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
三、寓情于事: 诗人把自己的 情感寓于叙事之中。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 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等, 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 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感情。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 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 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 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 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运用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 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 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 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斩楼兰”是用作杀敌建功的典故,出自于《汉书·傅介子传》,又见于 《汉书·西域传》。 西汉时期,楼兰和车师两个小国,地处通往西域的要道。汉武帝派 兵征服了这两个小国,楼兰国王去世后,新楼兰王受匈奴使者的指使, 背叛汉朝,多次杀死汉朝前往大宛的使臣。汉朝准备派人征服楼兰。这 时朝廷有个骏马监的小官傅介子,自告奋勇,要求出使大宛。大将军霍 光见他如此有胆识,便让他率人马前往大宛。傅介子马到成功,不但使 楼兰王谢罪,而且趁着夜幕,率领士兵杀死了匈奴使者,平安到达了大 宛。 汉昭帝以后,楼兰国仍反复无常。大将军霍光又派傅介子带 着大批珍贵礼品和精干的勇士,前往西域,宣称此行专程赏赐属国。楼 兰王十分贪财,一点防范也没有。傅介子在驿馆布下埋伏,再请楼兰王 赴宴。最后杀死了楼兰王,平定了楼兰,建立了战功。 唐代张九龄《送赵都护赴安西》运用了这个典故:'自然来月 窟,何用刺楼兰。" 而诗仙李白的名篇《塞下曲》也有:"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的诗句,同样也运用了这个典故。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小结:
以景结情: • 1、特征:结尾处 画面感 画中情 • 2、效果:如撞钟 • 3、思路:明手法 析手法 析效果
• 景与情的关系:
• 情景交融,其实不需要这么复杂,我们只需 要记住: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 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 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 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 景、乐景?
• 3、以乐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 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 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 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 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 :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 之情更加浓厚。
答案:
1:表达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 感伤与惋叹,对意中人思念之情以及无人陪伴的 孤寂之情。 2:“长空黯淡连芳草”运用“以景结情”手法。( 2分),通过写女主人公遥望远方,只见长空惨淡 晦暗,芳草连接长空,营造了一幅惨淡凄美的意 境,(1分)表达了因意中人长久不归,主人公翘 首以待后的失望之情和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1 分)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悠长。(2分)。
课本内容回顾:
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 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 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 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 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 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2、借古讽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 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叙写了六朝 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 伤今的无限感慨。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 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注:严蕊:南宋中叶女词人。
问:简要回答末句用了什么抒情手法?由此可知这首宋 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答:“人在武陵微醉”是用典抒情。用了“武陵人”的典故,
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
词抒写的是桃花。
4. 以景结情
诗歌的结尾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 者的感情、寄托、抱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 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问:本词下片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事景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景结情 Nhomakorabea借景抒情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 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 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抒情方式
3
下面将间接抒情的常见方式加以说明。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水乡魂牵梦绕般的深情。《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恋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这首诗借咏梅花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品格。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4)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为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生活在那个时期,心中积郁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如刘禹锡的《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古诗词鉴赏:8种抒情手法(附例句+练习)
几种常见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指的是抒发情感的方法,大致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感。
# 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①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
③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借景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
借景抒情,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具体可分为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情写乐景、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等。
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借碧蓝的天空和茫茫的江水,抒发了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情谊。
寓情于景常常是情感先行,诗人将情注人所描写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物着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即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
如:欧阳修的《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诗中枝上的橘,欲抽芽的笋,都隐含一种新兴的萌发的希望,虽暂时受到压抑仍保持昂扬的胸襟。
这正是欧阳修这种政治家的远见,他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城早春的景物中,使景物着上温暖鲜明的色彩,读之使人精神振奋。
诗歌鉴赏的抒情手法
了作者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采薇”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
表现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和伯夷、叔齐 那样的人交朋友。
12
10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 特征? (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
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日暮松风萧萧枫林等意象渲染出凄怨悲凉的意境氛围烘托出屈子之怨的深重从而突出了怨的主题含蓄的表达了对屈子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
抒情手法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诗歌鉴赏常用抒情手法。 2、规范答题思路,提高运用能力。
2
常用抒情手法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 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 古讽今等。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人物或事物的 爱憎情感。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加掩饰 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如李白的“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直接抒发了 作者蔑视权贵之情。
11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
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从作者抒发感情的角度谈谈本诗的表现手法。 用典。“欲何依”化用曹操的《短歌行》中“何枝可依”,表现
答题步骤:①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解析 ] “怎样借景抒情 ”要求考生通过情景之间的相似性 来分析词人在诗歌中表达的丰富而生动的情感。考生首先要理清 作者的写景顺序和角度,如本词上片由听觉到视觉,由远及近。 考生就可以感知到作者是因声而望景,由景再生情。其次是情景 之间的相似性,如水阔云低暗示了心情的黯淡,燕子远去和人千 里又极为相似,落落的梨花又恰是孤寂无依的词人的真实写照。
? 【析】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 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
? 借景抒情 :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 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 ,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 物来寄寓思想感情。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 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 涵的情思。
[参考答案] 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 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 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 到自己孤寂无依。
情景交融
? 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 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 例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 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有什么作用?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
2.某诗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式及特点;
?请加以赏析。
步骤二:释运用,结合诗句阐
3.从“情”与“景”诗 (词)是怎样表达作 者情感的。 4.诗(词)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 出来的?试作简要分析。
用的;
步骤三: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方
式对塑造 人物形象、表 情达意的作用。
[例 2] (2013·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 分)
抒情的手法大全
抒情的手法大全
(一)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抒情手法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四种。
