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学法则
美学法则
![美学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1cabef16a6c30c2259019ec8.png)
设计美学
一、概述
设计美学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研
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掌握 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 高度统一。
d.国家地理 地球表面的纬度范围是0—90°,对其进行黄金分割,则34.38°—55.62°正是地球的黄 金地带。无论从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方面都是具备适于人 类生活的最佳地区。说来也巧,这一地区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
二、形式美法则
4、比例与尺度 黄金分割
摄影 九宫构图顾名思义,将画面平均分为九分,四个 交叉点测试黄金点,拍摄时,将主体物放在四个 交叉点的任何一个位置上,而不是放在画面的中 心。四个点中,一般认为右上方的的点是最理想 的位置。
b.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是凌晨2时气温最高是在14时,它们之间的黄金分割点为9.4 ,上午9,10时的气温是一天中最适宜的,这时人的头脑最清楚,办事效率最高
c.在人的生命程序DNA 分子中的每个双螺旋结构中都是由长 34个埃与宽21个埃之比 组成的,当然34和21是斐波那契系列中的数字,非常接近黄金分割的1.6180339。
可口可乐的经典造型,多年后一直有微调,但是 文字与曲线的黄金位置却未曾变化。
二、形式美法则
4、比例与尺度 黄金分割
百事可乐
百事的新Logo更简单、更有效、更具有空间 感。它看起来有趣而漂亮,红蓝之间的图形像 一个小笑脸。你知道Pepsi Logo最基本的框 架符合黄金分割率吗?它由几个交叉的圆组成 ,彼此之间遵循一定的比率,该比率是:黄金 分割率。
园林艺术原理 第二章1-4节-形式美法则
![园林艺术原理 第二章1-4节-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15bcd3d258fafab068dc025b.png)
021.形式美的概念
形式美是指客观事物与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美,与内容美相对应,形 式美指构成事物的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体、线条、声音等)及其组 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 指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 质料;另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称为形式美法 则。
021.形式美的概念
一、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形式是事物内部组织结构的外 部形态。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内容是形式的决定方式,内容离不开形 式的表现,形式服从于内容的表达,它们是一对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好的 园林空间形式总是离不开美的园林内“”容指 及美学审美意境,进而才能给人以 美感。
021.形式美的概念
三、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
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探讨形式美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在设计构图与形式分析上更
具有重要性。
“” 指
形式要素: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要素是色彩、形体、线条、声音等。色
彩有色相、明度、纯度属性,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
具有情感属性,形成色彩美。形体和线条作为构成事物空间形象的基本要
素,也都具有极富有特色的情感表现性。
021.形式美的概念
• 红色: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振作。
• 蓝色:静谧、沉重、悲哀。
• 绿色:冷静、平稳、清爽。
• 白色:纯净、洁白、素雅、哀怨。
形式美法则的研究对园林创造有较重要的意义:其一,研究与探索形 式美法则,能够培养对形式美的敏感“”,指 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其二,掌握形式美法则,能够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 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美学概要—美学的概念和美学简史(医学美学课件)
![美学概要—美学的概念和美学简史(医学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28713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6.png)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苏格拉底
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 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 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 一,他和柏拉图、亚里士多 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美就是合适、有用、实用。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意大利的绘画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美学”这个名称以 及“美学”的第一个 较为完整的理论,是 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 鲍姆嘉通提出的,因 此他被称为美学之父, 也被公认为美学学科 的创立者。
美学的作用和意义
恶俗招牌
丑街道反映的是一种“婴儿式审美” ,因为婴儿只能通过接收鲜 艳颜色、简单信号、循环往复的刺激来粗浅地认识世界。
美学的作用和意义
网红脸
新版《倚天屠龙记》播出,人们发现,不仅是张无忌的四个老婆 长得相似,就连张无忌都跟四个老婆一个样。 多元不一定就美,但美一定离不开多元。
美学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 美学概论
美学的概念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及其审美规 律的科学,是揭示美的本质、阐明美 的客观标准,培养人体验美、鉴赏美、 创造美的学科,是人们对美的认识、 探索、研究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立学 科。
美学三要素
(1)美学三要素:主体(人)、客 体(美学对象)、审美关系 (2)美学设计的“三要素”:绘画、 色彩和版面。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西方美学的起源地 ——古希腊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毕达哥拉斯 •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
哲学家和美学家 • 美是数与数的和谐。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柏拉图
美是理念。是以爱为基 础的快感。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亚里士多德
美不是理念。是事物本身 的性质。“秩序、匀称与 明确” “美是一种善,所以引起 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
2造型设计的形式美学法则
![2造型设计的形式美学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2ae272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a.png)
2造型设计的形式美学法则造型设计的形式美学法则是指在造型设计中,根据形式和外观的要求,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律。
这些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的形式,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设计作品。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形式美学法则。
第一种形式美学法则是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指在一定中心线或轴线两侧物体的形状、结构、色彩等具有一致性的规律。
