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3日+罗马法-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第12讲罗马法 .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第12讲罗马法 .doc

第12讲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习惯法: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2.第一部成文法(1)背景: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引起平民不满。

(2)颁布: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它成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3)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等方面,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4)影响: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公民法(1)概念: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法律的统称。

(2)特点①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②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③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2.万民法(1)背景: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公民法已不太适应新的形势。

(2)形成:罗马政府在设置外事裁判官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

(3)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4)影响: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自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2.创立者: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家与法学家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3.内容(1)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2)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12 罗马人的法律 Word版含答案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12 罗马人的法律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点十二罗马人的法律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习惯法: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

2.成文法的起点:+++《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颁布。

(1)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等方面,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2)影响: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易错提醒]《十二铜表法》对私有制度、财产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等方面均做了规定,在本质上是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但促使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习惯,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3.公民法: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3世纪中叶。

(1)范围: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

(2)内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4.万民法:罗马帝国时代。

(1)范围: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2)内容:更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5.自然法(1)创立者: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2)内容: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人人生而平等”。

(3)影响: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轻巧识记]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一、二、三”一条核心: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两个标志:《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民法大全》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个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二、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1.公民法的作用(1)提高了平民的地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罗马法每日一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罗马法每日一题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罗马法每日一题(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参考答案】C【解题必备】罗马法1.演变(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成文法代替习惯法。

(2)公民法:出现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是仅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的法律。

(3)万民法:公元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4)《查土丁尼民法大全》:完成于6世纪,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特点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历史地位其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2)历史价值①对罗马罗马帝国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和矛盾冲突的解决基本上都按照法律所规范的秩序运转,有效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对后世罗马法的许多规定都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后世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资产阶级的陪审、诉讼等制度都源于罗马法。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

这表明,罗马法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

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

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A.贵族垄断立法权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出现了复兴,《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写道:“罗马法披荆斩棘在丛林中开辟了一条明确的、始终一贯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权威和财富是有利的。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十一单元第28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十一单元第28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Word版含解析

第 28 讲罗马法的发源与发展一、罗马法形成的条件政治条件罗马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治传统确实立,罗马对外扩充中强有力推行罗马法社会条件老百姓、自由民的不停斗争,迫使统治者不停调整法律经济条件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华思想条件古罗马人崇尚“自然法例”思想(如理性、自由、同等、正义等)文化要素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等法律成就技术要素罗马法的立法形式灵巧多样,技术发达,重视法学家的作用二、罗马法的演变历程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习惯法①背景: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大权。

②特色:法律和习惯之间没有显然界线。

③影响:贵族为所欲为解说法律,伤害了老百姓利益。

(2)成文法①背景:老百姓反对贵族的斗争。

②标记: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拟订。

③特色:内容宽泛,条则清楚。

④作用:审讯、量刑皆有法可依,保护了老百姓利益;保存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易错易误《十二铜表法》1《十二铜表法》的公布有益于保护老百姓利益是从限制贵族特权这个角度来说的,并不是真实保护老百姓的利益。

2《十二铜表法》的拟订标记着罗马成文法的出生,《民法大全》标记着罗马法律系统的最后形成。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公民法①时间:在罗马共和国期间。

②含义: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合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称之为公民法。

③作用: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遇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给予的权益。

(2)万民法①背景a.领土扩大:公元前27 年成立罗马帝国;到公元 1 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b.民族矛盾出现:在征服过程中,不一样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激烈不满。

c.公民法的限制性裸露:跟着领土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很多新问题、新矛盾。

②形成a.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与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合的司法保障。

b.3 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和非公民的差别消逝,万民法成为合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全部自由民的法律。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十一 第2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十一 第2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第2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早期罗马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拘禁、变卖为奴或处死。

公元前3世纪时,罗马帝国修订法律,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这一变化( )A.旨在维护有产者的利益B.体现了人文意识的增强C.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D.体现保护私有财产原则解析:B 材料表明早期罗马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拘禁、变卖为奴或处死,修订之后的罗马法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这一变化,体现了对债务人权益的保护,体现的是对人身自由的尊重,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说明人文意识的增强,故答案为B项。

2.(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罗马早期的《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而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

