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新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秀课件
老班长的身体极 其衰弱,死亡的威胁 正步步朝他逼来。
忠于革命
乐观积极向 上
外貌 描写
自由 探究
默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边 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做上 记号。
对比朗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有 调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 来吃了个精光。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 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用
老班长
象征
挽救
鱼钩
三个病号
为什么说鱼钩“闪烁着金色光芒”?
(1)鱼钩凝结了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 高贵品质; (2)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3)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 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回顾全文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 们,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 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 委托,他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 针弯成的鱼钩。
六 年 级 下
·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在这个奇 迹的背后,是一个个红军战士舍生忘死的付出。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这样的故事。
他快四十岁了, 个子挺高,背有点 儿驼,四方脸,高 颧骨,脸上布满了 皱纹。
了解背景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 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 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 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8.8万人, 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保存鱼钩后代瞻仰结构梳理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优秀课件
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 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
读准,句子读通顺。 2.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书写指导
过 ɡuò
部首:辶 结构:半包围
书写指导: 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 线起笔,第一个折要写短小一 点,平捺要写得舒展。
种 zhǒnɡ
结构:左右
部首: 禾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禾”作部首时,最后 一笔要变成点。
默读“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第6-8自然段),找出老班长吃东 西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 老班长?
硬咽草根鱼骨头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
动作、神态 描写
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
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动作、神态:老班长舍己为人
自由读“耐心劝导小梁”(第9-19 自然段),找一找老班长劝小梁时的语 言、动作、神态,想一想:这是一个怎 样的老班长?
( 金色 )的鱼钩
( 响亮 )的声音
( 艰巨 )的任务
( 惊人 )的毅力
二、根据要求写句子。 1.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改为陈述句) __真__有__个__三__长__两__短_,__我__没__法__去__向__党__报__告__。_______ 2.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 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缩句) __老__班__长__鼓__励__着__我_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路上的著名事件
读准,句子读通顺。 2.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书写指导
过 ɡuò
部首:辶 结构:半包围
书写指导: 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 线起笔,第一个折要写短小一 点,平捺要写得舒展。
种 zhǒnɡ
结构:左右
部首: 禾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禾”作部首时,最后 一笔要变成点。
默读“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第6-8自然段),找出老班长吃东 西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 老班长?
硬咽草根鱼骨头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
动作、神态 描写
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
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动作、神态:老班长舍己为人
自由读“耐心劝导小梁”(第9-19 自然段),找一找老班长劝小梁时的语 言、动作、神态,想一想:这是一个怎 样的老班长?
( 金色 )的鱼钩
( 响亮 )的声音
( 艰巨 )的任务
( 惊人 )的毅力
二、根据要求写句子。 1.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改为陈述句) __真__有__个__三__长__两__短_,__我__没__法__去__向__党__报__告__。_______ 2.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 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缩句) __老__班__长__鼓__励__着__我_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路上的著名事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共63张PPT)
结构梳理
金色的鱼钩
接受任务: 进入草地,照顾病号 艰难前进: 弯勾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 保存鱼钩,后代瞻仰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 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 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 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 人的崇高品质。
13* 金色的鱼钩
▷ 谁的鱼钩? ▷ 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 ▷ 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新课引入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 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 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 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 略转移。本文讲述的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
5.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 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 鼓励着我们。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
为什么“我”会送不到嘴边?
内心沉重 不忍心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 理解。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 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 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 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 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 色的光芒!
这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我”把鱼 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 老班长学习的决心,同时也是为了留下这个 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为 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PPT课件
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 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 方向走去。
思考:
老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潭的?小同志怀着怎样
的心情向前赶路?