(二)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即抄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如唐代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借景抒情即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如唐代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即作者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如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借古抒情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如唐代吴融的《华清宫》,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
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道陵松柏满残阳。
5、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如唐代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
10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典抒情
1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 借景抒情 莺恰恰啼。 12.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乐景写哀情 13.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 雨入寒窗。 借景抒情
14.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 南《蝉》) 托物言志 15.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 乐景写哀情 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16.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直接抒情
乐景衬哀情
3. 以景结情
诗歌的结尾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 (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山居即事》 王 维 (2008年天津卷) • 《春日即事》 李弥逊(2008年全国卷Ⅱ) • 《小斋即事》 刘一止(2007年海南、宁夏卷)
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 直接抒情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借景抒情 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触景生情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 直接抒情 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 5.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借事抒情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寓情于景 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 满乾坤(《墨梅》王冕) 托物言志 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 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 程万里’ 直接抒情 9.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 带血归。 用典抒情 触景生情
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 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 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抒“情”, 已分不开哪是“景”,哪是“情”。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抒 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和孤 独无奈的苦闷心情。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 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 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快乐、悲伤等感情。
第一首是以乐景写乐情,第二首是以乐 景衬哀情。但不管怎样,诗人借景物抒发感 情,把感情寄寓在景物中,这种抒情方式就 是借景抒情。
借古讽今/借古喻今
借古讽今/借古喻今,是咏 史诗中常见的抒情方式,借历 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刘禹锡《台城》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之地 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 活,和如今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色形成 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 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 今的无限感慨。
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 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分不清哪里是“景”,哪里是“情”。 在写景的诗文中没有直接抒情,但实际 上作者的情感隐含其中,情和景不分彼 此,难以区分。景就是情,情就是景。
区分二者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
托物言志: • 画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
•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 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也 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 大义的高尚气节。
(虞世南《蝉》)
14托物言志
15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滿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15乐景哀景写哀情 16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6 直接抒情
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17 借典抒情 18借景抒情(乐景写
1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征霏人离霏乡。之行哀道/迟/以迟,哀载渴景载写饥。哀)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寓情于景
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7托物言志
8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
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8直接抒情
10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 用典抒情
典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
抒
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
情
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 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
山居秋暝 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及常用典故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及常用典故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点仍是主流,即主要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诗歌鉴赏抒情手法及常用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篇1:直抒胸臆这是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场景和环境表明爱憎喜怒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夫》一诗,写得率意真诚,叫人怦然心动:夫戍边关妾在关,西风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全诗以第一人称(妾)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现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首句念夫远隔天涯,次句忧夫边关苦寒,复次寄衣和泪修书,最后悬想寄衣到否。
四句细腻逼真、层次井然的心理描写直截了当地揭示出夫妻之间刻骨铭心、体贴入微的恩爱深情。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篇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对,指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1)借景抒情指诗人把自身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2)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指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面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这里,春夜雨景,包含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3)借古讽今借古讽今是咏史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凭吊古迹来达到感慨盛衰、托古讽今的目的。
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4)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诗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来寄托、传达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也叫直抒胸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析】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景与情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寓情于景指先抒情,后写景。
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
乐景与哀景情景交融,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哀景、乐景、愁景?1、以乐写乐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析】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昂然的西湖,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
“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独有钟情——乐景2、以哀写哀例一《小重山》(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
槐枝啼宿鸟,冷烟浓。
小楼愁倚画阑东。
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
梦魂飞不到,楚王宫。
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析】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哀景。
例二《清平乐》(晏殊)金风细细,叶叶梧桐附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3、即事感怀
指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 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 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等。如: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借物抒情
1、借物抒情
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 情。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 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 具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 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怨歌行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 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作者借秋扇见捐喻嫔 妃(作者自己)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幸命运和内心中的幽 怨。前六句是第一层意思。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从织机 上新裁(裂)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 明皎洁。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 节高尚。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 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 佛天上一轮月亮。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 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 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 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 绝了。 本诗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 关,贴切生动,似人似物,浑然难分。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 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
