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_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_以英国学派视角审视国际体系
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查漏补缺之第41题材料解析题专练2(解析版)
2020届高考历史查漏补缺之简答题型专练(二)一、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
历史上“巨人”的握手,往往引发“震动”。
《第一次握手》中写道:“ 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两次握手分别2.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1992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举行会谈。
两会在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了哪些成果?有何重大意义?3.简述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外交活动的突出特点。
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约500年前,大多数帝国都很注重控制两种资源,即土地和人。
在陆上,如果他们不能占领大片土地,就很难达到致富目的,因为贸易商会想办法对付他们。
而在海上,他们的机会要多的多,只要能夺取有限的几个重要的港口。
或者巡视有限的几条由风向、洋流和海峡决定的航线,他们就能在一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区域内取得对一些商品贸易的控制。
他们也可以殖民有限的几个沿海海上运输交通枢纽,生产和运输有利可图的商品。
从16到18世纪,创建和扩大这种帝国的机遇不断增加。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欧洲设计的船只部分借鉴了亚洲的技术;火炮和工事的改进;海图的作用已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必备的航海工具;经度测定技术逐渐得到改进。
材料二英国就人口来说,与亚洲巨人相比是渺小的。
1800年英国只有不到900万人口。
但这是自1731年530万人的惊人增长。
英国有着无可比拟的未开发地下资源,弥补了人力资源的不足。
18世纪西欧煤炭生产剧增,优质煤的最大供应者是英国。
17世纪晚期,英国煤炭产量不足三百万吨。
1800年则达到了一千四百万吨。
部分增长的原因是因为蒸汽泵。
国际贸易 经济 外文翻译 外文文献 英文文献 美国纺织品和服装产业的贸易自由化和战略调整模式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patterns of strategicadjustment in the US textiles and clothing industryBelay SeyoumU.S.A.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Issue 16 ,2007Belay Seyoum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3301 College Avenue, Ft. Lauderdale, FL 33314, USA Received 2 December 2005;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17 April 2006, 11 October 2006, 23 November 2006; accepted13 December 2006The overall environment facing the US TC industry will be one of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condition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the phase out of quotas and growing number of trade agreements, the US TC industry is being exposed to intense competition in export and domestic markets. This is likely to lead domestic industries/labor to demand intervention by national governments to mitigate the adverse impact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Standbury & Vertinksy, 2004).In spite of the substantial job losses, the US TC industry remains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partly due to increased productivity resulting from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design capabilities. Textile production is capital intensive and modern technology is essential to meet the increasing for high-quality products.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US textiles and apparel firms hav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heir investment to maintain modern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as well as improv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ir inherent advantages to market proximity. In apparel, low skill production jobs have moved to low-cost locations offshore while the more skilled ones have been retained. To successfully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US TC industries need to capitalize on their sourc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y need to develop a more flexible operational arrangement, meet high standards i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generally develop a more change-seeking business culture (Kilduff, 2005).An important survival tool for US TC firms is to expand their potential market by offering new product designs and product categories. Manufacturers must try to bring a steady stream of products to market that are in line with the taste, preferences of theconsumer. They can also expand their market potential by offering new product categories. Two of the fastest growing apparel segments in the US, for example, have been the women’s plus and men’s big and tall segments (Driscoll, 2004). Plus-size apparel marketing was estimated at $47 billion in 2005 accounting for 20% of total apparel market.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firm’s target customers and assess whether the firm is successfully addressing their needs.US TC firms should target a narrow segment of the market that provides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 success. In textiles, the focus should be on a few specialized segments such as carpets, nonwovens and technical textiles. Similarly, apparel producers should increase their focus on core products, reduce vertical integration to shed overhead costs, and establish alliances with other firms to consolidate resources and increase market share.Finally, in view of rising incomes and high growth rates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Brazil, and India, there are potential export market opportunities for US textile and apparel products. US export interests may be served by seeking improved access to the retail distribution system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US textile firms should also be able to use Mexico to export to the European Union and other countrie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Mexico-EU trade agreement. Since the conclusion of NAFTA, a number of Asian and European firms have produced certain products in Mexico in order to export to the US market.This paper suggests a demand pull model as a basis for developing a network structure in the clothing industry. In a demand pull model, consumer demand is the driver of sales unlike the supply push model whereby the manufacturer pushes goods to the retailer regardless of consumer demand.Retail companies have become powerful due to their sufficient capital and marketing expertise to build loyalty among consumers. They are the lead firm in view of their central role in the organizational network. The lead clothing retailer integrates industrial capabilities such as sourcing of textiles, design, product branding and its relations with consumers enables it to keep abreast of fashion consumption trends.The lead firm conveys its requirements to these changing trends (changes in style, material requirements) to its suppliers or subcontractors (Table 7). It also provides assistance with the purchasing of capital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necessary to produce apparel in accordance with market demand. The fragmented webs of suppliers and subcontractors are bound together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line data sharing, joint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collaborative forecasting, planning and replenishment activities. Retailers will hold less inventory as shipments become smaller and more frequent since point of sale data is directly transmitted to the manufacturer/supplier who will produce and ship garments as it is needed. This model shows the role of the retailer as an intermediary integrating the functions of design, textile sourcing, branding and as facilitator of apparel production through a web of suppliers/subcontractors. Such restructuring through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one means of succeeding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horizontally structured, mass production methods no longer ensure future competitiveness.The lion’s share of the benefits from quota elimination is expec ted to accrue to China. Its low labor cost, high productivity, range and flexibility of services as well as efficient supplier networks will make China the supplier of choice. About 87% of apparelexecutives that participated in a cotton sourcing summit in Miami in February 2004, agreed that China will soon account for 50–90% of all apparel sold in the US market (National Labor Committee, 2004). This means ration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a massive consolidation of vendors. Other winners are likely to include India and Pakistan in narrow segments of the TC industry. The elimination of quotas is also likely to lead to lower prices for consumers in view of the absence of quota costs which is often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cost of TC sold in the US market. Well-known brands may still hold market value since they are not subject to retail price deflation. It is important for TC firms to evaluate their internal capabilities such as sourcing,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etc. in order to develop an action plan for the post-quota world.Exporters from Latin America, Africa and the Caribbean are likely to lose market share to China since they largely compete on price (not quality) and lack the capability to produce high value added products. Eve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safeguards on a range of products that are of export interest to these countries, their US market share has declined since the phase out of quotas. With the complete removal of quotas in 2008, it is difficult for these countries to compete on price. Since the US government lifted quotas in 2002 on 29 categories, for example, China’s market share (in these categories) jumped from just 9% (2002) to 65% (2003) while prices paid by US retailers (for apparel from China) dropped by 48% (National Labor Committee, 2004). In cotton dressing gowns (quotas removed) China’s share in 2003 jumped from 25% to 39% while that of Caribbean countries fell from 13% to a mere 3%. In the first 12 months after the phase out of quotas, China’s market share in apparel rose by 59% in value while that of many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n countries showed a sharp decline.