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法律调整B.帝国法律体系趋于完备C.皇帝的好恶影响法律的规定D.国家政体制约法律制定解析:A 材料反映出从罗马早期到帝国的查士丁尼时期罗马法的变化,而与之相对的是罗马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罗马法由公民法时注重程序到万民法时注重财产关系的变化,这是法律的进步,但未体现“体系”完备,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出现了皇帝查士丁尼,但没有证据说明是以他的喜好来制定法律的,故C项错误;法律愈加注重调解个人及财产关系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新知生成】万民法对公民法的突破发展(1)在适用范围上,打破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差别,对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居民一视同仁。

(2)在适用灵活性上,突破原有公民法过于程式化的限制,变得简洁、实用。

(3)在法律条文的某些具体内容上,万民法重视调节涉及个人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私法方面,这样就突破了原有公民法只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等公法范畴的法律适用局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罗马法 .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罗马法 .doc

第4讲罗马法一、罗马法的发展历程1.罗马法的概念:罗马共和国成立到6世纪,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

2.起源:形式的演变——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习惯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法律与习惯没有明显的界限。

(2)成文法诞生:《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

①主要原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与斗争。

②主要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晰;审判有法可依。

③意义:有利于约束贵族,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

④局限: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3.发展:适用范围的变化——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转变时间:公元1世纪前后——公元3世纪。

(2)转变背景:公民法无法适应罗马帝国的发展。

(3)公民法与万民法的适用范围①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②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4.完善:形成体系——《民法大全》的编纂(6世纪)。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提示:一是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二是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

二、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1.主要内容(1)核心内容:调整财产关系,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提倡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然法则)。

2.影响(1)对当时①为缓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②为维系社会稳定和巩固罗马奴隶主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

(2)对后世①古代欧洲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近现代法学渊源、法律先驱和立法、司法的参考借鉴。

③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主要在于其蕴含的罗马法精神;也有学者认为,罗马法的主要成就是其发达的法律技术而非精神内涵。

对此你有何看法?提示:第二种说法欠妥。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罗马法-至尊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罗马法-至尊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罗马法-至尊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

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

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那么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

〞材料说明罗马法〔〕A. 强调维护自由平等B.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 利于维系社会稳定D. 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C根据题干材料〝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那么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明罗马法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表述正确,但符合题意;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应选C、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关键句子〝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影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知识积累:罗马法的影响:1.对罗马: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①公民法:公民地位提高,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②万民法: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巩固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2.对后世:是欧洲大陆法系的起源和基础.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的古代法律.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公元468年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那么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所有权和占有都是非法的。

外人应该知道,如果他故意违反这一禁令而完成上述交易或占有该土地,那缔结的契约是无效的,契约要被解除,且只返还其交付的价金。

这表达罗马法承认〔〕A. 所有权的相对性B. 财产权的绝对性C. 公民权的平等性D. 交易权的自主性A〝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那么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所有权和占有都是非法的〞说明罗马法承认所有权的相对性,故A正确;BCD材料未表达,排除.应选A、此题考查罗马法,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以下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A.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B. 〝如果故意伤人肢体…那么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C. 〝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D. 〝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C根据材料中〝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得出罗马的自然法那么思想主张自由、平等、生命等自然权利,〝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表达了中国古代法制具有阶级性,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如果故意伤人肢体…那么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反映了对人们生命的不尊重,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表达了对人的生命及自由的重视,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表达的是种族歧视,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应选C、此题主要考查对自然法法律观念的理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罗马法中所蕴含的自然法的法律观念的理解.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就是〝自然法之父〞西塞罗所倡导的自然界存在着的普遍法那么.古罗马法学家赫尔墨杰尼安提出:〝所有的法律是为了人〔umini〕而制定的〞,他没有使用诸如〝人民〞或〝全体市民〞等集合名词。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罗马法每日一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罗马法每日一题

专题罗马法(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n)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材料旅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说明平民和贵族之间有矛盾,结合所学可知, 在罗曰共和国时职,一幵始贵族是享有很多特权的,而平民没有,所叹平民就为了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歹步去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滚化在国冢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络确定了戏方平等的地位,故选G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本身说法错误,排除罗丑去体系最络形成标志是6世纪乐罗2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頰民法大全易而题干饼的是在罗2共和国时期,故B 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孑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日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日法只适用于罗2公民」故D 不符合题意』排除。

