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教案:探索水循环的原理与过程

七年级地理教案:探索水循环的原理与过程

地理教育在初中阶段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探索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也是初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而水循环则是水自然循环的过程,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水循环的原理与过程。

(一)水循环的含义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断地运动和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水从地表蒸发、升华、凝结再降水,然后再通过地下和地表径流汇入海洋,这一过程就构成了水循环。

(二)水循环的原理1.太阳能的作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太阳能的热辐射使得地球的水开始蒸发。

蒸发的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和降雨。

2.湿度的作用湿度是水循环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当湿度高时,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高,蒸发和降雨的速度也会变快。

3.气压的作用气压是水循环的影响因素之一。

低气压通常会带来产生降水的冷锋,所以冷锋的移动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

(三)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蒸发、凝结、降水、径流和渗透。

1.蒸发蒸发是指地表水蒸发成蒸汽进入大气中,这个过程会受到太阳辐射、湿度、风力、地表温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2.凝结凝结是指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因为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形成云和雾。

3.降水降水是因为大气中的水气凝结成雨、雪、雹或其他形式的水。

降水是水循环过程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带来重要的水资源。

4.径流径流是指地面降水流入河流、湖泊甚至是海洋。

径流的速度和流向会受到水流速度、山地坡度和气象因素的影响。

5.渗透渗透是指地面水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的一个过程。

地下水是补给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四)七年级地理教学中探究水循环的意义探究水循环的原理和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性,了解地球上水分的来源和去向。

地球上水循环的规律和过程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生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和分析水循环,不仅可以了解自然界的一些规律和过程,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运用科学的方式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水的循环》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水的循环》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水的循环》活动目标:
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2.初步了解水蒸气的形成以及水循环的简单过程。

3.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玻璃杯、冰块、热水、滴管、黑色纸片、小电扇等。

2.图片、视频资料:水的循环过程图、水资源的珍贵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水是从哪里来的吗?又是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猜测答案,引出水循环的话题。

二、主体部分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介绍实验过程。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加入热水。

*用滴管向杯中吹气,使水汽化。

*用黑色纸片盖住杯口,放在小电扇下吹风。

*让幼儿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水汽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回到地面上的。

2.教师播放水的循环过程的视频资料,让幼儿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3.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水资源的珍贵,引导幼儿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节水的小妙招?
5.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节水小妙招,表扬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强调水循环的原理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教师鼓励幼儿将节水意识带回家中,与家人一起实践节水行动。

同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在无成人监护的情况下尝试危险动作。

小班《水循环》教案

小班《水循环》教案

小班《水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2.能够通过图示和简单语言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3.能够表演角色扮演,模拟水循环的过程。

4.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2.水的物理性质。

3.角色扮演模拟水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PPT演示课件。

2.模拟水循环的道具:水、锅、容器、蒸发器、冷凝器、塑料袋等。

3.角色扮演的服装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水循环现象,如水壶里的水开始沸腾,然后水蒸气从水壶中升起,冷凝在窗户玻璃上形成水滴等。

然后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2.讲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15分钟)通过PPT演示课件向学生介绍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从地表水的蒸发、云的形成、降雨到地下水和河流的循环等方面进行讲解,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

3.水的物理性质(15分钟)通过实验和示意图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水的物理性质,如水的密度、凝固点和沸点等。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水的物理性质与水循环的关系。

4.角色扮演模拟水循环的过程(30分钟)分为蒸发器、云、降雨、地下水和河流等角色,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蒸发器的学生用锅加热水让水蒸发,云的学生用蒸发器中冒出的水蒸气将塑料袋蒸气蒙上形成云,降雨的学生用注射器将水滴洒向地面,地下水的学生用水杯模拟地下水过程,河流的学生用容器装满水并用手指表示河流的流动。

5.总结与展示(15分钟)请学生根据角色扮演的过程,分别描述自己扮演的角色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并通过图示的方式展示出整个水循环的过程。