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TC firms in countries that are vulnerable to competition from China? First, they should capitalize on their proximity to the US market. Their ability to offer lower transport cost, lower lead times as well as duty free entry to the US market may attract the fashion-oriented segment of the US industry. This will depend on access to good local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to get goods to market as well as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to link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Local firms and governments need to collaborate in creating a climate which is conducive to business and to develop infrastructure to attract and retain TC industries that are so vital in generating exports and employment.Secondly, low wages do not necessarily provid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with respect to China. Firms should develop new capabilities in areas in which China does not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yarn, and silk non-apparel). This requires, inter alia, investment in modern production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ources of local raw materials. Even in product areas in which China is expanding its exports, developing country suppliers that enhance their skills, technology, supply chains and marketing capabilities (through joint ventures, licensing arrangements) faster than China can still maintain their shares to the US market.Thirdly, an important strategic consideration that limits the competitive impact of China is the need on the part of multinationals to diversify their risk portfolios. US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are likely to adopt a diversified risk adjusted sourcing strategy that balances cost, speed to market as well 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ability. They may not be prepared to rely on China for critical inputs beyond a certain threshold of risk. Furthermore, Mexico, Central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could be attractive options for US companies in some fashion sensitive segments of the industry where quick response or fast turnaround is important.Finally, existing US rules of origin requirements to qualify for free access to the US market have ha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ne of the requirements is that they have to use US yarn and fabric. This has had the effect of making their exports less competitive. The US may have to modify its rules of origin to allow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import from Asia or other competitive sources without losing their preferential status.美国纺织品和服装产业的贸易自由化和战略调整模式贝蕾·塞尤姆美国国际商务评论,第16期,2007年贝蕾·塞尤姆诺娃东南大学,学院大道3301,劳德代尔堡,佛罗里达33314,美国2005年12月2日收到稿件;分别于2006年4月17日、2006年10月11日和2006年11月23日收到修改稿件;2006年12月13日正式录用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行业面临的是一个市场条件快速变化、科技不断创新的环境。
专题13 开放性试题(解析版)-2021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热点专题优选优练
专题13:开放性试题1.(2021广东适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等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信息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国家战略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阐述: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执政者的胆识魄力息息相关。
19世纪中后期,日本为摆脱受压迫奴役的境遇,“求知识于世界”,开启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先进国家的行列,无疑也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日本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逐年上升就是明证。
20世纪90年代,中国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合世界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焕发了经济发展的潜力,中国服装出口与日俱增就是就是铁证。
可见,高瞻远瞩的战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
示例二:论题:民族独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阐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发展经济,而经济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近代史上,印度一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发展受东印度公司的掣肘,发展艰难;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经济上成为列强的附庸,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操控,艰难发展。
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族独立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零世界瞩目,1991年以来中国服装出口与日俱增就是就是明证。
总之,经济要发展,民族独立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详解】示例一:根据材料中图5、图6两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国家战略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
从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和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战略的角度进行阐述。
示例二:根据材料中图4、图6两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民族独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
从近代印度和现代中国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还可以从材料中提取其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结合相关史实阐述即可。
此题为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2021湖北适应考)(电报与近代中国)小楚同学在校园文化节中承担“电报与近代中国”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
英国服装发展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英国服饰,之于欧陆的关系,其实犹如日本服饰之于亚陆的关系。
英国的服饰本来就是欧洲服饰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策略的关系,受欧洲大陆服装风格的影响是渐进性质的,也就是说,是和而不同的。
British clothing, the relationship in Europe, the relationship is like a Japanese clothing in Asia land . British clothing has always been part of European dress, but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 n and political strategy, influenced by the continental European style clothing is asymptotic prope rties, is to say what is harmony in diversity. 等级森严的漫漫中世纪在欧洲那个漫长的中世纪里,基督教对整个欧洲的绝对统治,深深影响着文艺乃至服饰。
由于基督教鄙视奢侈,整个中世纪的下层百姓的穿着,既简单又朴素。
就连女性也不事打扮,更甚者将金银珠宝捐给教会。
常服以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
我们可以从中世纪的绘画以及雕塑中看到,人物的形象冷漠而又呆板,穿着长袍色彩极其单一,颜色尚黑、灰、白三色.在1066年丹麦开展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
之后,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岛定居。
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以及法国的为代表的欧陆文化,以及法律结构等等,给不列颠以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初期,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
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中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
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 观点提炼论证类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1.(2021·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高三12月联考题·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00年前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指出,世间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生老病死,西方文化也不例外,所以他只是断言“西方终将没落”,施本格勒抛弃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观,他认为每个文明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不认为西方文化具有比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等更优越的地位”,这种较为平等、多元的历史观被他喻为“历史领域的哥白尼发现”。
唯一的问题是,在施本格勒写书时看上去早已“没落”成为定局的中华文明,居然奇迹般重新振兴,而且隐然已有再度如日中天之势。
在施本格勒看来,所有文明都有生老病死,概莫能外,但中华文明已经持续了五千年,这一点毕竞是所有其他文明都未曾做到的,面对这一文化特例,或文明异数,施本格勒若泉下有知,会不会重新建构他的理论框架?——摘编自江晓原《重读<西方的没落>》充分提取材料信息,从文明的角度提出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2021·湖南怀化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
从而,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
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深化方式。
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
不同经济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制度深化方式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摘编自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3.(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案】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 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版本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主题四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高中美术(2019)教材美术鉴赏模块第二单元主题四,本单元主要围绕中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学习,本课重点围绕西方现代艺术变革中走过哪些阶段、变革后的西方现代艺术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西方现代艺术是技巧还是观念、在科技与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将走向何方等四个方面对西方现代艺术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夸张、变形与抽象表现方法及新材料运用等对广告制作、家具造型、服装设计、建筑构思、封面装帧等实用美术的应用、发展和变革产生的影响。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良好的艺术认知与表达能力,对美术的语言形式、表达手法及中外绘画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何用专业的角度去欣赏西方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区别、西方现代艺术的思想理念、表现手法还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将从探究西方现代绘画代表性画家塞尚、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入手,运用“四步法”去体验探索,继而加深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认知,完成“鉴”到“赏”的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西方艺术大师塞尚作品的美感,感受画家如何通过个人的对艺术的理解、分析与概括提炼表现“纯粹”的艺术作品。
掌握西方现代艺术的概念及艺术流派。
过程与方法:通过色彩、造型、视觉角度等方面理解、分析、比较塞尚、毕加索的作品,了解西方现代艺术作品的美学法则—形式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培养积极的审美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本课学会运用“四步法”欣赏塞尚作品,分析、理解塞尚如何打开现代艺术的思潮,并通过赏析毕加索等艺术大师作品,感受艺术家如何延异塞尚的艺术思想理念。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塞尚的色彩造型观,用几何形体概况物体的造型及如何将不同视觉角度的画面融入在同一平面中,从而让作品呈现平面化的深度空间。
教学策略1、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冲破传统、实现自我价值将永不随风而逝
冲破传统、实现自我价值将永不随风而逝【摘要】《飘》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家杰克·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平唯一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女主人公斯嘉·奥哈拉跌宕起伏的生活和感情经历。
通过艰难的奋斗历程,她打破社会传统并且实现了自我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女主人公斯嘉·奥哈拉的奋斗史,论述故事中所体现出来的永不磨灭的女权主义精神,以及另外两位女主人公(艾伦·奥哈拉和梅拉妮·汉密尔顿)的催人奋进的精神意志。
同时,此论文也谈论了女性是男性的支柱这一观点。
尽管他们的故事已随风消逝在了历史长河中,但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打破社会传统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勇气,将会深深鼓舞下一代人,而且永不随风而逝。
【关键词】女权主义;打破传统;实现自我价值一、男性—女性的支柱飘中的主人公,斯嘉·奥哈拉是美国南方一位坚强、反叛且顽强的典型代表。
在美国内战前,斯嘉的经历凸显了她从不依赖男人的特征。
她成为了她的父亲、卫希礼·威尔克斯和整个家庭的支柱。
在战争中,男人们不再那么坚强勇敢,他们不得不依靠女人的力量求得生存和工作。
斯嘉的妈妈艾伦·奥哈拉是整个家庭的支柱。
她照顾家里大大小小的琐事并照管黑人及穷白人。
最重要的是,她是她的丈夫—杰拉尔德·奥哈拉的支柱,他的一切力量和生命力都来自于艾伦。
还有另外一位伟大的女性—梅拉妮·汉密尔顿,看起来虚弱又平凡。
但实则外柔内刚,有着坚强的意志。
她的丈夫(卫希礼·威尔克斯)始终依赖她。
若失去梅拉妮,卫希礼定会迷失自我,失去目标和方向;在重建过程中,社会必会失去主心骨和凝聚力。
因此,女性是男性的核心和支撑是毫无疑问的。
这三位典型的女权主义者勇于打破传统,穷尽一切地去打拼并实现自我价值。
最终,她们无疑经受住了“风”的考验,而且将永不随风而逝。
二、三位典型的女性身上所体现的女权主义精神i.斯嘉·奥哈拉斯嘉·奥哈拉是《飘》中的主要人物。
高中历史评析题训练整理(含参考答案)
高三历史评析题专项训练(飞凡中学高中历史调研组大整理)1.(12分)运州历史思维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历史素养。
阅读示例,完成下列要求。
示例:“工农武装割据”(1)背景: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位一体的红色政权建设思想。
首先,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其次,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再次,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战略阵地。
(3)影响: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是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胜利的理论武器。
(4)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关系: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有着本质不同。
军阀割据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建立的反动武装集团,它既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又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工农武装割据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代表了工农大众的利益。
仿照示例,从经济史方面任选一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解析。
(要求:概念的选择须从经济史方面人手;要素分解全面、科学;对要素的解析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些先进国家占统治地位,并且少数资本主义强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列宁语)。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根本前提的,其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过程,其内容包含三方面:(1)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所组成的政治体系;(2)以资本主义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分析。
超越的循环:基督教、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种文化类型的互动关系.