14. 矛巨法古垮立及扇艾竹負⑴集克① 茅马沬淆潼着“空耘決”'遗梓,言誉二垄.三衷、匡工、法雀至上的匪直. ② 注畫多戎,芟曼重瓦法津稚库.③ 埃蟻心方蓉是潼整貶产关參,左更玄袁製舸£有左之畑昼£w 隆环j ④ 屋唱凰三杲在注爭査前人入二等』⑥多脊注律甌云矣悠久乡买莎玉忘乳于厂£ 乞更£学兀蛊旻# 仅套尸旺 风有塞西却咬騎宜(2 )历史价值 ①对罗马罗马帝国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和矛盾冲突的解决基本上都按照法律所规范的秩序运转,有效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对后世罗马法的许多规定都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后世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资产阶级的陪审、诉讼等制度都 源于罗马法。

2018最新人教版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_专题2_第2讲_罗马法精品PPT课件

2018最新人教版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_专题2_第2讲_罗马法精品PPT课件

(4) 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 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 律汇编,即《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 最终完成。
二、罗马法的分类、实质、内容与影响 1.分类:
(1)按形式划分:成文法、习惯法。
(2)按结构划分:公民法、万民法。
2.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解析】C 。罗马法最初形成于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过程中,但在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随着疆域的 扩大,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罗马当权者不 断吸收借鉴外邦人的法律,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所以 C 项 ——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 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 — —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是C项。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第2讲
罗马法
一、罗马法的演变 1 .含义:罗马法是指公元前 6 世纪末至公元 7 世纪 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随着罗马 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 2.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法律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罗马法是伴随着罗马国家的起源而起源,形成而形 成,繁荣而发展的。
3.内容: (1)核心内容: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2)公民法和万民法的主要内容:
①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 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 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②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 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 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规定自由民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多种权利。 它还制约或消除父权、夫权等。子女的财产权和婚 姻自主权得到保证。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第3讲 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考纲要求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考点一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见学生用书P 12)1.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以__海洋__为依托。

(2)城邦制度:公元前8~前6世纪,突出的特征是__小国寡民__和独立自主。

(3)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

2.确立过程3.历史影响(1)积极影响:使雅典在__西方政治制度__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主要弊端:只是__成年男性公民__的民主;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

克利斯提尼把全阿提卡分为三十个区,其中十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十个区在沿海,十个区在内地。

每三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郊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

每个区有若干个自治村社组成,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自由民和外来的居民也取得了公民权。

由此可见,克利斯提尼改革(C) A.分散了氏族贵族的力量B.摧毁了氏族制残余C.扩大了民主力量D.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解析材料为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的实行十行政区,未提及贵族势力,故A项错误;氏族制度在此时仍然对雅典政治有重要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自由民和外来的居民也取得了公民权”说明通过改革扩大了民主力量,故C项正确;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D项错误。

(见学生用书P1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局限性1.特点(1)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公民掌握政权。

(2)集体领导:意见不一致时,少数服从多数。

(3)轮番而治: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每个公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

(4)法律至上:公民内部是平等的——后世的民主政治基本都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2.局限性(1)民主性质的原始性: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1.6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

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1.6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

考点集训【P171】一、选择题1.(2016雅礼)史载:公元前6世纪中叶,罗马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将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分为4个城区部落和15(或16)个乡村部落,规定凡在地域部落登记入册的自由民都获得公民权。

这一改革(B)A.汲取了雅典梭伦改革的精髓B.增强了罗马国家公民的力量C.是罗马国家法制建设的开端D.刺激了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解析】材料反映了塞尔维乌斯改革扩大了公民的范围,B项符合题意。

2.(2017长郡)《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是太阳神的旨意,《摩奴法典》被称为摩奴神的旨意,《古兰经》被称为真主的旨意。

而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并未称是神意,相反,其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条文。

这表明罗马法(D)A.彻底否定宗教和神学B.注重实际而不尚理论C.体现了自然法的精神D.具有人文主义的精神【解析】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其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条文”,故A、B项错误。

