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飞行器运动方程

合集下载

第二章_飞行器运动方程(1)

第二章_飞行器运动方程(1)

一个角运动 : 俯仰q
纵向两个线运动:高 航度 程HL
侧向两个角运动:滚 偏转 航pr 一个线运动 : 侧偏Y
坐标系选择
坐标系选择:选坐标系—机体系
飞机六自由度运动包括飞机绕三轴的转动(飞 机姿态变化),及飞机三个线位置的变化,在建 立六自由度方程时,选机体坐标系。
选体轴系下列好处:
2、线运动学方程式
线位置运动学方程 :地轴系与体轴系间线
速度关系:
让地轴系依次按 转动即可:
绕 oz 轴转 得到 x1 y1z g
x1 cos
y1
sin
z g 0
sin cos
0
0 x g
0
y
g
C
xg
y
g
1 z g
z g
2、线运动学方程式
再绕轴 oy1 转 得到 xy1 z2
飞行控制系统
第二章 飞行器运动方程 (一)
第二章 飞行器运动方程
刚体飞行器运动方程组 飞机的纵向运动 飞机的横侧向运动
2.1、飞行器运动方程组
一、建立飞机运动方程的基本假定 二、六自由度飞机运动方程 三、飞机运动方程的分组与线性化
一、建立飞机运动方程的基本假定:
认为飞机不仅是刚体,而且质量不变; 假定地球固定于空间,即略去地球自转、公转的
dV dt
1V
dV dt
V
dL dL dt 1H dt L
1、牵连运动
1V :沿 V 的单位向量; :动坐标系对惯性系的总角速度向量;
1L
:沿动量矩 :表示叉乘
L的单位向量;
v
是牵连加速度。
dV dH
dt 和 dt :表示在动坐标系内的相对导数。

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分析与建模

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分析与建模

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分析与建模四轴飞行器主要由机架、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系统组成。

机架是整个飞行器的骨架,负责承载各个部件。

动力系统由四个电动马达和四个螺旋桨组成,电动马达通过转动螺旋桨产生升力和推力。

控制系统负责控制飞行器的飞行姿态以及飞行方向。

传感器系统用于获取飞行器的姿态和位置信息。

首先是力学分析。

在飞行过程中,四个螺旋桨产生的升力和推力需要平衡飞行器的重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建立四轴飞行器的运动方程。

假设四轴飞行器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为(x, y, z),速度为(vx, vy, vz),质量为m。

则四轴飞行器所受到的合力可以表示为:F = mg - Tm是飞行器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T是螺旋桨产生的合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四轴飞行器的加速度方程为:a = (mg - T) / m其次是电机模型。

电机模型主要描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特性。

通常情况下,电动马达的输出转矩与输入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可以使用简化的转矩模型来描述电动马达的输出。

假设电动马达的转矩为Tm,电流为I,转矩模型可以表示为:Tm=k1*I其中k1为电动马达的参数。

接下来是姿态稳定。

四轴飞行器的姿态稳定是实现飞行器平稳飞行的重要问题。

姿态稳定的关键在于对飞行器角度的控制。

通过使用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力计等传感器获取飞行器的姿态信息,并通过控制系统对飞行器的姿态进行控制。

姿态稳定算法可以根据飞行器的姿态误差来计算所需的控制指令,进而控制飞行器的电动马达来实现姿态的调整。

最后是运动控制。

运动控制主要涉及到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位置式控制和速度式控制来实现飞行器的运动控制。

在位置式控制中,通过计算飞行器的位置误差来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飞行器的电动马达来实现位置的调整。

在速度式控制中,通过计算飞行器的速度误差来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飞行器的电动马达来实现速度的调整。

综上所述,四轴飞行器的动力学分析与建模主要涉及到力学分析、电机模型、姿态稳定和运动控制等方面。

扇翼飞行器纵向运动建模与控制方法

扇翼飞行器纵向运动建模与控制方法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 , 各种性能优异 、 构思巧 为“ 扇翼” 飞行器. el 对扇翼飞行器进行了相关 P bs e e 妙的新概念飞行器应运而生 ,对比传统的飞行器 , 的研 究并 试飞成 功 . 其设计 思路 、飞行原理和气动布局有着显著 的不 新概念飞行器的出现 、 发展和成熟必将经历一 同, 表现出鲜明的创新性、 高效性、 探索性和时代性[ 1 ] 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扇 翼飞行器也是如此 , . 为了验 16 92年 P o i 在其专 利 U 36 98 中首 证其可行性 , . re D nr S05 2 m 力学分析与建模是必不可少 的 , 建立 次 提 出 了 一种 完 全 由风 扇 产 生 升 力 和推 力 的飞 行 个高质量的模型, 可以大大提高飞行器的性能, 改
第 3 卷第 1 期 8 1
2 1 年 1 月 01 1 di1.9 9 .s. 0 - 1 . 1.1 0 o:036  ̄i n1 96 X2 11. 2 s 0 7 0 0




