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 微课 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ʏ聂慧巍
高中化学必修2中涉及‘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这一章中有关原电池工作原理的介绍虽然篇幅不多,但却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因其抽象㊁难懂,导致很多同学不太容易理解㊂
如果利用微课 短㊁小㊁精㊁专 的特点,通过老师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制作成的微课,同学们就可以更加完整地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且还能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多次在网上学习老师上传的微课,不但加深了学习印象,还提高了学习效率㊂
下面就以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40页的实验2-4 来展示利用微课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过程及优点㊂
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40页的实验2-4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现象(填入表1)㊂
图1
表1
主要用品现象
铜片
锌片
电流表
实验现象:铜片上有气泡逸出,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㊂随后的 学与问 :根据你所了解的电学知识,你知道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吗?你如何判定装置的正㊁负极?
分析:正㊁负极的判断,通常是活泼性较强的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为正极㊂在稀硫酸中锌比铜活泼,则锌片是负极㊁铜片是正极㊂
那么,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呢?Z n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Z n2+进入溶液中,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入铜片㊂溶液中的H+在铜片上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H2,在铜片上逸出㊂这一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正极:Z n-2e- Z n2+(氧化反应)
负极:2H++2e- H2ʏ(还原反应)
总反应:Z n+2H+ Z n2++H2ʏ(离子方程式)
Z n+H2S O4 Z n S O4+H2ʏ(化学方程式)
所以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就解释了锌片不断地溶解㊁铜片上有气泡逸出的现象㊂
那么,原电池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阴㊁阳离子是怎样移动的呢?
分析:溶液中的H+㊁Z n2+向正极移动,也就是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溶液中的S O2-4向负极移动,也就是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㊂原电池装置是电子 岸 上走,离子 水 中游,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㊂
小结:微课所展示的是 片段式 的学习,微课只是一节课学习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安排好微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位置,会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㊂所以同学们要利用好老师展示的每一个微课来更好地学习化学,以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和质量㊂
作者单位:河北省鹿泉区教育局
5
4
基础化学尝试创新
自主招生2019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