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攻略--(共28张)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PPT课件
的感情。
2021
25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 此诗的语言艺术。
•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 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 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 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 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 练生动……
② 概括,揭示构成的2021意境的特点
15
注意把握诗歌的意象, 透过意象把握诗歌的
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柳絮——表送别离愁 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双鲤——代书信(鸿雁亦有此意) 采薇——指隐居生活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2021
16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鹧鸪——鹧鸪鸣声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
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或作 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简析诗歌的思想意 义、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 趣、价值观念等等。
2021
7
二、近年考题 浏览与简析
(怎么考)
2021
8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 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 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综观近 几年的高考试题,有四个特点非常明显:
哀叹,感人至深
2021
28
• ( 二)、诗歌鉴赏常用典 1.投笔: 弃文从武
• 2.鸡黍: 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3.长城: 守边的将士 红豆 象征爱情或相思 4.楼兰: 边境之敌
• 5瑟瑟: 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6.折腰: 屈身事人 杜康 酒 7.化碧: 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专题(复习) PPT课件 图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专题(复习) PPT课件 图文
• 答题套路:我认为( ),原因是( ) (
08【全国卷Ⅰ】12 、阅读……(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
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
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的心绪。
21
炼字型
考查题型:
1.比较优劣型 指定诗中一个字
与别的字比较优劣;
2.征求意见型:指定诗中某字问
好不好并说出理由;
3.指定赏析型:诗中某一字问好
在何处;
4.寻找型:请找出诗中传神的字
并分析理由。
22
答题步骤:
1、明确某个字用得好。
2、结合全诗语境解释这个字的含义(表层深层)
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
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
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8
方法
分析全诗情感
• 一般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 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
• 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 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提问方式
寻找型
提问方式: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为一字千金,你认为 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明确指出是那个字。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
30
寻找型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诗歌鉴赏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PPT课件(共103张)

《诗歌鉴赏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PPT课件(共103张)
诗人自我形象
2、与诗人相关的诗句。 (物我相通、拟人化)
其中“自”“孤樽”“柔橹”“语”等词 是关键词语。 第二步:概括形象的特征:傲岸不羁、逍遥 洒脱、闲适恬淡。 第三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情境+人物性格)
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 在其中,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 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比较鉴赏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品课件优秀课件《诗歌鉴赏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课件 (共103张)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
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渴望建功立业、
答案: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 特点是:清正廉洁。 (说特点)三年县令任 满离去,马依然瘦弱, 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 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 能抵得住透骨寒风。 (作分析)正是通过这 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 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明作用)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诗 歌鉴赏 各种题 型的答 题技巧 》 课件 (共103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诗 歌鉴赏 各种题 型的答 题技巧 》 课件 (共103张)
1、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自我形象和塑造的人物形象
• (一)鉴赏角度:
• 看背景
• 看描写
• 看意图
• 自主学习《优化设计》P147-148有关内容
• 要求:1、构建知识网络
• 说特点—概括形象特点(性格特点+人物身份)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山水田园诗 课件 (共29张)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山水田园诗 课件 (共29张)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 白描,细节、抑扬、照应、铺垫、 赋、比、兴、蒙太奇、寓庄于谐 四、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近高低俯仰平 时间 、空间 五、感观的角度——诸觉结合或通感:视觉(形色)、听觉(声) 、嗅觉(气味)、味觉、触觉。 六、色彩:注重色彩的明暗、多样与谐调。 七、情景关系: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以景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 间。
景物描写作用 ①点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环 境等。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③烘托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或性格。)和情 感。 ④借景抒情。 ⑤奠定情感基调。 ⑥结构:叙事:线索、承上启下过渡 ⑦以景衬境。以动衬静,以明衬暗,以暖衬冷、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
平实质朴、不加雕饰 浅显 多用口语、
3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 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zǎn:赶快。③苫:用草覆 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 分析。(4分) 答: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 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 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 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 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 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7.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反 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3.省略成分。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产生了省略现象, 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如李弥逊《春日即事》:“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 藉近黄昏。”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真题展现(2019.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古代诗歌选择题设误类型
1.望文生义
解释诗句时,不考虑整体内容,错误解说诗句中的词句 等。
2.无中生有
凭空解说一些诗歌中没有体现的内容,比如相关的表达 技巧等。
3.说法绝对 选项内容太过绝对,不符合客观情况。
4.胡乱联系
选项的内容将诗歌的某些特点与学过的诗句从手法、情 感、内容等角度联系起来,但这种联系不是必然的。
5.拼凑词句
把几句没有本质联系的话放到一起作为解释诗歌的具体 内容。