Vo .8, . l 1 3 No 1 NO .01 V2 1
Ap le S in e a d p id ce c n Te h oo y c n lg
中图分类号 : 5 唧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9 6 1 (0 1 1 . 0 5 0 10 . 7 X 2 1 )1 00 . 5
Lo g t d n l a h m a i a o ei g a d n iu i a t e tc l m m d l n n
l g tc n r l f nwi g a r r f fi h o t o ft a o he n ic a t H A GT n goY N hn , N e h aY N hn su , A GQn U N oga ,A GZ ogWA GR n u , A GC egh n Y N ig

飞行力学第六章-运动方程

飞行力学第六章-运动方程

ωx
ω y I x ω x I xy
0 I zx
I xy Iy I yz
I zx ω x M x I yz ω y = M y I z ω z M z
飞行器飞行力学2010

dω x 2 2 + ( I z I y )ω y ω z + I yz (ω z ω y ) + Ix dt dω y dω z I xy (ω x ω z ) I zx (ω x ω y + ) = Mx dt dt dω y 2 2 + ( I x I z )ω x ω z + I zx (ω x ω z ) + Iy dt dω z dω x I yz (ω x ω y ) I xy (ω y ω z + ) = M y dt dt dω z 2 2 + ( I y I x )ω x ω y + I xy (ω y ω x ) + Iz dt dω y dω x I zx (ω y ω z ) I yz (ω z ω x + ) = Mz dt dt
飞行器飞行力学2010
根据速度之间的关系
u = V cos α cos β v = V sin β w = V sin α cos β
可得
du dV dα dβ V sin α cos β V cos α sin β cos α cos β = dt dt dt dt dv dV dβ V cos β sin β + = dt dt dt dw dV dα dβ sin α cos β + V cos α cos β V sin α sin β = dt dt dt dt
dω z dω x + ( I z I y )ω y ω z I zx (ω x ω y + Ix ) = Mx dt dt 方 程 dω y 2 2 + ( I x I z )ω x ω z + I zx (ω x ω z ) = My 简 Iy dt 化 为 I d ω z + ( I I )ω ω + I (ω ω d ω x ) = M z y x x y zx y z z dt dt

第三章飞行器运动方程(0901)

第三章飞行器运动方程(0901)

第三章飞行器的运动方程 刚体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1.刚体飞行器运动的假设1)认为飞行器不仅是刚体,而且质量是常数;2)假设地面为惯性参考系,即假设地面坐标为惯性坐标; 3)忽略地面曲率,视地面为平面; 4)假设重力加速度不随飞行高度而变化;5)假设机体坐标系的z o x --平面为飞行器对称平面,且飞行器不仅几何外形对称,而且内部质量分布亦对称,惯性积0==zy xy I I 2.旋转坐标系中向量的导数设活动坐标系b b b z y Ox 具有角速度ω (见图)。

向量ω在此坐标系中的分量为r q p ,,,即k r j q i p++=ω () 其中i 、j、k 是b x 、b y 、b z 轴的单位向量。

图设有一个可变的向量)(t a,它在此坐标系中的分量为z y x a a a ,,,即k a j a i a a z y x++= ()由上式求向量)(t a对时间t 的导数:b xωb yb zOijkdtkd a dt j d a dt i d a k dt da j dt da i dt da dt a d z y x z y x +++++= () 从理论力学知,当一个刚体绕定点以角速度ω旋转时,刚体上任何一点P的速度为r dt r d⨯=ω () 其中r是从O 点到P 点的向径。

现在,把单位向量i看作是活动坐标系中一点P 的向径,于是可得:i dtid⨯=ω () 同理可得: j dtj d⨯=ω () k dtkd⨯=ω () 将式()、()及()代入式()中,可得:)(k a j a i a k dtda j dt da i dt da dt a d z y x z y x ++⨯+++=ω () 或写为: a t a dt a d⨯+=ωδδ () 其中k dt da j dt da i dt da t a z y x++=δδ taδδ 称为在活动坐标系中的“相对导数”,相当于站在此活动坐标系中的观察者所看到的向量a 的变化率。