课后练习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颧骨(ɡuàn quán)
•
√ 抽噎•(yē yè) √ 疙瘩• (dɑ tɑ) √ 睡觉• (jiào jué)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 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 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
同学们,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 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就是其中之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支吾、收敛、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 语的含义。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老班长的言行描写体会老班长的精神品质。(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
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
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
地摸……”
“等了半夜” “翻了多少草皮” “ 一
棵一棵地摸”写出了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 食物极其困难,表现出了他对战士的关心、 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 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秀PPT课件
照料——( 照顾 ) 充满——( 弥漫 )
安排——( 安顿 ) 严峻——( 严厉 )
二、下列段落中省略号表示( C )。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 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A.没照顾好战士,老班长感到愧疚 B.老班长不好意思把话说完 C.话未说完,老班长就牺牲了
我会认
huò
kē
táng
ěr
liǎn
和
稞
搪
饵
敛
chān yǎn
yē
zhā
xiù
搀
奄
噎
n瞻
锈
多音字
(hé) 温和、柔和
和
(hè) 曲高和寡
(huò) 拌和、和药
(huó) 和面
词语解释
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奄奄,呼 吸微弱的样子。
造句:在医生和护士们的努力下,这个奄奄一息的战 士终于得救了。
13* 金色的鱼钩
▷ 谁的鱼钩? ▷ 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 ▷ 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自读提示
1.默写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 具书解决。
3.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画出相关的语句,把 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字词识记
读一读
quán
bìn
神地看。 ( 无边无涯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
时整间体感19知35年秋天
地点 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
人物 炊事理班清长文(章主顺要序人,物概)、括三主个要病内号容。
起因 指导员派炊事事班情长发照展顾顺三序个病号
经过
老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想尽办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精品课件
永远怀念——保存鱼钩 后代瞻仰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 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 个生病的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鱼钩虽生锈,思想放光芒。忠于革命忠于党,先烈 精神代代传。让我们在革命先烈的精神感召下,珍惜今 天的幸福生活,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你从老班长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老班长的身体已经极为衰弱,死亡已经朝他步步 紧逼,为后文写老班长倒下埋下了伏笔。但是老班长仍然鼓励 着“我们”,他衰弱的外表与他“ 饱满的情绪” 形成了对比, 表现出了老班长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此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
初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梳理文章内容, 然后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 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这个鱼钩 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读课文,圈画出 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说说老 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 看出来的?
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
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
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
地摸……”
“等了半夜” “翻了多少草皮” “ 一 棵一棵地摸”写出了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 食物极其困难,表现出了他对战士的关心、 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读yè的时候,是“呜咽,哽咽,悲哀得说不出话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 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 个生病的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鱼钩虽生锈,思想放光芒。忠于革命忠于党,先烈 精神代代传。让我们在革命先烈的精神感召下,珍惜今 天的幸福生活,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你从老班长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老班长的身体已经极为衰弱,死亡已经朝他步步 紧逼,为后文写老班长倒下埋下了伏笔。但是老班长仍然鼓励 着“我们”,他衰弱的外表与他“ 饱满的情绪” 形成了对比, 表现出了老班长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此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
初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梳理文章内容, 然后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 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这个鱼钩 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读课文,圈画出 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说说老 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 看出来的?
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
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
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
地摸……”
“等了半夜” “翻了多少草皮” “ 一 棵一棵地摸”写出了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 食物极其困难,表现出了他对战士的关心、 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读yè的时候,是“呜咽,哽咽,悲哀得说不出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3金色的鱼钩课件(共31张PPT)
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语言描写
老班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牵挂着同志,
不忘鼓励战友。
品读课文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见着指点员,告知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 务,没把你们照料好。看,你们都瘦得……”
语言描写
老班长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依然牢记党交给 他的任务,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
13 * 金色的鱼钩
新课导入
爬雪山
过草地
写作背景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 曾经超出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地。松潘草地亦 称“松潘高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 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 拉山之间的山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草 地的环境极为恶劣、凶险。本文讲的就是产 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品读课文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 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
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
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
紧眉头硬咽下去。
动作、神态描写
写出了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的艰巨和痛
苦,体现了老班长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品读课文
老班长猛抬开端,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
25
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
29
30 老班长牺牲,“我”收藏
31 32
老班长的遗物“鱼钩”
33 34
品读课文
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6—19)“我”发现老班长吃 草根和鱼骨的真相,与老班长产生争论。
第二件事:(20—23)“我”因为知道真相 而咽不下鱼汤,却不得不在老班长的命令下大口 喝下。
2.指无限广阔,没有边际。( A )
3.(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C )
老班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牵挂着同志,
不忘鼓励战友。
品读课文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见着指点员,告知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 务,没把你们照料好。看,你们都瘦得……”
语言描写
老班长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依然牢记党交给 他的任务,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
13 * 金色的鱼钩
新课导入
爬雪山
过草地
写作背景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 曾经超出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地。松潘草地亦 称“松潘高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 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 拉山之间的山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草 地的环境极为恶劣、凶险。本文讲的就是产 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品读课文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 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
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
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
紧眉头硬咽下去。
动作、神态描写
写出了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的艰巨和痛
苦,体现了老班长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品读课文
老班长猛抬开端,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
25
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
29
30 老班长牺牲,“我”收藏
31 32
老班长的遗物“鱼钩”
33 34
品读课文
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6—19)“我”发现老班长吃 草根和鱼骨的真相,与老班长产生争论。
第二件事:(20—23)“我”因为知道真相 而咽不下鱼汤,却不得不在老班长的命令下大口 喝下。
2.指无限广阔,没有边际。( A )
3.(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C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共63张PPT)
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
5.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 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 鼓励着我们。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
为什么“我”会送不到嘴边?