超越的循环:基督教、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种文化类型的互动关系基督教、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三个文化类型,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一个超越的循环,即:前现代性的基督教被现代性所超越,现代性被后现代性所超越,最后,基督教的价值体系核心具有一种超越后现代性的能力。
本文分别考察了这三种超越性。
第一部分“超越前现代性基督教的现代世俗理性文化”指出,18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的现代性纲领的根本特征,是反对基督教神圣文化的世俗化。
现代性的世俗化进程表现为:(1)自我意识代替神圣主体;(2)工具理性排斥思辨理性;(3)科学经验判断感情体验。
世俗的现代理性文化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但也造成精神空虚、道德低落和一系列社会弊端。
第二部分“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游戏精神”说明:以超越现代性为目标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了现代文化的主体性哲学和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但却进一步推动着世俗化进程,摒弃一切宗教的终极性关怀。
后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是游戏精神,是一种非稳态的文化型态,终将被新的文化类型所超越。
第三部分“超越后现代性的基督教价值体系”,探讨了基督教超越后现代性的可能性,指出基督教的未来发展不能依赖于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附合与适应,在恢复和重建西方价值体系的努力时,不但能超越世俗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为价值规范提供神圣保障,而且也能超越前现代性的神圣文化,吸收世俗文化丰富的文明成果,融汇新的文化类型。
一、题解:文化类型、互动和超越的循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西方文化或文明是一个统一的历史传统和进程,但实际上,“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这样的概念所概括的是不同的民族(如希腊、拉丁、北欧日耳曼、英格鲁—萨克逊)的传统、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态和思潮(如希腊化、经院主义、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浪漫主义)。
我们需要建立一些“子”概念来概括像“文化”、“文明”这样的大系统在民族、历史和逻辑诸方面的特征。
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A.J.Toynbee)使用“文明类型”这一概念区分出六千年来世界历史的二十六个文明社会。
范例与超越_全球史观的实践和全球化时代的批判_评_全球通史_从史前史到21世纪_
范例与超越:全球史观的实践和全球化时代的批判 评 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任东波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 1913 2004年),是出生在加拿大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
人们在他的讣告里,将其称为世界史领域的奠基者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声名卓著的现代希腊问题和巴尔干问题专家,可谓 盖棺定论 。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学术成就斐然,生前共出版了18部著作。
其中, 全球通史 更是给斯氏带来了世界性的学术声誉。
这部著作自40年前(1966年,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英文版付梓)问世以来,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畅销不衰的全球史经典。
1999年, 全球通史 第7版问世,尽管书名中的副标题改为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然而,岁月的流逝并没有锈蚀这部史学名著的学术成色,斯氏的全球史观已经深嵌在 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的隽永文图之内。
伫立在世纪之交的支点上,斯氏又是如何将品茗历史、体味现实、憧憬未来融会一体的呢?在第7版的致读者的前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给出的答案与第1版的理由一样: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问题意识 、全球视角是新版 全球通史 最突出的两大特征。
每个时代都孕育、呈现出新问题,犹如年年新生的春草,淹没旧辙,负荷新履。
无论是马克 布洛赫所提倡的 由今知古的 倒溯 的历史研究法 ,还是吕西安 费弗尔 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就没有史学 的主张,两位年鉴学派的第一代领军人物都强调了史学研究中的 问题意识 。
斯塔夫里阿诺斯继承了先贤们的优良传统。
在第7版的致读者前言中,斯氏开宗明义: 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
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对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
(第9页)。
通览本书的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部分,从 人性的本质 、 历史上的种族 到 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再到 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或者,从 发展中的社会与 受阻滞的领先 到 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 再到 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 ,无不在彰显斯氏 问题意识 的同时,折射出作者对人类文明的现状与未来的深深关怀之情。
2.4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作为课下思考,安排时间就此问题展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赛。
课堂总 结
通过这节课呢,我们对西方现代艺术呢?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主题超越与延异,超越了什么?延异了什么?
超越:就是20世纪现代艺术之前的艺术形式和流派比如之前讲过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形式上是一个超越是多元化的发展
【设计目的】教师引领学生对《格尔尼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评价,使学生掌握“四步法”的赏析过程。深度理解图像形式和立体主义的特点,提升解构分析图像的能力。
技巧还是观念:
请看这个流派的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完全看不出来画了什么?没有可辨识性?
这是抽象主义,完全抛弃形体的可识性,由点线面色彩等语言元素来构成形象,那奇怪的艺术语言和符号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是画家用心画出来的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欣赏抽象派代表画家蒙德里安的一件作品叫《百老汇的爵士乐》,这件由小方块组成的画面,和音乐又有什么关系呢?