飞机运动方程

飞机运动方程

dr xi yj zk
dt
d
表示矢量 r 在动系中的导数,称为相对矢导数,导数符号记为 dt 。
如果从惯性坐标系观察,i, j,k 都是变矢量,当动系以角速度转动时,利
用泊桑公式有 xi yj zk x( i) y( j) z( k) r 则 dr dr r



dH r ( r )dm
对飞行器的全部质量积分 , 可以得到总的动量矩

H dH r ( r )dm
考虑到r ix jy kz , ip jq kr
,得到
r i(zq yr) j(xr zp) k( yp xq)
dt dt 此为矢量 r 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导数,称为绝对矢导数。
刚体飞机运动方程
基本假设 飞行器是刚体,质量为常数(非必要条件); 假设地球不动,地面坐标系为惯性坐标系; 忽略地球曲率,认为地面为平面; 重力加速度为常数,不随高度变化; 机体坐标系平面为飞机对称平面,飞机几何外形对
示的绝对坐标系的ddVt导数1满V d~足dVt 关系

V
dH dt
1H
d~H dt
H
这 里: 1V 为速度向量的单位向量; 为动坐标系相对惯性系的总的角速度向量,目前表示的是沿机体坐标系测量的角
速度向量; 表示矢量叉积运算符号; 1H为动量矩的单位向量; d~V ,d~H 表示对动坐标系的相对导数。
根据机体速度,通过地面坐标系与机体坐标系的方向余弦矩 阵,可以得到地面坐标系的速度,积分得到位置信息。
~
动量矩导数满足
dH 1H dt i

第二章-3 飞行动力学-飞机的横侧运动+飞机方程

第二章-3  飞行动力学-飞机的横侧运动+飞机方程

四、气动导数变化对横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1.滚转阻尼模态 时间常数与飞机横滚阻尼气动导数Clp成反比 Clp大,滚转阻尼特性好;过大,副翼操纵滚转困难,飞机进 入盘旋太慢,影响盘旋机动性能; 超音速飞机一般都是小展弦比机翼,Clp小,滚转阻尼特性不 好,因此有必要加人工阻尼。 2.荷兰滚模态 航向静稳定性越大,荷兰滚模态固有频率越高; Cl太大,会降低荷兰滚阻尼。 3.螺旋模态
重力 倾斜 产生 的侧 力
横侧向方程
偏航角不产生力或力矩,仅为几何关系

写成p算子形式

式中各大导数:
二、横侧向扰动运动与三种模态

纵向运动时的同一飞机,以M=0.9.高度h=11000m作定常平飞, 各参数及气动导数如下(对稳定轴系》:
代入方程
扰动运动 控制输入为0:a=r=0
拉氏变换后得代数方程:
三、空速、高度变化对横侧动力学的影响
1.荷兰滚模态
荷兰滚模态的简化特征方程 由于 ,荷兰滚模态的固有频率为:
与空速成正比
阻尼比: 2.滚转阻尼模态
都正比于
滚转阻尼模态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为: TL与V0成反比。
3.螺旋模态 螺旋模态小实根的近似表示式
由于 远远大于其他项,所以 螺旋模态时间常数与飞行速度成正比
特征多项式:
特征根:
扰动运动的解
一对共挽复根代表振荡运动模态 大负根代表滚转快速阻尼模态 小根(可正可负)代表缓慢螺旋运动的模态 飞机横侧扰动运动由此三种典型模态线性叠加而成

经拉氏反变换,(设0=1)得
都受振荡模 态影响
1.滚转阻尼模态

飞机受扰后的滚转运动,受到机翼产生的较大阻尼力矩的阻 止而很快结束。这是由于大展弦比机翼的滚转阻尼导数Clp大, 而转动惯量Ix较小所致。对应一个大的负实根。

三自由度弹道方程

三自由度弹道方程

三自由度弹道方程
三自由度弹道方程是描述弹道运动的数学模型,通常用于分析导弹、火箭等飞行器的运动规律。

在弹道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考虑弹道飞行器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情况,因此引入了三自由度弹道方程。

三自由度弹道方程包括了弹道飞行器在三个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分别是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飞行器自身绕飞行方向的旋转运动。

这三个方向分别对应了三个自由度,通过这些自由度我们可以完整地描述弹道飞行器的运动状态。

在三自由度弹道方程中,我们通常考虑的力学因素包括重力、空气阻力、升力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飞行器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因此我们需要将它们纳入方程中进行分析。

三自由度弹道方程的推导通常需要考虑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

通过运用牛顿力学和动力学原理,我们可以建立弹道飞行器的运动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这些方程,得到飞行器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三自由度弹道方程在军事、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飞行器的飞行轨迹、提高射程和精度,对于导弹、火箭等飞行器的设计和运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三自由度弹道方程是描述弹道飞行器运动的重要数学模型,通过这些方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飞行器的运动规律,为飞行器的设计和运动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第1章 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