高考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技巧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技巧ppt课件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 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 “空”。 “未”,“没有”之义,表达放眼万里,未灭入侵者的遗恨; “先”,“已经”之义,表达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 “空”,“徒然”之义,写出了徒有流泪、无补于时的内心痛 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这三个词概括有力,含义丰厚,流露有心杀敌、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沉痛心情。
再见
»下面有请
» 樊同学
» 讲课
高考示例
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 题更加鲜明。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答
题 步 骤
(2)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练习操作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
表现手法
1、比兴/用典/对比 2、衬托: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以乐景衬 哀情 3 、虚实结合 / 联想和想象/侧面虚写 / 曲写(对写): 写景方法:衬托渲染 运用修辞 联想想象 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色彩搭配 4 、渲染/烘托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画结合 高低远近 5 、白描/细节描写 6 、象征/托物言志 动静明暗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工笔细描 7、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 粗笔勾勒 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中含情、直抒胸臆 8、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9.化虚为实 10、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和夸张
诗歌鉴赏

2020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攻略-课件--(共28张PPT)

2020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攻略-课件--(共28张PPT)

情感分析
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
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
表达技巧分析
落叶 修睦①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杜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
误。 • 2.寻找敏感点。圈出明显的敏感点,带问题去比
对排除
落叶 修睦①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 ①修睦:晚唐诗人。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杜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 日的无比向往。
C、颈联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流水” 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总结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 人生无常的感慨。
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 象之景,相得益彰。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
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关键词语理解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
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表达技巧分析
C、颈联的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
“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语言 炼字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总结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
变迁的、人生无常的感慨。
2020高考诗歌鉴赏
选择题攻略
古诗鉴赏难在哪儿?
• 问题之一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精品系列张PPT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精品系列张PPT
高二(1、2)重点 生高考语文诗歌鉴
赏寒假学习专题
广东五华横陂中学 李加友 2020年02月08 日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鉴赏评价 D 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值:9--11分 题型:1道客观题(3/5分),1道主观题(6分) 限时完成:15分钟
忠君爱国,奋发向上,自励自勉; 闲情逸志,干谒功名,消沉埋怨等。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2019 2018 2017
试题
考点
Ⅰ 尾联有何含意?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内容、观点态度
Ⅱ 颈联描写在情感和结构方面的作用。
情感、手法
Ⅲ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语言风格不同处。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课件 (共46张)
2.变序——改变语序。
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 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 “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 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精卫词
王建
唐诗
2017
Ⅰ 贡试纳贤之喜悦,自得
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宋诗
Ⅱ 送别留言,兄弟情谊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宋诗
Ⅲ 出书的喜悦,自得微怨
戏赠元九
白居易
唐诗
考情扫描
1.选材集中在唐宋两代,且多是名家作品。 2.选文以唐宋时代的诗歌为主。 3.有完整的短诗,也有长诗节选的。 4.题材广泛杂多不一。 5.主题及中心内容,各种各样。

高考备考之诗歌的语言风格课件(28张PPT)

高考备考之诗歌的语言风格课件(28张PPT)

