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伴室内差传与房颤伴室早的鉴别
室早与差传的鉴别
差传
室早
1.心室率
多出现于心率较快时
多出现于心室率较慢时
2.QRS波形态
V1
三相波,形态不一,提前越早形态越宽大,V1多呈右束支阻滞。
二相波为多,单相波也有,形态较一致,与提前程度无关,V1少呈右束支图形。
3.QRS起始向量
起始部似窦性QRS波 细窄,终末才增宽,与正常QRS波相同
起始部开始宽大,大多数与正常QRS波不同
4.前后关系
提前程度
前一个心动周期有较长R—R,联律间期不等,无固定配对关系
无一定规律,
多有固定的联律间期,
5.长短现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长短现象
无长短现象
6.代偿间歇
无代偿间歇
有代偿间歇
7.用药情况
小剂量试验
提示洋地黄不足或未用
0.2mg西地兰 差传会较少
提示洋地黄过量或中毒
室早增多
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与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方法
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与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方法心房颤动(房颤)时出现的宽QRS波是室性早搏(室早)还是室内差异性传导,两者的鉴别是临床心电图诊断的难点。
目前可用于鉴别房颤伴宽QRS波性质的方法有传统判别法、无人区心电轴、aVR导联法以及动态心电图中可使用的Lorenz散点图法和时间RR(t-RR)间期散点图法,本文拟对上述方法及其特点作一综述。
1.传统鉴别法传统判别法最早用于鉴别房颤伴宽QRS波的性质,是由临床医生对两种房颤伴宽QRS波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对比、总结而提出的。
主要是依据RR间距变化、QRS波形态、心率及洋地黄服药史等(表1)[1-2]。
传统判别法所有的鉴别项目均非特异,需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考虑,最终方能得出'倾向性'诊断,同一心电图不同医师的诊断结果可能不尽相同,此法诊断正确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表12.无人区心电轴无人区心电轴是指QRS波的额面平均心电轴位于-90°~±180°。
郭继鸿[3]于2003年将其引入房颤伴宽QRS波的鉴别,简单而实用,国内多项研究[3-4]均表明其诊断特异性高达100%。
方法:目测I导联和aVF导联主波方向,当I导联和aVF导联主波均向下时,心电轴位于无人区[3];心电轴位于无人区时,可确定宽QRS 波为房颤伴室早而非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图1)⬆️图1 无人区心电轴判别方法机制:一般情况下,心室除极总趋势是由右上指向左下。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心脏除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但总的除极方向依然是由右上指向左下,心电轴极少落于无人区。
通常只有起源于近心室尖部的激动才可能造成心脏除极方向发生180°大反转(正好与室上性下传激动除极方向相反),使心电轴落于无人区。
由此可见,无人区心电轴是一个特异性强、有重要临床价值的鉴别诊断指标。
局限性:虽然无人区心电轴诊断房颤伴室早的特异性很高,但由于室早的心电轴方向多样,落于无人区的几率并不高,因此,当房颤伴宽QRS波的心电轴位于无人区以外时,还需结合其他鉴别方法,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室内差异传导
图11:窦性心律;一度房室阻滞;交界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第4个QRS波群提前出现,期前无P,代偿间歇完全,为交界性早
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发室内差异传导
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是房性心动过速, 经常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可类似室性心动 过速,有以下两种形式:
1 室内差异传导在心动过速发作期间持续 出现。(如图12)
房颤时室早与差传鉴别的新方法-类 Brugada法(简介)张传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1/04
Brugada法鉴别室速(VT)与室上速
(PSVT)伴AVC的敏感性可达98 7%、特异
性可达96 5%,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把握的特点;
而房颤伴PVS及AVC的鉴别目前还存在诊断
参数较多、鉴别困难。目前两者的鉴别尚无公认
Ashman氏现象
1947年由Ashman提出 即传导组织的不应期的长短与其前一个 心
动周期的长短有关,周期长,不应期长, 周期短,其不应期也随着缩短,因此在一 个长周期后出现的心动将有较长的不应期, 其后的心动便容易产生室内差异性传导, 现象被称为(Ashman phenomenon)阿什 曼现象。房颤中甚为常见。(如图3)