第1章 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

飞行动力学内容绪论1.1 作用在飞机上的外力1.3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1.4 飞机质心运动方程小结本章作业1.1;1.2;1.3;1.4;1.5;1.7;1.8;1.9飞行动力学=飞行性能+飞行品质研究飞机的飞行性能和飞行轨迹特性时,可将飞机视为一可控的质点来处理。

可控:是指飞机的飞行轨迹是可以人为改变的,而轨迹的改变取决于作用于飞机上的外力的改变。

质点运动:通过偏转操纵机构,使飞机的合力矩为零;研究飞机的飞行轨迹和飞行性能时可以把飞机视为质点运动。

力矩平衡作为运动的约束条件。

质点系运动:合力矩不为零。

研究飞机飞行品质时将其视为质点系运动。

1.1.1 升阻特性1.1.2 发动机推力从飞行性能的角度,假设操纵面偏转可使力矩平衡,但将其最大平衡能力作为约束。

实际还常忽略操纵面偏转对力平衡的影响。

作用在飞机上的外力?W m g =K K (,,)T V H n J G F W T A =++J J G J G J G K 合外力 外力矩平衡及约束外力一般不通过质心,它将引起绕质心转动的力矩A L D C =++J G J G J G J G L J G D JG W JJ G TJ G 'LJ G 1.1作用在飞机上的外力V K L J G D JG T J G 'L J G W JJ G 重力给定;侧力不计;升力?阻力?发动机推力?重力发动机推力空气动力1.1作用在飞机上的外力在常规飞行性能问题中,假设飞行无侧滑,视侧力为零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侧力系数2L L V SC ρ=2D D V SC ρ=2CC V S C ρ=升力和阻力系数主要取决于马赫数、雷诺数、迎角、侧滑角以及飞机的外形马赫数的物理含义?雷诺数的物理含义?迎角的定义?侧滑角的定义?9马赫数:指空气的压缩性效应;低速空气流场不相互影响,高速时则前后相互影响。

9雷诺数:惯性力和粘性力的比值。

¾飞机的尺寸效应;即飞机的尺寸大小会影响飞机的气动特性,一般飞机在真实大气中飞行时,其雷诺数在1000万以上。

飞行动力学飞机方程

 飞行动力学飞机方程

设方向余弦表为矩阵Mbg,用欧拉角描述:
体轴坐标与地轴坐标可以互相转换
Mbg是复共轭矩阵:
x
y
M bg
xg
yg
z
zg
M 1 bg
MbTg
姿态角变化率与角速度分量间的几何关系
地轴系 Oxgyg平面
飞机三个姿态角变化率的方位
—沿ozg轴的向量,向下为正
—在水平面内与ox轴在水平面上的
u vw
F 按各轴分解,表示为: F iX jY kZ
各轴分量:
X m u wq vr
Y
m v ur
wp
Z
m
w
vp
uq
飞机的力方程
2.力矩方程
M
dH dt
dH dH dt 1H dt H
先考虑第一项
H 是动量矩,单元质量dm因角速度引起的动量矩为
dH r ( r )dm
式中:r 为质心至单元质量dm 的向径。
对飞行器的全部质量积分,可得总的动量矩 H r ( r )dm
式中: r ix jy kz, ip jq kr
依据:
i jk r p q r i(qz r y) j(r x pz) k( p y xq)
xyz
i r ( r ) x
xydm Ixy
表示惯性积
依据假设 Ixy=Izy=0 ,H 的各分量
H
x
H y
pI x qI y
rI xz
代入
dH dt
1H
dH dt
H
H
z
rI z
pI xz
可得
dH x dt
pI x rI xz
dH y dt
qI y

第一章-4 飞行动力学-飞机方程

第一章-4 飞行动力学-飞机方程

& & & ipjqkr
上式表明,飞机三个姿态角变化率或绕机体轴的三个角速度分量都能合成 飞机总角速度向量。一般情况下有 & 与 & , & 与 & 互相垂直,但 & 与 & 不互相垂直。只有 & 0 时, & 与 & 才互相垂直。
x&d
V
y&d
M
ga
0
,
z&d
0
式中,Mg—气流坐标系到地坐标系的转换矩阵
三、飞行器的运动学方程(续)
为了描述飞行器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需建立机体轴系与地 轴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1.地轴系与机体轴系间的方向余弦表
o
xg
x
cos cos
y
cos sin sin- sincos
z
cos sin cos+sinsin-
yg sincos sin sin sin+cos cos sin sin cos-cos sin
zg -sin cos sin cos cos
表中,oxyz为机体轴系, oxgygzg为地轴系
设方向余弦表为矩阵Mbg,用欧拉角描述:
体轴坐标与地轴坐标可以互相转换
Mbg是复共轭矩阵:
x
y
式中:i, j, k分别表示沿机体轴ox, oy,oz的单位向量。
于是
1v
d% Vid% ujd% vkd% w dt dt dt dt
令 u & d % u /d t,v & d % v /d t,w & d % w /d t
可得
1v
d%V dt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飞行力学知识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飞行力学知识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飞行力学知识航空航天工程师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职业,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中,飞行力学是航空航天工程师所必备的核心知识之一。