六、课后延伸:1.带孩子去实地观察水循环现象,如去湖边观察水的蒸发和降雨等。

2.给孩子提供绘本和科普读物,深入了解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3.让孩子设计自己的实验观察,验证水的蒸发、凝固和沸腾等现象。

七、教学反思: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水循环的过程,加深对水循环概念的理解。

水循环教案

水循环教案

水循环教案水循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2.认识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掌握水循环的关键词汇和概念。

教学内容:1.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2.水的三态转化;3.降水和蒸发的关系;4.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引入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你知道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2.让学生集体讨论,并引导学生提出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Step 2:学习新知识1.教师给学生讲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并配以图片或示意图进行说明。

2.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水的三态转化,即液态水的蒸发变成气态水蒸汽,蒸汽在空气中冷却后变成液态水再下降成雨水。

3.教师让学生总结水循环的过程,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关键词汇和概念。

Step 3:巩固学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水循环的环节,并用手绘图片或模型进行展示。

2.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用自己的话解释所展示环节的意义和作用。

3.其他学生针对展示内容提问并给予评价。

Step 4: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发言人,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结归纳:1.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水循环的过程和关键词汇。

2.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点评。

Step 5:课堂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掌握了关键词汇和概念。

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学生对水循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意识到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巩固和检查了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程度。

整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思考和成长。

学习水的循环过程:大班科学教案

学习水的循环过程:大班科学教案

学习水的循环过程: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科学常识的了解程度也越来越高。

但是,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科学的世界是如此神秘而又充满探索的。

因此,教师需要编写一份关于学习水的循环过程的大班科学教案,让小朋友们开启科学之旅。

在这份教案中,我们将介绍水的循环过程、水的组成部分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等内容。

希望通过这份教案,孩子们能够对于科学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一、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过程是指水在空气、地面和地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循环过程,涉及地球上水的各种形态,包括蒸发、降水、冰雪融化、地表径流和地下水。

1.蒸发:水从海洋、河流、湖泊和植物等地方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随着空气上升而升到大气层中,形成云层。

2.降水:在云层中的水蒸气足够多时,形成云层中的水滴,随着云层被风吹动到较低处,露天的温度和空气压力降低,云中的水滴就会因为重力而形成降水(雨、雪、雹等)。

3.冰雪融化:地球的温度在季节变化等原因下,地表的雪和冰会融化成液态水。

4.地表径流:经过降水后,大量的雨水和融雪会流经河流、湖泊、海洋等地方,这种流动方式被称为地表径流。

5.地下水:部分降水会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地下水会通过各种方式流入各个水源地。

二、水的组成部分水的分子式为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由于水的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小,因此水具有很强的活性、溶解性和渗透性。

在自然界中,除了纯净的水以外,还有各种杂质和溶解物质,例如钙、镁、氯化物、氟化物等,其中含有的溶解物质会影响水的味道、气味和硬度等。

此外,水的物理性质也与地方和时间有关。

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水与自然界的其他因素一起构成了整个生态环境。

水的循环过程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又会对水产生影响。

1.氧气:水中的氧气会影响水中的生物,比如高含氧的水中可以生存更多的生物。

2.温度:温度是影响水中生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水的温度会随着季节变化而不同,因此在冬季时需要注意水的结冰情况,以免对水中的生物造成影响。

《水循环》教案(精选4篇)

《水循环》教案(精选4篇)

《水循环》教案(精选4篇)《水循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通过绘、说、析等形式,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3.通过对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和地理相关的古诗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之后引用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设置悬念“黄河的水真的回不来了么”来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水循环的概念、类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问题】(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都有哪些?水循环类型可以总结为哪些?【学生回答】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2.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教师播放水循环动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海陆间水循环的具体过程?思考海陆间水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环节?与海陆间的循环相比,海上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呢?【学生回答】水循环的过程:海洋表面的水被蒸发上升到空中,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一部分下渗到地下,汇成地下径流,另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二者最后汇集到海洋,形成海陆大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海上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和降水;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教师总结】水循环最基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其中海陆间循环是参与环节最多的,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多的。

