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中考真题对点练习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解析版)
考点1 维护宪法权威
1.(2021年广西梧州)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2021年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难巨任务,我国全面脱贫
①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已经达到了顶峰
②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
③消除了我国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差距
④说明了我国人权保障迈上了新的台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依据题文描述,国家主席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难巨任务,扶贫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我国全面脱贫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说明了我国人权保障迈上了新的台阶,故②④说法正确;①③:我国人权事业已经达到了顶峰,说法过于绝对,我国人权还有进步空间;消除了我国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差距不对,消除差距是不现实的,故①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2021年广西贺州)请把下面图表补充完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监督
B.①人大常委会②监督
C.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管理
D.①人大常委会②管理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认识。
A:由教材内容可知,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均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所以A正确;BCD:此三项与教材内容不符,所以BCD错误;故本题选A。
3.(2021年福建)根据下列图示,可得出的结论是
我是中国公民。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享有姓
名权;
我要保守国家秘密。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B.宪法严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C.宪法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D.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的正确认识。
C: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等,说明宪法与我们每个公民息息相关,C说法正确;A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其他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A、D说法正确与题不符;B:宪法严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B说法正确与题不符;故本题选C。
4.(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农垦森工)“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A.法律B.宪法C.道德D.规则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的正确认识。
ABC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性质等,规范权力运行,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说法正确,A、C、D
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5.(2021年河南)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卫生部驻扎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
看她盖的是破棉絮,临走时,3名女红军坚持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她。
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这句话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即
A.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B.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D
6.(2020广西河池市)2020年5月28日,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高空抛物伤人等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民法典中都有规定。
这说明()
A.我国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权
B.民法典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违法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从民法典规定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我国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权,A观点正确;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民法典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B观点错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C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7.(2020四川省成都市)制度优势是中国抗疫实践的显著特点。
阅读抗疫材料,运用坚持宪法至上和我国基本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
面对未知病毒突然袭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中国采取一切措施,不计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
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迅速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宪法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抗疫“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体现的宪法原则。
(2)结合材料,运用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能够动用全国之力、集中力量打赢抗疫总体战的制度保障。
(3)全民居家抗疫是我们曾有的一段生活经历,请你分享举国抗疫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一件事、一种感悟。
【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保障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宪法原则;③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依宪治国的原则。
(2)①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我国能够动用全国之力集中力量打赢抗议总体战的经济基础;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集中全民意志的制度保障;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我国凝聚国家力量的制度保障。
(3)示例一:全民参与,全社区参与,全行业参与等。
示例二:全民配合,全社会配合,全地区配合等。
【解析】(1)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
中国抗疫“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体现的宪法原则,从国
我国能够动用全家性质的角度分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从人权的角度分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保障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宪
法原则。
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依宪治国的原则。
(2)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
结合教材知识,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有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国之力、集中力量打赢抗疫总体战的制度保障,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我国能够动用全国之力集中力量打赢抗议总体战的经济基础。
从根本政治制度的角度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集中全民意志的制度保障。
从党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我国凝聚国家力量的制度保障。
(3)本题考查抗疫的相关知识。
联系生活实际回答即可,符合主题——全民居家抗疫是我们曾有的一段生活经历,请你分享举国抗疫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一件事、一种感悟即可。
如全民参与,全社区参与,全行业参与等;全民配合,全社会配合,全地区配合等。
8.(2020福建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一场气壮山河的抗“疫”战争,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精神”的澎湃力量。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各地依法落细落小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确保“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答案】(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防止疫情扩散,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分析,我国确保“应收尽收、不漏一人”,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对人权的重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因此在回答“为什么”时围绕这几个方面,运用教材知识来谈即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尊
重和保障人权;防止疫情扩散,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9.(2020广西柳州市)千年梦想,百年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百年目标。
(走向复兴)
(1)以上两幅图分别反映我国取得哪些方面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更好地体现了我国怎样的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筑梦当代)
【答案】(1)图一反映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增长速度中高速增长,增速有所放缓。
图二反映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
这些成就的取得更好地体现了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的生存和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人权等的相关知识。
本题属于图表分析题,图表一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升,增长速度呈中高速增长,有所放缓。
图二反映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
这些成就的取得更好地体现了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的生存和发展。
考点2 保障宪法实施
1.(2020广西梧州市)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某中学学生社团在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宣传活动中,展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合适的是()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C.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
题目要求选择不合适的一项,属于逆向选择题。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正确的,不符合题目要求,A错误。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B错误。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而非一切权利和义务,错误,符合题目要求,C正确。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2.(2020广西百色市)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保障宪法实施就要()