它能够使整个设计看起来稳定、和谐和平衡。
对称可以分为两种: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轴对称是指设计的两侧是对称的,像一面镜子把设计切成两半。
而中心对称是指设计从中心点向四周展开,每个部分都是对称的。
对称的优点是使设计看起来稳定和有序,给人一种平衡感。
然而,过度的对称也可能会导致设计过于呆板和乏味,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对称中注入适当的变化和变形,以增加设计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第二种形式美学法则是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指不同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在设计中,合理的比例能够使构图更加和谐和美观,让人感到舒适和自然。
从身体比例的角度来看,黄金分割比例是最为经典和常用的比例法则。
黄金分割比例是指将整体分为两个部分,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的比值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的比值。
这种比例被认为是最具美感和谐感的比例。
在设计中,黄金分割比例常用于划分画面、选择字体大小、确定图形尺寸等。
而尺度是指设计元素在整体中的大小和分布关系。
通过合理的尺度安排,设计师可以突出重点和层次感,给人以感官上的舒适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除了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美学法则,如线条与曲面、色彩与明暗等。
线条与曲面是指通过线条的形状和曲面的曲线,来表现设计的动感和美感。
直线、曲线、弧线等不同形式的线条和曲线可以给设计带来不同的感觉和表达。
而色彩与明暗是指通过颜色的选择和运用,以及明暗的对比和运用,来表现设计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不同的颜色和明暗对比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感官效果,从而影响着设计的美感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造型设计的形式美学法则是指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根据形式和外观的要求,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律。
美学概论——第二章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美学概论——第二章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7786e0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4.png)
美学研究方法ma包o'du含n 的步骤
美学研究方法包含的步骤
第二章 美学研究的 方法论原则
美学研究不仅需要哲学基础, 而且需要正确的研究方法。
CONTENTS
目录
01 西方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02 现代西方美学与中国古
典美学的方法论
03 现代中国美学的方法论原
则
01
西方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西方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1.理性主义的演绎
形而上学的哲学、美学体系
2.经验主义的归纳
中国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中国古代的“实用理性”思维和直 觉体验的方法极大地影响力中国 美学,所以中国美学没有形成严 谨的逻辑范畴体系,更多的是具 体真切的感悟式的诗论、小说点 评。
不重视逻辑推演,重视审美体验。 中国古典美学的方法论基本上是体验——理解的方法。
中国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中国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形而上学的问题:
独断论: 普遍范围的大前提并没有得到这证明,且已 经预设结论。
本质主义:
“一般统摄个别”、“一决定一切“ 精神现象不能以一个绝对的原则来统摄。
审美是精神活动最自由的形式,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审美实为谬误。
2.经验主义
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经验主 义哲学产生,以归纳法取代推 理法。 归纳法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比较、总结经验,发现本质规 律。
1.进入审美体验 排除现实意识和现实观念, 保证审美体验的纯粹性。
美学规律知识点总结归纳
![美学规律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6f85d9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6.png)
美学规律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美的本质和特征1. 主观美和客观美美有主观美和客观美之分。
主观美是指人们对美的主观认识和评价,它受到主体的情感、经验和认识的影响。
客观美是指客体自身的美,它固有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形式之中。
2. 统一和多样性美的本质在于对多样性的生动而统一的表达,美的多样性是指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艺术形式所表现的多种美的形式和特征,而这种多样性又是在一定的规律和统一之下展现出来的。
3. 真善美美学认为美、善、真为三大美德。
真指的是真实、自然,善是指的是可取、值得。
美即是一种完美的存在。
因此,美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所能引发的美感,是对美的一种艺术性的表达。
二、美的产生规律1. 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审美经验是指人们在艺术作品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
在审美经验中,人们的情感、感知和思考被艺术作品所激发和感染。
审美情感是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美的情感。
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是美的产生的重要规律。
2. 美的造型和结构美的造型是指形象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布置和运动的方式,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美的结构是指艺术作品所包含的组织结构、节奏和变化,是艺术作品构成的一种整体性的美。
3. 美的表现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包括色彩、形式、线条、材质和空间等。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最直接最感染人的美的表现形式,色彩的明暗、饱和度和对比度都会产生不同的美感。
形式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外形和结构,它包括了艺术作品的形状、轮廓、比例和尺度等。
线条是艺术作品中最基本的美的元素,线条的流畅、曲直和变化会产生美的运动和韵律。
材质是艺术作品的实质性的美感。
空间则是艺术作品中产生美的氛围和情感。
三、美的表现手段1. 色彩色彩是艺术作品中最直接最感染人的美的表现手段。
色彩的明暗、饱和度和对比度都会产生不同的美感。
2. 形式形式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外形和结构,它包括了艺术作品的形状、轮廓、比例和尺度等。
3. 线条线条是艺术作品中最基本的美的元素,线条的流畅、曲直和变化会产生美的运动和韵律。
第二章 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章 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a0a4a94f7cd184254b3535f0.png)
对比与调和是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以突出个性,
创造差异,形成对比的一种视觉效果。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 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 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第二章 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The second chapter forms the formal beauty principle.