本文将介绍航空航天工程师在飞行力学方面需要了解的内容,以及其在工程设计和飞行控制中的应用。

一、飞行原理飞行力学研究的基础是飞行原理。

在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原理包括气动力学、重力学和运动学等方面的知识。

气动力学研究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和运动产生的影响,重力学研究地球引力对飞机的作用力,而运动学则研究飞机的运动状态和路径。

二、飞行力学模型为了研究飞行器的运动,需要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

常用的飞行力学模型有单刚体模型和多刚体模型等。

单刚体模型适用于研究简单、对称的飞行器,如常见的飞机。

多刚体模型适用于研究非对称、复杂的飞行器,如卫星和航天飞机等。

根据实际需求,航空航天工程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

三、飞行力学方程为了描述飞行器的运动,需要建立相应的运动方程。

在飞行力学中,最常用的方程是牛顿第二定律和欧拉运动方程。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欧拉运动方程描述了物体的力矩和角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方程,可以计算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和力学参数。

四、飞行器稳定性与操纵性飞行器的稳定性与操纵性是设计飞行器的重要考虑因素。

稳定性是指飞行器在受到干扰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能力,而操纵性是指飞行器在操纵员的控制下能够按照预期进行操纵的能力。

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通过飞行力学的知识,设计出满足稳定性和操纵性要求的飞行器结构和控制系统。

五、飞行动力学飞行动力学研究飞行器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加速度、速度、高度和姿态等方面的运动。

通过飞行动力学的分析,可以优化飞行器的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

此外,飞行动力学还研究飞行器的机动性能和航迹控制等问题,为飞行员提供飞行操作指导。

六、飞行力学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飞行力学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01_飞机的一般运动方程

01_飞机的一般运动方程
2015/10/7 5
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飞机和微型无人飞机
最大尺寸微型飞行器
英国的“Sender”无人机
微型飞行器和小尺寸无人机的尺寸对比
2015/10/7 6
“黑寡妇”微型飞机
“微星”微型飞机
2015/10/7
7
特殊航空器:微型扑翼和旋翼飞机
加州理工大学的“微型蝙蝠” 微型扑翼飞机
美国加州大学:扑翼机(翼展 200mm,总重11.5克,微型电 机驱动
29
2015/10/7
二、在动坐标系中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在旋转体上某一点P的速度V为角速度矢量ω
和矢径r叉积,即 V ω r , 如图中旋转轴上 的O点线速度为V0,则P点的合速度为
V V0 r
2015/10/7
30
矢量导数dA/dt是矢量端点的速度
2015/10/7
31
旋转坐标轴上的矢量A的导数
0 1 L qh 0 cos s 0 sin s
0 sin s cos s
coscos Ltq sin cos sin
sin cos 0
cos sin sin sin cos
dA d (i A x j A y k A z ) dt dt d Ay d Ax d Az di dj dk i j k Ax A y Az dt dt dt dt dt dt
2015/10/7
32
如果坐标轴不旋转,显然后三项为零。如 果坐标轴的角速度为ω,则有
di i dt
2015/10/7
20
2015/10/7
图2-3
21

飞行器运动方程

飞行器运动方程

& + ur − wp ) Y = m(v & + vp − uq ) Z = m( w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1.1动力学方程
v
角运动方程:
&Ix − r &I xz + qr ( I z − I y ) − pqI xz L=p &I y + pr ( I x − I z ) + ( p 2 − r 2 ) I xz M =q &I z − p & I xz + pq ( I y − I x ) + qrI xz N =r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1.1动力学方程(本教材)
v
v
在惯性坐标系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dV = F m ∑ › 飞机在外合力作用下的线运动方程为: dt dL › 飞机在外合力矩作用下的角运动方程为: ∑ M = dt 选用机体坐标系作为动坐标系,将在地面坐标系中得到的运动速度V及动 量矩L向机体坐标轴系上分解,假设机体坐标系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速度 & + wq − vr ) 为V,角速度向量为Ω,则上式在动坐标系中表示为: X = m(u
V上的 单位向 量
速 度 标 量
i,J和k分别表示沿机体坐标轴系OX,OY,OZ的单位向量.
2.1.1动力学方程
~ ~ dV du 由此可得: =i + 1V dt dt i j Ω ×V = p q ~ ~ dυ dω & + kω & & + jυ j +k = iu dt dt k r