提示: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 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牢记语言风格 术语及效果词。
效果词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 工稳、语近情遥、入木三分、炼字精巧、庄谐俱见、 深沉隽永 、准确精练、简洁生动、辞藻华丽、通 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 准确传神、 绘声 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等等。
相关术语:沉郁顿挫(语言忧伤)
高考备考之诗歌的语言风格 课件(28张PPT)
高考备考之诗歌的语言风格 课件(28张PPT)
(10)缠绵。 诗作婉曲 ,感情缠绵细腻。如 柳永、李清照、姜夔 的词。 念宵酒酲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柳永 《雨霖铃》)
相关术语:缠绵哀怨、婉约缠绵 (儿女情长、朋友分别)
常见错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 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 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
答题思路与技巧
▪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 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 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真切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步骤三)。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多用 口语、平淡朴素。
(3)华丽
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其特点是有富丽的 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 诗。

【高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技法分析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技法分析ppt课件

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 杜荀鹤
深山大雪懒开门,门径行踪自尔新。 无酒御寒虽寡况,有书供读且资身。 便均情爱同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 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16.后人认为“学成贫亦胜他贫”一句意味深长,请说说这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6分)
答案:①这句诗的意思是:只要学习有成,即使缺少衣食也好过其他困 苦状况。 ②这既是对堂弟刻苦求学的劝勉(别人的维度),也是对自我的宽慰 与勉励(自己的维度), ③同时阐述了深刻的道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做官,更是为了追求 充盈的精神世界。(社会的维度)
1.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有人说“坼”、 “浮”两字很有表现力,请探究这两个字的表现力体现在哪里?
炼字题:①释义-②翻译、描画面-③手法+效果-④感情
①“坼”:分裂、划分,“浮”:漂浮。(释字) ②洞庭湖浩瀚无边仿佛把吴楚东南划分开,日夜 星辰昼夜好像都漂浮在湖面上。(翻译、描画面) ③运用想象、夸张手法,借景抒情,写出了洞庭 湖的磅礴气势,具有鲜明的动态感,描绘了一幅浩瀚 壮阔、气势宏大的洞庭湖景图。(手法+效果) ④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孤独漂泊之感。(情感)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 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1.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明特色: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②列例证:词
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词句比 较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③析作用:表现了诗 人对大自然的无限钟情,抒发了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 态度。
句的精妙之处。(6分)
(步骤一)1、释句意。理解诗句含义,描述诗句内容。

高考新课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PPT精品课件(共28张)