变化与统一
节奏与韵律
对称与均衡
对比与调和
比例与分割
空白与疏密
什么是美?
美是个既抽象又十分具体的感觉个经验,不同的人对 于美的认识不同。所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是指构成的空 间结构经过排列、组合形成一定的形式规律,具有一定的 可变性与共通性、连贯性 。
重复韵律
韵律
渐变
发射韵律 变异韵律
对称 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下,其相同部分间有 规律重复的现象。
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 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人的纠正心理(使不完整的完整,倾斜的形态转正等)
根据图形形态可分为: 完全对称、近似对称、反转对称 (门神、石狮)(太极图)
主要的形式美法则有六种: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 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分割、空白与疏密。
变化与统一又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中最基本的 规律,基本且重要的构图法则。
变化是统一的延伸,是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差异与区别, 是寻求突破与创新的的着力点。
统一是变化的基础,是寻求元素之间内在联系,是系 公共环境设计
04_美学法则
![04_美学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e50985cc850ad02df804102.png)
稳定是指造型物的上、下部分在视觉上的轻、重关系。理论 上指造型物的整体或者某一部份的重心的高低问题,重心低 则稳定。
14
均衡的表现形式之 范例1
体量:造型物可根据形体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几何形体,每个 形体表现出一定的体积,占一定的空间,在人的视觉上和心 理上认为它们是一个实体,也有一定的重量感,这种量感就 称之为体量。
09:51
20
实现和增强稳定感的方法
3.利用色彩的轻重感。
09:51
21
实现和增强稳定感的方法
4.利用不同的材质、肌理。光泽亮者,显得轻,肌理灰暗者, 显得重。
09:51
22
简洁
形象简洁明快,对人的刺激程度小,对一般产品进行造型设 计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突出主体,去繁就简,线型简洁、明 快,工艺简单、方便。
09:51
6
美学法则之统一与变化
包括形态、色彩、线形和装饰等多个方面。 统一:产品的外观设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造型形式、风 格等具有一致性。
09:51
7
美学法则之统一与变化
变化:产品的外观设计整体上应 该尽量统一,但在形和色方面, 应有所差异,打破过分统一的单
09:51
调感,使对象生动些。
8
美学法则之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的处理原则:不论有多少个因素影响造型设计, 但总归有一个为主,另一个为辅,即统一为主,变化为辅。
09:51
过分统一则死
板、单调,多
变则无主题、
杂乱
9
美学法则之统一与变化
变化过多则显得杂乱而不是生动,同时也不够专业。
09:51
10
统一与变化之 范例1
色彩搭配
09:51
11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1a82271eb91a37f1115ca1.png)
第二节 服装的形式美法则
要得到协调的效果,设计师在设计时就需要兼顾到人体、服 装造型、板型、工艺等诸多因素(图2-16)。
3.服装配饰与人体的比例 服装配饰在今天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装扮必需品。它包括项
链、纽扣、腰带、包袋、耳环等。它的大小、长短的选择, 可以直接影响到着装的整体效果。例如,圆脸的女士避免佩 戴圆大的耳饰;脖子短的人可以选择修长的项链;身材矮小 的人不要携带宽大的包等。否则会让人看起来比例失调,使 缺点暴露无遗(图2-17、图2-18)。
(2)斜线。具有不稳定、活泼、动感的特性。在使同中表 现为中性特征。常用于男女休闲装、运动装的设计中,以表 现服装运动、活跃的状态。
(3)垂直线。具有高耸、庄严、挺拔、上升的感觉。在设 计运用巾可增加人体的修长感。常见于造型线的使用以及条 形图案的使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点、线、面的使用
1.直线 直线在视觉中表现得坚决、单纯,给人以规整、硬挺、坚强
的感觉。它包括水平线、斜线、折线、垂直线等(图2-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点、线、面的使用