①推进全民立宪
②坚持依宪治国
③加强宪法监督
④增强宪法意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
保障宪法实施就要人大立宪而非推进全民立宪,①错误。
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②正确。
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加强宪法监督,③正确。
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增强宪法意识,④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3.(2020四川省成都市)《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民法典》对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紧急自卫权、继承权、人身权利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做了详细和深度的规定,可见()
①民法典规定的内容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是根本法,规定和制约了民法典内容
③民法典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民法典是基本法,细化并延伸宪法的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与普通法律关系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表明,宪法是根本法,规定和制约了民法典的内容,民法典是基本法,细化并延伸宪法的内容,①观点错误,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所以正确答案选C。
4.(2020福建省)2019年12月5日,为弘扬宪法精神,以福州市为主场的全国“宪法进社区主题日”活动成功举办。
这一活动能够()
A.保障社区基层民主自治B.帮助社区群众消除矛盾
C.确保社区居民履行义务D.增强社区群众宪法意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分析材料,“宪法进社区主题日”活动旨在弘扬宪法精神,该活动的有利于宣传宪法,增强社区群众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所以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该活动的开展与基层民主自治无关;B错误,消除矛盾的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确保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D。
【点睛】认真审题,把握增强宪法意识,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5.(2020广西柳州市)宪法铭刻我心田,人民意志在其间;权利义务不可分,国家机构为人民;人人自觉守宪法,幸福和谐国兴旺。
这启示公民要做到()
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制定宪法④践行宪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
公民要做到学习宪法,①正确。
公民要认同宪法,②正确。
全国人大制定宪法,③错误。
公民要践行宪法,④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6.(2021年黑龙江大庆)以下是宪法第五条的部分内容,该内容说明
第五条……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③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①: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说明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故①说法正确;
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了宪法是一切组
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故④说法正确;②③: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
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7.(2021年黑龙江大庆)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C.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D.宪法规定我国国家生活中的所有制度和所有问题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ABC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等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
问题,故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本题逆向选择,故本题选D。
8.(2021年黑龙江大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学生要
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践行宪法④制定宪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
①②③: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中学生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
行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故①②③正确;④:中学生是不能制定宪法的,故排除④;故本题选A。
9.(202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治国理政,法治先行。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依法行政B.严格执法C.依宪治国D.公正司法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依宪治国的认识和把握。
C:根据所学知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所以C说法正确;A:依法行政是对政府的要求,故A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BD: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厉行法治的要求,但不是首先要坚持的,故BD 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0.(202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出示了某部法律的两个相关词条(如下所示)。
据此判断这部法律是
词条一:规定了国旗、国歌、国徽、首
都。
词条二:其他法律不得与它的原则相违
背。
A.国旗法B.刑法C.民法典D.宪法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的认识和把握。
ABCD: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题干,宪法规定生活中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因此D宪法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1.(2021年广西百色)我们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理念,这是因为我国宪法
①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④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
①②④:在我国宪法是母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故①②④正确;③: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故排除③;故本题选B。
12.(2021年广西玉林)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该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
A.刑法B.环境保护法C.宪法D.民法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的认识和把握。
ABCD:依据教材知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故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3.(2021年青海)宪法的核心内容是
A.国家性质B.国家根本任务
C.国家机构D.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核心内容。
ABC:国家性质、国家根本任务、国家机构等是宪法规定的国家生活中根本性的问题,故ABC不符合题意;D:依据教材知识,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4.(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民法典第一章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体现了
A.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B.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
C: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故C正确;AD:题干中未涉及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故排除AD;B:说法错误,宪法不是一切法律的总和,故排除B;故本题选C。
15.(2021年河南)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少年儿童、亲切关心少年儿童,始终把培养好少年儿童作为一项关系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发布。
该意见聚焦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对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增强少先队员的党、团、队衔接的组织意识,你校八年级某中队响应中央号召,准备组织一次主题为“红色基因代代传”的队会。
你作为校团委的学生干部,被邀请参与此次队会的策划。
(1)为增强队会的仪式感,应当设计哪些礼仪环节?
(2)为更好地达成本次队会的目的,让红色基因深植于心,计划邀请学校党支部书记作主题报告,你会建议他讲哪些方面的内容?
(3)为突出本次队会的主题,坚定少先队员跟党走的信念,你计划安排队员进行红色歌曲大合唱,请写出三首红色歌曲的名称。
(4)红色基因要深植于心,更要外化于行,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在队会结束时,请你向准备加入共青团的少先队员们提几条要求。
【答案】(1)合唱少先队队歌、共青团团歌和国歌;向队旗宣誓;朗读红色诗歌等
(2)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光辉成就、党的奋斗目标、少先队、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等。
(3)《党啊,亲爱的妈妈》、《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唱支山歌给党听》(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积极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等。
【详解】本题借助“红色基因代代传”的队会,考查学生对预防犯罪等知识的
理解与运用和法治意识等核心素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1)本题考查设计礼仪环节的能力。
依据教材知识,答案从合唱歌曲、向队旗宣誓、朗诵诗歌等方面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红色文化的了解。
依据教材知识,答案从党的故事、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奋斗目标和党与少先队员的关系等方面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对红色歌曲的了解。
依据教材知识,答案列举三首红色革命歌曲即可,如《党啊,亲爱的妈妈》、《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4)本题考查做共青团员的要求。
依据教材知识,答案从坚持党的领导、有理想信念、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等方面回答即可。
16.(2021年河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
有公民对此提出合宪性审查建议,认为这样会导致司法审判实践中出现不公平现象,与宪法有关精神不一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审查后,建议最高人民法院适时修改完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1)提出合宪性审查建议,体现出该公民对宪法有什么认识。
(2)最高人民法院应该如何对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建议?
(3)以上材料及问题启示我们要增强哪些意识。
【答案】(1)该公民有宪法意识,树立了宪法至上的理念。
依据宪法规定,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2)最高人民法院应秉持宪法至上的理念,积极回应公民提出的合宪性审查建议,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题干公民拥有宪法意识,积极提出合宪性审查。
启示我们应增强宪法意识和监督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提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