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良宴会》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良宴会》古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今日良宴会》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今日良宴会》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作品简介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全诗十四句,作者一口气写完的,这当然很质直。
这首诗写客中对酒听歌的感慨,表现出‘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愤激心情。
作品原文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作品注释
〔良宴会〕‘良’,善也。
‘良宴会’,犹言热闹的宴会。
〔难具陈〕‘具’,备也。
‘陈’,列。
‘难具陈’,犹言难以一一述说。
〔弹筝奋逸响二句〕‘筝’,乐器。
‘奋逸’,不同凡俗的音响。
‘新声’,指当时最流行的曲调。
指西北邻族传来的胡乐。
‘妙入神’,称赞乐调旋律达到高度的完满调和。
〔令德唱高言二句〕‘令’,善也。
‘令德’,有令德的人,就是指知音者。
‘唱’古作‘倡’,这里泛用于言谈,‘唱高言’,犹言首发高论。
‘真’,谓曲中真意。
指知音的人不仅欣赏音乐的悦耳,
而是能用体会所得发为高论。
〔齐心同所愿二句〕上句说,下面感慨为人人心中所有,下句说,这种感慨大家都没有把它说出来。
〔奄忽若飙尘〕‘奄忽’,急遽也。
‘飙尘’,指狂风里被卷起来的尘土。
用此比喻人生,言其短促、空虚。
〔何不策高足二句〕‘路’,路口。
‘津’,渡口。
‘据要路津’,是说占住重要的位置。
要想‘先据要路津’,就必须‘策高足’。
‘高足’,良马的代称。
‘策高足’,就是‘捷足先得’的意思。
〔无为守贫贱〕不要守贫贱,是劝诫的语气,和‘何不策高足’的反诘语气相称应,表示一种迫切的心情。
作品译文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场弹筝的声调多么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地煎熬自己。
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得很别致。
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的,这当然很质直。
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近。
然而细读全诗,便发现质直中见婉曲,浅近中寓深远。
他是怎么说的,说了些什么:今天的宴会啊,真是太棒了!那个欢乐劲,简直说不完,光说弹筝吧,弹出的声调多飘逸!那是最时髦的乐曲,妙极了!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了高论,懂得音乐,便能听出其真意。
那真意,其实是当前一般人的共同心愿,只是谁也不肯明白地说出;那就让我说出来吧:“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
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
为什么不捷足先登,高踞要位,安享富贵荣华呢?别再忧愁失意,辛辛苦苦,常守贫贱!”这段话,是兴致勃勃地
说的,是满心欢喜地说的,是直截了当地说的。
中间有用了不少褒意词、赞美词。
讲“宴会”,用“良”,用“欢乐”、而且“难具陈”。
讲“弹筝”,用“逸响”,用“新声”,用“妙入神”,用“令(美)德”,用“高言”。
讲抢占高位要职,也用了很美的比喻:快马加鞭,先踞要津。
这里的问题是:主人公是真心宣扬那些时人共有的心愿呢,还是“似劝(鼓励)实讽”,“谬悠其词”呢?
主人公是在听“弹筝”,而不是在听唱歌。
钟子期以“知音”著称,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的暑假,也不过能听出那琴声“洋洋乎若江河”,并不曾译出一首《流水歌》。
接着的问题是:这位主人公,究竟是真的从筝声中听出了那么多“高言”、“真意”呢,还是由于“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因而假托听筝,把那些谁也不便明说的心里话和盘托出呢?
人生短促,这是事实。
力求摆脱“穷贱”、“轗轲”和“苦辛”,这也不能不说是人所共有的心愿。
既然如此,则不必“讽”,“讽”,也没有用。
然而为了摆脱它们而求得它们的对立面,每个人都争先恐后,抢夺要位,那将出现什么情景!既然如此,便需要“讽”,不管有用还是没有用。
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确很婉曲、很深远。
它含有哲理,涉及一系列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
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
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