借事抒情
1、叙事抒情
秋
张籍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古诗常见抒情方式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特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
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
抒情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如《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2、间接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间接抒情主要有四种形式:⑴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⑵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例:“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刘一止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
⑷借古抒情,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⑸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古诗鉴赏之抒情手法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 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 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 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 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精品
课后练习《作业手册》P286
• 江行 (宋)严羽 • 暝色蒹葭(jiān jiā)外,苍茫旅眺情。 •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miǎo)行。 •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zhào)歌声。 •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
的颔联。
高考真题(2011年江西卷)
• 清明① 黄庭坚 •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
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前一句以 乐景写哀情,后一句以哀景衬哀情。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 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 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精品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本诗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 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 时,借景抒情之作。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精品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精品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2 , 借物: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物抒情3,借事(典,史,):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借事抒情A.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间接抒情1,借景(1),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乐景哀情)(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例如:《淮上有怀》姚鼐(2014皖北协作区)吴钩结客佩秋霜①,临别燕②郊各尽觞。
草色独随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
注:①秋霜,这里用来形容吴钩的锋利雪亮。
②燕,通“宴”后两句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请结合诗作简要分析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鉴赏诗歌的景和情,答题要点:1、从“景”的角度:①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2、从“情”的角度: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
(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③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
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是否协调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画眉鸟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答案: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鉴赏诗歌之抒情方式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ຫໍສະໝຸດ 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 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 怀。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作者借赞扬历史上的刘裕,讽刺南宋王 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 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马诗》托物言志,(第一步)写出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 答: (第二步)通过慨叹马的命运写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感慨,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第三步)《南园》直抒胸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一步)连用两个反问句,(第二步)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痛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技巧鉴赏之
抒情方式鉴赏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手法的
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
规范答题。
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 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 事抒情、用典抒情、对写等。
1、直接抒情
常用抒情手法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
【教学目标及重点】
【教学目标】
复习古代诗词常见的抒情方式;
识记术语并能灵活应用,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重点】
识记术语并能灵活应用,规范答题步骤。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学步骤】
导入:常见的诗歌鉴赏中让人头疼的术语归纳整理。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
)
教学过程:
1、考点解说: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
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用典、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工笔、白描、动静结合、比兴、抑扬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结构特点(谋篇布局)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以景结情等。
2、常见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
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
3、课本知识回忆:看看如下诗句属于哪种抒情方式(学生思考并分析。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曹操《短歌行》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考题回放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请赏析三四两句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手法,描绘了(
)行为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
)
情感,达到了(表达效果。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问:三、四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赋予客观事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
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问: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以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却处境不好的凤凰自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
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简析本诗写“宫花”有什么作用。
答:以乐景写哀情。
诗所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写红艳的宫花。
红花那热烈的色彩,盛开的景象,往往烘托欢乐的心情,热闹的场面,生机勃勃的青春,但在这首诗中,却与“古行宫”“白头宫女”形成了反差,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让人有一种时移事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反衬凄凉的心境,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凄凉哀怨的情绪。
以乐景反衬哀情,其情之哀更增。
5、方法总结
诗歌鉴赏三环节:
读懂诗歌—审清题意—答出规范
读懂诗歌:写什么(景、物、事、人等)
为何写(抒情、言志、明理等)
怎样写(技巧及其效果)
审清题意:多少问、问什么、答什么
答出规范:分几步答
(1)分析所运用的方式;(2)分析所描绘的对象(即景、事、物、古等);(3)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表达的情感,产生的效果)
6、深化扩展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问: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前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
作者用夸张手法写出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
第三句“泪尽”二字直抒胸臆地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
第四句运用了借事抒情的方式,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后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问:从作者抒发感情的角度谈谈本诗尾联的表现手法。
答:用典。
“采薇”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现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宜阳城为唐代最大的行宫,风景秀丽,吸引皇亲国戚前来观赏。
安史之乱中遭严重破坏。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不久。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城下的茂盛的野草,随意流淌的泉水,无人欣赏落花和鸟鸣,营造出寂静、空旷、荒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感物伤时的凄凉之情。
//本诗句句是景,但句句含情,达到了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艺术境界。
7、巩固训练(课后训练)
台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问: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闽中秋思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
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
问:“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
本诗的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问: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金络脑:一种贵重的鞍具,借指马受重用。
问: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写一段赏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