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古生代地史Pz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古生代地史(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Pz1
一.主要特征 1 生物界—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植物登陆;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绝灭)事件2 构造特征:属加里东构造阶段,陆壳板块扩大和增生3 沉积类型复杂多样,奥陶纪末期冈瓦纳大陆发育冰川。
二.生物界小壳动物群:震旦纪末期出现、寒武纪初大量繁盛,个体微小(1—2mm),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群。包括软体动物门中的软舌螺、单板类和腹足类,腕足类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类型。意义:第一个广布的带壳生物群,寒武纪的起点.澄江动物群: 寒武系底部继小壳动物群之后出现的第一个多门类混生生物群。主要门类有海绵、腔肠、栉水母、节肢、鳃曳、叶足、腕足、古虫、脊索动物门和步带类(包括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门)、星虫、毛颚动物及藻类。意义:是寒武纪初期生物大爆发的典型代表。
三.生物古地理分区主要指因温度控制和地理隔离两大因素的长期作用而产生的生物分类和演化体系在空间上的分异。生物相反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生物特征,即反映沉积环境的生物组合特征。(浮游相,底栖相,礁相)生态分异:即生态习性的差异,如游泳的,表生底栖,内生底栖等,是生物对沉积环境适应的结果。
四.古地理
1.寒武纪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古构造格局,扬子板块:以稳定型陆表海为特征,东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华南裂谷盆地。寒武纪扬子区海侵广泛,地层具明显两分性:下统为砂、泥质和碳酸盐沉积,化石丰富。中-上统以镁质碳酸盐沉积为主,化石稀少。梅树村剖面中寒武世后期:滇东地区上升为陆。中寒武世陡坡寺组\双龙潭组:浅海砂泥、碳酸盐沉积;早寒武世龙王庙组:白云岩。咸化海沉积;沧浪铺组:砂页岩沉积为主,内含浪成波痕和交错层理。滨岸沉积;筇竹寺组中上部:以泥砂质沉积为主,含有三叶虫及澄江动物群等生物化石,环境已趋于正常浅海,总体代表持续海侵过程;筇竹寺组下部:黑色粉砂质、泥质沉积,含炭质及稀有元素—为海水流动不畅的弱氧化至还原环境,为潮下低能海湾;梅树村组:磷块岩,小壳化石富集成层,波状、鱼骨状交错层理,顶部白云岩内含鸟眼构造。滨海潮间—潮下带沉积。宜昌山峡剖面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黑色炭质页岩夹薄层灰岩,含磷、稀有元素及黄铁矿,以浮游的盘虫类为主,推测为滞流还原环境;石牌组和天河板组——正常浅海的砂泥质和碳酸盐沉积,含较多底栖的古杯类;石龙洞组——厚层白云岩,局限台地。中统覃家庙群由薄—中层白云岩组成,波痕、交错层理、泥裂、食盐假晶发育。上统三游洞群——厚层白云岩,其顶部归属奥陶系;从石龙洞组至中上统均为干旱的咸化海-局限台地环境。
2.扬子板块奥陶纪①特征 1.东南被动大陆边缘:西部为湘桂次深海(湘中地区奥陶纪是一套深灰至灰黑色含碳质、硅质的笔石页岩,代表一种非补偿滞流还原环境),东部为浙皖次深海(浙西早中奥陶世也为滞流环境的笔石页岩相,晚奥陶世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浅水浊积岩)2.华南裂谷盆地:早奥陶世古地理格局与寒武纪相似,也由闽粤浅海相和赣粤桂次深海相二个大相带控制,寒武纪末云开和粤东上升成陆地,沿着古陆周缘规律地出现滨海、陆棚次级环境分布。中奥陶世以后,华南盆地加速萎缩,晚奥陶世为厚度较大的浊积岩.奥陶纪末华南区主体成陆