(1)水平线。具有安稳、宽广、冷静的特点。在服装中作 为于男装肩部、胸部等处分割线和装饰线使用,以强调男性 宽阔的体格特征和阳刚之气。
一、点的使用
点通常是指小的东西,在几何学中的概念被理解为没有长度、 宽度或厚度,不占任何面积。位置是点的属性,两条直线的 交点或线段的两端都可以看做是点。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点、线、面的使用
从造型意义上来说,点是整体中的局部,是视觉的中心。点 的形状不是图定的,它可以是规则的圆形、三角形、多边形 也可以是无规则的其他形状。点在造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 的,这主要表现在它的形状、位置、数量、排列等方面。当 点在构成中由于排列的数量、大小等问素发生改变时,便会 产生不同组合的图形,给观者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02章 造型设计的形式美学法则OK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02章 造型设计的形式美学法则OK](https://img.taocdn.com/s3/m/0e606b67f18583d0496459c8.png)
2.5.1 稳定
2.5.1 稳定
稳定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静止、平稳,如建筑、雕塑一般给人 以稳定和平静感。轻巧一般则显示出运动和轻盈感,如汽车、飞 机的设计要讲究轻巧感,以体现运动与速度感。稳定与轻巧虽反 映物理学的性质,但同时也体现出形式美学的关系。(查阅 ,了解国际知名交通工具设计 公司priestmangoode的产品创新) 。
2.3.2 对比与调和的具体形式
2.3.2 对比与调和的具体形式
形态的对比与调和 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以不同的形态表现 为一种客观存在,其可观可感。人们可通过视觉感受到不同 的形的样式。主要有原生形、派生形、单一形、复合形、具 象形、抽象形、几何形、自然形、有限形、无限形等。不同 的形态都可形成一定的对比与调和关系。比如:线型的对比 与调和 、体型的对比与调和
我国古代的很多建筑如北京的故宫、皖南的民居、 杭州的六和塔、传统的家具及室内的陈设、劳动工具、 生活中的器具都表现出明显的对称关系。对称是求得稳 定美感的重要形式,表现出多种样式: 轴对称、旋转对 称、螺旋对称。
对称的基本类型:轴对称、旋转对称、螺旋对称
2.4.1 对称
饮水机
剃须刀
音箱
2.4.2 均衡
2.4.1 对称
2.4.1 对称
对称是生物体自身结构的一种合乎规律的存在方式。 生活中对称的形式随处可见,就产品造型设计来讲对称 的含义则更加丰富。对称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古代 人在狩猎农耕时,就发现对称的存在,并加以运用。人 与动物的正面造型、植物的叶脉、鸟类昆虫的羽翼、树 木与水里的倒影等等,都表现为对称或近似对称的形式。
椅子设计 笔记本电脑设计
2.4 对称与均衡
2.4.1 对称 2.4.2 均衡
事物的造型一般表现为相对稳定的一种形态,而在各种复杂的形态中又体现 出一定的形式美感,并在一定程度上蕴涵着对称与均衡的关系。对称与均衡 反映事物的两种状态即静止与运动,事物是运动发展的,但受重力的作用又 表现为相对的静止。对称具有相应的稳定感,均衡则具有相应的运动感。
美学第二章
![美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876bfce7bed5b9f3f80f1c5d.png)
对“美是理式”的评价:
• 其长处在于:
• 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 这两个概念。极力要找出美的普遍性、 美的本质。
• 其缺陷在于: • 他的“理式”是不可知的,神秘主义的。
(二)康德(1724—1804)
• 《判断力批判》分析人在什么样的主观 条件下,一件事物对他才是美的。
• 主要有以下内容:
• 3、一定长度的时间和空间会给人们带来诸多 情感期待和审美想象。
• 生活里没有了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盼”,人 生就少有了诗意。
• 4、有些人只看重实际功利的需要,不能 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不能聚精 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于是这丰 富的世界,除了饮食男女的实用目的外, 便了无生趣。
• 适当的距离能够使人对事物的实用态度 转变为审美态度,从而使实用的人转变 为审美的人。
空间距离
• 1、陌生感、新鲜感。 • 常住海边的人对大海可能无动于衷,而
内陆的人见了大海则激动无比。
• 2、空间距离可以产生朦胧感,可以产生 想象。
• 给房间挂上竹帘或布帘,便会有朦胧的 美感和丰富的想象:“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帘后美人”、“帘底纤 足”、“帘掩美人”等等
时间距离
• 距离可以产生时间上的期待。 • 思念.