三 发生机理(如图1)
产生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的条件: 一 双侧束支不应期不一致 二 室上性激动过早抵达心室
1、不应期不一致
右束支不应期 > 左束支不应期
左前分不应期 > 左后分不应期
心电图上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图形
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提早程度:
早 不能分辨任何束支和分支阻滞形
再早 不完全右束支阻滞形
图4: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 第三个QRS波群提前出现且明显畸形,很象是室性早搏,但 其前T波高耸,与众不同,说明其内隐藏着早期的P′波,固
房早伴差传与室早区别
房早伴差传与室早区别房颤伴差传与伴室早的鉴别点为,差传的QRS波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其初始向量与基础QRS波相同,其前可见长间歇,其后无代偿间歇。
鉴于长短周期现象与室早间的关系,长/短周期的比值对QRS形态的影响则应列为诊断的依据之一,即差传时,该比值越大,QRS畸形越明显,室早时QRS形态与该比值无相关性。
房颤伴室早"以下简称室早,“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以下简称差传,差传是一种用心衰患者用洋地黄类药物后中毒症状,其后如用药有误,将可能代来严重的后果,所以请一定要注意。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快速房颤伴心衰患者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后出现宽大的QRS波形,是室早还是差传,其鉴别意义很大.如果是室早要考虑是洋地黄中毒,如果是差传那要考虑是洋地黄量不足,其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也涉及到用药的选择.其鉴别有以下几点:1,室早多在心率慢时出现,而差传在心率快时出现.2,室早的波形从起始部开始宽大,差传起始部似窦性在终末向量增宽.3,室早宽大波形的前一心动周期缩短,早博后有长代偿间歇.差传与其相反.宽大波形的前一心动周期延长,早博后间歇短.4,差传图形在V1导联成右束支阻制图形,室早则很少成右束支阻制图形.5,可以小量用洋地黄(如西地兰0.2毫克),然后观察,在心室率减慢后差传会减少,室早则增多.无动性缄默症: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病人能注视检查者及周围的人,貌似觉醒,但不能言语,不能活动;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肌肉松弛,但无锥体束征,因此又叫睁眼昏迷。
主要见于脑干上部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受损,而大脑半球及其传出通路无病变去大脑皮质状态: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它与昏迷不同,是大脑皮质受到严重的广泛损害,功能丧失,而大脑皮质下及脑干功能仍然保存在一种特殊状态。
有觉醒和睡眠周期。
觉醒时睁开眼睛,各种生理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存在,喂之能吃,貌似清醒,但缺乏意识活动,故有“瞪目昏迷”、“醒状昏迷”之称。
房颤并发室早与差传的鉴别
房颤并发室早与差传的鉴别差传室早室率室率多较快(快房颤易伴差传) 相对较慢(慢房颤易发室早)联律间距不定,多见于长-短周期后(Ashman) 联律间期固定(多源性除外)长短周期比值比值愈大,QRS畸形愈明显比值大小与QRS畸形程度无关对QRS时间的影响QRS波形态右束支阻滞样多见,三相波多见单相波及双向波多见(多形性除外)QRS起始向量一般与基础心律一致 90%以上是不一致的代偿间歇无一般都有(间位性室早除外)以上条件符合越多,诊断准确性也就越高.也有差传和室早并见的现象,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呵呵.(建议重点观察Ⅱ导和V1 V5这三个导联)另外,关于差传和室早的鉴别,我认为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它象心电图诊断本身一样,都是一门经验学科,多看图多分析多求教是加速提高鉴别诊断能力的唯一途径,我个人的体会,对于差传和室早的鉴别诊断曾经历四期:无知期惶恐期迷惘不前期渐清晰期及清晰期.每期都有每期的趣味,和发展进步,直至完全成熟.另外有很多东西,需要你长期的思索和揣摩才能领悟.再加一些:测量QRS波时间:小于120毫秒支持差异性传导,大于140毫秒支持室早.QRS宽大畸形但既不象右束支阻滞又不象左束支阻滞,这时亦支持室早.测量R起点到S波振幅最深处时间大于等于100毫秒也支持室早.房颤患者常需要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来治疗~房颤伴差传常提示洋地黄用量不足,而合并频发室早常常是洋地黄过量的表现,所以房颤时判断差传和室早很重要~差传的实质其实是一种干扰现象,干扰的部位在束支部,由于大部分人的右束支不应期较左束支长,室上性冲动通过左束支下传,所以差传大部分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判断方法~1。