高考新课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PPT精品课件(共28张)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
(2010·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 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 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ɡ):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 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铺陈手法。多见于叙事诗中。如杜甫的《兵车行》:“车辚 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里用铺陈手法,直叙其事, 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3.学会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处境、风格、写作背景等,分析 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答题步骤 1.明确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刻画人物形象运用的手法及创造的氛围特 点。 3.概括形象的特征、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或社会意义。 三、答题范式 本诗刻画了……的形象,是运用了……的手法来塑造的(结合诗句 ,运用术语),该形象具有……特征,表现了诗人……的感情,具有 ……的社会意义。
(2010·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 郭祥正【注】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 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注意不要忽略注释。在北 宋新旧党的斗争中,郭祥正的遭遇犹似苏轼,晚年隐居,不问世事, 诗风由豪壮而冲淡。 【答案】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 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 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答题技巧(上课)(精编课件).ppt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答题技巧(上课)(精编课件).ppt
•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 情饮酒。
•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 曲的夏日景色。
•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对“爱煞人”的 反说,有曲折之妙。
• E.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 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命题点感悟] 本题4个选项中A、B、C三项与D项构 成分总的关系(前三个选项是分句赏析,最后一个选项是全 诗整体赏析);C项错误在于对细节描写的效果分析不准确 (情感解读不准确),这一处细节结合全诗来看,表现了诗人 约客不来而夜半时的焦急心理。
精品课件
(三)命题实质 古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 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 度),只不过变完全由考生来鉴赏的主观题形式为命题者 加入相关鉴赏信息(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的选择题形 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不仅是降低了诗歌鉴赏题 目的整体难度,而且间接降低了诗歌的阅读难度,解决 了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
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
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
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
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 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 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 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 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2021年整理〗《古诗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2021年整理〗《古诗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
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的写时间的推移
、位差的变化。
C.颈联化虚为实,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
古代诗歌鉴赏 之
选择题答题策略
解题前提
(1)读懂诗歌,疏通诗意,把握、理解诗歌中的“景”和“情”。 (2)熟知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3)三个关注
关注术 语——技巧术语、情感术语、诗歌专门术语(如送别诗、律诗等 )
关注修饰词——对景物特点、人物特点等进行概括的形容词,对语言特色 进行概括的修饰词等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2关注景物描写的时节、地点、特点;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3关注事件、人物、动作或评价;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4关注选项中的“意思是”、“状写”
、“描绘”、“刻画”等词。
1.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容颜更美丽的梅花,神奇地出现 在画者笔下,简直巧夺天工。仔 细分辨,画者画梅不追求颜色相
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
似,却画出了梅花之神,那种神 完气足,让人相信画者懂梅,爱
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梅,简直就是梅的知己与伯乐,
像懂马、爱马的九方皋一样。
作业讲评: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陈与义
其一
其四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叶 修睦①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 ①修睦:晚唐诗人。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
萧萧下”。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
复习存在的问题:
1、读不懂诗(最大问题) 2、审不准题,弄不清楚考点 3、判断不准易错点
鉴赏古代诗歌考点:
1、鉴赏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2、赏析语言—练字、炼句、诗眼、语言 风格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4、理解诗歌内容—背景、题材、作者 5、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例:
2、审清题目明要求。
3、细读选项划要点(切分关键信息)。
4、正选排除巧妙用。
四、且看我,笑傲江湖
——方法迁移 巩固提高
1、(2016年北京卷)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释: ①耿:微明的样子。
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感慨。
C “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 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D “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 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E 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 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意象构成画面 热闹快乐之景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 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
一、解读纲明方向
2018诗词鉴赏考纲回顾: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诊断(郫都二阶) 例题剖析: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 项是(D)( E)(5分)
描写手法中的反衬, 写出景的静
意境、情感 ——乐情
指埋在柏树下 坟墓里的人
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 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感慨。
主题解析
浅显的内容
意象,其特点 指向美好和快乐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 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对意象的具体阐释,画面的分析, 指向快乐的景和快乐的情
具体诗句
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 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对“襟已殚”的解释 符合诗歌整体内容和
情感方向
对“余”的解释
内容分析,“对照” 手法分析错误
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 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主旨情感分析,“反衬” 手法错误
方法小结:
1、读懂诗歌是关键(关注标题、作者、 注释、关键词等)。
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
表达技巧分析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设陷点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 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设陷点
错判修辞
C、颈联的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 “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具体阐释有误
常见的陷阱设置点:
1.意象意境分析不当 2.基础知识运用错误 3.词句解说曲解原意 4.主题情感分析不当 5.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
A. 首联写红叶萧疏,长亭饯别,交代了季节、地点, 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 B. 颔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以“疏雨”烘托中条山, 于沉静 中显出飞动的意趣。 C. 颔联大笔勾勒,雄浑苍茫,骋目远望,残云缭绕 太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中条山。 D. 颈联写出山色和树色迥然不同,东海与黄河一起 咆哮,绘声绘色。意境壮阔辽远。 E. 尾联在前三联充分描绘山水景物的基础上,转为 描写长安的都市繁华,宛如梦境。
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
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
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
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关键词语理解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
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表达技巧分析
C、颈联的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
“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语言 炼字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总结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
变迁的、人生无常的感慨。
情感分析
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
三、待从头,重整河山
——循题探求解题技巧
【答题示例】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 E )
A “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 A 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 B “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
向往。 C、颈联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流水”无关,因
而是错误的。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总结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人生无
常的感慨。 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
相得益彰。
说说下列选项考察诗歌鉴赏的哪些方面?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
2019高考诗歌鉴赏
选择题攻略
【真题再现】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C)
(D)(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 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 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 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 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 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