• 理念(思想)本身不能显现自己,理念要显现 自己,就必须与具体的、感性的、个别的事物 联系起来,找到一个最恰当的表现自己的形式。 只有当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成为一个自由的 统一体时,艺术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 3、理念的显现就是人的精神劳动的外化。 人把自己的思想、精神、才智通过劳动 外化为可看得见的事物。
• 1、美是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美是由两个方面的要素组成的,一方面 是内在的思想的要素,一方面是外在的 感性直观的要素。
美学法则
![美学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1cabef16a6c30c2259019ec8.png)
二、形式美法则
4、比例与尺度 黄金分割
摄影 九宫构图顾名思义,将画面平均分为九分,四个 交叉点测试黄金点,拍摄时,将主体物放在四个 交叉点的任何一个位置上,而不是放在画面的中 心。四个点中,一般认为右上方的的点是最理想 的位置。
可口可乐的经典造型,多年后一直有微调,但是 文字与曲线的黄金位置却未曾变化。
二、形式美法则
4、比例与尺度 黄金分割
百事可乐
百事的新Logo更简单、更有效、更具有空间 感。它看起来有趣而漂亮,红蓝之间的图形像 一个小笑脸。你知道Pepsi Logo最基本的框 架符合黄金分割率吗?它由几个交叉的圆组成 ,彼此之间遵循一定的比率,该比率是:黄金 分割率。
二、形式美法则
4、比例与尺度 黄金分割
摄影
“三分法则”
二、形式美法则
4、比例与尺度 黄金分割
可口可乐经典玻璃瓶(contour bottle)是1915 年设计的,以这种饮料的两种成分作为出发点, 可可叶和可乐豆,在图书馆看到《大英百科全书 》中一幅可可豆豆荚的图片,并以此为设计出了 这个经典的瓶子。
b.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是凌晨2时气温最高是在14时,它们之间的黄金分割点为9.4 ,上午9,10时的气温是一天中最适宜的,这时人的头脑最清楚,办事效率最高
c.在人的生命程序DNA 分子中的每个双螺旋结构中都是由长 34个埃与宽21个埃之比 组成的,当然34和21是斐波那契系列中的数字,非常接近黄金分割的1.6180339。
美学法则精选文档
![美学法则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52fa91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2.png)
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存在于同一事物中。 (1)统一与变化不能平均对待 • 必须以一个为主,其余为辅; • 为主者体现统一性,为辅者起配合作用; • 切忌不同形体、不同线型、不同色彩的等量配置 .
统一与变化
(2) 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
——造型的主要手法
• 完美的造型必须具有统一性 ——统一增强造型的条理、和谐、宁静之美感
变化 :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关系。
的结合,民主文化的意韵使建筑物超越了功能主义
统一与变化的表现形式:
线条 —— 粗细、长短、曲直、疏密……
不对称的造型
——造型的主要手法
——中部透空,玻璃幕墙传递出紧张的现代化办公节奏
形 —— 大小、方圆、规则与不规则……
统一
变化
完美的造型必须具有统一性
立、相互依赖,构成万事万物的不同形态。 完美的造型必须具有差异性
统一与变化
(1) 有些产品是在统一的前提下求变化——改变造型的平淡
骨密度仪
骨密度仪(旧)
处女座、金牛座
统一与变化
彩键 机
统一与变化
(2) 有些产品是在变化的前提下求统一——复杂中求和谐
两
耳
屏
针
三
治
刻
疗
仪
统一与变化
• 统一的作用:
统一与变化
(1) 增加形体的条理性,体现出秩序、和谐、整体的美感。
(2) 治乱、治杂 ——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3)过分的统一使造型显得刻板单调,缺乏艺术的视觉张力。 —— 统一需要有变化
统一的依据:造型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
统一是主流,变化是动力
色彩 —— 明暗、鲜灰、冷暖、轻重、进退……
第二章 美学法则
![第二章 美学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24f890bbb68a98271fefab0.png)
外接法
内分法
(3)数学法则 等差数列比: 设A为单位长度,按1:2,1:3,···,1:n的规律增加可得到一个等差数列, 即A、2A、3A,···,nA。这种比例具有明快、均匀的美,工艺性好,适合现 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使用很广泛。 调和数列比: 设A为单位长度,按1/1,1/2,1/3,···,1/n的规律分割可得到一个调和数列, 即A/1、A/2、A/3,···,A/n。 等比数列: 设首项为1,以r为公比依次乘下去,可得到等比数列,即1,r,r2,r3,r4···。
节奏与韵律 节奏即事物内部各要素有规律、有秩序的重复排列,形成整齐一律的美感形 式。节奏可使艺术作品更具条理性、一致性,加强艺术的统一、秩序、重复 的美感。 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中,节奏的美感主要是通过线条的流动,色彩的深浅间断, 形体的高低,光影的明暗等因素作有规律的反复、重叠,引起欣赏者的心理 感情的活动。 节奏有强弱起伏、悠扬缓急的变化,表现出更加活跃和丰富的形式感,这 就形成了韵律。 造型设计中所说的韵律感是指工业制品外型的整体感、各部分之间的对应 关系、各部分形态包括实空间和虚空间之间的照应、配合,其线、面、体 的形象格调均要给人以统一、完美的感觉。