联律间期,同源的室早大多联律间期相同,而差传多同~2。
形态,同源室早形态多相同,而差传形态多变(但又较相象)冲动出现越早,前一个心动周期越长则其形态较基础的QRS波群的变异就越大,反之就越接近基础的的QRS波群~ 3。
初始向量。
差传的初始向量大多和基础的一致,而室早多不同~4.长短周期,ASHMAN现象,在房颤的时候如前一心动周期越长,那么所形成的不应期也就越长,束支的不应期亦延长(右束支较左束支延长更明显)故此时较前一心动周期短的时候更亦发生差传,此外,如果下一次冲动发生的越早,就越容易落在束支的不应期内,故更亦出现差传~既长短差传,短长早~前一周期下一冲动 (下一冲动指的是第3个I,即第3个QRS~)A I---------------I---------IB I--------I-------------I上面的A 情况较B情况更可能发生差传(I代表一个QRS波群)上述判断方法不是100%准确,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近郭继红提出:畸形QRS波的额面心电轴如果位于无人区,则肯定是室早了,你可以回去看看书,有详细的解释。
房颤伴室内差传与房颤伴室早的鉴别
房颤伴室内差传与房颤伴室早的鉴别我国房颤的病因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其次为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等,部分病人的原因不明,属特发性。
房颤对病人的危害包括以下3个方面:(1)给病人带来不适:不论是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由于房颤发作时室律绝对不规则,表现为乏力、心悸、胸闷或头晕等。
(2)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房颤时心房的泵血功能减弱或消失,使心室充盈血量减少约20%,降低心排出量,可出现心功能减退或使原有的心衰症状加重。
(3)潜在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危险:特别是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栓塞。
在动态心动图监测过程中,快室率房颤常伴有宽QRS波出现,这种宽QRS波最多见的是室内差异性传导(差传)和室性早搏(室早)。
在某些情况下(如服用洋地黄时),正确鉴别房颤伴差传与房颤伴室早显得十分重要。
如在洋地黄使用过程中房颤病人出现频发室早或室早二联律,应高度警惕洋地黄过量或中毒,此时应监测洋地黄血药浓度,同时停用洋地黄制剂,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如快室率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应注意洋地黄用量不足。
1、房颤伴差传的特点1.1房颤伴差传的发生机制室内差传即不完全性室内干扰,又称室内迷路传导。
当室上性激动抵达心室时,若一束支或分支(常为右束支、左前分支)正处于前次激动的相对不应期,则此激动主要循另一束支及(或)分支下传,造成室内传导异常。
室内差传属于生理性室内传导变化,造成心室除极顺序改变,心电图显示QRS波异于正常。
室内差传多与心率加快有关,属于生理性室内3度传导阻滞,除见于房颤外,尚可见于房早、阵发性房速、交界性早搏和交界性心动过速中,也可见于不完全房室脱节的心室夺获和并行心律中。
房颤伴室内差传易发生于心功能不全、甲亢、贫血、发热和体力活动等情况。
房颤的R-R间期长短很不规则,传导系统的相对不应期随之变化。
较长的R-R间期后,相对不应期略有延长,若接着而来的R-R间期较短,则QRS波群便会落在相对不应期,极易发生室内差传。
另类心电图讲义-6---房颤、房扑
(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1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
又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
属常见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是慢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而又具有严重危害的异位心律。
房颤的危害:1)不论是持续性或是阵发性房颤,由于心房搏动与心室搏动不同步及心室搏动极不规则,给患者带来极大不适,表现为心慌、乏力。
2)房颤时心房丧失泵血作用,可以降低排血量的至少15%以上(一般30%)。
这也是引起乏力的主要原因!3)心房不规则收缩,收缩力降低,排空不彻底,残留血量大,容易生成附壁血栓。
这就有随时血栓脱落危险,产生体循环的血栓栓塞,引起的并发症比无房颤高5-15倍。
而体循环栓塞以脑栓塞为主,造成较高的致残率。
潜在的血栓栓塞,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为主,还有急性心肌梗死、肺梗塞等!4)极速型房颤(指平均心室率大于180次/分者)有可能诱发室颤。
房颤绝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依次为风心病、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及甲亢等疾病,仅有5%的特发性房颤临床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
