殊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所决定。
论述:东亚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大多由政府主导,属于强制性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这与东亚特殊的历史传统与近代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遭遇密切相关。
以中国为例,近代中国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单纯依靠产生不久的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力量和发育不全的市场自我调节体系,根本无法完成现代化。
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与时代紧迫感的推动下,政府成为改革的强大组织力量,大力推行工业化战略。
从晚清的洋务运动到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这些现代化的努力无不利用政府的权威去推进。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摆脱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现状,我国借鉴苏联经验,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结论:特殊的历史环境决定了东亚实行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
27.(1)(9分)
背景:君主专制日益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的活跃;程朱理学的僵化;古代民本思想和阳明心学的影响。
(2)(6分)
具有反封建民主色彩;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对后世产生一定影响。
历史试题答案第1 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