教案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案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微软中国《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一、教材分析1.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

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

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

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记住水循环的类型,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得出水循环的定义,从常见的天气、地理现象,分析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动画引入自然界水的存在方式,让学生对水圈中的水体有较为形象的认识。

(2)通过“水圈的构成”和“陆地水的相互关系”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看、画、想、辨”等步骤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高中地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教案范例

高中地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教案范例

一、教案基本信息高中地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优秀教案范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及其地理意义;2. 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发生的地理过程;3. 能够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水循环的概念及其地理意义;2.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发生的地理过程。

教学难点:1. 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联系;2.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 利用图示法,直观展示水循环的过程;3. 以案例分析法,分析水循环在实际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地理》;2. PPT课件;3. 水循环图示;4. 相关案例资料。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水在地球上是如何循环的吗?今天我们将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3. 课堂讲解:讲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并利用图示法展示水循环过程。

4. 互动环节:提问:水循环各环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水循环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5. 案例分析:出示案例,分析水循环在实际环境中的作用,如干旱、洪涝等灾害的成因及治理。

6. 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水循环在各环节中是如何发生的呢?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水循环各环节的地理过程,如蒸发、降水、径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3. 互动环节:提问:水循环在地理环境中有哪些实际应用?请举例说明。

4. 案例分析:出示案例,分析水循环在实际环境中的作用,如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等。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问题驱动、图示法、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发生的地理过程。

《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

《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

《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尝试画水循环图。

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个小组合作活动确立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态度,树立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的思想。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再去解释现象形成概念。

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现阶段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相对小学阶段明显提高,但是逻辑思维不强、综合概括能力不高。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对根、茎的结构及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等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大部分同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具体过程及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不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1.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实验展示学习目标小组代表课前准备实验。

组长带领组员观察桌面装置,写下实验现象。

提出自己的猜测来解释现象。

活动2【活动】探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路径实验:观察红墨水在芹菜中的运输路径。

引导学生通过横切和纵切等多种方式来观察红墨水走向。

学生展示过后出示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路径图。

给出植物蒸腾作用概念。

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水分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运输的。

用自己的话描述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过程。

并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水分的运输路径。

小组讨论解释课前实验出现的现象。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腾作用。

活动3【活动】蒸腾作用的意义1.视频资料:为什么树荫底下温度更低而湿度更高呢?2.介绍杏仁桉树;100多米高的树,水是如何运送到叶片上的呢?参照课本113页的内容,试着解释这些现象,得出蒸腾作用的意义。

蒸腾拉力学生较难得出的点,适当点拨。

小班《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

小班《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

小班《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小班《水循环》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关注水的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密切,帮幼儿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幼儿争做节水小卫士的愿望,并能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自己动手设计一副节水标志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重点难点1.认识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重点)2.知道水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重点)3.发挥想像力设计节水标志。

“(难点)活动准备1.沙漠挂图干涸的'泥土和小朋友正常用水挂图2.国家节水标志和北京节水标志3.正在滴水的自来水管活动过程1.引题:(1)小朋友们如果你口渴了首先想到了什么?(2)身上脏了怎么办(3)你见过哪里有水(4)杯子放水、油、醋、颜料,观察并品尝知道水是无色无透明的液体。

2.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幼儿讨论总结(1)日常生活用水(2)动植物用水(3)工厂用水3.讨论:看见有人不爱惜水你会怎么做?4.结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中国有十三忆人口,那将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5.有人预言“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结合国家节水标志和北京城市节约用水标志设计一幅节水标志。

幼儿操作。

6.交流与点评。

设计背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有玩水、浪费水的现象。

他们的节水的意识还很薄弱,不知道怎样合理的利用水。

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要让孩子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激起他们的节水意识,并且引导孩子们将节约用水付诸于行动,让幼儿了解水与人类、水与自然的关系极为重要。