心房颤动发生机理:尚未完全明了。
以前有4种学说:①环行运动学说。
②多发性折返学说。
③单源快速激动学说。
④多源快速激动学说。
目前认为多个折返回路(核心折返与随意折返)、快速兴奋灶是主要的机制。
此外最新的肺静脉学说---诱发肌袖性的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成功得到证实。
房颤的心电图表现: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间隔不均齐的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
在V1导联最为清楚,其次是II、III、aVF导联。
也可以描述成形态、波幅、时距三不等的,波间无等电位线的”f”波2)QRS波群为室上性,但形态可略有变异,心室率多大于80次/分。
形态可略有变异---有的书本描述成电压变异较大!即电压高矮差别较大!3)R-R间期绝对不规则。
但心率过快,R-R差别程度可以不大,f波也可以不清晰。
一些“老房颤”患者,长时间心房颤动,心房缺血,心房肌纤维化,心肌除极是产生的电动力极小,f波很小。
房颤时室早与差传鉴别的新方法_类Brugada法
组诊断为房颤伴 AVC 者 ,给予西地兰 012mg 静注 ,
用药前后 1h 各做一长导心电图 (2min) ,也以畸形
QRS 波减少 1Π2 以上作为诊断 AVC 的准标准 。
2 结果
见表 1 。经 X2 检验 ,2 种方法诊断 PVS 及 AVC ,
P 值均 > 0105 ,差异无显著性 。2 种方法诊断为 PVS
氏束 ,预激综合征患者约一半以上有肯 化的解释是肯特氏束可存在于房室环的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有人称室上性阵
特氏束存在 。此附加传导束可直接相连 许多部位 ,它可单一存在也可几个并存 。 发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预激综合征 。 于右心房与右心室 、左心房与左心室或 如单一存在时其δ波小 (预激量较小) 在 参考文献
252
J IANGSU JOURNAL OF PRACTICAL ELECTROCARDIOLOGY(2001) VOL101NO4
房颤时室早与差传鉴别的新方法 - 类 Brugada 法
张传峰 张海生
【摘要】 目的 建立 1 种简便 、有效的房颤时鉴别室早 (PVS) 或差异性传导 (AVC) 的新方法 。方法 选择符合 入选标准的 123 例有宽大畸形 QRS 波出现的房颤病例 ,随机分为传统组 ( Ⅰ组 ,62 例) ,类 Brugada 法组 ( Ⅱ组 ,61 例) 。对 2 种方法诊断为 PVS 及 AVC 的病例 ,分别静注小剂量利多卡因和西地兰进行试验性治疗 。根据制定的标 准 ,判别是否为 PVS 或 AVC。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 ,2 种方法判别 PVS 或 AVC 无显著性差异 ;但试验性治疗表明 , 类 Brugada 法 (新方法) 在特异性上优于传统方法 。结论 新方法与传统方法虽有一定相关性 ,但特异性更高 、更可 靠 ;且方法简便 ,无灰色带 (不能判别) 。
房颤伴差传演示文稿2.
差传的发生机制
• 房颤的R-R间期长短很不规则,传导系统的相对不应期随 之变化。较长的R-R间期后,相对不应期略有延长,若接 着而来的R-R间期较短,则QRS波群便会落在相对不应期, 极易发生室内差传。因此,长间期后较早出现的QRS波应 考虑是室内差传所致的宽QRS波群,QRS波前半部分的 形态与基本波群相同。房颤的异位激动在前向传导中遇到 部分室内传导系统的生理性不应期,而只能以较慢的速度 下传至心室,或从已脱离不应期的其他部分传至心室,这 样,心室除极和复极就和平常不同了。房颤伴差传以右束 支传导阻滞型最多见(图1),占室内差传的70%,且常 伴有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单纯右束支阻滞型约占室内差传 的30%。
2.2 房颤伴室早的心电图特点
• (1)联律间距较固定,常呈二联律、三联律等有规则出现的畸形 QRS波; • (2)房颤伴室早的起始向量常与基本(窦性)心搏不同;
• (3)室早后常有较长的类代偿间歇;
• (4)QRS波间期常大于0.14~0.16s; • (5)QRS波形态与既往室早形态相同; • (6)常在房颤心室率缓慢时出现;
1.1 房颤伴室内差传的发生机制
• 室内差传即不完全性室内干扰,又称室内迷路传导。 • 当室上性激动抵达心室时,若一束支或分支(常为右束支、 左前分支)正处于前次激动的相对不应期,则此激动主要 循另一束支及(或)分支下传,造成室内传导异常。室内 差传属于生理性室内传导变化,造成心室除极顺序改变, 心电图显示QRS波异于正常。室内差传这一现象大多与心 率加快有关,属于生理性室内3相传导阻滞,除见于房颤 外,尚可见于房早、阵发性房速、交界性早搏和交界性心 动过速中,也可见于不完全房室脱节的心室夺获和并行心 律中。房颤伴室内差传易发生于心功能不全、甲亢、贫血、 发热和体力活动等情况。
【房颤百问】3.房颤的5类鉴别诊断
【房颤百问】3.房颤的5类鉴别诊断⼼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管流⾏病”,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
为了普及、规范房颤的临床诊疗,⾸都医科⼤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汤⽇波教授等,从房颤的定义和流⾏病学开始,通过⼀百个问题,为我们解答临床⼯作中有关房颤诊疗的最常见问题,⼲货满满,敬请期待!依据⼼电图特征,房颤⽐较容易诊断,但有时需要与下列疾病进⾏鉴别。