内心沉重 不忍心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 理解。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 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 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 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 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 色的光芒!
拓展一 拓展二
拓展一
红军长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保存实力,
中央红军主力被迫于1934年10月退出根据地进行长
征。横跨了中国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一共爬过
18座山脉,其中5座终年积雪,最后于1935年10月
胜利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主力
的长征宣告结束。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也
反义词
低沉(高昂) 增强(减弱) 严厉(宽容)
选一选 A.无边无涯 B.喜出望外 C.收敛
D.支吾
E.奄奄一息
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B )
2.没有边际。( A )
3.(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C )
4.形容气息微弱。( E )
5.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D )
初读课文
13* 金色的鱼钩
▷ 谁的鱼钩? ▷ 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 ▷ 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新课引入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 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 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 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 略转移。本文讲述的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5.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 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 鼓励着我们。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
为什么“我”会送不到嘴边?
内心沉重 不忍心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 理解。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 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 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 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 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 色的光芒!
拓展一 拓展二
拓展一
红军长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保存实力,
中央红军主力被迫于1934年10月退出根据地进行长
征。横跨了中国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一共爬过
18座山脉,其中5座终年积雪,最后于1935年10月
胜利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主力
的长征宣告结束。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也
反义词
低沉(高昂) 增强(减弱) 严厉(宽容)
选一选 A.无边无涯 B.喜出望外 C.收敛
D.支吾
E.奄奄一息
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B )
2.没有边际。( A )
3.(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C )
4.形容气息微弱。( E )
5.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D )
初读课文
13* 金色的鱼钩
▷ 谁的鱼钩? ▷ 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 ▷ 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新课引入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 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 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 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 略转移。本文讲述的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人教版(统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
尽职尽责
老班长吃鱼骨头的画面 (6、7、8自然段)
为什么让你感动?
• 我从捧着、嚼着、紧锁眉头、哽咽等词语 感受到老班长的舍己为人。
是啊,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 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你 能用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 感受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
出这份感动。
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次感受一下老 班长此时此刻的状态。 (大家再读)
再见!
• ③ “我”明白老班长的苦心,即便是“我” 喝下鱼汤“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 的,沉重极了。”“千斤重”是什么意思? 你能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 2.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 背有点儿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 两鬓都斑白了。”
• 3.第二处:“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 出望外地跑回来”。
• 4.第三处:“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 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 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严厉劝“我”吃鱼汤 (第21、22自然段)
• ①当时“我”已经发现了秘密,能喝下这 碗鱼汤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生:“我”端起鱼汤,觉得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里。实在喝不下这碗鱼汤。
• ②老班长革命,必须吃下 去。否则就走不出茫茫草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13.金色的鱼钩
——革命回忆录
读读下列词语
• 颧骨 两鬓 斑白 搪瓷 严厉 收敛 疙瘩 粗 糙 抽噎 红锈 宿营地 青稞面
•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老班长吃鱼骨头的画面 (6、7、8自然段)
为什么让你感动?