认识国家节水标志和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标志。

小班《水循环》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了解水的特点及水的用途;2.让幼儿萌发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3.让幼儿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难点:会制作环保标志。

活动准备:纯净水、盐、PPT图片、音乐、一次性塑料杯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水循环的过程》教案

《水循环的过程》教案

《水循环的过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循环的定义、意义及其基本过程;(2)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作用;(3)认识水循环在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中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水循环的各个环节;(2)运用模型、图示等工具,演示水循环的过程;(3)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水循环对地球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2)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3)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定义及其基本过程;(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作用;(3)水循环在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水循环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2)水循环在全球范围内的具体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水循环的相关知识;(2)准备教学课件、模型、图示等教学资源;(3)设计教学活动和探究实验。

2. 学生准备:(1)预习水循环的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水循环的图像;(2)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的意义和作用;(3)激发学生对水循环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2)学生结合课件,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3)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讲解:(1)讲解水循环的定义及其意义;(2)详细介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其作用;(3)分析水循环在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中的重要性。

4. 探究实验:(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循环的环节;(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探究心得;(3)教师点评实验,总结水循环的特点。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水循环对地球的影响;(2)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讨论,总结水循环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及其主要环节;2. 思考水循环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小学科学教案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小学科学教案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小学科学教案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教案】小学科学教案: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掌握水蒸发、凝结和降水等基本概念,认识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现象进行推理和解释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和环境的意识,促使学生珍惜水资源,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水循环的过程,通过实例和模型向学生展示水循环的现象与意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PPT、实验器材(如:蒸发器、容器、冷凝管、温度计等)、模型(如:水循环模型、云雾模型等)。

2. 材料准备:教材、水循环实例图片、实验步骤和记录表。

3. 环境准备:课堂布置整洁、井然有序,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提出问题:谈论一下学生对水循环的了解,如水从哪里来,去哪里了等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探究】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水循环的实例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2. 展示讲解: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选择的水循环实例,并进行讲解过程与意义,其他学生积极提问和互动。

【实践】1. 实验演示:老师进行水循环实验演示,通过实验现象向学生展示水的蒸发、凝结和降水等过程,并解释实验的意义。

2. 实践探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在小组中进行简单的水循环实践活动,记录过程和结果,并互相交流、分享。

【总结】1. 引导思考: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了解了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思考一下水循环对于生态系统的作用。

2. 小结概括:教师简要总结学生探究的结果,强调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举例说明水循环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2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55张PPT)教案

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2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55张PPT)教案

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重点)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难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道:“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的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回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共同探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一、水循环的过程[自主学习检查]1、水循环的概念。

2、水循环的划分依据?分为哪些类型?[学生回答]3、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观视频]播放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视频,了解水循环的过程,理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说形成]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三种类型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并说明主要环节。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海上内循环参与水循环的水量最多,但不能补给陆地水体。

陆上内循环中的蒸发环节主要包括陆地水面的蒸发及土壤水的蒸发,补充陆地水量很少,但对干旱地区意义重大。

海陆间大循环中的水汽输送主要是通过风来进行的,地表径流是在地球表面的所有的水流,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使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对人类影响最大。

[绘环节]绘制水循环简图(要求:画出不同类型水循环环节的箭头,标注环节的名称)。

学生黑板绘图:[理方法]比较不同类型的水循环思考: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内因:水的三态变化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能[析联系]分析下列案例与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有关黄土高原地表形态、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我国的夏季风、台风植物河流、地下水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水循环联系地球表层环境的四大圈层。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活动探究1]教材活动题人类活动会对水循环哪些环节造成影响?活动要求:学生先自主完成,小组内讨论,最后展示探究成果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修建水库调节地表径流(时间变化)、增加蒸发量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减少、增加蒸腾量跨流域调水调节地表径流(空间变化)铺透水砖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减少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上.承转:下面让我们带着所学的知识,走进宁夏,看一下宁夏的瓜农是如何利用水循环的原理来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的。