3.在分析西方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与形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并能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背景分析,和对现代艺术流派的鉴赏分析、流派发展思维脉络导图的归纳。理解现代艺术的产生原因,过程与其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在分析西方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自己对艺术的认识。
【设计目的】以图形阅读为主要方式,展示19世纪前西方传统绘画、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将三者前后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的差异和变化,总结19世纪后印象派、后印象派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视觉特征。
中国哲学“超越性”问题新论
中国哲学“超越性”问题新论作者:高翔来源:《美与时代·下》2022年第05期摘要:儒学和中国传统哲学有无“超越性”,是中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分歧的关键在于,中西方学者都各自强调本民族哲学的局部特征,热衷于探寻中西哲学之间的差异,而不能以全人类的视野,从世界历史发展普遍规律,探寻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和民族差异性,从而推进其交流和发展。
中国哲学“超越性”问题新论尝试把“历史类型学”思想和方法,引进比较哲学研究,突破中西方学者各自的局限,以哲学“超越性”问题切入,从宏观上考察中西哲学思维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哲学;儒学;超越性;外在超越;内在超越一、“外在超越”概念和“西方中心主义”中国儒学和传统哲学有无“超越性”,一度成为中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仅在中国知网以“儒家”“超越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1992年至今就有相关论文近600篇。
此外,还有多部著作也涉及到这个问题。
哲学中“超越”(Transczndenz)这个概念,在西方是中世纪才出现的,源于拉丁文动词transcendere,指跨越两个区域的界限,特别是从世俗的“此岸”世界,到神性的“彼岸”世界的逾越。
“超越”引进哲学和神学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形而上学的意义。
在中世纪的西方国家,Transcendence一词,首先指称的是“最高者”的上帝,因为它一直是被作为“超验”的神性世界的代表。
之后康德从“超越”(Transzendenz)这一名词中,分解出“先验的”(transzendental)与“超验的”(transzendent)两个形容词,实质上肯定了除上帝的神性世界之外,人类“先验”的思维形式也是一种“超越”。
因为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到康德的时代,基督教神学的“最高者”上帝,其地位已逐渐被人的“理性”所取代,虽然康德哲学中仍然为“上帝”保留了位置,但实际上他是将人的理性认知置于“最高者”的位置上了。
海德格尔在康德的基础上,把哲学的“超越性”区分为“先验——本质”和“超验—实存”两条路向,一方面肯定以上帝神学为代表的“超验—实存”具有超越性,另一方面也肯定“先验—本质”路向之“存在学”也具有“超越”性,代表了当代西方学者的普遍看法[1]。
多玛斯论超越观念
多玛斯论超越观念多瑪斯論超越觀念在多瑪斯的著作中,對超越觀念並沒有系統性的說明,但超越觀念是他基本的理論,他在回答問題時,常以這些理論為根據。
但在三處文本,他特別討論超越觀念:De veritate art. 1,1; art. 21, 1; Sentences.一、De veritate art. 1.1;當代西方學者認為,此文本為西方哲學史中,內容最豐富、結構最緊湊、最有系統的著作。
多瑪斯是根據一個主題,而發展其思想。
1、追溯至「第一」(prima):他的問題是:What is Truth? 多瑪斯的resolution方法,與他的三位先進不同。
他們列舉不同的定義,然後選擇比較適合的討論說明,再建立三個定義的關係。
多瑪斯直接分析問題本身,然後用以探討詢問事物。
(一)認知的理論:分析法是亞里斯多德在「後分析」中所提出的方法,其分析法是針對推證的過程,所根據的最後的原理;中世紀多瑪斯之前的三位先進,他們的分析法,是追問理智活動的終點(terminus),菲立描述超驗觀念時說,這些是「最初」的觀念。
但多瑪斯的方法,不僅針對思想活動,也針對事物之定義。
(二)知識有二種:科學知識與事物之定義,即命題的證明與事物之本質,二者皆需追溯其根源。
(a)科學知識:Habit of Science:(中庸有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率」認知能力之本性是Habitus,可說是天賦能力,與經驗的互動關係,經學習而培養的能力,或可稱為先天的認知心、與後天之認知心。
)科學知識是由推證而產生,推證是演繹的過程,即從已知至未知。
知識之根據是已獲得的知識,追溯至最後,則是最顯明原理,就是「不矛盾原理」。
(b)定義:對個別事物之知識是認識其定義,針對其定義也必須追溯至第一,因為我們是從已知而進入未知。
但追溯根源不能永無止境,必須止於「最初」。
針對定義而言,此「最初」即理智首先有的概念,而此為存在者。
為何是「最初」,因為沒有此概念,事物之定義不能被理解。
2021高考浙江(学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3 专题15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
即时训练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摒弃了天朝中心说,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世界史观。
该书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天演论?D.?变法通议?A[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和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其“师夷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应选A项。
] 2.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C[由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影子,这符合维新思想的特点,康有为为减少变法的阻力而将孔子塑造成为改革家形象,应选C 项。
]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的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是()A.孙中山B.陈独秀C.李大钊D.毛泽东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积极推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刊物进展宣传,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等,应选B项。
]4.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
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①中体西用②维新变法③救亡图存④民主与科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B[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是资产阶级改进派的代表人物,与之相关的社会思潮应该是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应选B项。
]5.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普遍地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是()A.?文学改进刍议?和?文学革命论?B.?海国图志?和?狂人日记?C.?庶民的胜利?和?文学革命论?D.?孔子改制考?和?文学改进刍议?A[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进刍议?,积极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加以竭力推荐,应选A项。
浙江高三高中历史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浙江高三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周武王灭商之后,将王畿之地分为邙、墉、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河南安阳),称邙国。
此举主要目的是A.开发镇守国家边远地区B.安抚旧贵族巩固统治C.彻底消灭商王朝旧势力D.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2.战国诸子争鸣时,各流派都声称自己的智慧包罗万象,认为竞争对手那只是部分真理。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孔子仁知且不蔽”。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A.墨翟B.韩非C.荀况D.孔丘3.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