• 我从捧着、嚼着、紧锁眉头、哽咽等词语 感受到老班长的舍己为人。
是啊,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 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你 能用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 感受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
出这份感动。
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次感受一下老 班长此时此刻的状态。 (大家再读)
再见!
• ③ “我”明白老班长的苦心,即便是“我” 喝下鱼汤“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 的,沉重极了。”“千斤重”是什么意思? 你能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 2.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 背有点儿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 两鬓都斑白了。”
• 3.第二处:“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 出望外地跑回来”。
• 4.第三处:“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 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 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严厉劝“我”吃鱼汤 (第21、22自然段)
• ①当时“我”已经发现了秘密,能喝下这 碗鱼汤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生:“我”端起鱼汤,觉得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里。实在喝不下这碗鱼汤。
• ②老班长革命,必须吃下 去。否则就走不出茫茫草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13.金色的鱼钩
——革命回忆录
读读下列词语
• 颧骨 两鬓 斑白 搪瓷 严厉 收敛 疙瘩 粗 糙 抽噎 红锈 宿营地 青稞面
•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精品课件(共53张PPT)
二、新课讲解
外貌描写 2.课文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神态?每 次有何不同?划出来,读一读,仔细体会。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 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 脸上布满了皱纹。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二、新课讲解
外貌描写
第二次: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说明了:老班长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 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 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第三次: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 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说明了:老班长对战友的满腔关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那枚珍贵 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解放 军军事博物馆中。
一、新课引入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新课引入
飞 夺 泸 定 桥
一、新课引入
红 军 翻 雪 山
二、新课讲解
词语解释
(6)瞻仰: 恭敬地看 。 (7)弥漫: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二、新课讲解
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 一件什么事?
红军长征时,一位炊事老班长在条 件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了完成党交给 他的任务,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尽心尽 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感人 事迹。
小组合作学习: 按照故事的发展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每个
部分内容。
接受任务
护送病号
壮烈牺牲
永远怀念
课文解读 1.学习第一部分。
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老班长的任务是什么? (3)画出文中对老班长外貌描写的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
大公无私
3.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 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 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舍己为人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 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 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
5.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 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 鼓励着我们。
语气读? 命令、不可违抗
进屋
“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此时孩
子们的心情怎样?
无奈
被逼
小结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 的心灵带来。因此天窗是孩子们唯一 的慰藉。
•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 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 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 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13 * 金色的鱼钩
导入一 导入二
字词学习
和面 青稞
威胁
碗筷
搪瓷 鱼饵 收敛 搀扶
抽噎 瞻仰 奄奄一息
近义词
照顾(照料) 安顿(安排) 严厉(严肃)
反义词
低沉(高昂) 增强(减弱) 严厉(宽容)
选一选 A.无边无涯 B.喜出望外 C.收敛
D.支吾
E.奄奄一息
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B )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 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饱经风霜,这是为革命事业操劳的结果。
外貌描写
神态、动作描写
1.“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 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 弯成个钓鱼钩。”
尽职尽责
写出了老班长当时迫切想钓到鱼的心情。
3.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 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 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舍己为人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 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 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
5.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 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 鼓励着我们。
语气读? 命令、不可违抗
进屋
“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此时孩
子们的心情怎样?