相比较而言,材料反映的罗马法的制定不是根据神的旨意而是根据罗马社会当时的需要制定的,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D项正确,C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D。

3.(2017附中)罗马法律规定:“抗辩是赋予被告的一种辩护手段。

因为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形,即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

因此,为驳回原诉,被告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或基于事实之抗辩。

”这反映了当时的罗马法(C)A.缺乏作为法律的严肃性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C.坚持了司法公正的原则D.侧重维护贵族利益【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被告提出“抗辩”的理由是基于胁迫或欺诈、与事实不符的抗辩,因此它有利于保障被告的基本权利,用法律维护正义或社会秩序,体现了司法公正的原则。

4.(2017一中)共和晚期,罗马的土地权属关系清晰化。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法律才把占有区分为适法占有和违法占有,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遵守了客观诚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罗马简史1.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王政时代(约前753~前509年):是罗马由氏族制社会向国家政权过渡的时期。

当时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并具有军事民主制机构:胞族会议、元老院和王。

传说王政时代共有七王,第一王罗慕洛在公元前753年始建罗马城。

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2)共和时代(约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是贵族奴隶主共和国时期。

国家由执政官、元老院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赶走暴虐无道的塔克文,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共和国。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和征服意大利,构成早期共和时代历史的主要过程。

为争取政权、土地和取消债务奴役,平民与贵族经过两个世纪的斗争,终于取得设置保民官和平民会议、担任高级官职、颁行《十二铜表法》、废止债务奴役等一系列权益。

统一意大利之后,罗马进而向海外扩张,于是与西部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发生激烈冲突。

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势力扩及整个西部地中海。

经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

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罗马已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然大国。

在意大利以外的广大被征服地区,罗马相继设置行省进行统治。

【拓展1】为保护平民的利益,公元前494年设立保民官,一年一任且必须由平民中选出,初为2名,后增至10名。

凡是不利于平民利益的行为、法令等,保民官都有权力予以否决,保民官的人身与其否决权神圣而不可侵犯,其权利以后又进一步扩大。

【拓展2】公元前82年贵族派支持的苏拉占领罗马,次年迫使公民大会选举他为终身独裁官,开创了罗马历史上军事独裁的先例。

前60年,克拉苏、凯撒、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同盟”。

凯撒死后,罗马内战又起。

公元前43年,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公开结盟,共同统治国家,史称“后三头同盟”。

2018版高考历史(全国)一轮复习教师配套文稿:专题四第12讲罗马法含解析

2018版高考历史(全国)一轮复习教师配套文稿:专题四第12讲罗马法含解析

第12讲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习惯法: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2.第一部成文法(1)背景: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引起平民不满。

(2)颁布: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它成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3)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等方面,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4)影响: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公民法(1)概念: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法律的统称.(2)特点①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②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③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2.万民法(1)背景: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公民法已不太适应新的形势.(2)形成:罗马政府在设置外事裁判官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

(3)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4)影响: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自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2.创立者: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家与法学家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3.内容(1)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2)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选编罗马法-至尊解析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选编罗马法-至尊解析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选编罗马法-至尊解析版罗马法的影响:1.对罗马: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①公民法:公民地位提高,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②万民法: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巩固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2.对后世:是欧洲大陆法系的起源和基础.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的古代法律.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1.公元468年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所有权和占有都是非法的。

外人应该知道,如果他故意违反这一禁令而完成上述交易或占有该土地,那缔结的契约是无效的,契约要被解除,且只返还其交付的价金。

这体现罗马法承认()A. 所有权的相对性B. 财产权的绝对性C. 公民权的平等性D. 交易权的自主性A“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所有权和占有都是非法的”表明罗马法承认所有权的相对性,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罗马法,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2.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A.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B. “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C. “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D. “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C根据材料中“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得出罗马的自然法则思想主张自由、平等、生命等自然权利,“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制具有阶级性,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反映了对人们生命的不尊重,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及自由的重视,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体现的是种族歧视,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自然法法律观念的理解.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罗马法中所蕴含的自然法的法律观念的理解.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就是“自然法之父”西塞罗所倡导的自然界存在着的普遍法则.3.古罗马法学家赫尔墨杰尼安提出:“所有的法律是为了人(umini)而制定的”,他没有使用诸如“人民”或“全体市民”等集合名词。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文档专题4第8讲民主政治的摇篮和罗马人的法律含答案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文档专题4第8讲民主政治的摇篮和罗马人的法律含答案

