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遗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治市遗址
玉峡关
在平顺县城东南50千米处,明王朝于嘉靖年间在此剿灭陈卿起义军后在此设关。
又称风门口,这里群山叠嶂,尖峰屏立,悬崖陡峭,深沟万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及之势。
《玉峡关铭》立于明嘉靖七年,由当时的兵科给事中夏言书写。
此外,在它周围7千米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游览区,北有金灯石窟、南天门,东有桃花洞、红旗渠,西有黄龙洞、苍龙洞等。
虹梯关
在平顺县城东约25千米处,明王朝于嘉靖年间在此剿灭陈卿起义军后在此设关。
近蚁千砦,千峰壁立,中通峭峡,状如风门而小,下则无底之壑,石噔齿齿,盘回霄汉,望之若虹霓。
立有《虹梯关铭》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党关
在屯留县城南25千米处。
《魏书·地理志》:“上党郡有上党关,先属卩奇氏,后属屯留。
”关址在屯留境内的摩诃岭上。
摩诃岭,俗称毛儿岭,是上党西通平阳的古道必经之路。
山高地险,关城雄伟,上党关建在山顶西侧,十分壮观。
东西两侧还有吴寨、华寨、边寨等要塞关卡为屏障,互相接应,是上党的西大门。
虽然关城在历代战争中毁坏,但从现存的断壁残垣中,仍可想见当年的壮观境况。
建国后,政府在这里建起林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现已成为屯留、安泽两县的用林基地。
南关
在武乡县境的西北侧,距县城60千米,北接祁县,西临平遥,四面残岩陡峭,山绝路险,是上党通往晋中平原的孔道,古称“冀南之门户,潞泽之咽喉。
”扼守上党之绝隘,古为西北雄关,历称“南关锁钥”。
五代时李纲救太原克南关,北宋时金兵南侵,也由此袭入上党陷潞州。
明代农民义军曾多次在此与官兵发生战斗。
20年代阎锡山修筑由太原通往长治的公路,关隘遂被增扩。
1939年春,日军侵占上党,先占南关,杀戳人民,拆除关隘,烧毁民房,居民外逃,筑成白晋铁路后,又在此凭险修筑车站,为日军在晋冀豫三省最大的物资转运站之一。
八路军129师主力部队在刘伯承、陈赓、周希汉诸将领的指挥下,破路夺关,三战南关
东阳关
在黎城县城东10千米处,古称吾儿峪,即壶口旧关。
《资治通鉴》、《元史》均有记载。
明朝设有巡检司,为上党通往河北之要道。
1938年3月31日,八路军129师为打击日本侵略军邯郸至长治的重要补给线,在徐向前副师长的指挥下,以三个团于东阳关至涉县响堂铺之间设伏,此役歼敌400多人。
建国后立碑纪念。
壶口遗址(战国)
位于长治市郊区壶口村东100米处。
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地面上暴露有绳纹陶片,可辨器形有豆柄、罐口沿及汉化板瓦片等。
属战国时代文化遗址,内存有汉代文化层。
古城堡遗址
石勒城遗址(晋)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襄垣县城东北25千米的西营镇城底村北200米处,背山面水。
西、南为悬崖陡岸,山川险固,总面积为80万平方米。
据《襄垣县志》记载:“晋大兴二年(319)石勒世居襄国,称赵王,后改上党,筑城于城底村北。
以积刍米,其址犹存。
”城底村由此得名。
城底村西500米处西营村为石勒屯兵营地,城底东北的护驾脑村为石勒的护兵驻地;城底村东的花果园村为石勒的花园。
城址遗存在地面上的城墙,残长27米,高6米,底宽6米,城
墙为夯土筑成,夯窝直径9至10厘米,夯土蹭为10至11厘米,遗址东西长1000余米,南北宽800余米,城墙基础大部清晰可辨。
遗址内涵丰富,遍地遗存有绳纹陶片、瓦当、绳纹砖块,并出土有战国布币、汉代陶壶、简镞等珍贵文物。
这对研究两晋时期建筑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1959年,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下放为县保单位,1981年3月20日襄垣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村遗址(商代)
位于长治市郊区南村,南北长65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地层中发现大量商代灰坑和绳纹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足、鬲耳、口沿等。
还发现有商代铜器、铜爵等。
故驿遗址(商代)
位于长治市郊区故驿村西1千米处,南北长500米,东西宽4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地面暴露有夹沙素面纹陶片,可辨器形有鼎耳、鬲口沿、罐口沿、盆口沿、豆柄等。
属商代文化遗址,内含有西周、春秋、战国文化。
仵桥遗址(新石器时代)
位于黎城县城东北1.5千米处仵桥村外寨坡东、西道沟两侧,发现有灰绳纹陶、黑陶、鹿角红陶、彩陶等残片,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混合文化遗址。
合室遗址(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潞城市区北5千米的合室村东北台地上。
1956年中央文化部文物普查队发现。
遗址南北宽200米,东西长200米,面积约40000平方米。
在地表和断崖上多次发现多次灰坑,先后采集到早期人工磨光制造的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等工具,同时还采集到生活用的陶壶、陶罐等残片。
纹饰以绳纹、蓝纹、堆纹为主,兼有其他纹样。
可辨器形有壶的口沿、罐的口沿、底部及盆的口沿等。
经专家们多次调查确认,是一处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的遗址。
该遗址未发掘清理。
1964年3月潞城县人民委员会在遗址上设立了石制保护标志。
市正北合室村2千米处的笔架山黄龙洞,洞口1米见方,洞深30.5米,宽高各4米。
洞内冬暖夏冷,常年有水,1987年,长治市文物普查在境内捡回30余件打制石器。
经省考古所鉴定,确定为旧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物,该洞确系旧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此发现对研究上古人类的衣食住行及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史料。
北石槽遗址(新石器时代)
位于长治市城区北石槽村东南150米处。
南北长2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
地面暴露有大量灰层,内含有绳纹陶片,可辨器形有陶杯、陶罐、石铲、石斧等。
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陶寺二里头文化类型。
喜峰遗址(新石器时代)
位于长治市城区南喜峰村东200米处。
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
遗址内包含有新石器时代龙山、商、西周、战国、汉文化层。
地面上暴露有大量绳纹、蓝纹、素面纹陶片,可辨认器形有鬲足、豆盘、汉瓦片、石杵等。
东关遗址(新石器时代)
位于长治市城区东关建材厂东南100米处。
南北长2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
地面暴露有灰坑,内含绳纹、蓝纹陶片,可辨器物有龙山文化的陶器足部、石斧、石铲等。
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保存比较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