帝国规模扩大的主要方向是A.新疆地区和蒙古高原B.蒙古高原和岭南地区C.岭南地区和云贵高原D.云贵高原和新疆地区4.下列属于古代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是A.秦朝的“道”B.汉代的州部C.唐代的“道”D.元朝宣政院5.下图是元代吴镇的《芦滩钓艇图》,下图选项对该画的描述正确的是A.注重客观景物的写实描摹B.强调个性,追求抒情写意C.技法上属于工笔画的范畴D.苏轼开创了这种独特画风6.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材料特别强调“海禁”政策的影响是A.维护了自然经济B.激化了社会矛盾C.促进了海上贸易D.巩固了专制统治7.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一些沿海沿江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下列城市属于19世纪末被迫开放的是A.广州、上海、杭州B.广州、厦门、宁波C.重庆、上海、宁波D.重庆、苏州、杭州8.1923年梁启超在评价一位思想家的著作时说:“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评价的书最有可能是A.《萍洲可谈》B.《四书集注》C.《明夷待访录》D.《孔子改制考》9.国旗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时期国家与政府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超越法律读书笔记
早就听闻当下研究法理学是绕不开理查德·波斯纳的,之前也看过关于他的简短简介:美国联邦第七上诉法院法官、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高级讲师、是美国法律界和法学界最具争议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学界的“拼命三郎”等等。
作为其“法理学三部曲”之一的《超越法律》也是学界公认的最为体现波斯纳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的著作。
对于一直习惯于从教科书这样的格式化的平台获取知识和观点的我来说,由于与作者的语境及层次不同,这本书自我开始翻页时便显得吃力,甚至觉得有些怪异,当然还有新奇。
章节中的绝大部分篇章都针对了美国法学界的一些重要人物或者美国法学界的一些流派和争议,而不是讨论一般的、我们习惯的法理学问题。
而我对那些人物及流派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丝毫不知,更不了解这些观点争议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读起来很多时候云山雾罩。
于是觉得自己需要补充的基本知识太多了,选择了法理学就该是选择了看不完的书。
但诚如上述所言,我是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及求知若渴的心情开始像这本书学习、向这位大师学习,于是看完之后也有些粗显得观点同大家分享,如有纰漏或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超越法律,波斯纳认为法律的边是不清楚的,这个边界是学者的研究界定、塑造、拓展的,新的法学问题正不断出现。
法律固然是保守的,但一味的迷恋往昔就会固步自封,是没有出息的。
同时波斯纳认为目前的法律缺乏经验研究,他认为法律与法学的发展目前正朝着一种政策科学的方向发展,并且这也是他所希望的。
这便为超越法律,为何超越法律,怎样超越法律,超越法律的什么。
根据老师要求,我主要研读了本书的第一编:法律职业界,本编分为四个章节:法理学的物质基础、法学文献的喜悦和痛苦、法官最大化些什么及危机中的法律职业(德国和英国)。
在第一编波斯纳用了占本书四分之一的篇幅深入考察了“法律职业”问题,特别是法律职业的特点、法律职业的结构对法律思想的影响、学术界与职业界的关联、法官的行为与效用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许多见解颇为独到和深刻。
论儒家哲学的超越精神
论儒家哲学的超越精神作为一种特定人类共同体悠久而普遍得文化现象,宗教应包括构成特定民族文化类型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群体深层心理结构和信仰、价值体系,以此而观,儒学与宗教无疑具有同样得功用.在历史上,儒学之于中华民族,犹如基督教之于西方民族、犹太教之于以色列民族、伊斯兰教之于阿拉伯民族一样,是一种民族凝聚力得精神纽带,因此,不管在西方抑或在中国,都有人称儒学为“儒教”.尽管儒学缺少宗教应有得组织形式、教义形式、传播形式和人格化得至上神崇拜形式,都不妨碍它与世界上几大宗教体系一起享有并驾齐驱得人类文化地位.除此之外,儒学与宗教得会通和认同还在于儒家哲学所蕴含着得超越精神.当代新儒家把儒家哲学与基督教加以比较,认为基督教是一个“外在得超越”传统,而儒学则是一个“内在得超越”传统,假如从儒学与宗教之异同得大致区不来看,这种讲法差不多上是合理得,因为它怎么说为我们了解儒学得超越精神提供了一种理论契机.然而,假如我们就此只承认儒家哲学得内在超越而否认其外在超越即儒家哲学所发散着得浓烈得宗教意识和信仰意识,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儒家哲学中作为民族精神得那种生生不息得永恒价值.一讲儒家哲学是一个内在超越得传统,仅相关于宗教哲学那种绝对纯粹得外在超越而言.就儒家哲学得实质即核心内容来看,它仍然分成两个层次,即以心性为主体得自我超越和由心推物、及世得世俗超越.前一种超越由它得心性之学昭示出来,后一种超越则由其天命观和社会空想学讲所揭示,这两种超越是一而贯之、体用一源得.心性之学即为贤成圣之道,是一种重视人得主体性思维和道德修养得终极关怀,是儒家哲学超越论得核心和基石.心性之学发靭于孔子,成于思孟,失落于汉唐而重新恢宏于宋明.孔子得仁学原则以克己为事功得始基,以君子、小人之不作为成贤成圣得准绳,它直截了当孕育了孔门《中庸》、《大学》中得“天人合一”、“修齐治平”得学讲和孟子关于君子、小人得义利之辩以及养气、尽心、知性、知天、至善得“良知”学讲.我们之因此认为先秦儒家首创得心性之学奠立了中国哲学史上超越论得基石,恰因它是一种先于宇宙本质而在得精神现象,一种主体思维性得“内在地构成得超越”(胡塞尔语),即心理得、内省得、直觉得,融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为一体得人本哲学.例如在孟子那儿,人类心性、情欲中得善不仅是与恶得对立,更是对恶得超越,良知不仅是与意念得对立,更是对意念得超越.同理,主体性标准得君子不仅是与小人得对立,更是对小人得超越,圣人不仅是与凡人得对立,更是对凡人得超越.孔子讲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种通晓重义轻利得君子,实际上只是一种理性得人,并非超然得人.孔子得话语到了孟子那儿则有所转换:“为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种绝对不计任何利得君子就不再是理性得人,而是一种理念得人、超然得人一一圣人了.老庄讲“真人”、“至人”,儒家讲“贤人”、“圣人”,最大得区不就在于儒家得“圣人”只具有超现实性,而不具有超社会性;老庄得“真人”尽管具有超社会性,但不具有超自然性.恰恰相反,道家追逐得正是一种永恒得自然性,它融入自然,与自然一源一体,拒斥人格化得上帝或来世得存在(“道”,仅是自然得抽象或化身),要求带着肉体凡胎羽化登仙.然而,“道”也有神奇性得一面,道家成神成仙得生命终极嘱托既想贪图生命得不朽和人世得享乐,又想摆脱生命得苦恼和今世得苦役,具有显而易见得彼岸性质,这是它最终被改造为道教得内在驱动.儒家得终极嘱托并不像道家那样自私、那样只图自己做神仙而遁世逃俗,儒家要求置身于地面建构天堂,以伦理精神统摄万物.尽管儒道两家得超越在形式上不同,但在性质上基本上由逻辑先在得内在精神超越,终达外于精神世界得身世、境遇超越.这个地方,有浓郁得理想主义色彩,也有明确得信仰主义趋向.只是,这种信仰主义不像基督教那样,完全摒弃对现实得盼望,仅仅仰望茫茫得天国,追求一种彼岸和来世得永恒,即所谓“绝对得他在”或“纯粹得超越”.宗教意蕴得“纯粹超越”根于理想与信仰得割裂——前者是理性得超越,后者是非理性得超越;前者提升了现实,后者割舍了现实.假如讲中国文化缺失了宗教传统,不在于中国哲学缺少对外于“我在”得“他在”得追求,而在于中国哲学从先秦时就没有在人们得心灵中建立起那种来世得彼岸乐园得“外在地构成得超越”,尽管孟子把他得心性之学界定为“反求诸己”,但《易传》作者并不排除“远求诸物”.儒家哲学立意把彼岸移置于此岸,把万物移置于心灵,把信仰移置于理想把外在移置于内在.因而,儒家哲学是一种合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为一体得双向综合超越,或叫做“内外合一得超越”.任何超越都体现出一种宗教精神.与世界上其它几个伟大得文化系统一样,中国文化也具有一种内凝得信仰趋向和宗教精神.人们往往把信仰与理性相对立,认为由于儒家哲学差不多上是一种直观内省得非理性哲学,它缺乏西方哲学那种高度抽象和论理得形而上传统,因此儒学既不具备西方得信仰传统也不具备西方得理性传统.这种讲法是有失偏颇得,正像基督教哲学不乏宏硕得形而上体系一样,儒家哲学中得理性传统同样源远流长.须知,理性向前跨进半步确实是非理性,理想只要执著就无异于信仰,二者得走向可能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也可能是内外同归、“理一分殊”,而最终都可能聚合为一种意志力量,一种人格力量,一种不懈得努力.另外,信仰趋向和宗教精神也终究斩不断与此岸世界得脐带一一天国只是现世得投影,来世仅为今世得寄予,儒家哲学得超越意识尽管起归于身心性命得自我修养和主体人格得内在氛围,但它所涵盖着得基于今世得信仰趋向和宗教精神必定外化流行、成事成功.假如讲,先秦儒得心性之学依然原始得、胚胎得,那么,融三教义理为一得宋明儒学则完全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得内外综合超越得传统.宋明儒出入于佛老而高扬起来得禁欲主义几乎实现了儒学宗教化得转变,尽管这种禁欲主义是一种自我超越得绝对——而不是对自然得外在超越得绝对,也没有建树起一个超绝得、以神性代替人性得上帝,但禁欲主义怎么说是宗教之最现实、最市俗得特征.正因为如此,孔子自始至终不具有像耶稣那样得“天使”或“圣子”、“圣灵”得地位,而仅被视为中国文化得一位开山祖师或先知,一位能通达心性情欲得、敬天事人得、内外皆超得圣人一一惟此,方显出中国文化传统不同于西方文化传统得特色.