对比与调和的具体形式: 形的对比与调和 视觉感受中,圆形的视觉 张力是向四面八方的,整 体上产生运动感;矩形和 三角形的张力是沿边线向 外发射的,具有相对的方 向感和稳定感。
基本三原形
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材料的不同质地给人心理造成的感觉,材料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对产品的 功能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人一般对色彩的认识有两个方面:一是色彩物理性质上的感受;二是 色彩心理上的感受。其对比与调和主要是通过色彩的色相、明度、纯 度等关系表达出来的。
第二章 美学概要
![第二章 美学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5bab89667e21af45b307a8fe.png)
第二章美学概要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艺术品到非艺术品,从科学到技术,美的现象无所不在。
美与人类社会相伴始终,这就是“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存在的客观基础。
第一节美学与美的概念、本质及基本形态—、美学与美的概念美学是一门研究美与审美及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美是美学的中心问题和基本范畴。
关于美的含义,往往被分为非审美意义上的美和审美意义上的美两大类:(一)非审美意义上的美1. 生理快感生理快感与美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科学仍然承认美感离不开生理快感,这些联系曲折地保留在概念中,使“美”有时直接用来表示某些生理快感,表达由于生理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舒适感、愉快感。
2. 社会快感它指的是由于社会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快感。
人的白然属性决定人有种种生理需求,而人的社会性决定人在生理需求之外还在种种社会需求。
例如,人需要友渲,需要爱情,需要肯定自己的价值,这一类需求得到满足后,同样会产生快感。
领导的表扬,同事的夸奖往往使人心里“美滋滋”的,它是一种不同于生理快感和美感的快感。
3. 伦理赞赏这是对伦理对象而言,如对某人的言论、思想、行为、事业表示伦理评价和赞赏,也常用“美”字。
这里的美字主要表达对某人的品质、行为、功业的伦理赞同,庄重、严肃的伦理判断采取欣赏玩味的形式表示出来,展示肯定性的情感态度。
4. 事物在非审美意义上的特征美不仅在审美的意义上用来指事物的美的外在形式.而且可以在非审美意义上用于事物的特性、情状,如美睡――香甜的熟睡,美禄--有丰厚收入的官、爵位。
(二)审美意义上的美在美学范围内,“美”字多指审美对象。
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都被称之为美。
但在围绕审美对象展开的长期讨论中,又出现两种对立的观点。
主观论把美和审美对象看成一回事,审美对象是由人的主观的审美感受、审美态度创造出来的。
客观论则认为一个事物能不能成为审美对象,最终还是决定于客体的审美性质(素质),所以他们把美主要作为审美性质来看待,于是产生了“美在形式说”。
美学概论讲义第二章
![美学概论讲义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2c977568b84ae45c3b358c8d.png)
第 一 节 人 第类 二把 章握 世 界 的 形 式
2.1.2
二、趋善
善是指客观对象的合目的性,即是客观存在符合 主体实践目的的属性。它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所构成 的实用功利关系而产生的价值范畴。善是人类实践精神所掌握世界形式所追求的终极目的。 它既指自然事物的合目的性,也指人类社会生活 领域中符合人类目的的事物,这一领域的善比自然领 域的复杂。(合目的性) (人类用为类的存在物,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组 成,它们之间存在生存竞争的问题。个人的善恶标准 与社会的并不总是一致。按照善的最高原则,个人利 益应服从集体利益,而集体利益又应服从民族、国家 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2.2.3
一、对美与善的不同看法
第 三 第节
(A)美与善无关,甚至善对美是有害的(康德、 托尔斯泰) (B)美与善关系密切,善就是美(苏格拉底、我 国古代美学史“大羊为美,从人装饰”) (C)美善有联系有区别(亚昆)
二 章美
与 善
2.3.1
二、美与善的关系
第 三 第节
二 章美
2.2.2
三、美与真的区别第 Nhomakorabea 第节二 章美
与 真
(A)有各自相关而不同属性的对象:真是事物的 客观的自然属性,美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并 侧重于社会性
(B)美的内涵要比真丰富,不仅包含真还包含 善。在外延上,美的范围要小于真的范围,即真的不 一定是美的,而美的则一定是真的 (C)就存在形态看,真存在于现象中,与真的存 在形态比,美的存在是以具体的感性形式为其存在形 态
一、中外美学史上对美与真的关系的三种观点
第 二 第节
(A)美与真没有联系(康德、尼采、托尔斯泰) (B)美就是美,美就是真(柏拉图、洛丁) (C)美与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反映事物的两种状态,即静止与运动。对称具有相对的稳定感, 均衡具有相对的运动感。 对称,指整体中各个部分的空间和谐布局与相互对应的形式表现,是一种 普遍存在的形式美。 对称是求得稳定美感的重要形式,表现形式有:轴对称、旋转对称、螺旋 对称。
如图所示,同形等量的两体其支点明确地置于对称轴,同时视觉中心也 在对称轴上。这样在视觉上给人以庄严、稳重、静穆的感觉,同时也具 有呆板、单调之感,因而对称有时要与均衡结合起来使用。