高中地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教案范例

高中地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教案范例

高中地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优秀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概念,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地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概念及环节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 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概念、环节及地理意义。

2. 教学难点: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及地理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循环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水循环的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循环与利用。

2. 讲授新课:a. 介绍水循环的概念及环节。

b. 讲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c. 分析水循环在农业生产、城市供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 案例分析: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为例,探讨水循环在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水循环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的意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加深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水循环概念、环节及其地理意义的掌握程度。

2. 考察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估学生在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的意识。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水循环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2. 地理模型:水循环各环节的模型。

3. 案例资料:关于水循环实际应用的案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水循环的概念、环节及地理意义。

2. 第3-4课时:分析水循环在农业生产、城市供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 第5-6课时:案例分析,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为例。

4. 第7-8课时:小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探讨水循环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的意义。

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水循环知识的掌握情况。

优质八年级地理教案: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优质八年级地理教案: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优质八年级地理教案: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地球上70%以上的面积被海洋覆盖,然而水的储量却是有限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不仅有助于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一、教学目标1.掌握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2.理解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3.从多维度思考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1.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在地球大气圈、陆地和海洋之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渗入和蓄水等环节。

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从水面上升到空气中。

凝结是水蒸气在空气中冷却后变成液态水或固态水,如云雾、露、霜和雨雪等。

降水是指水从云层中落下,包括雨、雪、霰、冰雹等。

渗入是指雨水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裂缝,形成地下水,进一步补充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的水量。

蓄水是指水在海洋、河流、湖泊和冰川等地方储存。

2.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水循环不仅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也是动植物和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

水循环使得水通过蒸发和降水等方式得以循环,保证了全球的水资源供给。

水循环可以降低地表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且对于农业和林业生产也非常重要。

水循环还能影响全球的气候系统和海洋运动,促进海洋生态殖民和物种前进。

3.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措施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思考如何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1)节约用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因此需要加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可通过加强节水宣传、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实施。

2)完善水环境:水环境的质量对于保护和管理水资源至关重要。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减少水污染和改善水质。

3)建设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提高水利能力和开发潜力。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幼儿园科学探索教案:水的循环

幼儿园科学探索教案:水的循环

幼儿园科学探索教案:水的循环一、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水会变成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又以雨、雪等形式回到地面的过程,理解水的循环原理。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准备:1.幼儿实验用的开水、小瓷片、记录表A、B。

2.配套课件。

三、活动过程:(一)设置悬念,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一杯开水,问:“这是一杯什么?”(开水)“它有什么特点?”(有热气)2.教师用一块小瓷片盖住杯口,问:“现在如果将这杯开水放在地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将开水杯放在地上,并神秘地告诉幼儿:“快看!小瓷片要搬家了!”3.引导幼儿观察:小瓷片怎样了?(跳起来了)小瓷片为什么会跳起来?杯子里是什么?小瓷片上出现了什么?水变成了什么?(蒸气)4.教师总结:水变成了蒸气,升到空中去了。

(二)水到哪里去了?1.教师提问:那么水到哪儿去了?(幼儿自由回答)请你们想一想,如果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放进冰箱里,结果会怎么样?(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冷水也变成了冰块,而水跑到了冰块里面去了。

2.教师提问:这些水会一直呆在冰箱里吗?(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水也不会一直呆在冰箱里。

如果春天来了,冰箱一停电,里面的冰块就融化了,变成了水。

如果是冬天来了,天气很冷,水就变成了冰块。

3.教师提问:我们刚才看到的热气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水变成了蒸气升到了空中,遇到冷空气又变成了雨落下来。

有时候冬天里我们还能看到雪花呢!4.教师提问:“刚才那个小瓷片怎么会跳起来了?”教师总结:是杯子里的水蒸气遇到外面的冷空气变成了雨落到小瓷片上,小瓷片很轻,所以就跳起来了。

5.教师提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水蒸气升到空中后遇冷变成了云,云里面装不下就下雨了。