从上而知,儒家得超越精神把人带到一种生命体验得意境,它所包含着得禁欲意趣(僧侣主义)使其庶几混同于宗教.有必要指出得是,先儒得禁欲思想是中性得,即符合中庸之道.它反对禁一切欲,只主张禁恶欲、邪欲,立意在于惕厉人性得迷失,而承认人得差不多正当欲望,从孟子等人得性善恶之辨中能够看出这点来,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即是.这就与后儒得禁欲主义有了质上得层次区不.据此,有人讲宋明儒得禁欲主义完全来自于佛教,先秦儒并没有禁欲得思想,此属误解.诚如周知,中国哲学中缺少知识论传统,它把认识世界得心理活动和道德修养混沌成一,提倡一种整体、直观得“玄览”或觉识,其中不乏禁欲主义得意味.且不讲道家创始人提倡过“无知”、“无欲”得口号,宣扬过“无己”“坐忘”得境地——这些无疑直截了当通往禁欲主义,确实是孔子也曾提倡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得愚民之术,孟子也鼓吹过“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得养气去欲得心性修养之经,宋明儒学所滋润得这种“克己”、“去私”得精神与宗教禁欲主义在本质上毫无二致.总之,儒家超越精神得实质无异于宗教,但这种宗教实质是遮掩在世俗主义得外衣之下得,因此,人们适应于把它叫做儒学而不称其为儒教.需要再次强调指出得是,宋明儒所极力主张得“去天理,灭人欲”得教义虽受佛家妨碍,却与孔孟道统难解血缘之分.在一定意义上,宋明儒得禁欲主义与佛家禁欲主义可谓殊途同归,但从道统上讲,后儒“天理、人欲”之讲得真正鼻祖不是释氏,而是思孟学派.因此,王阳明在咬定程朱学派得心物、理欲之讲援于释老之后,唯恐有人也攻讦他得“知行合一”或“致良知”之讲辙出释家,故反复喧嚷那是“孔门正法眼藏”、“圣人教人第一义”、“千古圣人相传一点滴骨血”.儒家得心性修养论至宋明儒尤其在王阳明手里得到了更完备、更精巧、更富“道德形而上”之哲理性得阐释和进展,其“内外双向合一综合超越”遂也达到更鲜亮、更微妙和更有独创性得时期:蕴含先秦儒学得精髓,吸纳佛家之义理,开创儒释道三教合流得新局,遂被近人称为新儒学.新儒学对中国哲学得贡献在于他们建立了一种较为精巧得道德得形而上学,王阳明得心性学讲就是一个代表.王阳明除不遗余力地阐释了他那精神性得内在超越理论以外,还给我们留下了理解内外综合超越得启发录.他论内学和外学高扬性无内外,讲:“夫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讲习讨论,未尝非内也,反观内省,未尝遣外也.夫谓学必资于外求,是以己性有外也,是义外也,用智也;谓反观内省为求之于内,是以己性为有内也,是有我也,自私者也.是皆不知性之无内外也.”(《传习录中》)内学与外学无碍,内圣与外王无碍,因而,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亦无碍.二为了进一步明析儒家综合超越即“内外合一超越”得实质内容,依然让我们先来分解一下儒家哲学得内在超越.我认为,所谓儒学得“内在超越”,应集中表现在自我意识得超越、自我生命得超越和自我价值得超越方面.(一)自我意识超越.自我意识确实是意识自身,即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得超越确实是黑格尔所讲得那种自我意识得实现过程即自我意识之后、之上得另一意识时期.在中国哲学中,自我意识超越论衍生于心性之论,应该指出得是,心性之论在儒、释、道三家中是融通得.佛家讲“超灭心性”,要求用“佛性”代替人性,这个地方,自我意识超越它向得立场是鲜亮得;道家讲求“无己”、“无待”,追羡“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得“坐忘”意境,这个地方,自我超越意识得宗教态度是明显得.在儒学进展史中,孔子非常少言心言性,然而他得“仁”学却是后来孟子心性之学得嚆矢.自我意识在孟子那儿叫做“良知”;汉魏心性之学失堕不续;到唐代韩愈挽狂澜于既倒,攘辟佛老,远承孔孟,远接道统;逮至宋明程朱陆王,提倡自我意识超越得心性之学遂又发扬光大.从上述儒学演进得谱系来看,整个心学得进展历程恰同主体意识超越得逻辑如出一辙:由心(先秦)动身,穿越非心(汉魏),从而达到更高时期得心(宋明)——圣人之心.它是一种生来俱在得主体与本体同一得胚基和本能,具有先验性和神奇性.另外,新儒家认为人得主体意识得昭明,不外良知得大化流行,自我意识也确实是普遍得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得超越离不开人得心性修养,心性修养最终又回到了良知本体,因此,自我意识超越遵循着一条内向性致思路线:自我意识既是心性修养得动身点,又是内在超越得终极目得;既是通达理想人格(圣人)得媒介,又是理想人格自身.关于此种神奇得内省认识论,马克思曾讲过:“这是一幅讽刺人脱离自然得形而上学得神学漫画.”“自我意识是人化了得理念,因而它是无限得.人得一切属性确实是如此神奇地变成了想象得、‘无限得自我意识’得属性.”(同上)王阳明把自我意识得超越叫做“致良知”,也叫“知行合一”或“体用合一”.此处合一得“一”字确实是良知或圣人之心.黄宗羲在品评王阳明“知行合一”得立言宗旨时曾指出:“先生以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即理也.……以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以力行为工夫.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此其立言之大旨.”(《明儒学案·姚江学案》)由知贯行,知行合一;心即是理,心理合一—主体即客体,本我即超我,此与朱熹所主张得“致知格物”、“以知识为知”得理性法则相比,实为一种“简洁”、“神速”得直觉功夫.只是,细究阳明“致良知”一讲,意识得自我超越并不仅是良知毫无牵涉得赤裸裸地自我循环.他讲:“所云任情任意,认作良知,及作意为之,不依本来良知,而自谓良知者,既已察识其病矣.意与良知当分不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非者,则谓之良知,即无有不是矣.”(《王文成公全书》卷六《六录三》)显然,认知主体之良知常常为情欲和意念所蔽,“致良知”得过程也确实是剥去蒙在主体或本体别处得这层情欲和意念得灰垢,而还其主体——良知得本来面目.从这层意义上讲,自我意识得超越也确实是良知之体对良知之用——意念得超越.在王阳明之前,还有“天地之性”(“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得争辩,也含自我意识超越得意蕴.先秦诸子得心性论揭橥反身内省,宗教意蕴尚未十足得浓郁,但由孟子始倡“良知”、“良能”至宋明儒主张用“天地之性”(“天命之性”)取代“气质之性”,再到明儒用“良知”超越“意念”,便完成了类似现代西方精神分析学家用“超我”替代“自我”得“道德得形而上”得过程,如此,儒学便直截了当通向了宗教禁欲主义,从而也就接通了彼岸之境.(二)自我生命得超越.此处得“自我生命”概念指鲜活得个体人得自然存在,也含个体人得社会价值存在.儒家心性修养之学得原旨本是为人在“贫贱忧戚”中查找一“安身立命”得境地,因此,心性修养得意义不离终极关怀得生命哲学,即一种伦理本位和道德主体得人一辈子观.然而,在群体、家国得存亡面前,儒学一直无视个体得生命价值,并以他在超越我在,以群体牺牲个体,以共性溟灭个性,致使个体生命蒸腾出一种大无畏得献身精神—生命得超越,宗教式得终极关怀.终极关怀以最高得生命哲学形式,在孔子那儿已被逻辑先在地提了出来,那确实是——仁.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认为,能够做到超越自我而归于仁得人惟有君子,但即使君子,亦非人人皆可为仁,至于“小人”,那就全然与仁无缘.仁得标准是礼,唯有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者才配称君子.“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因此,颠沛必因此”(《里仁》),因而,仁在这个地方便是安身立命之地,是意义化得人一辈子终极归宿和生命超越.此种终极归宿和生命超越得意识,割离了主体思维中得情感元愫和理性法则,要求先验得纯粹意志力即非理性.故孔子讲:“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宪咨询》),“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从而表现出一种真正得“大无畏”.孔、孟主张用生命换取仁得实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这正是儒家超越生死得人一辈子观.孟子还讲:“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能够当大事.”(《离娄》)这是把死看得比生还重要——中国文化重气节、轻生死得生命超越观念,正是在儒家得这种心性修养得功夫中培育出来得.自我生命得超越无疑是一种充满宗教精神得献身意识.从上而知,儒家高扬自我生命得超越,也确实是仁义对生死得超越.只是,先儒关于生死有着更深刻得思想.在孰生孰死得凝重沉思面前培植了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得自我忧患意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警句不仅辟析出一种生死辩证法,而且砥砺着千百年来一个古老土地上得民族生存意识.先儒意义上得生命超越意识到了宋儒手里走向了极端.程颐进展了孔孟得生死观念,使其暗契于佛教禁欲主义.“不是天理,确实是私欲”(《遗书》15),天理、私欲得悖反迫使人得灵魂超越私欲而皈依天理,这被讲成是生命得至上意义,如程颐讲:饿死事微小漂浮,失节事极大.”(《遗书》22)生命得意义全在于守节,死,成了守节之必定得、至上得超越.倒是张载对死得潇洒姿态更能体现出儒家那种至上超越得深刻度:“存,吾顺事;殁,吾宁也.”(《西铭》)活着,我追顺我得事业,死了,我就安静地躺下,既顺从自然又视死如归—与其讲这是一种士大夫得生死观,倒不如讲是一种民族气节.可见,儒家得生死观具有二重意义——对生命得豁达陶铸出一代又一代不怕死得志士仁人,展示了我们那个民族不屈不挠得铮铮骨气,同时也奴化出一批又一批“临危一死报君王”得庸臣腐儒和夫死妻陪得无辜得殉节“烈女”.然而,儒家自我生命超越得愿望怎么说不在于毁灭自我反归来世,而在于通过修身、正心、诚意之自我超越得“内圣”功夫,为自我在此岸世界建构一个安身立命得精神家园.因此,生命得超越终归依然价值得超越.(三)自我价值得超越.伦理道德价值是儒家认定得最高价值,也是儒家树立得人一辈子自我实现得最高标准.