1. 房扑当⼼房扑动(房扑)伴不等⽐例的房室传导,特别是锯齿状波(F波)不清晰时,容易与房颤相混淆。
但⾄少在某⼀个导联上可以分辨出规律的扑动波,⽽且相同⽐例传导时的RR间期相同,FR间期亦相同。
图1为典型房扑⼼电图。
图1. 典型房扑⼼电图。
Ⅱ、Ⅲ、aVF导联上锯齿波向下,V1导联上锯齿波向上,房扑不等⽐例传导,2:1~4:1房室传导。
2. 多源性房速多源性或紊乱性房速时,由于⼼房内的异位起搏点不断变化,Pˊ波的形态以及PˊPˊ、PˊR、RR间期不断变化,⼼室律也不规则,容易与房颤相混淆。
多源性房速⼀般都可以分辨出Pˊ波,尽管PˊR间期不等,QRS波群前⼀般都可以分辨出对应的Pˊ波,PˊR间期⼤于0.12秒。
图2为多源性房速⽰例。
图2. 多源性房速(箭头所⽰为P′波),可见P′波形态异于窦性p波,且形态多样,各形P′波频率或间期不同。
3. 室性早搏与室内差异性传导房颤时室早有如下特点:多发⽣于⼼室率较慢时,联律间期短⽽固定,可呈⼆联律,QRS波群起始向量与室上性不同,V1导联QRS波群多呈单相或双相(qR、QR、RS形),室早后有代偿间歇。
图3为房颤伴室性早搏⼼电图。
图3. 房颤合并室早,可见⼀宽⼤畸形的QRS波,呈左束⽀阻滞图形,Ⅱ、Ⅲ、aVF导联上QRS波群呈⾼⼤的R型,V1、V2导联上呈rS型,为右室流出道来源的室早。
房颤时的室内差异性传导多发⽣于快⼼室率时,⽽且往往在⼀次长RR间期后的短联律间期发⽣,QRS波群起始向量与室上性相同,⽽且⽐较锐利,V1导联QRS波群多呈3相波(rSRˊ形)。
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期前收缩的鉴别
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期前收缩的鉴别(1)QRS波形:室内差异性传导(简称差传)的QRS波群常呈RBBB(右束支阻滞)图形①Vl导联QRS波群呈三相波形(rSR。
rsR或rsi)者多为差传,呈单相(R)或双相(qR。
RS或QR)者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可能性大②V1导联QRS波群起始向量经常变化(同一导联上几个室内差异性传导的QRS波起始向量,有的与正常一致,有的不一致。
)或与正常QRS起始向量相同者其差传可能性大,起始向量固定不变且与正常QRS起始向量不同者室早可能性大、③早搏的QRS波形不固定者差传可能性大,即同一导联上可呈现几种畸形的QRS 波。
(联律间期愈短,室内差异性传导的程度愈明显,心动周期越长,室内差异性传导越明显),形态固定者室早可能性大(多源性室早除外)、2121(2)QRS波群与P波的关系:差传的QRS波前一定有P波,而室早的QRS波前无P 或P波、2121(3)心动周期长短:一般心搏的不应期长短与前一个心动周期长短成正比,即长心动周期后的早搏容易出现差异传导,而室性早搏则无此规律、2121(4)配对间期:差传的配对间期常不固定,而室早的配对间期常较固定。
2(5)差传代偿间歇不完全,室早代偿间歇完全。
鉴别要点房性期前收缩伴室相性室内差异传导室性期前收缩1、提前的房性P波有无2、P—R间期>0.12秒如有P/P`波P—R<0.12秒3、V1的QRS形态多呈rsR`型多呈rS、R、Rs、qR型4、V6呈rS或QS型无(除外心肌梗塞)可有5、QRS时间多≤0.12秒~0.14s 可≥0.12~0.14s,甚至达0.18s6、QRS易变性大小(除外多源性)7、成对出现期前收缩往往第一个QRS差异较重,第二个QRS。
两个期前收缩均宽大畸形8、室性融波无有9、代偿间歇多数不完全多数完全。
房颤时室早及室内差传的特点与鉴别
房颤时室早及室内差传得特点与鉴别房颤就是临床上常见得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得趋势。
我国房颤得病因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与高血压,其次为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等,部分病人得原因不明,属特发性。
房颤对病人得危害包括以下3个方面:(1)给病人带来不适:不论就是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还就是阵发性房颤,由于房颤发作时室律绝对不规则,表现为乏力、心悸、胸闷或头晕等。
(2)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房颤时心房得泵血功能减弱或消失,使心室充盈血量减少约20%,降低心排出量,可出现心功能减退或使原有得心衰症状加重、(3)潜在得血栓形成与栓塞危险:特别就是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栓塞,造成较高得致残率。
在动态心动图监测过程中,快室率房颤常伴有宽QRS波出现,这种宽QRS波最多见得就是室内差异性传导(差传)与室性早搏(室早)。
在某些情况下(如服用洋地黄时),正确鉴别房颤伴室内差传与房颤伴室早显得十分重要。
如在洋地黄使用过程中房颤病人出现频发室早或室早二联律,应高度警惕洋地黄过量或中毒,此时应监测洋地黄血药浓度,同时停用洋地黄制剂,以免引起更严重得心律失常。
如快室率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应注意洋地黄用量不足。
1房颤伴室内差传得特点1、1 房颤伴室内差传得发生机制室内差传即不完全性室内干扰,又称室内迷路传导。