节奏与韵律 节奏即事物内部各要素有规律、有秩序的重复排列,形成整齐一律的美感形 式。节奏可使艺术作品更具条理性、一致性,加强艺术的统一、秩序、重复 的美感。 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中,节奏的美感主要是通过线条的流动,色彩的深浅间断, 形体的高低,光影的明暗等因素作有规律的反复、重叠,引起欣赏者的心理 感情的活动。 节奏有强弱起伏、悠扬缓急的变化,表现出更加活跃和丰富的形式感,这 就形成了韵律。 造型设计中所说的韵律感是指工业制品外型的整体感、各部分之间的对应 关系、各部分形态包括实空间和虚空间之间的照应、配合,其线、面、体 的形象格调均要给人以统一、完美的感觉。
过渡与呼应 过渡是指造型中两个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组合之间采用另一种形体或色彩, 使其相互协调,削弱过分的对比,达到和谐的造型效果。 过渡的基本形式: 直接过渡: 间接过渡: 渐变过渡 延异过渡 起伏过渡 呼应是指通过造型形式要素的形、色、质的过渡而取得首尾呼应的一种关系。 过渡表现为一种运动的过程,呼应表现为运动的结果。过渡是呼应的前提, 呼应是过渡的结果。仅有过渡没有呼应则形体不完整,没有过渡则呼应没 有依据,两者互为关系。
对称不仅是左右对称,还有上下对称,环状对称等。 还有单机不对称而组合成套的设备在安装时形成对 称。
均衡是指造型在上下、左右、前后双方在布局上出现等量不等形的状态,即 事物双方虽然外形大小不同,但在分量上、运动的力上却是对应的一种关系。 就产品造型而言,均衡表现为等量不等形、等形不等量、不等形不等量、 等形等量(对称)几种形式。 形体规则的造型比形体复杂的造型更具有均衡感,色彩关系明确的要比关 系混乱的更具均衡感,装饰图案简洁的要比复杂的功能更具均衡感。艺术 中的均衡受人心理作用的影响。 利用均衡形式造型,在视觉上给人感到一种内在的有秩序的动态美,它比对 称形式更富有变化,具有动中有静、静中寓动、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是产 品造型中广泛采用的造型形式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对称”和“均衡”共同使用的,有时大的布局用对 称法则,局部处理用均衡法则。或者总体布局用均衡法则,局部采用对称形 式。有的正面要求“对称”, 侧面求取均衡,更多的是面面均需均衡。如果 求之一个侧面而失之另一侧面,这在工业制品 上,尤其是用于动态条件下的 产品上,是必须注意的。
含无理数的比率: 无理数如
2 , 3 , 5 ,等。其中
2和
5 特别有用。
弗波纳齐数列比: 这种数列比是前两项数的和等于第三项,如:1,2,3,5,8,13,21···。 该比例易取得整体的良好比例关系,产生有秩序的和谐感,在现代工业产品 造型设计中也得到采用。 贝尔数列比: 这种数列比的每一项均为前一项的两倍与再前项相加。如1,2,5,12,29, 70···。
外接法
内分法
(3)数学法则 等差数列比: 设A为单位长度,按1:2,1:3,···,1:n的规律增加可得到一个等差数列, 即A、2A、3A,···,nA。这种比例具有明快、均匀的美,工艺性好,适合现 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使用很广泛。 调和数列比: 设A为单位长度,按1/1,1/2,1/3,···,1/n的规律分割可得到一个调和数列, 即A/1、A/2、A/3,···,A/n。 等比数列: 设首项为1,以r为公比依次乘下去,可得到等比数列,即1,r,r2,r3,r4···。
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一般,同类色、类似色、邻近 色互相搭配能产生调和效果;对比色、冷暖色、互补色互相搭配能产生对比 效果。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也指色彩的鲜灰度。高纯度的基调会产生对比的效 果;低纯度的基调会产生调和的效果。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黄色是明度最高的有彩色。无彩色白色是所有色 彩中明度最高的色料,其他颜料中混入白色,可提高混合色的明度;黑色 是反射率极低的色料,其他颜料中混入黑色,可降低混合色的明度。高低 明度搭配对比效果强烈。 冷暖:指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冷暖搭配对比效果强烈。
产品的比例关系要与自身的结构相符合,根据结构力学定律及材料、生产技 术来决定,同时还要考虑艺术的形式美问题,将产品的结构功能与造型形式 完整地结合起来,使产品既有合理的比例关系又有优美的造型。 尺度:是产品的整体、局部的构件与人或人的见习标准、人的使用生理相适 应的大小关系,即产品与人的关系。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对立、对抗的一种关系。对比突出同一 性质构成要素间的差异性,使构成要素间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通过要素 间的相互作用、烘托,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对比强调个性、差异性。 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间存在有较大差异时,通过另外的构 成要素的过渡衔接,给人以协调、柔和的感觉。调和强调共性、一致性。 对比和调和反映事物内部发展的两种状态,有对比才有事物的个别形象, 有调和才有某种相同特征的类别。
第二章 美学法则
工业产品特有的美的表现形式: 显示使用功能先进与可靠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功能美 反映大工业自动化生产及科学性的严格和精确美 体现先进加工方法与手段的工艺美 符合标准化、通用化、 符合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规整美 表现符合“人机工程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舒适美 标志力学、 标志力学、材料学新成就的结构美 合乎最新数理逻辑理论的比例尺度美 应用最新物质材料的材质美与色彩美 表现最新形态构成原理的形态美 表现审美新观念的单纯和谐美