3.北部大陆边缘与寒武纪相似,为被动大陆边缘
4.西缘早,中奥陶世是被动大陆边缘砂泥质浊积岩沉积,晚奥陶世转化为浅海碳酸盐台地②宜昌黄花场剖面O1:南津关组:下部灰岩,中部白云岩,中上部含鲕粒及亮晶砂砾屑灰岩为主。上段发育大型交错层理,有垂直或倾斜的生物钻孔,异地埋藏的腕足类、三叶虫、双壳类及海百合等碎屑,台地边缘浅滩相带分乡组以亮晶颗粒灰岩为主,反映为台地边缘礁或滩相,夹泥页岩,含笔石和完整保存的小型腕足类,说明水体逐渐变深。红花园组以生物泥晶灰岩、泥晶砂屑灰岩为主,生物既有底栖型,也有游泳型,反映了水体能呈较弱的开阔台地环境。大湾组下部:亮晶生屑灰岩;属台地边缘浅滩相;上部:瘤状灰岩夹页岩,属台地前缘斜坡相(争议)。
牯牛潭组为瘤状泥质灰岩夹页岩,发育水平层理,生物种类繁多,保存完整,底栖和浮游混生,说明为水能量较弱的浅海陆棚环境O2:庙坡组以黑色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半闭塞的陆棚边缘盆地。宝塔组典型的收缩纹灰岩,这种收缩纹是成岩过程中上覆的负荷使胶体脱水形成的裂纹,反映较深的浅海陆棚环境。O3:临湘组的环境与宝塔组类似五峰组“滞流盆地的笔石页岩沉积,上部观音桥层壳相泥质灰岩沉积是全球海平面下降的记录-传统观点”。(页岩环境争论很大)
3.扬子板块志留纪①特征1.东缘(湘中过渡带)类复理石沉积2.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主体拼合造山,形成华南造山带,华南裂谷盆地仅在钦防地区残留深水海槽。之后(D开始)称之为华南板块。3.北部边缘(南秦岭)为裂谷盆地
4.西缘构造环境比较复杂,活动性较强②鄂西宜昌剖面S2纱帽组滨海相细碎屑岩,砂岩含量向上增加,粒度变粗,交错层理发育,化石稀少,代表超补偿海盆.。S1罗惹坪组黄绿色砂页岩夹薄层灰岩,灰岩中含腕足和珊瑚—正常浅海环境;龙马溪组上部黄绿色砂质页岩、粉砂岩,数百米只含三个笔石带,笔石分散保存,为弱还原环境—补偿盆地-斜坡;下部黑色页岩和硅质页岩,含五个笔石带,典型的笔石页岩相,代表滞流、非补偿海盆.
五.加里东运动、祁连山构造带:元古代后期—南、北张裂下陷成海槽;早古生代—发育深海沉积及海底火山活动;志留纪晚期—南、北祁连海槽相继闭合形成造山带,使柴达木板块和华北板块拼合(加里东运动-祁连运动)2、华南构造带:S晚期形成(加里东运动-广西运动,使得华夏版块与扬子板块拼合)
六.古构造.①全球早古生代板块构造背景1 劳伦(北美)与俄罗斯(东欧)大陆拼合,形成加里东褶皱带-劳俄大陆-古大西洋闭合;2 西伯利亚板块向北漂移,华南和冈瓦纳(Gondwana)向南漂移;3 陆块由纬向分布逐渐转为经向分布4我国艾比湖—居延海—西拉木伦构造带,秦岭构造带,祁连构造带等均属古特提斯构造带②中国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1.艾比湖—居延海—西拉木伦构造带:(1)∈3艾比湖—居延海—西拉木伦河地缝合线-主体为天山—西拉木伦(南侧为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北部大陆边缘;北侧为西伯利亚板块南部边缘,准噶尔为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一部分松辽是古亚洲洋中的的中间陆块);(2)奥陶纪主体转换到额尔济斯—居延海—西拉木伦河, 洋壳板块向南北两侧的陆壳板块下俯冲;(3)志留纪天山—西拉木伦洋仍为大洋环境:(北部发育Tuvaella动物群,各段活动性不同;南部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沟—弧—盆体系)2.特提斯构造带:班公湖-怒江古缝合线:寒武纪为古特提斯洋主洋盆,南侧冈底斯和江孜地块属冈瓦纳板块,北侧和东侧的羌塘、昌都、思茅、松潘、甘孜地块可能属扬子板块西缘3.金沙江—红河构造带:奥陶纪有一定规模的洋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