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分析与建模

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分析与建模

四翼飞行器动力学分析与建模1.引言四轴飞行器,又称四旋翼飞行器、四旋翼直升机,简称四轴、四旋翼。

这四轴飞行器(Quadrotor)是一种多旋翼飞行器。

四轴飞行器的四个螺旋桨都是电机直连的简单机构,十字形的布局允许飞行器通过改变电机转速获得旋转机身的力,从而调整自身姿态。

因为它固有的复杂性,历史上从未有大型的商用四轴飞行器。

近年来得益于微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稳定的四轴飞行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本章通过分析四旋翼直升机的动力学机制,运用已知的物理定律和方程来建立表征系统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

2.四旋翼飞行器简介2.1四旋翼飞行器结构四旋翼直升机主体构成有:产生升力的四个旋翼、飞行控制设备及其支撑旋翼的机身。

有时为了保护飞行器,避免旋翼的损坏,特别装设了保护架。

其中,每个旋翼包括直流电机、翼翅及连接件等部分。

如下图所示:2.2四旋翼飞行器飞行原理四旋翼直升机与传统的直升机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

它的四个呈十字平均分布的旋翼取代了传统的单独的旋翼,对机身产生单独的力和力矩。

四旋翼直升机通过改变旋翼转速来控制飞行器的姿态,且四个旋翼的动态特性高度耦合。

3.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方程3.1坐标描述及其转换关系飞机的姿态角、飞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等参数总是和坐标系联系在一起的,要确切地描述飞机的运动状态,就要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下面定义几种坐标系,并分析各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1)地面坐标系E (OXYZ )地面坐标系用语研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确定飞机在空间的位置坐标X 、Y 、Z ,从而方便研究飞机的姿态、航向以及飞机相对起飞点的空间位置。

该坐标系原点固定于地面上飞机的起飞点,OX 轴指向飞机制定的飞行方向,OZ 轴垂直水平面向上,OY 轴垂直OXZ 平面。

(2)机体坐标系B (Oxyz )机体坐标系固定在机体上,原点设在飞机重心,纵轴Ox 平行于前后旋翼的连线,指向前方为正方向,竖轴Oz 平行于左右旋翼的连线,指向右方为正方向;轴Oy 与轴Ox 、Oz 所在平面垂直,并与轴Ox 、轴Oz 组成右手坐标系。

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

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

内容绪论1.1 作用在飞机上的外力1.3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1.4 飞机质心运动方程小结本章作业1.1;1.2;1.3;1.4;1.5;1.7;1.8;1.9绪论飞行动力学=飞行性能+飞行品质研究飞机的飞行性能和飞行轨迹特性时,可将飞机视为一可控的质点来处理。

可控:是指飞机的飞行轨迹是可以人为改变的,而轨迹的改变取决于作用于飞机上的外力的改变。

绪论质点运动:通过偏转操纵机构,使飞机的合力矩为零;研究飞机的飞行轨迹和飞行性能时可以把飞机视为质点运动。

力矩平衡作为运动的约束条件。

质点系运动:合力矩不为零。

研究飞机飞行品质时将其视为质点系运动。

1.1.1 升阻特性1.1.2 发动机推力TJ G 从飞行性能的角度,假设操纵面偏转可使力矩平衡,但将其最大平衡能力作为约束。

实际还常忽略操纵面偏转对力平衡的影响。

外力一般不通过质心,它将引起绕质心转动的力矩L J GD JG W JJ G T J G 'L J G 1.1作用在飞机上的外力1.1作用在飞机上的外力在常规飞行性能问题中,假设飞行无侧滑,视侧力为零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侧力系数2L L V SC ρ=2D D V SC ρ=2CC V S C ρ=升力和阻力系数主要取决于马赫数、雷诺数、迎角、侧滑角以及飞机的外形马赫数的物理含义?雷诺数的物理含义?迎角的定义?侧滑角的定义?9马赫数:指空气的压缩性效应;低速空气流场不相互影响,高速时则前后相互影响。

9雷诺数:指飞机的尺寸效应;即飞机的尺寸大小会影响飞机的气动特性,一般飞机在真实大气中飞行时,其雷诺数在1000万以上。

这就是研究飞机气动特性时,要建立大尺寸风洞和进行飞行试验研究的原因。

DO1. 升力特性(1)定义升力是飞机上的空气动力的合力在飞机纵向对称平面上垂直于飞行速度方向的分力。

向上为正。

飞机的最大的升力系数约1.2—1.5;采用增升装置后,飞机的最大的升力系数约2.2—3.0。

1. 升力特性0)L L L C αδαα−+升力线斜率,与翼型、机翼平面形状、M 数有关,即~M ,λ, χ零升迎角,取决于机翼有效弯度和M 数,即~M ,f升力部件有翼-身组合体和平尾。