雨有时候下得多有时候下得少,大部分雨水流进了大海里,少部分雨水流到了河里和江里。

然后水又从江河流入大海,再由大海蒸发到空中,形成了水的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软中国《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一、教材分析1.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

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

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

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记住水循环的类型,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得出水循环的定义,从常见的天气、地理现象,分析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动画引入自然界水的存在方式,让学生对水圈中的水体有较为形象的认识。

(2)通过“水圈的构成”和“陆地水的相互关系”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看、画、想、辨”等步骤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5)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教学难点: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教学教法1.创设情景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2.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4.案例分析法(黄河断流问题)五教学过程(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教师活动:播放依云矿泉水广告,问生:观看水的变化,总结水在自然界中的常见存在方式有哪些?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略。

教师活动:1.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PPT展示水圈定义)2.问生:既然水有三种形态,(展示图片图,3.1"水圈的构成")那么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学生活动:(看书可得)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教师活动:问生: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学生活动:(看书可得)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教师活动:问生: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学生活动:(看书可知)冰川、2/3。

教师活动:问生: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学生活动:(看书可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

教师活动:问生: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少?学生活动:30. 45%。

教师活动: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河水和井水真的毫无关联吗?下面一起来看:(展示图片: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结合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思考教材第58页的读图思考题。

教师总结讲解: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

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互相补给的关系。

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修建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2.过渡:通过以上的分析,咱们知道自然界中我们能直接利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那淡水是不是越用越少了呢?会不会就要枯竭了呢?学生活动:不会。

教师活动:嗯,不会。

自然界的水资源是不会枯竭的,因为,水在地球上是循环运动的,在这种循环运动中,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

(二)水循环的过程问题承转: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奔流到海后真的不再回了吗?如果不回,它到那里去了?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水是怎样回家的吧。

教师活动:(播放水循环图),提问: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学生活动:仔细观看图,在教师帮助下得出: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教师活动:说一说: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学生活动:仔细观看图,在教师帮助下得出:1)海洋与陆地之间;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教师活动:1.看一看:水循环的类型有哪些?(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帮助学生总结:1)海上内循环;2)陆地内循环;3)海陆间循环。

2.画一画: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3.想一想:哪一种水循环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哪一种水循环所参与的水量最多?4.辨一辨:內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那种类型的水循环?学生活动:海陆间循环教师活动:总结: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类型有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

这是一种最重要的循环运动。

过程是:海洋表层水分蒸发,随着大气运动输送到大气上空。

其中一部分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然后通过地表径流的形式又进入海洋的过程。

海上内循环则是水的蒸发,降落都在海洋上进行的;陆地内循环则是水的蒸发,降落都在陆地上进行的。

活动部分: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中,有21年下游出现断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河段上延至距河口约780千米的河南开封。

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

阅读黄河下游河段的段流的时间和段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的材料。

思考:黄河断流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原因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应采取什么措施?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发言,比较所提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生态措施、工程措施、气象措施、生产措施、协调措施等)教师活动:小节:水循环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会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使水循环的过程发生变化。

(三)水循环的意义教师提问:自然界中水循环有什么意义?根据PPT的图来分别讲解四个意义,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的运动和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

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上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它对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水循环又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的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水循环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

最后总结归纳得出水循环的四点意义。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联系海陆间的重要纽带,塑造地表形态。

)(四)课后小练组织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回答接龙,老师在PPT上显示答案。

题目如下:1.填空: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______ 和(D)_____ 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_______循环,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______。

答案:A.蒸发B.输送C.降水D.地下径流F.地表径流海陆间循环、补充、更新、再生2.简答: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诗词前半句描述的黄河主要的补给形式是__②后半句的说法对吗?3.课后思考题:试想如果没有水循环,地球将会怎样?水循环的过程有什么意义呢?课堂小结:板书小结六、板书设计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二水循环的过程:1.水循环的环节2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3联系海陆间的重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