当室上性激动抵达心室时,若一束支或分支(常为右束支、左前分支)正处于前次激动得相对不应期,则此激动主要循另一束支及(或)分支下传,造成室内传导异常。
室内差传属于生理性室内传导变化,造成心室除极顺序改变,心电图显示QRS波异于正常。
室内差传这一现象大多与心率加快有关,属于生理性室内3相传导阻滞,除见于房颤外,尚可见于房早、阵发性房速、交界性早搏与交界性心动过速中,也可见于不完全房室脱节得心室夺获与并行心律中。
房颤伴室内差传易发生于心功能不全、甲亢、贫血、发热与体力活动等情况。
房颤得R-R间期长短很不规则,传导系统得相对不应期随之变化。
心房颤动的处理
四、房颤的分类
分类
按 f 振幅 按心室率 按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
24
按 f 振幅:
粗颤 (f 波> 0.1 mv),多在0.3mV左右。
多见于新近发生或风心病、甲状腺机能亢 进者。
细颤 (f 波< 0.1 mv),多见于病程较长
或心房肌病变弥漫而又严重如冠心病者。 25
按心室率:
43
鉴于现阶段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操作难度和潜 在严重并发症(如肺静脉狭窄、脑卒中、心房-
食管瘘等) 风险均显著高于常规心律失常的导
管射频消融治疗,故推荐在有经验的电生理
中心或有经验的医师的指导下施行该项治疗。
准备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或瓣膜置换
的患者,在术中进行迷宫或左房消融治疗房
44
八、房颤的一级预防
药物复率:
Ⅰa(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Ⅰc(普罗帕酮)、
Ⅲ(胺碘酮、索它洛尔)类
体外同步复率:
复律成功后,口服Ⅰa、Ⅰc、Ⅲ类药物维持窦性心
38
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常用药物
普罗帕酮
注射剂:1~2mg/kg ,静脉注射5分钟起效。
口服剂:100~200mg ,每日3~4次,60~90min起
• 发病率:
心房颤动的发病率约占
心律失常总数的15%,
是继室性早搏后的第2位 常见、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 常。
3
每千人 2 年之发病率
14 12 10 8
6
4 2 0 30 -39 40 - 49 50 - 59 60 - 69
70 - 79 年龄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JAMA March 16, 199
心房纤颤中的室性早搏与室内差异传导的心电图鉴别诊断
心房纤颤中的室性早搏与室内差异传导的心电图鉴别诊断
陈超;孔宏伟
【期刊名称】《适宜诊疗技术》
【年(卷),期】1995(000)B08
【摘要】心房妊颤伴室性早搏及伴室内差异传导是心电图上较常见的情况。
它们
的鉴别直接关系到临床上的治疗,特别是患者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后,更具有临床意义。
【总页数】1页(P56)
【作者】陈超;孔宏伟
【作者单位】河南省杞县高阳镇蔡堌诊所,475201;河南省通许县长智多陈岗诊所,4522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心房纤颤病人室性早搏与心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诊断的新方法及其… [J], 董何彦;张咏
2.心房纤颤合并室内差异传导蝉联现象心电图分析1例 [J], 范卫红
3.心电散点图在房颤伴室性早搏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J],
杨桂英; 曾青; 谢东阳; 刘伟斌; 刘筱菲
4.心电散点图在房颤伴室性早搏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J],
向群
5.心房纤颤伴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的蝉联心电图一例 [J], 王伟;刘海螺;刘文和;李友发;丛长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和单纯房颤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鉴别诊断
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和单纯房颤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鉴别诊断蒋萍【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9)15【摘要】目的探究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和单纯房颤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患者48例作为A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单纯房颤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患者64例作为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上述患者心电监护以及辅助吸氧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特征.