第二章_飞行器运动方程(3)

第二章_飞行器运动方程(3)
a a a a
2 S+ S+ S + 2 DωDS+ωD ξ T T R S
横侧运动力矩
滚转力矩L 偏航力矩N 滚转力矩L、偏航力矩N
L = Q Wb CLβ β +CLδ δa +CLδ δr +CLP P +CLr r S
a r
[ N = Q b[C S
W
]
r

β +CNδ δa +CNδ δr +CN P +CN r
a r P
]
飞机滚转角速率p 飞机滚转角速率p产生滚转力矩的原因
∆β =
∆v V 0
线性化方程
(S +Yβ )β + r +Y φ = − δr δr Y φ L β + (S + Lp )p + (ir S + L )r = −L aδa − L r δr r β δ δ Nβ β + (ipS + Np ) p + (S + Nr )r = −Nδaδa − Nδr δr − p + Sφ = 0
方向舵偏转角产生偏航力矩 当方向舵向左偏转 δr > 0 时,由于产生一个向右
的侧力, 的侧力,此侧力绕飞机重心便会出现向左的偏航 力矩( 力矩(负)。
飞机横侧向力矩小扰动方程式
由六自由度侧向两个力矩方程式可以得到: 由六自由度侧向两个力矩方程式可以得到:
dP dr a a a α α Ix − Ixz = L + Lp + L γ + L a + L r δr r β δ δ dt dt dr dP a a a α Iz − Ixz = Nβ + Nα + Nr γ + Nδa + Nδr δr p dt dt

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

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

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一、引言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是研究飞行器在大气环境中运动的一种数学模型。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对物体运动产生的力学效应的学科,而自主动力是指飞行器通过自身动力系统进行推进和控制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的基本原理1. 飞行器的运动方程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的核心是飞行器的运动方程。

飞行器的运动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即质量乘以加速度等于合外力。

对于飞行器来说,合外力包括重力、空气动力和推力。

空气动力包括升力和阻力,升力使飞行器获得升力,阻力则会减小飞行器的速度。

2. 升力和阻力的计算升力和阻力是飞行器运动中最重要的力。

升力是垂直于飞行器运动方向的力,使飞行器获得升力从而保持在空中飞行。

阻力是与飞行器运动方向相反的力,使得飞行器减速。

升力和阻力的计算可以通过空气动力学的理论模型得到,其中包括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等参数。

3. 动力系统的建模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还需要考虑飞行器的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

推进系统提供飞行器的推力,可以是喷气发动机、螺旋桨或火箭等。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飞行器的方向和姿态,通常包括舵面、推进器或反应轮等。

三、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的应用1. 飞行器设计与优化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可以应用于飞行器的设计与优化。

通过建立准确的飞行器模型,可以预测飞行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并进行性能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飞行器的外形和推进系统的参数,来改善飞行器的升力和阻力性能,提高其飞行效率和稳定性。