先秦儒得义利之辩、善恶之辩,宋明儒得心物之辩、理欲之辩等皆具有价值哲学得特色.在儒家得价值哲学中,《孟子》可称经典,它承袭孔、思首树道德原则体系,它发明本心开启道德自律先河,它揭示人性得弱点发挥道德他律得论理.仁是一种高度自律得道德原则,身处危难之际就要“杀身成仁”;义是一种高度他律得道德原则,当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产生矛盾时就要舍利而取义.同样,当人性中得善、恶峙反时,应溟恶而扬善.人得自我价值得实现永恒地存在于对性、情、利、欲等人性恶面得不断地超越中,存于由“君子”、“大夫君、相公”而入圣贤之境得不断得提升中.可见,自我价值得超越确实是义对利、善对恶得超越.需要指出得是,先儒并非绝对不要利,而坚持“利在天下”得原则,即孟子讲得“天下之公义”.宋代张载发挥了孟子得这种思想,提出“天下公利”得原则,“利,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贝」于国皆非利也.”(《性理拾遗》)从而把物质利益当作仁义原则得外化流行飞把自我价值超越与外王事功联系起来.正是从这点动身,先秦儒家讲过很多关怀人民物质利益得话.汉儒董仲舒并不能深察先儒得义利之辩,提出“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得话语,被朱熹等宋儒奉为圭皋,反复引用,其目得确实是要在人们得自我心性修养中用道德价值完全取代一切物质价值,从而在另一个走向上把先儒开启得内在超越传统进一步推向宗教.实际上,儒家自我价值超越得理论乃是一个自我意识超越、自我生命超越得综合体,自我价值超越得过程确实是“内圣”得功夫,能完成自我价值超越得人确实是圣人.那么,圣人毕竟是什么模样得呢?什么原因要做圣人呢?这是一个需要回答得咨询题.在孔子那儿,圣人即神圣之人,具有某种偶像性,可望而不可及,甚至连尧、舜那样得英雄也不全是圣人德行,故圣人不具备现实性.这种圣人如在神道设教得方向上稍加提升或具体化、故事化,即可成为类似西方宗教中得基督,故圣人也不具备可能性.因此,以继承孔子事业为己任得孟子不仅没有去做这种提升得工作,反而落低了圣人得标准,他讲:“人皆能够为尧舜”《告子下》),从而向市俗世界灌输了“圣人可及”得思想.后世新儒学得真正开山鼻祖韩愈以孔孟得传道者赞美圣人:“古之人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原道》)程朱从孔子立场上进一步给予圣人完美化、神圣化得意义,大谈“圣贤气象”,还讲“圣贤有间”,即孔子为圣,孟子只配称贤,更非凡夫俗子可及.到了王阳明手里,复扬孟子“人人皆可为尧舜”得圣人观,讲是只要致良知,即可“圣人满街走”,显然,这是释氏“人人皆可成佛”得佛性讲得儒家翻版.版本虽异,宗旨却是一个,即,圣人乃是理想人格得化身.给予理想人格得圣人能达到道德得自我完善,有凡夫俗子不具得“克己”、“寡欲”、“去私”得真功夫.孟子讲,每一个包藏私欲得人都能成圣,因为人人皆具先天得恻隐、羞恶、尊敬、是非之心,这确实是“不忍人之心”即仁义之心.去私得功夫意在恢复那迷失得心性,就像一段原始、粗糙得木头,只要用斧子慢慢地砍削,木头就成了一个精美得雕刻品(“旦旦而伐,可为美乎?”《告子下》).心性修养得功夫正是如此,只要克其私心,终能“放其良心”,遂也达到与“天地一体之仁”得最佳价值目标.阳明心学得立意也无外于此.他揭橥“破心中贼”,把儒家得价值超越一再鲜亮地提到哲学本体论得高度.他认为,自我价值得实现乃是“知行合一”即良知得复归,他把良知得复归叫做“复本体”,“圣人教人知行,确实是要复那本体.”(《传习录上》)“是以惟其天地万物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所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心体之同然.”(《传习录中》)“正心者,复其本体也.”(《文录四·大学古本序》)“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得功夫.”(《文录二·与黄勉之》)在王阳明得哲学中,“克私”、“去蔽”、“正心”、“诚意”等等,皆为了“复本体”,本体即良知,即自我价值超越得终极目标.在谈到“复本体”得具体功夫时,孟子喻修养之于人,犹斧子之于木,王阳明喻“去私”之于性,犹筛子之于米.他借取《尚书·大禹漠》中得“十六字心传”,形象地譬解了复本体得“精一之功”.他讲:“精字从米,故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雪白美丽,便是惟一意.然非春、簸、筛、拣维精之意,则不能纯然白也.春、簸、筛、拣,是维精之功,然亦只是要此米到纯然雪白美丽而已.博学、审咨询、慎思、明辩、笃行者,皆因此为维精而求维一也.”(《传习录土》)从本体论高度讲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0卷 第3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 o.l50 N o.3 2010年5月Jili n U n i versity Journa l Soc i a l Sc iences Ed iti on M ay,2010 国际关系史研究超越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以英国学派视角审视国际体系孙丽萍[摘要]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欧洲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偏好,是主流国际关系学在阐释这一概念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教授把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结合起来,以英国学派历史的、社会的和理论的多元方法!,对国际体系进行了再构建,强调互动能力与类型、单位的多样性与国际体系的社会建构属性是其突出的特征之一。
布赞和利特尔教授构建的国际体系理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宏阔的研究视野和丰富的理论内涵,为我们理解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提供了一个宽广、开放的思想界面与沟通平台。
英国学派对国际体系的理论重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英国学派;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 DG J W252)[收稿日期]2010-01-19[作者简介]孙丽萍,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长春 130012)在国际关系学科的学理研究中,国际体系一直是一个核心概念。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呈鼎足之势的三大理论流派,其理论建构都与这一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遗憾的是,由于各个学派对问题的研究视角不同,国际体系的概念一直处于争论之中。
对历史的关注是辨别英国学派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之一。
从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 er bert But terfie l d)到巴里#布赞(Barry Buzan),英国学派在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有机结合中形成了不同于美国学者的独特风格。
布赞与理查德#利特尔(R ichard L ittle)教授在∃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一书中,试图从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重新构建包括国际体系概念在内的国际关系学。
那么,已有的国际体系概念存在哪些不足?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如何认识国际体系?对我们有何启发?本文试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何谓国际体系?这是一个在主流国际关系学界争议颇多的概念。
就国际体系的特征而言,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N.W altz)认为,系统是由结构和互动的单元构成!,并且强调结构使得系统能够被视为一个整体!。
[1]84新自由主义者并没有否认华尔兹的结构,但是,在他们看来,仅仅强调结构是不够的,国际制度主导的进程同样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
[2]55-57亚历山大#温特(A l e xanderW endt)的建构主义则指出:社会共有观念建构了国际体系的结构并使这种结构具有动力。
![3]中文版前言,39三者将国际体系的特征分别归结为权力、制度与##49文化。
虽然对国际体系的特征认知不同,但是,三种理论却有着相似之处,即都是从一维的研究视角来观察体系,都是采用一元方法论来认识和解读国际体系。
与主流的美国国际关系学相比,英国学派坚持采用历史的、社会的和理论的多元方法理解国际体系。
所谓多元方法,是认为主题能够并且应该同时从多个理论视角来考察的主张![4]407。
在∃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一书中,布赞与利特尔教授以更加广阔的世界历史视野重建国际关系理论,重点对国际体系概念进行了宏阔而深远的历史透视。
他们将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存在的问题形象比喻为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
在他们看来:多数国际关系学理论都被无意识地锁定在相对狭窄的欧洲和西方历史的范围之内。
由于这种情形产生了一种深受限制的观点,所以我们认为它发挥着一种&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W estphalian S tra i g htjacket)的作用。