时空坐标专题主旨古代希腊建立了发达的民主政治;古代罗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逐步确立了以法治为核心的代议制民主政治.第8讲民主政治的摇篮和罗马人的法律考点1错误!民主政治的摇篮和卓尔不群的雅典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1)蔚蓝色的希腊①自然地理环境a.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b.山岭沟壑纵横,将陆地隔成小块。

c.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②影响a.促进希腊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

b.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2)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①建立:公元前8世纪左右。

②特点a.彼此分立:建立许多城邦,但保持密切联系。

b.小国寡民、公民政治:公民有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c.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

d.繁荣的思想文化:城邦是希腊的文化中心.(3)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①地位: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②组成:通常由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城邦成年男子组成.③权力: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④素质a.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

b.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轻巧识记]古代希腊文明2.卓尔不群的雅典(1)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①梭伦改革a.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按财产多寡担任官职;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b.影响: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a.内容:组成以地域为基础的“五百人会议”;制定“陶片放逐法”;由十个选区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b.意义:雅典国家最终形成.(2)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①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a.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07罗马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含解析

07罗马法-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含解析

考点07 罗马法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习惯法(1)背景: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大权。

(2)特点:早期的罗马共和国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3)影响:贵族担任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的利益。

2.成文法(1)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制定.(2)特点:内容广泛,法律条文明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 (3)影响:它的颁布,使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利益。

但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3.公民法(1)时间:在罗马共和国时期。

(2)含义: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所以称之为公民法。

(3)作用: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1.万民法(1)背景:①疆域扩大: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意大利,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到公元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②民族矛盾出现: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不满。

③公民法的局限性暴露: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2)措施:①帝国皇帝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

②法学家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以充实罗马法律。

③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消失,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2.《民法大全》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1.维系统治(1)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

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Word版含答案

考点6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材料详细描述了,物品交易的过程及其条件,对物品交易的规定极为详细,由此可以看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形式和程序,所以选D。

2、一位美国法学家不得不承认:“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5千万,但现在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体系之下。

”这表明( )A.罗马法适用范围很广 B.罗马法影响范围很广C.罗马法内容庞杂,成就辉煌 D.罗马法征服并控制了世界【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5千万,但现在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体系之下”说明罗马法影响的范围比较广,故B项正确。

3、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第三表(执行)规定:“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

愿减轻的听便。

”材料反映罗马法的基本特点是( )A.保护平民利益,打击贵族特权 B.保护罗马共和国境内所有居民C.注重法律程序,保证司法平等 D.保护私人财产,注重公平原则【答案】D【解析】“打击贵族特权”的表述不合史实,据所学可知罗马法不可能打击贵族特权,故A 项排除;据所学可知罗马法保护的是罗马境内公民,而不是所有居民,故B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保护私人财产与公平原则,与法律程序无关,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等信息可得出其强调的是保护私人财产和公平原则,故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罗马法
1.演变
(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成文法代替习惯法。

(2)公民法:出现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是仅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的法律。

(3)万民法:公元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4)《查土丁尼民法大全》:完成于6世纪,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特点
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历史地位
其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2)历史价值
①对罗马
罗马帝国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和矛盾冲突的解决基本上都按照法律所规范的秩序运转,有效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对后世
罗马法的许多规定都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
后世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资产阶级的陪审、诉讼等制度都
源于罗马法。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

这表明,罗马法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

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

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A.贵族垄断立法权
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出现了复兴,《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写道:“罗马法披荆斩棘在丛林中开辟了一条明确的、始终一贯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权威和财富是有利的。

”这反映出罗马法
A.有利于加强教皇的权力
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
C.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
D.是欧洲近代各国法律的源头
2.A【解析】万民法是在公民法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与公民法相比,它更加简洁高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故B、C、D都不符合题意;贵族垄断立法权是在公民法出现的早期,而不是万民法实行的时代,故A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