2. 飞行器控制与导航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还可以应用于飞行器的控制与导航。

通过建立准确的飞行器模型,可以设计控制算法,实现飞行器的自主控制和导航。

例如,可以根据飞行器模型和环境信息,设计自动驾驶系统,实现飞行器的自动起降、航迹控制和避障等功能。

3. 飞行器性能评估与验证自主动力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还可以用于飞行器的性能评估与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动力学方程
动力学方程——以动力学为基础, 描述力与力矩平衡关系的方程,亦即 为考虑在体轴系下运动参数与力、力 矩的方程。(由于体轴系为动坐标系, 所以建方程时既要考虑相对运动,又 要考虑绝对运动。
一、动力学方程式
动力学方程式是描述飞机所受力、力矩与飞机运
动参数间关系的方程,显然包括两组方程:
2、线运动方程
用机体系表示绝对参数变化时:
1v
d~v dt
dv dt
Iv
d~v dt
为速度向量 V
v
相对于动坐标系的变化率,
V
为由于动坐标系转动而引起的向量变化率,是牵连
加速度。
dv Iv dt iu jv kw
i jk
v
p
q
r i(wq vr) j(ur wp) k(vp uq)
N rI z pI xz pq(I r I x ) prI xz
力平衡方程式:
F
m
dv dt
Fx
Fy
X
Y
(u wq vr)m (v ur wp)m
Fz Z (w vp up)m
二、运动学方程式
运动学方程——通过体轴系与地轴系的关系, 找出体轴系下角速度、位移量与地面轴系下角速 度、位移量的关系。包括两种方程:
二、 六自由度飞机运动方程
1、飞机运动的自由度:(six-degrees-of freedom)
飞机在空间的运动有六个自由度,即质心沿地 面坐标系的三个移动自由度和绕机体坐标轴系 的三个转动自由度 。
一个角运动 : 俯仰q
纵向两个线运动:高 航度 程HL
侧向两个角运动:滚 偏转 航pr 一个线运动 : 侧偏Y
2.1、飞行器运动方程组
一、建立飞机运动方程的基本假定 二、六自由度飞机运动方程 三、飞机运动方程的分组与线性化
一、建立飞机运动方程的基本假定:
认为飞机不仅是刚体,而且质量不变; 假定地球固定于空间,即略去地球自转、公转的
影响; 假定飞机有一个对称面xoz(机体坐标系),且飞
行器不仅几何外形对称,而且内部质量分布亦对 称,惯性积 ; I xy I zy O 忽略地面曲率,视地面为平面;
力平衡方程式:理论依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
a
m
dv
dt
力矩的平衡方程式: 理论依据―动量矩定理 :
M
dL dt
一、动力学方程式
1、牵连运动 选定地面坐标系为惯性坐标系,因此,
基于机体坐标系建立的飞机运动方程要考 虑牵连运动。
dV dt
1V
dV dt
V
dL dt
1HdL dt源自L1、牵连运动k Izr Ixz p I yzq dm
3、角运动方程式
考虑到飞机有对称面(oy轴),而有 :
I xy I zy 0
由此可得(相对动坐标系的动量矩):
Lx pIx rIz
Ly
qI y
Lz rIz pIxz
3、角运动方程式
用机体系表示绝对参数变化时:
dL dL dt IL dt L
uvw
一、动力学方程 力平衡方程式:
F iX jY kZ
X (u wq vr)m
F
m
dv dt
Y Z
(v ur wp)m (w vp up)m
一、动力学方程
u vr wq g sin Fx
m
v ur wp g cos sin Fy
m
w uq vp g cos cos Fz
q c5 pr c6 ( p2 r 2 ) c7M
r (c8 p c2r)q c4L c9 N
3、动力学方程式
取机体座标系作为动座标系 力矩的平衡方程式:
L M
pI x qI r
rI xz pr(I x
qr(I z Iz)
Ir) (p2
pqI xz r 2 )I xz
m
3、角运动方程式
飞机动量矩的推导:
dL r ( r )dm
r dm
r
L dL r ( r )dm iLx jLy kLz
向径 r ix iy kz
角速度
ip
jq kr
3、角运动方程式
L i ( y2 z2 ) p xyq xzr dm j (z2 x2 )q yzr xyp dm k (x2 y2 )r xzp yzq dm i (Ix p Ixyq Ixzr)dm j (I yq I yzr Ixy p)dm
Lx Ly Lz
3、角运动方程式
将合力矩沿机体坐标系分解
M iL jM kN
L M
pI x qI r
rI xz pr(I x
qr(I z Iz)
Ir (p
)
2
pqI xz r 2 )I xz
N rI z pI xz pq(I r I x ) prI xz
p (c1r c2 p)q c3L c4 N
坐标系选择
坐标系选择:选坐标系—机体系
飞机六自由度运动包括飞机绕三轴的转动(飞 机姿态变化),及飞机三个线位置的变化,在建 立六自由度方程时,选机体坐标系。
选体轴系下列好处:
假定3利用飞机对称平面,使 I xy Izy 0 ; 飞机质量不变,因此转动惯量和惯性积为常值;
机体轴的姿态角和角速度就是飞机的姿态角和 角速度。
角位置运动学方程式
给出p、q、r与 、、的关系
线位置运动学方程
给出地轴系与体轴系间线速度关系 。
其中

IL
dL dt
i
dLx dt
j dLy dt
k dLz dt
L 表示随动坐标系的牵连运动。
3、角运动方程式
假定飞机为质量不变的刚体,惯性矩和 惯性积均为时不变的常量,则
dLx dt
pI x
rIxz
dLy
dt
qI y
dLz
dt
rIz
pI xz
i jk
L p q r i qLz rLy j rLx pLz k pLy qLx
1V :沿 V 的单位向量; :动坐标系对惯性系的总角速度向量;
1L :沿动量矩 L的单位向量;
:表示叉乘
v
是牵连加速度。
dV dH
dt 和 dt :表示在动坐标系内的相对导数。
dV 和 dH :表示在惯性坐标系内的绝对导数。
dt
dt
3、飞机运动方程
方程应包括动力学方程及运动学方程:
运动学方程——通过体轴系与地轴系的关系,找 出体轴系下角速度、位移量与地面轴系下角速 度、位移量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