无奈
被逼
小结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 的心灵带来。因此天窗是孩子们唯一 的慰藉。
•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 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 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 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13 * 金色的鱼钩
导入一 导入二
字词学习
和面 青稞
威胁
碗筷
搪瓷 鱼饵 收敛 搀扶
抽噎 瞻仰 奄奄一息
近义词
照顾(照料) 安顿(安排) 严厉(严肃)
反义词
低沉(高昂) 增强(减弱) 严厉(宽容)
选一选 A.无边无涯 B.喜出望外 C.收敛
D.支吾
E.奄奄一息
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B )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 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饱经风霜,这是为革命事业操劳的结果。
外貌描写
神态、动作描写
1.“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 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 弯成个钓鱼钩。”
尽职尽责
写出了老班长当时迫切想钓到鱼的心情。
《金色的鱼钩》(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六下语文
先吃呢。”
为了把营养留给战友,老班长自己没有吃鱼,体现了他
高度的责任感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 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 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从小梁的表情、语言、心理和老班长吃鱼骨时的神情的描写, 我们既感受到老班长吃这些草根和鱼骨头是多么的困难和痛苦, 又表明小梁看到这种情景时内心的难受程度。
造句:他松开手,她在地上瘫成一团, 痛苦地抽噎起来。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造句:运动员目不转睛的盯着球。
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接 受党的嘱托,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 士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故事?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小结:
这部分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 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 儿鱼。
第三部分
默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1.接近草地边沿时,小病员是怎样的情形?老班长呢? 2.老班长怎么对小病员说?大家心情怎样? 3.小梁他们发现老班长昏倒在水塘边时是怎样抢救的?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 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 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 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 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13.金色的鱼钩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读读记记“颧骨、收敛、疙瘩、无边无涯、奄奄一息”等词 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 为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重点) 4.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 的含义。(难点)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金色的鱼钩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 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的,让他 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 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 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 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 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 了文章的主题。
字 词
quán
颧骨
青稞面
táng
搪瓷碗
保姆
学
习
liăn
yăn
yē
熬过 收敛 疙瘩 奄奄一息 抽噎
瞻仰 红锈 喜出望外
题
目 质
01 老班长和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
疑
02 为什么说鱼钩是金色的呢?
整 体
用学过的速读方法完整地读一遍
感 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
知 件什么事情?
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 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照顾 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 的故事。
老班长的身体极 其衰弱,死亡的威胁 正步步朝他逼来。
忠于革命 乐观积极向上
外貌 描写
自由 探究
默读课文,边想象 画面,找出最让自己感 动的片段,做上记号。
对比朗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有 调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 来吃了个精光。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 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图片导入
他快四十 岁了,个子挺 高,背有点儿 驼,四方脸, 高颧骨,脸上 布满了皱纹。
了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
解 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
背 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
景 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
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到
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
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
了党的委托,他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
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鱼钩。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 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1)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班长心中只有战 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 (2)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3)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 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语言 描写
老班长心疼三个小战士,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 头拧成了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
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神态
心中只有战友
描写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
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 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8.8万人,到
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现在的川西北毛儿地区。草 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远远望去,似 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 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人和骡马在草地上 行走,需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 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吞没。每年的5月 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 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板
书
13* 肩负重任
设 计
金 弯钩钓鱼 忠 舍
色 的
钓鱼不吃
于己 革为
鱼 奄奄一息 命 人
钩
壮牺牲
课
后 1.以博物馆导游员身份讲解《金 作 色的鱼钩》的故事;
业
2.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很
多很多,搜集长征途中发生的感
人的故事。
感谢观看
13 金色的鱼钩
12.金色的鱼钩
——革命回忆录
13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
读一读,说说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 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 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 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严厉的爱,可敬可亲
此时老班长心里想什么? “我”心里又在想什么?
读一读,说说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 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 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 一定要走出去!”
老班长将生的希望留给 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
假如你是伤 员,面对奄奄一 息的老班长,会 有怎样的感受?
回
顾 全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
文 我们,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
13 金色的鱼钩
13 金色的鱼钩
读读下列词语
颧骨 两鬓 斑白 搪瓷 严厉 收敛 疙瘩 粗糙 抽噎 红锈
宿营地 青稞面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13 金色的鱼钩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 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 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13 金色的鱼钩
13 金色的鱼钩
13 金色的鱼钩
肩负重任, 照顾我们。
弯钩钓鱼, 自己不吃。
奄奄一息, 安定情绪。
壮烈牺牲, 保存鱼钩。
合作 探究
课文几次描写了老班 长的外貌、动作、语言、 神态?每次有何不同?找 一找,读一读,仔细体会。
品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
读 老人的外貌特征?
感
悟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
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
先人后己
对比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沉重的心情
读一读,说说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 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 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 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 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纹。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外貌
描写
老班长饱经风霜 长征的艰苦
老班长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
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 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 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尽职尽责
动作 描写
老班长肩负重任,充满忧虑。
“不要紧,我身体还硬实!”他抬起头, 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 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 时候说:‘他们还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 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 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 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 去。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