结果(1)A组患者中,30例患者快速心室率超过180次/min,占62.5%;B组患者中,23例患者快速心室率超过180次/min,占35.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均出现连续、快速、畸形、宽大的QRS波群,酷似室性心动过速;B组患者出现连续的宽大QRS波群,呈RBBB型.成串的RBBB型波群频率多为更加快速,但是第1个搏动往往出现在较长R-R间期后,说明是由于室内差传.(3)A组患者的心电图出现波形异型性,QRS-T的升降变化、振幅变化、形态与间歇变化等均不相同,而单纯房颤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患者的QRS-T波形比较一致.(4)A组患者发作时,可能典型的预激特征消失,也可能见到预激波.而单纯房颤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出现的是束支传导图形.结论单纯房颤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患者心电图快速心室率、QRS 波群、QRS-T 波异形性、残留预激特征等指标均不相同,需注意鉴别.【总页数】2页(P106-107)【作者】蒋萍【作者单位】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江苏常州 2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J], 纪亚杰2.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 [J], 包卫方;陈涛序3.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和单纯房颤的心电图鉴别诊断 [J], 房庚叶4.心电散点图在房颤伴室性早搏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J], 杨桂英; 曾青; 谢东阳; 刘伟斌; 刘筱菲5.心电散点图在房颤伴室性早搏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J], 向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颤伴室内差传与房颤伴室早的鉴别
房颤伴室内差传与房颤伴室早的鉴别
我国房颤的病因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其次为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等,部分病人的原因不明,属特发性。
房颤对病人的危害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给病人带来不适:不论是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由于房颤发作时室律绝对不规则,表现为乏力、心悸、胸闷或头晕等。
(2)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房颤时心房的泵血功能减弱或消失,使心室充盈血量减少约20%,降低心排出量,可出现心功能减退或使原有的心衰症状加重。
(3)潜在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危险:特别是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栓塞。
在动态心动图监测过程中,快室率房颤常伴有宽QRS波出现,这种宽QRS波最多见的是室内差异性传导(差传)和室性早搏(室早)。
在某些情况下(如服用洋地黄时),正确鉴别房颤伴差传与房颤伴室早显得十分重要。
如在洋地黄使用过程中房颤病人出现频发室早或室早二联律,应高度警惕洋地黄过量或中毒,此时应监测洋地黄血药浓度,同时停用洋地黄制剂,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如快室率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应注意洋地黄用量不足。
1、房颤伴差传的特点
1.1 房颤伴差传的发生机制
室内差传即不完全性室内干扰,又称室内迷路传导。
当室上性激动抵达心室时,若一束支或分支(常为右束支、左前分支)正处于前次激动的相对不应期,则此激动主要循另一束支及(或)分支下传,造成室内传导异常。
室内差传属于生理性室内传导变化,造成心室除极顺序改变,心电图显示QRS 波异于正常。
室内差传多与心率加快有关,属于生理性室内3度传导阻滞,除见于房颤外,尚可见于房早、阵发性房速、交界性早搏和交界性心动过速中,也可见于不完全房室脱节的心室夺获和并行心律中。
房颤伴室内差传易发生于心功能不全、甲亢、贫血、发热和体力活动等情况。
房颤的R-R间期长短很不规则,传导系统的相对不应期随之变化。
较长的R-R间期后,相对不应期略有延长,若接着而来的R-R间期较短,则QRS波群便会落在相对不应期,极易发生室内差传。
因此,长R-R间期后较早出现的QRS波应考虑是室内差传所致的宽QRS波群,QRS波前半部分的形态与基本波群相同。
房颤的异位激动在前向传导中遇到部分室内传导系统的生理性不应期,而只能以较慢的速度下传至心室,或从已脱离不应期的其他部分传至心室,这样,心室除极和复极就和平常不同了。
房颤伴差传以右束支传导阻滞型最多见(图1),占室内差传的70%,且常伴有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单纯右束支阻滞型约占室内差传的30%。