节奏与韵律的关系: 节奏表现为工整、宁静之美,而韵律则表现为变化、轻巧之美,节奏是韵 律的前奏,韵律是节奏的升华。 韵律的基本形式: 连续韵律:产品结构形式的各要素,如体量、色彩、图案、肌理等做 有条理有规律的排列重复,形成统一连续的美感。 渐变韵律:造型的形式要素按一定规律的变化。 起伏韵律:各元素具有高低、长短、大小、方圆、粗细、虚实、曲直、 软硬的起伏变化而形成的一种节奏韵律。 交错韵律:连续重复的构成要素按一定规律互相交织穿插而形成的韵 律形式。
a
A
C
B
黄金分割比例是将一直线段AB 分成长短两段,使其分割后的 长段与原直线段之比等于分割 后的短线段与长线段之比,即: AC:AB=CB:AC
(2)均方根比例 均方根比例是指由 1 : 2、 1 : 3 、 1 : 5 等一系列形式所构成的系统比例关 系。由均方根比例关系所构成的矩形称为均方根矩形。 均方根矩形的作图法有三种:
对比与调和的具体形式: 形的对比与调和 视觉感受中,圆形的视觉 张力是向四面八方的,整 体上产生运动感;矩形和 三角形的张力是沿边线向 外发射的,具有相对的方 向感和稳定感。
基本三原形
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材料的不同质地给人心理造成的感觉,材料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对产品的 功能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人一般对色彩的认识有两个方面:一是色彩物理性质上的感受;二是 色彩心理上的感受。其对比与调和主要是通过色彩的色相、明度、纯 度等关系表达出来的。
稳定与轻巧是一对相对的形式法则,其互为补充,仅有稳定而没有轻巧的 造型则过于平稳冷静;仅有轻巧而没有稳定的造型无分量感与安全感。在 产品设计中不同类型的产品,其侧重有所不同,有些产品既要有物理上的 稳定又要有视觉上的稳定。有些产品要求物理上稳定而视觉上要求轻巧, 获得稳定与轻巧的因素,大致有: 物体的重心: 一般与产品的尺度有关,尺度较高的物体其重心较高,往往给人以轻巧感; 尺度较低的物体其重心也较低,往往给人以稳定感。追求稳定感除物理上 的重心外,还存在心理上的重心问题,即视觉中心由造型形式感引起。 底面接触面积: 产品的底面接触面积较大时,整体造型具有较大的稳定感,底部面积较小 的形体则具有较小的稳定感.且具有一定的轻巧感。底部接触面积的大小 与产品的尺度有较大的关系,一般尺度较高重心偏上的产品其底面接触面 积不宜过小:尺度较低、重心也低的产品其底面接触面积则不宜过大。
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造型艺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美学原理的诸多法则中,统一与 变化是总的形式规律,具体的形式美感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统一与变化的 这一规律。统一与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统一是指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具有呼应、关联、秩序和规律性, 形成一种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势的规律。统一中需要有变化。 变化是指事物各部分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关系,使事物内部产生一 定的差异性,产生活跃、运动、新异的感觉。变化必须服从统一。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的区别在于:形式美是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是各种美的形式所具 有的共同特征,它是一种规律,也是指导人们创造美的形式的法则;而美的 形式是具有具体内容的,是某个产品实际存在的、各种形式美因素的具体的 组合。形式美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美的形式体现的内容是直接的、 肯定的、实际存在的。 它们的联系在于:形式美是对大量事物美的形式的总结基础上而得到的,没 有大量的、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不可能总结出形式美的规律。比如,“对 称与均衡”这一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对存在着的许多具有对称、均衡特征 的事物作了归纳、概括而总结出来的。它是许多事物美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 共同特征之一。因此,人们也以它作为法则来指导创造具有美的形式的新的 事物。
稳定与轻巧 稳定与轻巧是在研究物体重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形式美学形式,稳定很大 程度上体现出静止、平稳。轻巧一般则显示出运动和轻盈感。稳定与轻巧虽 反映物理学的性质,但同时也体现出形式美学的关系。 稳定包含两个方面因素: 一是物理上的稳定,是指实际物体的重心符合稳定条件所达到的安定,是 任何一件工业产品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物理上的稳定是使产品具有安 全可靠感。物理稳定是视觉稳定的前提,属于工程研究的范畴。 二是视觉上的稳定,即视觉感受产生的效应,主要通过形式语言来体现, 如点、线、面的组织,色彩、图案的搭配关系,不同材料的运用等等,以 求视觉上的稳定,属于美学范畴。 轻巧是指在稳定基础上赋予形式活泼运动的形式感,与稳定形成对比。稳 定具有庄严、稳重、豪壮的美感,那么轻巧具有灵活、运动、开放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