![4]中文版序言,I那么,深受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约束的国际体系概念存在着哪些不足呢?国家中心主义是需要我们首先正视的问题之一。
对于大多数来自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特别是现实主义学派而言,国际体系的概念是与主权国家以及国家之间的军事∀政治互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换言之,在国际关系理论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中心主义。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在其早期学术生涯中强调过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意义,但他后来认识到,非国家行为体仍然是从属于国家的,所以将注意力回转到国家上来。
[5]8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温特选择国家作为其国际体系的基本单位,认为没有国家就没有国际体系!。
他支持新现实主义国家是单一行为体的假定!,坚持这是国际体系理论研究的起点。
[3]249然而,如果以世界历史来检验国家中心主义主导的国际体系,人们就会对国家的超时空地位提出质疑。
例如,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发源地欧洲,直到19世纪被新的德意志国家取代之前,神圣罗马帝国也依然保留了很多中世纪政治组织的特征。
而在广大的非欧世界,中华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多种类型的帝国形态也一直幸存到20世纪初。
由此看来,为了坚持按主权国家这单一类型定义体系概念的简明性而忽略了世界历史中单位多样性的客观存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某个历史时间和某个地点,这样的简明性也许反映了经验的世界,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在更大的时空舞台上,它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就会显现出来。
如果说国家中心主义是主流国际关系学界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无政府主义偏好则是学界对国际体系的另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研究起点都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承认无政府是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华尔兹对经典现实主义的一个重大革新就是把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从人性转移到国际体系的无政府。
在其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华尔兹把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作为国际关系的最根本秩序原则。
基欧汉在∃霸权之后%中也把无政府作为新自由制度主义分析的起点,接受无政府是国际政治的第一要素的观点。
所以,国际关系学界普遍接受了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即缺乏有政治权威的中央政府。
虽然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都以无政府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但是,仍有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温特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质疑人们视为客观事实的无政府性。
温特反对新现实主义所主张的无政府状态永远只有一个单一逻辑∀∀∀自助和权力政治的观点。
在他看来,无政府状态在某些历史时期是可以有这样一种逻辑的,但不是在所有时间和所有空间之内所有种类的无政府状态都必然具有这种逻辑。
他认为,至少有三种无政府文化:即敌人角色的霍布斯文化、竞争对手的洛克文化以及朋友角色的康德文化。
换言之,无政府状态并不像现实主义所描述的那样,它本身根本没有什么逻辑可言,一切都要取决于国家之间共有的观念结构。
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
[3]中文版前言,41如果从世界历史的时空范畴来考察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特性,人们就不得不提出另一个概念: ##50等级制。
所谓等级制,是指一种政治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单位之间以从属∀支配的关系联系起来。
它是无政府状态的对立物![4]406。
布赞与利特尔教授曾指出: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等级制是古代和古典时代一个主导性的结构形式,无政府状态只是个别。
这个时期大多数完全国际体系在多半时间里都置于某种帝国支配形式之下。
![4]204可以说,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特性只是建立在近代以来欧洲国家体系的历史基础之上,对于1500年以前的时间范畴和欧洲以外的地理空间而言,它很难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欧洲中心主义是一个影响了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国际关系学也未能幸免。
长期以来,国际关系学界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假定,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代表了国际体系。
依据这种假定,欧洲孕育了现代主权国家,所以按照主权国家定义的国际体系必须被视为欧洲独有的产物。
如果以欧洲历史经验为基础来界定国际体系的概念,则意味着现代主权国家出现之前的世界历史中几乎不存在国际体系,或者仅仅把希腊、意大利的城邦国家体系与中国战国时代作为国际体系的早期范例。
而欧亚大陆上历史悠久并对国际体系的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帝国则被排除在国际体系研究的范畴之外。
布赞和利特尔教授早在1994年就指出:已存在的国际体系概念是完全由欧洲经验的结构特征所造成的偏差。
![6]通过考察主流的国际关系学派对国际体系概念的解析,可以看出,欧洲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偏好,是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三个主要问题。
欧洲历史经验孕育了国家中心主义,而无政府主义偏好则是前面二者的必然结果。
虽然三大学术流派各相径庭,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都是逻辑在先地展开研究,追求的是理论的科学性和简约性,这就必然忽视了国际体系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变化,而把大量的问题和现象置于国际体系的解释范畴之外。
国际体系概念的不完备性表明,只有把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结合起来,在历史与理论的辩证思维中才能建构出一个相对完备的国际体系的概念,才能为超越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提供新的方法与理论工具。
二在∃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一书的序言中,布赞和利特尔教授开宗明义,指出本书试图探讨国际关系学理论和世界历史之间的相互影响,旨在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4]中文版序言,I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利用分析层次、分析部门与解释源这些工具概念将国际关系理论与世界历史融合在一起,并据此开辟一条对国际体系进行全方位阐释的道路![7]。
与主流的国际体系理论相比,布赞和利特尔教授建构的理论工具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突出互动能力和互动类型的考察。
就任何一个国际体系的概念而言,互动都是最基本的。
没有互动,体系的各部分或者单位便是分离和独立的。
可以说,体系是由单位的互动而构成的。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何种程度的互动与何种类型的互动才能构成体系。
长期以来,现实主义者一直坚持国际体系仅仅涉及高水平和经常性的军事∀政治互动。
但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已经强调了经济互动的重要性,建构主义则凸显了社会文化的意义。
布赞和利特尔教授认为,必须从考察互动能力对四种不同类型互动的重要性来解答这一问题。
互动能力是重新诠释国际体系理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互动能力是指单位或体系中运输、通讯和组织能力的层面,它决定什么类型与何种水平的互动是可能的。
一般来说,军事与政治互动通常要求高水平的互动能力。
经济互动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大宗货物的大规模贸易要求的互动能力比较高,而奢侈品贸易的后勤要求相对适中,中国汉代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丝绸之路就是最容易理解的奢侈品贸易的例证。
相比较而言,社会∀文化的互动能力要求则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