图1房颤伴室内差传(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快室率房颤伴连续的室内差传称为蝉联现象。
当两侧束支传导时间互差超过40~60ms时,下传激动可经传导较快的一侧束支穿过室间隔隐匿性逆传到对侧束支使其除极,由此引起的相应心电图变化,即为蝉联现象。
图2房颤伴室内差传(蝉联现象)
1.2 房颤时室内差传产生的条件包括:
1.2.1 激动发生得越早(联律间距越短),室内差传的可能性越大,差传的程度也越重。
房颤的室率越快,室内差传则越容易发生。
激动发生提早得少或房颤室率不太快时出现的差传,其形态仅有轻微变化,不能辩别是哪一分支阻滞;随着提前程度或室率的增加,可相应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或伴左前分支阻滞。
一般认为,联律间距小于基础周期的50%时易出现室内差传。
1.2.2 房颤时一个长周期后出现的激动,将有一个较长的不应期,其后的激动易发生室内差传。
1.2.3 房颤的联律间距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室内差传也会消失,此因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减慢可使室内差传不易发生。
1.3 房颤伴室内差传的心电图特点:
(1)常表现为房颤长间期后出现的提早(短间期后)的畸形QRS波;
(2)70%的室内差异传导在V1中呈3相波的右束支阻滞;
(3)右束支阻滞型差传的起始向量常与基本(窦性)心搏相同;
(4)房颤伴差传后常无长间歇;
(5)室内差传多出现在快室率房颤时,尤其在未使用洋地黄前;
(6)若房颤的基本QRS波畸形,则发生室内差传时QRS波更加宽大畸形。
2、房颤伴室早的特点
2.1 房颤伴室早的发生机制
无论是缓慢性房颤,还是快速率房颤,均可伴发室早(图3)或室速(图4)。
房颤病人在使用洋地黄的过程中,若药物过量,也可出现室早,尤其是室早二联律。
洋地黄毒性反应所致的室早往往是由于部分心肌自律性增强所致。
房颤伴室早除发生于洋地黄中毒,尚可见于心肌劳损(如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心肌缺血(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心肌炎、心肌病等情况。
上述心肌受损和病变引起心室肌自律性增高、折返激动和/或触发活动时,即可促发室早。
图3 快速率房颤伴发室早
图4 快速率房颤伴发室速
2.2 房颤伴室早的心电图特点
(1)联律间距较固定,常呈二联律、三联律等有规则出现的畸形QRS波;
(2)房颤伴室早的起始向量常与基本(窦性)心搏不同;
(3)室早后常有较长的类代偿间歇;
(4)QRS波间期常大于0.14~0.16s;
(5)QRS波形态与既往室早形态相同;
(6)常在房颤心室率缓慢时出现;
(7)QRS波形态有以下特征:额面向量位于右上方;V1导联呈单相或双相,双相者R波大于R‘;V1与V6导联QRS波形态相似;V1-V6均以负向波为主;V1和I导联为QS型;QS波在V4导联最深;畸形QRS 波与左或右束支阻滞形态不同。
3、房颤时室早与差传的鉴别诊断
判别房颤时,畸形QRS波是室内差传还是室早有时较为困难,主要理由包括:
(1)少数具有“二联律法则”的室早也总在长间期后发生;
(2)少部分室早联律不等,可无规律地出现;
(3)6%的室早在V1导联中呈3相波的右束支阻滞;
(4)差传呈左束支阻滞型时难与室早相区别;
(5)室早呈类插入型时与差传的区别较难;
房颤病人在使用洋地黄的过程出现室早二联律,应考虑洋地黄过量或中毒;若出现室内差传,说明房颤的室率过快,洋地黄用量尚不足,应增加剂量以减慢心室率,因此在慢性房颤中确定宽QRS波的性质有重要的意义。
房颤时差传和室早的鉴别(见表1)。
动态心电图因记录时间长,能观察发生畸形QRS 波前后的情况、心率快慢影响以及重复出现的规律等,故较常规心电图易于鉴别房颤伴室早与室内差传。
室内差传和室性早搏的诊断并不总是相互排斥的,两者可同时存在。
房颤伴发的束支间蝉联现象需与连发的室早或室速相鉴别,这不仅与诊断有关,还影响着治疗和对预后的评估。
室早或室速的图形在V1导联94%以上呈单相(R)或双相(qR、RS或QR),在V6导联上8 5%有深S波。
另外,室早或室速后有类代偿间期,有室性融合波等特点。
房颤伴有束支间蝉联现象时,持续性功能阻滞的束支85%为右束支,这与右束支不应期比左束支不应期较长有关,也与正常情况下右心室内膜开始激动的时间比左心室内膜晚5~10ms的生理现象有关。
右束支功能性阻滞时,在V1导联QRS 波群70%显示三相波(rsR`、Rsr),仅30%QRS波群为单相或双相波,初始向量与激动正常下传时QRS 波相同。
而连发的室早、室速的QRS波群的初始向量96%与房室结正常下传的QRS波群起始向量不同。
室性异位心搏和室内差异传导的常见心电图见图5。
除心电图鉴别外,有时还需结合临床,房颤伴心衰的病人,洋地黄过量时易出现连发室早或室速,洋地黄不足时易发生室内差传或蝉联现象等。
图5 室性异位心搏和室内差异传导的常见心电图图型
房颤时发生的蝉联现象需与一般性单束支持续性功能性阻滞的情况相鉴别。
一般性单束支持续性功能性阻滞是由于过快的激动下传时连续遇到其有效不应期而发生,不伴有跨室间隔的束支间隐匿性传导。
鉴别时可用连续发生束支阻滞的最短R-R间期与较长时间记录的正常形态的R-R间期比较,前者比后者长时则可能为蝉联现象,相反时,有可能为伴隐匿性传导的一般性束支功能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